首页 道教养生

道教养生

  • 三种养生之术皆与道教养生

    三种养生之术皆与道教养生

      清代浙江桐乡县医家陆以湉幼年攻读四书五经,多闻博识,道光年间进士,弟弟及孩子生病误治不幸离世后,他专心钻研医道,医术精湛。所撰《冷庐医话》为后世称道,书中不少观点至今仍发人深省,卷一保生篇中提到的三种养生之术皆与道教养生有密切关系。   滋肾美容——咽津养生   “保生篇”原文描述“咽气不得法,反足为害。惟咽津较易,亦甚有益。每日于闲暇时正坐闭目,以舌遍扰口中三十六次,津既盈满,分作三次咽下,(咽时喉中须作声),以意送至丹田。此法行之久久,...

  • 丹田为性命之根本 道教养生重视

    丹田为性命之根本 道教养生重视

      道教养生重视丹田,认为精气神为人身三宝,丹田为贮藏精气神的所在,是性命之根本。丹田有上中下三处,《仙经》中指出:“上丹田,藏神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下丹田,藏精之府也。”   上丹田 为印堂所在,亦称泥丸宫、升阳府、昆仑顶、灵台。道家认为,上丹田为入道之门,天地灵根,是祖窍、祖气,至宝至贵。平时人们只要经常意守上丹田,存思九真神,就可以延寿不老。   中丹田 又叫绛宫,《仙经》中说:“六腑五脏神体精,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意思是说,六...

  • 葛洪苦学修身 道教养生

    葛洪苦学修身 道教养生

      葛洪(283~363年),字稚川,号抱朴子,是我国晋代著名的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的养生思想渗透了鲜明的道教思想。   思神守一内养元气   葛洪在饱读各类诗书的同时,逐渐对道家理论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认为,道教与儒教的根本区别在于,儒家往往追求功名利禄,这就容易相互竞争,相互排斥,且相互伤害,从而导致身心疲惫。道家追求的是一种无欲无求的境界,通过自身修炼而养生延年。葛洪的养生思想就是依托他的道教理论所形成的,道教神学理论为他的养生思想提供了有利的精神支柱。   葛洪的养生术是以不死成...

  • 道教养生 寻求养生的坦途

    道教养生 寻求养生的坦途

    求养生,企望长寿,是人类的永恒主题。养生首推中医,而道家与中医药的关系更为密切。道家与后来出现的道教有所异同。道教的长生方术颇多,但寻求养生的坦途还当是岐黄大道。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饭桌上的酒水菜肴丰富了,住房宽敞了,交通便捷了,钱袋鼓起来了;另一方面,与之相伴而行的,是一部分所谓“成功人士”的心身出了问题。就心性而言,《史记·货殖列传》中的一句话足以说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孔方兄不断地显灵,心态...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