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 第16页
-
产后运动少腰部易酸痛
锻炼身体重要,产后锻炼身体更重要。现在不少生完孩子不久的年轻母亲常常腰痛,不是因为带孩子太累,而是锻炼太少引发骨质疏松所致。 一位正在哺乳期的年轻女士说,自己刚生完孩子3个月,最近发现经常腰痛得直不起来,有时连弯腰给孩子洗尿布都不行,是不是太劳累的缘故?医生建议这名新妈妈去做骨密度检查。结果显示,这名患者已出现较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医生解释说,不爱运动的人本身就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哺乳期女性如果不运动,更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因为哺乳期女性每天要将自己身体中储存的钙大量转移到母乳中,而钙的损耗会直接造成骨密度的损失。研究...
-
不同运动穿不同运动鞋
许多老年朋友不管什么运动,都穿一双运动鞋,要么是传统的白球鞋,要么是旅游鞋。其实运动鞋也分很多种,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按运动的类型选择不同的运动鞋。 跑步鞋底软最重要: 跑步最好穿底软的运动鞋,有的长跑鞋底上还有减震部件,这种鞋最适合跑步用。特别是在城市中锻炼,场地受限,有的人不得不在水泥地上跑步,易损伤膝盖和足弓,穿一双底软的运动鞋尤其重要。 登山鞋底要硬一些: 登山鞋外底为硬的橡胶底最好,不仅耐磨,且弹性好,使登山者在光滑的草地、雨地及雪地上不易滑倒。若山路上布满碎石头时,鞋底的硬度还可以起到护脚的作用。 打羽毛...
-
适度运动远离疼痛
不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如果不小心,很容易发生跌倒或出现各种骨关节疼痛问题。专家提醒,户外活动应适度并注意自我防护。 疼痛越来越常见: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部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如果使用过度且不注意保养,就很容易出现骨关节疼痛、肩膀痛、腰背痛等。 运动损伤和引起的疼痛往往与热身运动不充分有关。年轻人精力旺盛,很容易忽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他们是运动损伤的高危人群。 骨关节炎是引起老年人骨关节疼痛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骨关节炎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的主因来自于关节老化,关节随着...
-
补钙不运动当心肾结石
最近,因为肾绞痛人院的患者特别多。一番检查下来,绝大多数都是结石作怪。专家指出,夏天出汗多尿就浓缩,容易在肾盂里形成结晶沉淀。由于尿液是经肾脏到输尿管再到膀胱排出,一旦结石造成堵塞,就可能引起肾积水、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对肾功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要预防肾结石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多喝水、多运动,专家还建议不要刻意补钙,以免钙质沉积,促进结石生长。 补钙少动是病因: 目前,医学界达成共识的是:出汗多、少喝水可导致尿液浓缩,发生肾结石的概率会高很多。而在积累了这么多年的临床经验后,有关专家认为,常喝骨头汤特别是刻意补钙...
-
经常给脚部运动
晒脚强体。脱掉鞋袜,将两脚心朝向太阳晒20至30分种,专家称之为脚心日光浴。此法的好处在于让阳光中的紫外线直射脚心。促进全身代谢,加快血液循环,提升内脏器官的活力;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动趾健胃。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络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故脚的二趾、三趾粗壮有弹性。另外,胃肠功能强的人,站立时脚趾抓地也很牢固。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持之以恒,胃肠功能就会逐渐增强。 晃脚解乏。取仰卧位,两脚抬起悬空,然后摇晃两脚,最后像蹬自行车那样有节奏地转动,每...
-
床上运动疗便秘
便秘是老人极为常见的疾病。吃药的同时若能配合运动,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在床上进行腰腹锻炼、深呼吸等运动,可刺激胃肠蠕动,增强腹壁肌力,从而确保大便通畅。 屈腿锻炼 仰卧位,上肢自然放在身体两侧。两膝屈曲同时提起,使大腿靠近腹部,然后还原。重复10~20次。 抬腿锻炼 仰卧位,上肢自然放在身体两侧。两腿并拢,膝关节伸直同时上抬至最高点停留5秒,然后缓慢放下。重复10~20次。 踏车锻炼 体位同前。轮流屈伸两腿,模仿踏自行车动作,每次20~30秒。注意动作要快而灵活,屈伸范围尽量大一些。 仰卧起坐 仰卧位。双上肢伸直举...
-
老人运动因『病』制宜
运动可以强身,但患病的老年人,特别是慢性病老年患者,不适当的运动可加重病情。因此,慢性病老年患者应选择适宜的活动方式。 哮喘:跑步、球类、骑自行车等皆可诱发哮喘,医学上称之为运动性哮喘,而游泳、棒球、滑雪等运动可改善症状,尤其是游泳更为适合。游泳时的水平运动减轻了呼吸道的负担,加上环境清爽、 空气新鲜、负离子多,所以有利于病情向好的方向转化。 高血压:适于做散步、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这些项目均为动态的等张性运动,可通过全身肌肉能反复收缩,引起血管的舒张和收缩,促使血压下降。运动量为心脏负荷的50%左右为宜,即运动...
-
胖老人运动护好腰
合理的健身活动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但对体型偏胖的老人而言,必须注意:运动时一定注意护好腰。要完成前后屈伸、左右旋转的动作,都需要腰部关节、韧带和肌肉的协助,它们都能缓冲脊柱运动受到的压力,吸收震力、保护脊髓。而人老后,肾气开始衰退,骨质变得疏松,腰部关节韧带、肌肉也都在发生退行性改变,所有这些都不利于保护腰椎。尤其对于胖老人来说,腰椎大多被包在厚厚的脂肪中,突然运动时腰椎适应力差,承重相对更大。如果进行大量运动,很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专家介绍,胖老人锻炼时要做好热身活动,尤其不要一起床就锻练。可先慢走3~5分...
-
急性心梗运动注意啥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恢复期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是病人康复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对病人的心肌功能、体力的恢复是十分重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 1.测最大运动耐受量:患者必须在医院做运动负荷试验,测定心脏对体力活动的最大耐受量,并由医生开出运动处方后,才能进行体育锻炼或体力活动,而且,每次运动量不能超过心脏最大耐受量的75%。 2.运动要有人陪伴:患者运动时周围一定要有人陪伴,梗死后第一年内的康复运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条件的最好在康复中心进行,以便在医生指导下及时、灵活地调整运动量。如...
-
适宜老人的『低能运动』
一项研究统计表明:长期参加低能运动的人,比不参加任何运动或偶尔进行剧烈运动的人,死亡率可降低2.5倍,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早老性痴呆的发病率可减少35%左右。 运动医学专家认为,低能运动对人有四大好处。 1.可延缓随年龄增长而带来的生理机能衰退,对防止机体早衰有益。 2.可加速体内新陈代谢,提高心肺功能,减少外周血液循环的阻力,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免疫系统中的天然杀伤细胞、T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活性明显增强,从而起到抵抗病毒、细菌的感染和抑制体内突变癌病细胞的作...
-
坚持适量运动可降低胆固醇
胆固醇作为一种脂肪,是人体的重要营养素。但如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多余的部分会使血管变得狭窄,血流不畅,沉积在血管壁上则会导致血管硬化。有资料显示,在此基础上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 预防血液中胆固醇过高,方法有二,一是注意合理饮食;二是要加强体育锻炼,多做运动。医学研究认为,运动可以加强肌肉内脂肪酶的活性,先使血清中的胆固醇水平急剧上升,从而促进了肌肉对胆固醇的利用(氧化胆固醇产生能量供肌肉应用),随着体内热能的消耗,使血中胆固醇含量下降。此外,运动时全身的血液循环加...
-
癌症病人康复运动不可少
康复锻炼是癌症病人康复的重要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尽快提高和促进癌症病人各种功能的恢复。但有的人对康复锻炼有顾虑,害怕运动会促使癌症扩散,其实对此大可不必担心。 康复锻炼对病人的身心都有好处。康复锻炼不仅是一种辅助治疗,它既是局部治疗,又是全身治疗,通过局部的肌肉运动,对全身器官起到锻炼作用;而且它还可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治疗后的并发症,预防其他疾病。康复运动有主动和被动两方面:主动锻炼是指自己能做的各种形式的运动,以提高肌肉张力,改善持久力和忍耐力;被动锻炼是指借助于他人的动作而使病人被动接受运动,改善局部血...
-
耳部运动消疾病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逐渐衰弱,听力随之减退,会出现老年性耳鸣、耳聋。中老年人若经常对双耳按摩、抻拉刺激,可促进人体血液、淋巴循环和组织的代谢,调理身体各部及脏腑机能,防治由耳部疾病引起的头痛、眩晕、牙痛及面部神经麻痹等疾病。其常用保健动作如下。 搓擦耳朵: 用双手手掌前后搓耳朵各10次。注意向后顺搓耳朵时,用力稍重些,往前反搓耳朵时,用力可稍轻些。 弹击耳后: 用双手中指将左右耳廓向前按住。将食指搭放在中指上,再向下滑弹击耳后枕骨部位,反复做10次,此法称之为鸣天鼓。 提拉耳尖: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左耳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