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
-
葛洪用韭菜捣成汁治失眠
广州城里一位海商的夫人年轻貌美,但是自从海商出海后,少妇就一日日的消瘦下去,原来是少妇失眠了,而且症状越来越严重。直到海商安全回来,少妇的失眠也没有好转,身体越发的憔悴。海商连忙带夫人去罗浮山的道院找葛洪求医。 葛洪详细询问了病情,发现少妇由于长期失眠,胃口不好,已经不能正常饮食了。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十分衰弱,此时的病人已经不适合使用汤药了。葛洪叫人煮了一些淡盐水,让海商给夫人灌下去,让妇人休息一会,看看气色多少有了些变化,嘴唇略微有些红润了。 葛洪用韭菜捣成汁,让妇人缓缓喝下,味道有些辛辣,但是妇人...
-
葛洪养生的原则是不伤不损
我国的养生学发展到东晋,已经比较成熟,并包含在儒、佛、道三教的文化体系之中。葛洪是道教的养生家,由于道教重生恶死,以延年益寿作为修炼的目标,因此养生学就更为发达。 葛洪养生的原则是不伤不损。他在《抱朴子内篇》一书里,列举出10多项伤损之事。其中包括:用脑过度、体力消耗过度、情绪调节失常、过喜过悲、生活没规律、饮食不节、性生活不和谐等等。怎样才能避免伤损呢?葛洪又列举出许多饮食起居的注意事项,其中包括:唾不及远;行不疾步;耳不及听;目不久视;坐不及久;卧不及疲;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极饥而食,食不过饱...
-
晋代名医伉俪:葛洪与鲍姑
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知名的中医大家,为我国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统计发现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男医生,医术精湛的女医生则少之又少,但并非没有,晋代的鲍姑就是其中的一位。鲍姑与西汉的义妁、宋代的张小娘子和明代的谈允贤被后人尊称为古代四大女医。 鲍姑(公元309-363年),名潜光,今山西长治人。其父鲍靓喜好道家养生,擅长炼丹,亦官亦道,在担任广东南海太守期间结识了来自江苏的葛洪(公元284-364年)。因两人都笃信道家和擅长炼丹,有着共同的志趣,鲍靓便收葛洪为弟子,葛洪借此得以认识了小他25岁的...
-
葛洪 养生有道 医术高明 以武平乱
葛洪(283—343),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是丹阳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县)人。 葛洪自幼十分好学,13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境败落,十分贫苦,他靠上山砍柴换取纸笔,用来学习。他经常抄书到深夜,从不与别人嬉戏,沉着稳重。16岁的葛洪估计在那时就萌发了修道求长生的志向。 葛洪从郑隐处学习了炼丹术。郑隐是位神箭手,80岁了还可以挽硬弓强弩,百步穿杨,可以空手入白刃,刀法、盾法都很娴熟。根据现今的文献记载,郑隐传授了葛洪炼制金丹的专著《太清丹经》《九鼎丹经》及《金液丹经》。后来葛洪又师从鲍玄。鲍...
-
葛洪首用壮医药藤疏肝减肝龄
葛洪,字稚川,东晋丹阳句容人,约生 于公元284~363年,自号抱朴子。 传统医学认为,树有年轮记岁月,人有 年龄知花甲。五脏有年龄知衰老程度,暴脾 则伤肝,肝功下降,肝龄自然高于常人。肝 主疏泄,肝藏血,肝龄高低与疏泄藏血功能 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如何真正减肝龄,是 中医养生保健探寻的课题。 肝龄高疏泄差,气急太过则血随气逆, 气机郁结,血行不畅,毒素沉积形成瘀血, 附于血管经络,而引发血压升高,诱发心肌 梗塞、脑梗出血。久气难消则引发抑郁、烦 躁易怒、健忘头痛、失眠多梦、心悸、胸闷气 短、心痛等症状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