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葛洪

葛洪

  • 美女患狐臭 葛洪妙用大蒜艾灸

    美女患狐臭 葛洪妙用大蒜艾灸

        葛洪 (283年 - 343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世称小仙翁;出身江南士族。     东晋道教学者领袖、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著有鸿篇巨制《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传世,另著《金匮药方》、《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甚多失传,并以十六字治病箴言“百病之源,五脏为根,内外双修,五脏同调”泽被万世。     东晋时期,有一位贵妇,从小就有狐臭。虽然与丈夫结婚后感情不错,可她总觉得不舒服。     后来听说罗浮山的水含有多种矿物质,对于狐臭的治疗很有效果,于是贵妇到罗浮山小住,有空便到山上的温...

  • 葛洪用韭菜捣成汁治失眠

    葛洪用韭菜捣成汁治失眠

    广州城里一位海商的夫人年轻貌美,但是自从海商出海后,少妇就一日日的消瘦下去,原来是少妇失眠了,而且症状越来越严重。直到海商安全回来,少妇的失眠也没有好转,身体越发的憔悴。海商连忙带夫人去罗浮山的道院找葛洪求医。 葛洪详细询问了病情,发现少妇由于长期失眠,胃口不好,已经不能正常饮食了。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十分衰弱,此时的病人已经不适合使用汤药了。葛洪叫人煮了一些淡盐水,让海商给夫人灌下去,让妇人休息一会,看看气色多少有了些变化,嘴唇略微有些红润了。 葛洪用韭菜捣成汁,让妇人缓缓喝下,味道有些辛辣,但是妇人...

  • 葛洪养生的原则是不伤不损

    葛洪养生的原则是不伤不损

      我国的养生学发展到东晋,已经比较成熟,并包含在儒、佛、道三教的文化体系之中。葛洪是道教的养生家,由于道教重生恶死,以延年益寿作为修炼的目标,因此养生学就更为发达。   葛洪养生的原则是不伤不损。他在《抱朴子内篇》一书里,列举出10多项伤损之事。其中包括:用脑过度、体力消耗过度、情绪调节失常、过喜过悲、生活没规律、饮食不节、性生活不和谐等等。怎样才能避免伤损呢?葛洪又列举出许多饮食起居的注意事项,其中包括:唾不及远;行不疾步;耳不及听;目不久视;坐不及久;卧不及疲;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极饥而食,食不过饱...

  • 葛洪养生 先治身后养生

    葛洪养生 先治身后养生

      抱朴子葛洪,丹阳句容人。青年时期热爱医学,淡泊名利,研究养生学,晚年隐居广东罗浮山。人们大多知道葛洪在制药化学方面的出色成就,其实他在养生学方面,造诣颇深,其养生思想更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   先治身后养生   先治身后养生,是葛洪独到的新见解。他在《抱朴子·附篇》写道:“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设,犹宫室也,支体治位,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腠理之间,犹四衢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至人能治其身,亦如明主能治其国。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爱其气,(元气)所以全其身...

  • 葛洪方剂 抱朴子 养生方法

    葛洪方剂 抱朴子 养生方法

      生活有度起居有节   葛洪强调生活起居要有节制。他认为,人的寿命不取决于天命,而取决于自身。正确的养生方法就在于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若能持之以恒,必将受益终生。   起居“六勿”   葛洪强调,起居方面要做到“六勿”:“不饥勿强食,不渴勿强饮”;“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饱食”;“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勿过极,少勿至饥。”   意思是说:已经吃饱了就不要强行进食,因...

  • 葛洪苦学修身 道教养生

    葛洪苦学修身 道教养生

      葛洪(283~363年),字稚川,号抱朴子,是我国晋代著名的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的养生思想渗透了鲜明的道教思想。   思神守一内养元气   葛洪在饱读各类诗书的同时,逐渐对道家理论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认为,道教与儒教的根本区别在于,儒家往往追求功名利禄,这就容易相互竞争,相互排斥,且相互伤害,从而导致身心疲惫。道家追求的是一种无欲无求的境界,通过自身修炼而养生延年。葛洪的养生思想就是依托他的道教理论所形成的,道教神学理论为他的养生思想提供了有利的精神支柱。   葛洪的养生术是以不死成...

  • 葛洪字稚川 自号抱朴子 晋代著名的医学家

    葛洪字稚川 自号抱朴子 晋代著名的医学家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代著名的医学家。有《肘后备急方》和《抱朴子内外篇》等著作传世。在《抱朴子内篇·道意》里,无情地揭露马氏诈称“神医”行骗的劣迹。此类事例很能发人深省,至今仍能给人们提供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兴古郡(今贵州普安西)有个姓马的太守,他不但是一个到处搜刮民财的贪官,而且是一个招摇撞骗的大骗子。马氏有个亲友前来求他救济和帮助,马氏故意不让亲友留宿太守府,却将他安排在府外一个处所,并且不让他与任何人接触。几天以后,马氏诈称他那位亲友是“神医道...

  • 葛洪医药学术思想 百名老中医为基层“带徒”

    葛洪医药学术思想 百名老中医为基层“带徒”

    12月17日,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拜师大会举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从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等单位,遴选出100位名老中医作为指导老师,将为基层医疗结构培养129名中医骨干。此次遴选的指导老师和继承人还包括民营医疗机构的优秀名老中医和中医师。 除了带徒授课,名老中医还将在社区医疗机构定期出诊,直接为基层患者服务,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上一批北京师承“双百工程”自2011年启动,历时三年,已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了87名“社区名...

  • 晋代名医伉俪:葛洪与鲍姑

    晋代名医伉俪:葛洪与鲍姑

    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知名的中医大家,为我国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统计发现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男医生,医术精湛的女医生则少之又少,但并非没有,晋代的鲍姑就是其中的一位。鲍姑与西汉的义妁、宋代的张小娘子和明代的谈允贤被后人尊称为古代四大女医。 鲍姑(公元309-363年),名潜光,今山西长治人。其父鲍靓喜好道家养生,擅长炼丹,亦官亦道,在担任广东南海太守期间结识了来自江苏的葛洪(公元284-364年)。因两人都笃信道家和擅长炼丹,有着共同的志趣,鲍靓便收葛洪为弟子,葛洪借此得以认识了小他25岁的...

  • 葛洪 养生有道 医术高明 以武平乱

    葛洪 养生有道 医术高明 以武平乱

    葛洪(283—343),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是丹阳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县)人。 葛洪自幼十分好学,13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境败落,十分贫苦,他靠上山砍柴换取纸笔,用来学习。他经常抄书到深夜,从不与别人嬉戏,沉着稳重。16岁的葛洪估计在那时就萌发了修道求长生的志向。 葛洪从郑隐处学习了炼丹术。郑隐是位神箭手,80岁了还可以挽硬弓强弩,百步穿杨,可以空手入白刃,刀法、盾法都很娴熟。根据现今的文献记载,郑隐传授了葛洪炼制金丹的专著《太清丹经》《九鼎丹经》及《金液丹经》。后来葛洪又师从鲍玄。鲍...

  • 葛洪首用壮医药藤疏肝减肝龄

    葛洪首用壮医药藤疏肝减肝龄

    葛洪,字稚川,东晋丹阳句容人,约生 于公元284~363年,自号抱朴子。 传统医学认为,树有年轮记岁月,人有 年龄知花甲。五脏有年龄知衰老程度,暴脾 则伤肝,肝功下降,肝龄自然高于常人。肝 主疏泄,肝藏血,肝龄高低与疏泄藏血功能 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如何真正减肝龄,是 中医养生保健探寻的课题。 肝龄高疏泄差,气急太过则血随气逆, 气机郁结,血行不畅,毒素沉积形成瘀血, 附于血管经络,而引发血压升高,诱发心肌 梗塞、脑梗出血。久气难消则引发抑郁、烦 躁易怒、健忘头痛、失眠多梦、心悸、胸闷气 短、心痛等症状表现。...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