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 第5页
-
孙思邈养老思想探析
孙思邈, 京兆华原( 今陕西耀县) 人, 唐代伟大 的医药学家, 是医学界古代惟一百岁有余的寿 星 [1 ] , 他集隋唐以前医学之成果, 著成巨著《千金要 方》 和 《千金翼方》 各 30 卷。在养老方面, 基于《黄 帝内经》 理论, 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 对 后世养老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 孙思邈是我国历史上把延年益寿学说与防治老 年病紧密结合起来并使之成为有理论联系实际特色 的一门学科的第一人 [2 ] , 本文将其在老年医学的贡 献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七情平和, 精神内守 现今社会由于工作...
-
《闲情偶寄》与养生“儒家之理”作为养生的指导思想
《闲情偶寄》与养生 《闲情偶寄》是清初文学家李渔最重要的作品。李渔(1610~1680),原名仙侣,字谪凡,号笠翁,祖籍浙江兰溪下李村,出生在江苏如皋石庄镇。李渔年少聪颖,但青年时屡试不第。30岁左右,时局动荡,清军入关,中原大地改朝换代,李渔于是不再心存功名,而开起书铺,以刻书卖文为生,后来又组织戏班到各地卖艺。因他为了戏曲事业,不惜降志辱身,迎合时势,奔走于公卿之门,以致常为当时文人所诟病。但他集剧作家、导演、戏剧理论家和小说家于一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成就是不容忽视的。 李渔 李渔...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历史悠久、丰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它以独特的东方文化内质与形态孕育了中医药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医药学一直支配着中国人养生防病治病以及生活方式,也曾给周边的民族和国家以深刻的影响,成为人类文化宝藏中的珍品。中国传统文化由道、儒、释三大学派构成,但对中医药文化影响较深,接轨较早的当首推道家,直至近代亦有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本文仅就中医药文化与道家哲学思想之渊源作一浅探。 医道同源双峰并峙 中国传统曾医、道并称,两家学术体系形成时期相近,都以阴阳、五行、精气...
-
一代宗师对药配伍运用学术思想与特色
张锡纯对药配伍运用规律,或补润相合,温凉相调;或金石镇潜,敛正固脱;或气血双施,相须为用;或寒热并济,相互为用;或升降相因,升补相使;或同气相求,并伍收效;或酸平相合,敛补建功。一代宗师对药配伍运用学术思想与特色颇多新意,令人耳目一新,实令后学效法。 张锡纯先生是一位造诣颇深的实践医学大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有丰富的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张锡纯对于药性、药效的研究,躬身实践,亲尝屡试,所以遣方用药,敢破窠臼,屡开先河,而且对于对药的运用,更是别出心裁,多有发挥,兹采撷于后。 补润相合 温凉相调...
-
天人统一观是《内经》理论核心思想(上)
经典讲堂开栏语:本栏目今起刊登相关专家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系统讲解和诠释,以帮助基层中医药人员更好地学习中医经典著作,提高其理论水平和运用经典指导临床的能力。 编者按:本文作者张吉教授(已故)是《黄帝内经》理论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毕生对中医经典著作《内经》的理论思想和临症理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尤其在经脉理论和《内经》理论指导针灸临床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独特的学术思想。本文系作者遗作,共分4个专题、6个部分,详细阐述了他对《内经》理论核心思想的精辟分析和独到认识,对指导中医临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
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体现在中医方面是一种生命
中国传统医学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和智慧,是经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理论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与黄老道家思想有颇深的渊源。中医的核心是整体观念、天人合一,与道家文化大道至简、顺应天地自然的认知是相合的。 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体现在中医方面是一种生命观。中医诊病讲究时空观念,这也是建立在顺应自然的生命观的基础上。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身体的生理、病理变化都深受自然的影响,自然的动态变化也必然影响人身体的变化,所以中医看病是有动态、时空观念的。比如,主要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