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 第24页
-
试从呼吸运动的角度阐释传统功法的呼吸方法
呼吸功能训练为康复医学的一个新兴重要内容,通过训练改变呼吸方式,改善呼吸功能,增强核心稳定性。核心稳定是指人体在运动中通过脊柱、骨盆、髋及附属的肌肉韧带构成的整合系统能为四肢活动提供支点,为身体的稳定和移动提供力量[1]。腰背肌力量练习配合调整呼吸,可增强核心稳定性,降低腰背疼痛的发生率[1]。传统功法中的呼吸训练方法与现代康复医学强调的腹式呼吸及与动作结合的呼吸训练方法有相似性,本文试从传统功法的动作及呼吸方式分析其原理。 1 历史源流 通过呼吸进行保健养生,在我国由来已久。南北朝时期梁&middo...
-
五运六气之学对疫病的防控
本世纪生命科学的提出催生了转化医学、个体化医学、预测医学、预防医学的整合、互鉴与进化。中医对疫病灾情的预测缘始于古贤哲的《易经》《易传》,整体动态象数易观察气象、物候、天文、地理及人文社会自然环境复杂系统变化,以干支计年,六十年一循环周期,对疫灾发生的全过程做了历史性的回顾,多具有大尺度细粗化的某些特征,为后人提供参考。至战国时期,儒道墨法等百家争鸣之后,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黄帝内经·素问》五运六气之学说,唐宋又加两个遗篇。吾辈学人承国学、国医大家任应秋先生与方药中先生之传授,又有恩师董建华院士系...
-
熊继柏运用通腑治脏法治验三则
国医大师熊继柏通晓中医经典,谙熟方药,临证善于辨证施治,因证选方,因方用药,是国内外著名的中医专家,他善治各种内科杂病、妇科、儿科病证,以及各种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从熊继柏侍诊,对熊继柏在临床运用通腑治脏法治疗疾病的方法,颇有感触,兹整理如下。 理论依据 熊继柏指出通腑治脏法的理论依据来源于《黄帝内经》。脏腑之间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相合的关系,如手少阴心经属心络肠,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心与小肠构成表里相合的关系,其他脏腑亦是如此。在生理功能上,脏腑之间相互配合,如肺气肃降,则有利于大肠的...
-
背痛健身操 卧床巧运动 泡泡拇指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腰背痛的经历,对于30-55岁的背部疾患者,倘若能坚持做背部健身操,就能有效地预防或推迟背部疼痛的到来。 增加下腹部力量仰卧,举腿,直到大腿与腹部垂直,小腿要与大腿成直角。努力把大腿垂直上举,直到臀部微离地面,但背部不能离开地面。 抻拉下背部平躺,弯曲膝盖,双手紧抱膝盖并往肩部运动,头部不可离地,这样就能抻拉腰部。稍休息后,再重复此动作。 伸展背部用手和膝盖撑地,将左臂和右腿同时水平伸直,保持这个姿势5-10秒钟,然后将手和脚收回,身体保持不动。然后换另一侧再做。 抻拉臀...
-
土家族赶酒火的理论与临床运用
笔者是土家族人,从小耳濡目染一些颇具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治疗方法,如赶酒火疗法、三百棒疗法、烧灯火疗法、瓦针疗法等。本文介绍土家赶酒火的理论与临床运用。 什么是赶酒火 土家赶酒火是一种由土家族医生传承千年的外治疗法,又称火攻疗法,结合药、酒以及推拿按摩于一体,适用于治疗由风、寒、湿邪侵袭及气血瘀阻导致的疾患,例如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盆腔炎、膝关节炎、腱鞘囊肿、软组织损伤等。 酒味辛甘,性大热,具有温阳、行气、活血、散寒、通络、助药之功。其亦可作为一种良好溶剂,对药物进行浸润、溶解...
-
动起来 老人运动保健康
锻炼肌肉可减少患慢性病风险,利于长寿,尤其老年人,更应加强四肢的肌肉锻炼。老人若尝试一些随时随地都能做的肢体操,有助延年益寿。 抖肩老人经常会有肩部酸痛、胳膊不能上举的症状,这可能是由于肌肉过度僵化造成。可以常做抖肩的练习,立姿,两手自然下垂,慢慢自然地抖动肩颈部15-20次。 扩胸扩胸运动可以有效延缓肺功能衰退。方法是:双手交叉,吐气,双手用力向头顶、头后端扩展,感觉胸大肌在用力。保持4秒后,放松。重复此动作10次。 划船消除背部不适最有效的方法是旱地划船动作。方法是:身体挺直,双脚开立。并由...
-
缓解消除工作压力 简单运动方式
随着女性承担的社会和家庭责任越来越多,长期快节奏、高强度的紧张生活直接导致她们感知压力越来越大。这里介绍三种适合上班族的简单运动方式,缓解消除一天工作带来的压力。 提神醒脑运动站立,两脚与肩同宽。吸气,两手上举,五指尽量张开,脚跟离地,眼睛看上方,保持5次呼吸。随后,简易坐姿,右手食指中指抵在额头,拇指压住右鼻孔,用左鼻孔先吸后呼,然后交换用无名指压住左鼻孔,用右鼻孔先吸后呼,之后再左吸右呼,右吸左呼,以上为一轮,做5轮后。 此运动能够帮助提神醒脑,振奋精神,增加专注力,还可以放松腿部肌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