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 第4页
-
石筱山 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石筱山(1904年-1964年),原名瑞昌,字熙侯,石氏伤科第三代传人,系我国现代著名的中医学家、伤科临床家、中医教育家。他幼承庭训、秉继家学,广撷博览、孜孜以求,于中医学造诣殊深,理伤续断尤著专长。在生前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承先启后,开拓进取,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建树了完整的石筱山伤科学术思想理论体系,成为我国著名的伤科流派之一。值此先师诞生110周年之际,特将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及继承创新概况作一简介。 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传承家学,创新立说 石氏伤科迄今已有140多年历史。创始人石蓝田,原系武林...
-
评侯占元教授中医发展战略学术思想
侯占元(1926~2003),河北省武安市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5年入党,1946~1947年在北方医学院六纵卫生部接受野战外科培训,1949年起在部队从事医务工作。历任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助理医生、外科军医、军药股长兼手术队长等职。在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进军大西南等战役中,均立功受奖。新中国成立后,任四川省军区直属门诊部主任助理兼内科军医。1953年退伍后,参与筹建成都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参与成都中医学院的创办,并一直在该院工作。历任成都中医学院高级西医研究中医班副班主任兼教务科长、医学系主任...
-
董廷瑶的学术思想 儿科用药六字诀
董廷瑶(1903年-2002年),号幼幼庐主。著名中医临床家、儿科学家。1903 年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少年时随父学医,刻苦研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领悟颇深,常能引经据典临床发挥。熟谙《小儿药证直诀》、《幼幼集成》等儿科名著,取其精华,灵活运用。既精于儿科,又能旁及内科、妇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最终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术理论和治疗法则,成为“董氏儿科”奠基人。 董廷瑶一生行医80多年,诊疗上百万人次,精心诊治疑难危症,活人无数。他以精湛医术、高尚医德,为广大儿童...
-
滋阴摄养的养生思想 养生之道在平时保养
医学之宗朱震亨,字彦修,元代婺州 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县)人,是中医学史 上有名的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著有《格 致余论》、《局方发挥》等书。由于他的故 乡义乌赤岸镇有一条丹溪,朱氏子孙世 居其旁,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丹溪翁或朱 丹溪。朱震亨是中医学史上著名的医学 家,也是名副其实的养生家。他不但在医 学理论上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养生学上 也颇有建树。 养生之道在于平时保养 朱震亨非常重视养生,认为病后救 治不如病前预防。一个人若平时不注意 保养,有病之后寄希望于药物治疗,就往 往成为徒劳之举。养生防病犹如以土防 水、以...
-
用中医思想金钥匙 打开中华文明宝库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圣贤关于生命智慧的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思辨。其文多以黄帝与岐伯问答的形式写成,鸿篇巨制,共有一百六十二篇。《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其生命科学之论被后人奉为摄生保健之宝典。其内容博大精深,但语言深奥、难解。对于今天远离古文言文、又非专业学习中医者,有如镜中花、水中月,欲汲取其思想精华,困难重重。 为了让更多的普通大众接近经典、受益于经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最新出版的《漫画黄帝内经》一书,让读者耳目一新。本书尝试用轻松的漫画方式传达经典中深邃的人文哲学思想。漫画...
-
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在中药治病上
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就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应顺应自然界发展规律,天人合一思想也体现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天人合一思想首先体现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汉服中的深衣,其特点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象征着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中国传统美德。深衣的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容;领口左右相交,象征地道方正。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人的生活起居顺应四时、十二月之序。 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在人体的结构上:例如《灵枢·邪客》说:"天圆地方,人头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