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第334页
-
大暑节气食丝瓜 丝瓜络药用价值
“黄花褪束绿身长,白结丝包困晓霜;虚瘦得来成一捻,刚偎人面染脂香。”这是宋代赵梅隐的《咏丝瓜》诗。 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节气。我抽空去了一趟老家,屋前的自留地上开满了黄花,一看便知道是丝瓜。家里人用纤细的竹竿搭成简单的架子,让丝瓜藤沿着竹竿往上攀援,便于它能结出更多的丝瓜,并且丝瓜悬挂在空中可以避免因着地而腐烂。 2016年国家邮政部门发行了《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第二组,由中央美院教授刘金贵和著名邮票设计师王虎鸣设计。邮票画面将以物候、民俗、农事等为表现对象,反映了各个...
-
中医科学化 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
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并把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不懈推动中医药与时俱进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近代中医之争与民主革命时期对中医药的保护利用 近代以来,西医因诊疗技术特别是眼科与外科等手术治疗所表现出的显著疗效有别于传统医学的经验,被称为“科学医学”,中医药...
-
在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中增强文化自信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初步胜利,中国共产党坚强而英明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及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勇敢“逆行”驰援湖北之人民战疫精神,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其中,中医药在抗疫中的优异表现和突出贡献,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 中西医结合,中医药阻击新冠病毒广受好评 抗疫伊始,中央的战略部署中就蕴含了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思想,使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有效方药和中成药得以及时推广,从而大幅度减少了轻型和普通型向重型、重型...
-
建立中医药“全覆盖”的临床医疗体系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中医与西医协同作战、优势互补,对提高重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重症患者转危重症率,降低危重症患者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深度介入新冠肺炎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其简便验廉的优势作用凸显。 当前,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尚有提高空间。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优势,中西医不应有孰高孰低、孰优孰劣之分。建立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顺利进行尤为重要。希望中医...
-
王琦院士 说药开新 知常达变 师德师风 代代传承
2020年6月6日,在王琦院士的精心组织策划下,为培养中医师承高徒而设立的王琦书院正式成立,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学员。 回首一年的学习,王老师为我们安排了每月一期的大师网络课程,期期内容精彩纷呈,每次听课都有胜读十年书之感。仿佛自己又重进学堂,上了一次中医顶级研修班,走过了一段重塑自我之路。 拓展思路 开阔视野 王琦院士常常教导我们,作为中医事业的中坚力量,作为学术传承人,起点要高,思路要活,视野要大,境界要高,才能成大器。从老师身上,在书院的听课学习,感触最深的正是这点,我们学到的不...
-
跑出中西医协同抗疫加速度 中医药助力确诊病例清零
近日,浙江省温州市共7个县(市、区)疫情风险等级全部降为低风险。至3月2日,温州已连续14天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疫情发生以来,温州在诊疗救治中明确:新冠肺炎防控,绝不能缺少中医药力量。该市根据国家和浙江省的推荐方案,结合温州病人的症候表现,制定实施《温州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精准方案》。同时,成立以浙江省名中医、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程锦国为组长的温州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专家指导组,组内14位中医内科权威专家全程参与全市新冠肺炎防治。 中西医协同,让温州跑出了抗疫加速度。 强化中医...
-
中医药对五行知识优秀基因的传承
•中医药学的各个层级和角落,无不存在着五行知识的身影。《黄帝内经》在构建中医药知识体系时应用了先秦五行知识,既传承了先秦诸子所言五行的基本内涵和思维模式,也赋予五行以丰富而全面的生命科学内容。此正与现代生物学中的基因之自身复制(保持生物原有的基本特征),和能够发生“突变”(非病理性的突变和病理性的突变)这两个基本特性相应合。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缔造中医药知识体系深深根植的沃土,因而中医药知识体系必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之...
-
发挥中医药在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
2019年10月25日,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会上学习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定位,肯定了中医药的重要贡献,深刻揭示了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路径和目标,提出了中医药的时代使命,极大地提升了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思想高度,拓展了理论视野,为新时期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意义深远、催人奋进,作为中医药从业人员感到无比振奋,无比自豪,同时深感重任在肩。 靠奋斗实现中医药发展美好前景...
-
中医还以鳖的背甲入药 称鳖甲
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北京城周边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平整,由于人们没有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保护的关系,导致多种野生动物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近20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城市绿地和水系得到了有序恢复,一些野生动物又回来了。 我发现,夜晚的居民小区里,刺猬和黄鼠狼又在角落里窸窸窣窣地寻找着美食;街心花园里,八哥和白头鹎在枝头细心地打理着自己的羽毛,而胡同的墙缝里,蟋蟀和油葫芦又发出了悠扬动听的歌声。 2017年8月的一天,我在北京颐和园某处湖岸边观察水生植物时,偶然发现水下有一头硕大的...
-
新冠肺炎 中医药救治确诊病例达96%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浙江省及时果断采取中医药防控举措,有力推进中医药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总体战。全省中医药系统医务人员战疫一线,参与救治确诊病例比例达96%以上,参与救治疑似病例比例达92%以上。 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每天听取中医药防治的进展情况,将各市中医药参与救治作为疫情防控督导落实的主要措施之一;将中医药局纳入医疗组,中医药专家进省级救治专家组;成立以国医大师领衔的省级中医高级别专家组、中医药防治专家指导组,各市相应成立中医药专家组。省医保局将新冠肺炎中医药处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将普通人员使用...
-
走进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
山西,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东耸巍巍太行,西临滔滔黄河,北守雁门雄关,南望辽阔中原,构成了表里山河的壮丽画卷;这里,尧舜开天,禹王奠基,夏朝古都,关圣故里,上下五千年,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在这里激烈碰撞,形成了“三晋文化”。在这里,历代医家孜孜以求,不懈奋斗,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医药文化,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就展陈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又名山西省中医药博物馆)于2015年8月13日正式开馆,由中医药史馆、中药标本馆、校史馆三个展厅构成,建筑面积共...
-
冬瓜皮西瓜皮作为清暑利湿的常用药材
冬瓜、西瓜,人们都喜欢食用,但瓜皮想必都会扔掉。其实新鲜的冬瓜皮、西瓜皮所含营养很丰富,不但具有保健作用,而且还有药用价值。冬瓜皮含三萜类化合物、胆固醇衍生物,又含维生素B1、维生素C、烟酸、胡萝卜素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西瓜皮含葡萄糖、苹果酸、果糖、蔗糖酶、氨基酸、番茄素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 中医认为,冬瓜皮味甘、性凉,归肺、脾、小肠经,有清热解暑、利水消肿、祛湿排脓、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暑热口渴等症。西瓜皮,味甘、性凉,归心、胃、膀胱经,有清热、解渴、利尿的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小...
-
孙浩运用郁金药对治验四则
郁金为传统的活血化瘀药,临床多以其活血凉血、利湿退黄之功,来治疗胸胁疼痛、肝胆湿热等病证。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孙浩进行恰当配伍后,使郁金有了更丰富的临床应用。笔者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整理其运用郁金药对验案四则如下。 郁金配紫苏发表消痰治外感 案一:张某,女,7岁。患儿1周前出现咳嗽,咯痰不爽,鼻塞,流清涕,身热,微恶风,胃纳尚可,大便软,日行2~3次,苔白腻,脉浮滑,测体温38.1℃。证属外感风寒、肺气不宣,治以疏风散寒、化痰止咳。处方:郁金8g,紫苏叶8g,荆芥5g,桔梗5g,杏仁6g...
-
李中梓《医宗必读》普及中医药 重视“先天”与“后天”
李中梓(1588—1655),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居士,江苏云间南汇(今属上海浦东新区)人。李中梓熟谙儒学经典,深入研读医籍,穷究医理,著述颇丰,尤以《医宗必读》影响深远。 著《医宗必读》 《医宗必读》全书共十卷,从理、法、方、药诸方面阐释治疗手段和临床经验,内容系统规范,百科全书式地构建了中医学的架构,在经典与临床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医学知识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书阐释的医理通俗易懂,非学医之人亦可把它当作医学参考书,从中了解医学知识。 在李中梓...
-
彝医水膏药疗法
彝医水膏药疗法传承和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及场所,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传统技艺、医药、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1]。彝医水膏药疗法是第3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属于其中传统技艺及医药范围,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深深蕴藏着彝族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目前,彝医水膏药疗法的保护与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摸清彝医水膏药疗法的传承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破解之策,对彝医水膏药疗...
-
食盐也是一味良药
食盐作为调味品,伴随我们一日三餐,很多人却不知道它也是一味良药。 山东夙沙氏煮海为盐,为华夏制盐之鼻祖。《神农本草经》中首次记载了戎盐和大盐,列为下品。戎盐即产于西北的青盐,大盐即产于山西、河北的卤盐。中医认为,食盐味咸性寒,无毒,入心、肾经。 催吐解毒 《肘后备急方》记载:中风腹痛,盐半斤,熬水干,着口中,饮热汤二斤,得吐愈。《本草纲目》记载:大盐,解毒,凉血润燥,定痛止痒,吐一切时气风热、痰饮关格诸病。《名医别录》亦记载:大盐,主治伤寒寒热,吐胸中痰癖,止心腹卒痛,杀鬼蛊邪疰毒气,下部匿疮,...
-
中药专方治艾滋病有良效
在云南省卫生健康委的领导下,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自2005年6月起,一直采用国医大师张震亲自拟订的两个有效的中医药专方治疗HIV(艾滋病病毒)感染及艾滋病患者。至2021年10月累计治疗上述对象18691人,为云南防治艾滋病工作增添了一分力量,也加深了大家对中华医药文化的认识和自信心。现简要汇报如下,供同道参考,并盼指正。 基本情况概述 艾滋二字,本是英语AIDS的译音,其本意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是1981年在欧美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