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德

医德

  • 古代的医患关系 医生更重视自身的医德修养

    古代的医患关系 医生更重视自身的医德修养

    古人处理医患关系为我们留下很多可借鉴和学习的东西。从医生方面来讲,古代的医生更重视自身的医德修养,提倡通儒道,存仁心。当然,不只是儒,是泛指道德。许多医生都重于扶危济困,广施义诊。 据说孙恩邈到汉中行医,正值瘟疫流行,这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缺医少药,孙恩邈在这里施医舍药,救活了不少人。后人为了纪念他,修建了药王庙,流传至今。药王庙的对联“坐虎针龙成正果,忠君爱民赴瑶台”,更体现出孙思邈的民本思想。难怪一般经营医药的人家都供仰他,就是普通的市井百姓家也有供奉药王的。在陕南不论是佛教庵庙、道家...

  • 赞颂名医之医德 医术的佳联妙对

    赞颂名医之医德 医术的佳联妙对

    在古今联苑中,有不少赞颂名医之医德、医术的佳联妙对,也有许多名医自撰联抒发胸臆,或论医道奥妙,或抒人生感悟,或铭医德箴言,或题警世哲语……联语寓意深刻,脍炙人口,耐人品味,久传不衰,至今犹能启迪后世。 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 这是清代浙江宁波著名中医范文甫题于其医馆的一副门联。范文甫为人慷慨仗义,不吝钱财,对贫者常施诊赠药,倾其所有亦不为意,行医数十年,如此名医竟家无余资。此联别具一格,以联明志,其高尚医德难能可贵。无独有偶,同是清代,湖南湘乡有一位开中...

  • 中医药思想中的儒家医德

    中医药思想中的儒家医德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中医药思想中,“仁”结合中医职业特点,不仅形成了“医乃仁术”、医乃“救人生命”技艺的观念,更形成了医者行医时必须恪守的“医德”。 •儒家非常重视人们道德的修养,这种理念深刻地影响了两千多年来医学伦理与医者德操品行的形成与发展,以至于形成了“为医先做人,做人先修德”的信条。 •在儒家重学...

  • 裴永清:良好的医术高尚的医德 低调为人躬耕杏林

    裴永清:良好的医术高尚的医德 低调为人躬耕杏林

    “良好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这是被誉为“京城名医”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裴永清的真实写照。他的代表作《伤寒论临床应用50论》影响广泛, 并在日本翻译出版。 德艺双馨 大医精诚 2011年夏天,一位七岁女童身患大头瘟,发病很急,脖子和整个后背严重肿胀,裴永清得知病情,女孩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家庭,孩子只能用零食和一些不太卫生的熟食充饥,加上天气炎热,所以才患上急症。 裴永清先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又跟孩子父母取得联系,...

  • 丁德恩的医德医术

    丁德恩的医德医术

      由北京回民医院编著、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题写书名的《北京地区回族老中医医案医话选》,2010年10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这本37万字的书,讲医案,说医话,31位回族老中医的行医经历、学术思想与影响、学术成就跃然纸上,凝固了近150年北京回族医药史,证明了我国回医回药的源远流长……   开卷第一篇,介绍1854年出生的北京人丁德恩,先是义务为附近回民治病,而后在一座小木楼开设“德善医室”,医术高超,享誉京城,人称“小楼丁家外科&rdquo...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医德
  • 湖北省荆州市中医院弘扬名医刘云鹏医德医术侧记

    湖北省荆州市中医院弘扬名医刘云鹏医德医术侧记

    湖北省荆州市中医院首任院长、全国著名老中医刘云鹏,在近80年的从医岁月里,以其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刻苦钻研、创新不止的精神,为中国中医药宝库,特别是妇科疾病的诊疗做出了独特的贡献。2013年7月,高寿103岁的刘云鹏老先生仙逝。两年过去了,荆州市中医院刘云鹏的传人们,仍深切地怀念老院长,精心传承弘扬着老院长的医德医术。 刘云鹏传承的是家道,18岁随父学习中医。在学医行医的过程中,刘云鹏总是把患者放在首位,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刻苦钻研,不断丰富自己的中医药知识与医术,在上世纪40年代,就...

  • 名医家孙思邈 医德要“诚”

    名医家孙思邈 医德要“诚”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多次拒绝隋唐两代帝王要其为御医的聘请,长期在民间行医,深受人民赞誉,人称“药王菩萨”。他认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主张医术要“精”,医德要“诚”。著《大医精诚》一文用“心”九处之多,被世人誉为“医德法典”。   “用心精微”,贵于千金。   “惻隱之心”,普救含灵。...

  • 中医强调医德 厚德才能载物 医术固然重要

    中医强调医德 厚德才能载物 医术固然重要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中医强调医德,厚德才能载物,医术固然重要,需有德行去发挥。常有朋友劝我,上电视吧,可以迅速成名。我则认为,做人当低调,尤其是做中医。中医最怕名不副实,毕竟临床疗效是无法做假的。目前我的医术还有限,我也只能脚踏实地,凭自己的真实本事治病,我相信只要用功不懈,将来必能离明医更近一步。 @贠克强 在当下的医疗背景下,中医应该以代表疾病过程中内在病理机转的这个“机”为基础进行诊治活动,而不单单局限于眼下的“证”。尤其需要强调...

  • 为医德医风建设提供了法治依据

    为医德医风建设提供了法治依据

      从国际医药巨头们的“贿赂门”事件到陕西富平县医生“贩婴案”,这些热点事件的背后,折射的是当事医务人员严重职业道德缺失。医德医风问题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如何加强医师职业道德建设、维护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成为医疗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已有部分法律法规对医师职业道德做出规定,为医德医风建设提供了法治依据。   遵守职业道德是医师应尽的法定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是医务人员从事医疗执业活动应遵循的基本法。该法在总则部...

  • 中医梦 医德颂

    中医梦 医德颂

      车须有道,人必有德。道德同理,如蹈一辙。道直车安稳,德厚人高洁。千尺苍柏赖根本,万仞险壁固浩波。为官之德,表率楷模;从师之德,传道授业;经商之德,宁舍勿缺;演艺之德,四海放歌;执法之德,问道天责。   行医之德,斩杀病魔。大德也。高山仰止,海纳百川。道生万物,德养千年。至若上善之水,利万物而不争,处卑下而淡然。春风化雨,泽润桑田。乐人之吉,悯人之难。为人者乐人之成,悯人之苦,济人之危,成人之美;为政者则天、希天、求天、同天。医者无德不可为也。责重如山,所系性命;医德塑魂,大医精诚。人命攸关,望闻问切。五...

  • 中医药学术即以大医精诚的医德道法自然的医道博古通今的医学

    中医药学术即以大医精诚的医德道法自然的医道博古通今的医学

    国医大师 孙光荣 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的核心内容为德、道、学、法、术、器,即以大医精诚的医德,道法自然的医道,博古通今的医学、辨证施治的医术、符合中医认知使用的医器。 当今,传统家传与拜师模式、现代师承教育模式、研究型师承模式为中医学的三种传承模式,三者各有利弊: 传统家传拜师模式容易培养学生兴趣和积累经验,容易确保师承的正宗性和完整性,容易形成学术流派,保存独家特色,容易形成门户之见,继承者学术视野相对局限,容易导致创新性不足,并且难以大规模培养人才。 现代师承教育模式则容易...

  • 责行医德载医 中医院长周祖山

    责行医德载医 中医院长周祖山

    2015年1月15日,华灯初上。湖北省洪湖市首届“水乡英才”奖颁奖盛典正隆重举行。“水乡英才奖”又称突出贡献人才奖,是迄今为止,洪湖市委和市政府授予各类人才的最高奖项。 “责行医,德载医。志承家学,苦心钻研类风湿疾病;心怀仁德,医术精湛,妙手回春……”主持人颁奖词还没念完,堵在后门走道上的10多个观众迫不及待地欢呼雀跃起来。这是一群不邀自来的特别观众——他们大多数是正在洪湖中...

  • 中医全科医学分 医疗质量管理 临床医德

    中医全科医学分 医疗质量管理 临床医德

    2015年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好医直通车”远程会诊中心正式启动, 患者在不出辽源市的情况下,就可以享受到长春、北京等地大医院专家的远程会诊。 辽源市中医院通过“好医直通车”方式与解放军301医院、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吉大一院、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附属医院等20余家三甲医院近百位知名专家建立了合作关系;采取网络视频、音频同步交互的方式,由名医专家远程面对患者,通过问诊、病历分析、病情诊断,从而为患者提供诊疗方案。 四川省自贡市...

  •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 中医药文化 医德文化教育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 中医药文化 医德文化教育

    8月19日,2015年重庆市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各基地开展相关工作进展和问题困难,部署2015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重点。 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方明金强调,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成为提高医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各基地要加强基地设施、设备、师资能力和教学条件的建设,强化措施,把培训基地建设好,把培训工作组织好,引导学员积极努力学习,确保培训工作质量。 作为医圣张仲景的墓及祠纪念地,河南南阳市卫生计生委日前将医圣祠设立为医德文化教育基地,全方位开展医德文化主题教...

  • 晁恩祥 秉承“大医精诚”理念 医德医术齐头并进

    晁恩祥 秉承“大医精诚”理念 医德医术齐头并进

    “现在我还是一直强调大医精诚的重要性,医生要是没有良好的品质作为基础,医术也不会有所成就。”晁恩祥字字掷地有声。在外地讲课时,他也一再宣传“大医精诚”的理念。“这是非常深奥的概念,绝非几个字词拼凑出来那么简单,医生只有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实践反思,经过时间的洗礼,才能悟得其中真谛。” 大公无私 扎根边疆二十载 1956年,晁恩祥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学中医的大学生,“现在的学生找工作时会提各种条件,我们那时候一毕业就被分...

  • 医德与医林故事

    医德与医林故事

    对医学家的道德修养,历来有着严格的要求,是我国医学发展的优良传统之一。从扁鹊、淳于意,到张仲景、华佗,从王叔和、葛洪,到孙思邈等历代医学家,凡在医疗技术上有所贡献者,几乎无不在医疗道德上达到很高的修养。他们不但身教甚严,而且多有言传论述,为后学者立有规范。明代医学家在前代基础上,对医疗道德也提出了许多必须遵循的标准。 李梴 字健斋,江西南丰县人,一代名医,精医尤重考求医经奥义,以儒家思想注释医理,强调医疗道德修养。立志编撰医学门径书,乃究心古今方论,论其要,括其词,发其隐,以《医经小学》为蓝本,编著《医学...

  • 历代中医十分重视医德修养

    历代中医十分重视医德修养

    我国历代中医不仅重视医术水准的提升,更十分重视医德修养,一些著名的医家以他们的德医双馨,为中医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明代医家万全,擅长儿科。一次他仇家的儿子患咳嗽吐血,久治不愈,无奈只好来请万全。万全毫不犹豫立即前去诊治。患儿服了几剂中药后,病情有了明显好转。然而主家仍然对万全心存疑虑,又请来了一位大夫。这时,有人看不过就劝万全一走了之。万全却说:“他就一个儿子,非我不能治。我走了,如果耽误了这孩子,即便不是我杀了他,也是我的过错呀。”看了那位大夫开的处方,万全认为药不...

  • 注重医德 老残诊病开方

    注重医德 老残诊病开方

    晚清闻名斥责小说《老残游记》(刘鹗著),叙述的是江湖医师铁英(又叫“老残”)的游历见识和所为。老残的游历地点主要在山东一带,他的行医阅历无意中为咱们描述了19世纪末济南一带的走方郎中,现在读来颇有兴趣。 摇铃行医 老残的工作是走方郎中,“摇个串铃”浪迹江湖,靠行医糊口。在第三回《金线东来寻黑虎 布帆西去访苍鹰》开头便写道,“到了次日,觉得游兴已足,就拿了串铃,到街上去混混。”串铃亦称虎撑,是走方医的标配,多为铜制或铁制,圆形中空,里边...

  • 华佗的行医轨迹 医术精湛善于创新医德高尚

    华佗的行医轨迹 医术精湛善于创新医德高尚

    华佗系汉末名医,曾在许昌行医,被曹操害于许昌,葬于许昌。许昌中医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处处充溢着“华佗”元素。应充分发挥“华佗”元素在许昌中医药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高度重视名医大家对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作用。 许昌位于河南省中部,是古许国都邑和三国时期曹魏发祥之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公元196年至魏建国,曹操曾在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国,许昌成为魏五都之一。华佗系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其行医足迹遍及当时的徐、豫、青、兖各州。据《三国志》记载,...

  • 新安医家医德医风之价值

    新安医家医德医风之价值

    我国传统医德深受古代哲学文化的影响, 在医儒 相通的背景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医家。新安医家便 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们深受中华传统医德文化 的熏陶, 大都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我们从医乃 仁术、 惟是惟新、 严己宽人这三个方面进行分述新安 先贤之核心价值观, 并浅述其医德医风之价值。 医乃仁术——新安医家核心价值观 新安医学肇始于素有 “程朱阙里” “东南邹鲁” “儒 教圣地”之称的徽州地域。古徽州文教发达, 儒...

  • 探讨并学习中医医德的精髓

    探讨并学习中医医德的精髓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多种疾病具有有效的防治作用,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2]。“德成而先,艺成而后”,“艺也者,德之精华也”,正是传统中医医德经过历代医家的言传身行,并不断继承创新,经久不衰,从而成为推动中医学术和中医事业持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新世纪新医疗环境下,患者自主权利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时有发生,中西医学术思想交流汇通,因此,继续探讨并学习中医医德的精髓,提高自身医德修养,对我们医务工作人员秉承爱岗敬业、救死扶伤、提...

  • 孙思邈强调医德修养 被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强调医德修养 被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初唐著名医学家和药学家。18岁起立志学医,隐居山林,遍访药方,修道炼气。集毕生之力,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是中医史上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有很高的医学成就。   孙思邈强调医德修养,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在其《大医精诚》中,较全面地阐述了医德规范中的“精”与“诚”,对后世医者的行为规范具有指导意义。他又重视养生、养老,提倡应用科学养生方法...

  • 中医药人以良好的医德和医技受到百姓青睐

    中医药人以良好的医德和医技受到百姓青睐

    古往今来,中医药以独创的理论与实践赢得社会认可,中医药人以良好的医德和医技受到百姓青睐。 总的来说,中医的历史地位还是蛮高的。在诸子百家里,构成中医药学学理渊源和基本格局的儒家、道家、阴阳家、墨家、杂家、医家等赫然名列其中。秦始皇下令焚书,但不许烧“医书”。医官的官阶有正六品,比县太爷的级别还高出一档,皇上“特旨除授”医官三品之阶亦有发生。在社会阶层的排序中,“医”居于“九流”之前列。在民间,医生的礼遇堪称&l...

  • 莫际曙的做法诠释了孙思邈《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

    莫际曙的做法诠释了孙思邈《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

    莫际曙(1749—1825),字灿东(又字松村),湖南善化人,清朝中期名医。莫际曙年轻时希望通过科举走仕途之路,但“屡试不售”,便“专攻医术”。莫际曙渐精医道,做到了“名驰远近”,成为一代名医。 莫际曙之所以深受患者及家属尊重,不仅在于其高明的医技,还在于其高尚的医德,原因就在于他常常“于贫者恒解囊助药资”,时常主动免收贫困患者的药资,成为令人尊重的“儒医”。史书上曾记载了一...

  • 古今对联赞医德

    古今对联赞医德

    闲暇之时,笔者翻阅有关对联的书籍,发现有些对联或颂扬医生高尚医德,或赞美医生高超医术,或赞叹药店主人重义轻利。现采撷几副对联,与大家品赏。 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 这是清代名医程道州所撰对联。联语自然妥帖,犹如叙事一般。在程道州看来,只要人家能健康,自己贫困无所谓。读联知其人,其高尚医德尽在联中流露,令人肃然起敬。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这是从前一个中药铺的店联。联语信手拈来,明白如话,从中足见中药铺主人高尚的品德。在这中药铺店主眼中,但愿百姓健康就好,而对自己...

  • 陈言 触手生春尚医德 佳著传世名远扬

    陈言 触手生春尚医德 佳著传世名远扬

    陈言(约1121—1190),字无择,号鹤溪,又号沐溪,青田鹤溪(今浙江省景宁县鹤溪镇)人,南宋著名医学家。他聪敏好学,善于方脉,治病立效,创立“三因极一”学说,对中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触手生春尚医德 陈言勤奋好学、博览全书,尤好医书,多有所得。他深刻认识到“临证不读书不可为医”,曾因受孙思邈《大医习业》触动而作《太医习业》一文,通过以儒比医的手法,论述儒生必熟读五经三史、诸子百家,才能成为一代名士。学医之人亦然,必须通过不断汲取前人...

  • 古代医家医德故事

    古代医家医德故事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一文中指出,医生治病时必须“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还应当“见彼苦恼,若己有之”,要“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即医生看到患者的苦恼感同身受,内心焦急悲痛,不避忌路途艰险,无论昼夜寒暑、饥渴疲劳,全力以赴救护患者。 清代医家程杏轩在《医述》中写道:“谚云:‘医家有割股之心,安得有轻忽人命者哉?’”意思是只要能...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