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养胃
-
七味白术散治疗健脾养胃,益气生津。主治小儿脾胃虚弱,清阳不升,乳食少进,呕吐泄泻,烦渴饮水,赢困少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七味白术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七味白术散的秘方制作方法,七味白术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健脾养胃,益气生津。主治小儿脾胃虚弱,清阳不升,乳食少进,呕吐泄泻,烦渴饮水,赢困少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七味白术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健脾养胃,益气生津。主治小儿脾胃虚弱,清阳不升,乳食少进,呕吐泄泻,烦渴饮水,赢困少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
芋头饺子健脾养胃
芋头既可作蔬菜,也可当主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婴儿和老年人的营养珍品。用芋头做皮包饺子,将芋头蒸熟后,趁热剥去外皮,将芋头碾碎,然后加上红薯粉和面,揉成面团备用,芋头和红薯粉的比例大致为2:1。饺子馅一般是将瘦猪肉、香菇、虾皮、葱、香菜等剁碎,加入香油、蛋液、料酒、盐、味精等调味品,上笼蒸熟即可。香香的肉馅再加上糯糯的芋头,味道非常鲜美,吃完后还没有油腻感。 芋头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无机盐、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丰富,是良好的保健食品。芋头中还有一种天然的多糖类高分子植物胶体,有很好的止泻作...
-
秋食山药健脾养胃
秋冬进补前吃点山药,更有利于补品的吸收。山药为补中益气药,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进补前食用。将山药、大枣各20克,米(粳米、糯米各一半)熬成粥,就是很好的选择。 手脚常觉发凉的女性,秋冬适当吃山药可缓解症状。中医认为,手脚冰凉与体质虚弱有密切关系,而山药乌鸡汤和龙眼山药羹均具有很好的补中、益气、养血作用,特别适合手脚发凉症患者。 在“老胃病”病人中,有相当多属于溃疡病,而秋季是溃疡病容易发生或复发的季节。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山药中所含尿囊素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可用鲜山药制成山药扁豆糕或小米山药糕,蒸熟...
-
夏秋之交健脾养胃
长夏是指夏季到了尽头,秋季还没接上的那段时间。面临夏秋之交,阳气尚盛,雨水日多,湿热交蒸,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长夏季节因湿邪困脾,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纳运失司,易出现脾胃疾病,如出现腹胀、食欲减退、泄泻等。 1.药物调理。平日可服健脾理气、利湿解暑之剂。处方:党参9克,荷叶、白术各7克,薏苡仁、茯苓各12克,陈皮6克,炙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每2-3天1剂。 2.饮食调摄。长夏的饮食宜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可适当进食生姜、辣椒等品)。另外,可多食化湿之品,如茯苓、荷叶等,同时注意保养脾胃的功能。...
-
按摩腹部和腿部 可健脾养胃、促进消化
进入夏季后许多人常会出现胃口不好、疲乏无力、腹痛、腹泻,加上大量食用凉菜和瓜果、喝冷饮等,更易损伤脾胃。中医认为,脾胃健旺,化生营养物质充足,脏腑功能才会正常;脾胃又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所以夏季养脾胃很重要。按摩腹部和腿部的“两步法”可健脾养胃、促进消化,具有防病治病的功效。 按揉腹部 中医一直提倡“腹宜常揉”的保健方法,按揉腹部有助于健脾和胃。肚脐是人体精气比较集中的地方,对调整人体气血、改善脏腑功能都有好处。长期坚持,可增加...
-
胃下垂药膳具有补中益气 健脾养胃的功效
胃是人体内重要的消化器官,位于腹腔内,如果胃的位置发生了异常,胃的最低点进入到了盆腔内,这种情况就称之为胃下垂。 大部分轻度及中度胃下垂没有任何症状,不必过于担心。部分中度以及重度的胃下垂患者常有进食后腹胀、腹痛、恶心和呕吐的表现。 中医认为,胃下垂是由于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可试试黄芪陈皮猪肚汤。 材料:猪肚1只、黄芪200克、陈皮30克。 做法:将猪肚去脂膜、洗净;黄芪、陈皮用纱布包好放入猪肚中,麻线扎紧;锅中加水,武火烧开后文火炖至猪肚熟,再加入适量调味品。趁热吃猪肚...
-
健脾养胃药膳(5)
【健脾养胃药膳】 (1) (2) (3) (4) (5) (6) 糯米蒸桂圆肉 [配方]桂圆肉20克,猪肉膘肉500克,糯米150克,白糖30克。 [制作] 1.将糯米淘洗干净,浸泡24小时,沥干水分,猪肥膘肉洗净,去毛桩,切成4厘米长的薄片。 2.用猪肉片将桂圆肉卷裹成小酒杯大小的肉卷筒,备用。 3.将裹有桂圆肉的肉卷筒,有桂圆肉的一端放入碗底、整齐地排列好,然后将糯米放在卷简桂圆肉上。 4.将蒸碗置武火大气蒸笼内,蒸45分钟,停火,取出蒸碗,用盘子扣住蒸碗,翻转过来,在桂圆肉上撒匀白糖即成。 [食法]每日1次,...
-
健脾养胃食高粱
1.高梁米粥:高梁米50克,冰糖适量。将高梁米煮为粥,加入冰糖再煮,溶化后温服。此粥可健脾益胃、生津止渴。 2.高梁螵蛸粥:高梁米100克,桑螵蛸10克。先将桑螵蛸用水煎熬3次,取药汁500毫升;然后将高梁米洗净,放入沙锅内加入桑螵蛸汁,置火上煮至高梁米熟烂时即成。此粥具有和胃健脾,益气消积的功效。 3.高梁猪肚粥:高梁米50克、莲子10克、猪肚100克。将高粱米(已去壳)炒至黄褐色有香味为止;把猪肚、莲子与高梁米一齐放入沙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至高梁米熟烂为止,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此粥可健脾养胃。...
-
清明节后多食养肝健脾养胃之品
清明节后天气渐热,肝气易升发,故此时宜多食养肝健脾养胃之品。平肝气、养肝阴、去风热。 太子参大枣陈皮茶:太子参15克,大枣5枚,陈皮3克。将太子参、大枣洗净,连同陈皮共同放进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频频饮用,可连接冲泡3~5次,有舒肝理气和胃的功效。 砂仁鲫鱼汤:鲜鲫鱼150克,砂仁3克,陈皮6克,生姜、葱、精盐各适量。将鲜鲫鱼刮去鳞、鳃,剖腹去内脏,洗净,将砂仁放入鱼腹中,然后与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烧开,放入生姜、葱、精盐,煮至汤浓味香即可。有养肝醒脾开胃利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