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 第326页

药 第326页

  • 从肝论治兼顾五脏 针药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病

    从肝论治兼顾五脏 针药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病

    谷世喆教授是国家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谷教授师出名门,且家学渊源,从事中医针灸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 40 余年,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病,辨证精微,用药平和,选穴准确,针刺手法纯熟。 1 从肝论治,兼顾五脏 失眠的中医病名为“不寐” ,古代医籍称之为“不得眠”、“目不暝”等。《内经》提出了“阳不入阴”的基本病机,后世历代医家各有发挥。其病因病机大致有心脾两虚、阴...

  • 电影传递蒙医药“第七种味道”

    电影传递蒙医药“第七种味道”

    11月,电影《第七种味道》摘得印尼雅加达年度电影人电影节金奖。这已是该片揽获的第四个国际大奖,此前该片还获得了罗马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印度独立电影节最佳摄影奖及最佳影片入围奖。这部投资预算仅三百余万的影片却屡屡获得各大电影节评委的青睐。“我们拼的是蒙医药文化。”导演冯亚平说。 文化是蒙医药第七种味道 蒙医药讲究五行六味,而冯亚平认为,蒙医药的文化和精神就是其“第七种味道”,这也是影片名字的由来。 老蒙医温都...

  • 以特色助推中医药“走出去”

    以特色助推中医药“走出去”

    医疗气功令国际友人着迷 在地处北戴河的河北医疗气功医院,每到夏季几乎天天都可以看到国际友人在该院气功师的引领下,认真地学习医疗气功。 近年来,医疗气功越来越受到国际友人的欢迎。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作为医疗气功的教学和传播基地,每年都吸引许多国际友人前来学艺。 法国巴黎“东方文化传播中心”从1994年至今,每年都派人到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进行医疗气功培训和交流。内养功作为医疗气功的代表功法,已经成为该传播中心三年制气功学校的必修课程。 近20年来,河北省医疗...

  • 民族医药学会壮医药分会 世界卒中日义诊

    民族医药学会壮医药分会 世界卒中日义诊

    日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热敏灸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灸法大会在江西南昌召开,推选江西中医药大学灸学院教授陈日新为首届会长。 世界中联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希望专委会将热敏灸标准的研究与制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在预防疾病和提高生命质量发挥应有作用。江西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程关华、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钟玉祥、江西中医药大学校长陈明人等出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与步长制药合作建立的脑心同治重点实验室日前在北京中医医院挂牌成立。 该重点实验室将依据脑心同治相关基础理论,从临床科...

  • 王富春擅长针药并用 创新针灸穴位给药重视补泻

    王富春擅长针药并用 创新针灸穴位给药重视补泻

    王富春,1961生,男,汉族,籍贯辽宁新民,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学者”,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编出版学术著作160余部,培养博硕研究生200余名。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富春教授从事针灸...

  • 屈原的诗与中医药相互交融

    屈原的诗与中医药相互交融

    《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长篇抒情诗。诗人屈原,以高度的艺术技巧,在诗中形象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理想和崇高的品质。 《离骚》鲜明的政治倾向性通过托物言志表现出来。诗人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天上地下,四极八荒,任其驰骋。 更让人叫绝的是,屈原的诗与中医药相互交融,艺术与医药相通。在现存的屈原诗中,与中药相关的有19首,其中植物类药物多达50多种。对于《离骚》所述的中草药,早在宋代就有学者作了专门研究,宋人吴仁杰所撰的《离骚草木疏》,共分四卷,载有草木55种。 屈原抒情奔腾浩瀚,笔法昂扬激荡,诗中一些中...

  • 泡脚时加入中草药真的有用吗?泡脚后怎么按摩?

    泡脚时加入中草药真的有用吗?泡脚后怎么按摩?

    春天泡脚,升阳固脱, 夏天泡脚,暑湿可祛, 秋天泡脚,肺润肠濡, 冬天泡脚,丹田温灼。 --华佗《足心道》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不乏名人靠足浴养生保健的故事: 唐朝一代美女杨贵妃经常靠足浴来养颜美容; 苏东坡曰:“热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又在诗中写道“它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 清代名臣曾国藩更是视“读书”、“早起”和&ldq...

  • 苗族医药:大山深处的瑰宝

    苗族医药:大山深处的瑰宝

    苗族历史悠久,是中国少数民族的四大民族之一(1000万人口)。苗族的分布以贵州省为中心(约占苗族总人口人50%),并向湖南、云南、重庆、广西、湖北、四川等省区辐射。苗族也是一个国际性民族,除中国外,日本、越南、泰国、缅甸、老挝、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及地区也有苗族分布。 历史沿革 西汉刘向的《说苑辨物》:吾闻古之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者也,行医于乡里。《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药物“有100多种与苗药同名同义”(《湘西苗药汇编》)。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一册有15种,第二册有...

  • 瑶族医药:三元和谐论 盈亏平衡论

    瑶族医药:三元和谐论 盈亏平衡论

    瑶族与古代的“荆蛮”渊源关系密切,瑶族主要源于蚩尤九黎部落,是蚩尤九黎部落成员的后裔与湘江、资江、沅江及洞庭湖地区的土著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民族。 瑶族人口分布呈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分散在世界各地,集中在东起广东乳源五岭山脉,西至云南勐腊金平哀牢山,南达云南河口大围山和广西防城十万大山,北至湖南辰溪山区,形成了“岭南无山不有瑶”的分布格局。新中国成立前,绝大多数瑶族同胞世代居住在深山老林里,瑶族地区长期处于封闭自守的状态中,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较少,更没有中医...

  • 针灸:中医药走出去的“排头兵”

    针灸:中医药走出去的“排头兵”

    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访华,打开中美正式交往的大门,同“乒乓外交”“熊猫外交”一样,中医针灸也被作为一种外交手段随之传到美国,引发海外“针灸热”,成为引领中医药走出去的“排头兵”。2010年,“中医针灸”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不仅标志着中医针灸在人类医学发展史上的独特作用和突出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而且标志着中医针灸的传承保护、发展利用获得了联合国的国际&ld...

  • 道教特色的药物采集和丹方制备之法

    道教特色的药物采集和丹方制备之法

    道教药物采集和丹方制备的“和时”观念探析 道教是旨在内心逍遥和肉身成圣的宗教,明显区别于积极入世的儒家和万法皆空的佛教。道教徒在修炼身体的过程中,融合了部分中医药知识,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宗教药物使用之术。《正统道藏》保存了不少具有道教特色的药物采集和丹方制备之法。这些药物采集和丹方制备对时间节点的选择集中体现了道教的“和时”思想,其实质是和于阴阳五行。部分道教特色药物采集和炮制记载在中药采集和药方炮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如活“丹药”龟龄...

  • 回医药名扬中东地区 回医药在此繁衍壮大

    回医药名扬中东地区 回医药在此繁衍壮大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南,清真大寺巍然伫立。这座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寺院,建筑风格既有半圆穹顶等传统穆斯林风格,又融入中国亭台建筑范式。这里融合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和智慧,回医药也在此繁衍壮大。 “送子神医”名扬中东地区 头戴白色清真帽、身着粗布灰大褂、高鼻梁深目的马颂华带着回族人的特征。 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颂华行医40年来坚持使用回医药。在不孕不育症、血液系统疾病等方面,他有独特的回医药诊疗手段,并研制出了疗效卓著的中成药“补肾生精丸...

  • 土家族医药历史悠久 完善的医学理论临床疗效显著
  • 让中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让中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遏制中药边缘化 完善现行药品招标采购政策 目前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中医药被边缘化的程度日趋严重。药品采购招标过程中,“唯低价是取”、没有科学评价标准和机制的现象突出。更有甚者,在“二次招标”中对所有中成药品种在省级最低价基础上,强行再降15~30%。中成药还首当其冲成为医保控费、控制“药占比”的对象。中成药品种进医院难、限制使用中成药、随意停用和剔除中成药等成为常态。 为改变现状,肖伟代表建议,一是针对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国家医...

  • 药敷掌心疗法 握药治疗的常见病

    药敷掌心疗法 握药治疗的常见病

    “握药”,又称药敷掌心疗法,属中医外治法之一。它是把中药材研粉制成丸状、饼状,让患者握于手心(劳宫穴),令药物气味不断“渗透”掌心进入全身的一种治病方法。 操作方法:将药物研末或捣烂,搅拌均匀,加水、醋或酒等搓合成丸(或饼)。施药前把手掌用热水清洗一遍,取药丸握于手掌心中,可用手指轮流缓慢按压贴药部位20~30分钟,一般多以手汗微出为度。用于婴幼儿时,药物宜以纱布或绷带固定。如用鲜药,可直接捣烂握在手中。 治病机理:中医认为,手掌是诸多经脉交汇、穴...

  • 神奇朝鲜族医药 秀美长白山

    神奇朝鲜族医药 秀美长白山

    中国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全国各地也有分布,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居多,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特别是朝医药文献以朝汉两种文字流传至今。朝鲜族主要居住在长白山脚下,因此,朝药材主要来自于长白山天然资源。 历史沿革 中国朝医学是在朝鲜族固有文化及传统医药的基础上,吸收中医药学的理论,并结合本民族的防病治病经验,以“天、人、性、命”整体观为理论指导,以“四维之四象”结构为主要形式,以“辨象论治”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独特的医学...

  • 中医药创新发展要从继承开始

    中医药创新发展要从继承开始

    中医药学以天人合一、天地感应、和而不同思想为基础,以人为根本,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新时期国家在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面频出良策,大力鼓励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曾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正是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同志的直接关怀下,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出现了中医现代史上发展的第一个令人瞩目的高峰。 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说过:&ldq...

  • 萨满教中的中医药文化

    萨满教中的中医药文化

    萨满教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传布区域非常广泛,我国的长白山、黑龙江等地是萨满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神秘灵性的萨满教中,治病救人是基本职能之一。萨满教治病疗疾不仅是跳神驱邪、供奉神灵、使用法器,还涉及大量的中医药应用及中医药文化积淀。 历史上,女萨满既是氏族部落的首领,也是祭祀、祈祷、巫术、医术的主持者。萨满识百草、知药性、懂医术,很早就使用中草药治病。我国东北地区的萨满尤其擅长治疗风湿、冻伤、肠胃疾病、筋骨伤、雪盲(紫外线对眼角膜和结膜上皮造成损害引起的炎症)、蛇兽咬伤等。 萨满教非常推崇炎帝、...

  • 黑土特色的少数民族 单方猛药 寒地特色

    黑土特色的少数民族 单方猛药 寒地特色

    黑龙江省是我国特色鲜明的边疆省份,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气候独特,同时在这片土地上也世代居住着具有鲜明北方寒地黑土特色的少数民族,如鄂伦春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和满族等。 寒冷的气候、繁茂的山林、肥美的水系、丰腴的黑土,丰富的物产,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历史上,这些少数民族在适应恶劣气候、艰苦环境,与各种疾病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技能。北方寒地少数民族诊疗手段和技术特性鲜明,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 就地取材 用药鲜活 世代居住在大小兴安岭、...

  • 朝医药枕疗法 朝医香囊疗法 朝医舍岩针法

    朝医药枕疗法 朝医香囊疗法 朝医舍岩针法

    通过多年临床研讨,吉林省延吉市中医医院推出朝医药枕疗法、香囊疗法及舍岩针法等三种诊疗项目,已得到相关部门批复。 朝医药枕疗法 将具有疏通经络、调畅气血、芳香开窍、益智醒脑、健壮保健等作用的药物,通过炮制后装入枕芯,置于枕中制成药枕,或克己薄型药袋于一般枕头上,睡时枕用。通过药物作用于经络、血管、神经,到达防治疾病和延寿抗衰的目的。 朝医香囊疗法 将药物放入袋中,贴身携带,通过药物香味发出,人体吸收后,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到达改进睡眠、防备伤风、防止冠心病等疾病。以上这两种医...

  • 民族医药与民族团结的歌吟

    民族医药与民族团结的歌吟

    读《梦边吟诗稿》札记之一 小引 诸国本是中医药和民 族医药学者,江苏无锡人 氏。1986年到北京任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之 前,曾在青海省卫生部门 工作过30年。他的《梦边 吟诗稿》一书,载有不少反 映青藏高原生活的诗篇。 在唐诗中,青海常被描绘 成一个荒凉战乱之地,如 “青海长云暗雪山”(王昌 龄),“君不见,青海头,古 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 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甫)。但在诸国本的笔 下,青海高原壮阔雄奇,山 川明丽。如“春意阑珊篱畔...

  • 中药发泡疗法

    中药发泡疗法

    中药发泡疗法是将一些对皮肤有刺激性的中药切碎捣烂后,贴于患处或一定穴位,使局部皮肤充血起泡,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该法只要掌握得当,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临床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斑蝥发泡法 取斑蝥适量研为细末,并取胶布一块,中间剪一如黄豆大的小孔,贴在发泡部位,以暴露穴位保护周围皮肤,再将切粉少许置于中间,胶布固定即可,以局部起泡为度。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关节疼痛等症。 白芥子发泡法 白芥子研末,用醋或姜汁调为膏状,每次取5-10克贴于一定穴位上,贴敷时间为2-4小时。贴大椎...

  • 甘肃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

    甘肃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卫生计生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上,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刘维忠表示,2016年,要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为推进健康甘肃建设做出新贡献。 刘维忠说,2016年甘肃的中医药工作具体为:积极扶持中医药及相关产业发展,落实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机制,着力提升县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继续开展中医药工作先进和示范市县创建活动,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健康旅游等新业态,推动中医药相关支撑产业发展。争取获批建设国...

  • 医学人类学视野下的藏羌彝走廊民族医药文化特色初探

    医学人类学视野下的藏羌彝走廊民族医药文化特色初探

    “藏羌彝走廊” 作为一个历史-民族-区域概念, 是古代氐羌族群由西北南迁的天然通道 [1] , 它在空间 上横跨四川省、 云南省、 贵州省、 西藏自治区、 甘肃 省、 青海省、 陕西省等7省(区) , 该区覆盖面积超过 68万平方公里, 生活着藏族、 羌族、 彝族、 苗族、 回 族、 傈僳族等20多个民族, 其中, 藏、 羌、 彝等少数 民族人口超过760万。 1980年前后, 费孝通先生最先 提出 “藏彝走廊” 的概念(图1) , 2008年, 四川省在 保护震后藏...

  • 民族药师:从事民族药药品协助医师用药

    民族药师:从事民族药药品协助医师用药

    民族药师:从事民族药药品购销储存、饮片加工、质量检验、制剂调配并指导生产用药的专业人员。主要工作任务包括,藏药、蒙药、维药等药材收购,饮片、卡擦药等草药加工炮制,成药生产制备技术指导;监督、检查、抽检民族药质量;购销、储存、管理民族药品种;民族药材加工,制成丸、散、膏等剂型;制备医疗机构内部制剂,进行处方配伍、质量和稳定性检查、药效及毒性控制;协助医师用药等。 5月初,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春天刚开始不久,野生蒙药药用植物与草场一同复苏。到了周末,那顺巴雅尔又像往年一样下牧区采药去了。作为一名民族药师,他的工作...

  • 服用藏药有“窍门”

    服用藏药有“窍门”

    北京的王女士因患短暂性脑缺血多次晕倒,医生建议她服用甘露牌藏药七十味珍珠丸。她没看清服用说明,就把一个药丸吞下。不巧,非常坚硬的药丸被卡在喉咙,使王大妈几乎窒息。后经医生采取措施才化险为夷。对此,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副主任医师格桑旺堆在义诊中强调,正确认识和服用藏药不容忽视。 格桑旺堆指出,科学服用藏药,首先要正确认识藏药,了解藏药的五行学说和六味、八性、十七效。他介绍:藏药对药物来源、性味功效和用药法则有独特理论。《月王药诊》首先提出五行学说和六味、八性、十七效的概念,《四部医典》又进一步加以阐明,使其上升...

  • 藏医药浴疗法渊源 民族特色

    藏医药浴疗法渊源 民族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藏医药学有了极大的发展,藏医药浴疗法更从一种单纯的藏医疗法发展成为临床专科,是目前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较好方法,让很多患者受益。2018年,“藏医药浴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个孕育于雪域高原的独特疗法,由青海省藏医院药浴科主任关却才让掀起了它神秘的面纱。 源于沐浴 藏医独特外治法 世界各古老民族都有沐浴的习俗,沐浴往往和宗教信仰结合起来,具有神圣性。远古时代,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先民们也不例外,很早就有了沐浴的习惯。...

  • 土药柜

    土药柜

    那些年,家乡生活、医药物资十分缺乏,族亲中有人肚胀长疮,让乡村郎中开几剂草药土方,还要步行一小时到邻镇抓药,十分不便。 尤其到了过年,平时见惯了地瓜、木薯、萝卜干、腌芥菜的胃肠,一下子来了鸡、鸭、塘鱼、猪油等荤货,多有腹胀肚塞、积食难化的症状。于是,逢年过节时,家中的“土药柜”就会“大显身手”。 老三婶多年养莲育枳,她的老屋天井里常年攀附着一棚绿藤,家乡俗称为消苷枳。此物刚结果时为绿色,成熟期果实为灰褐色,会自动果熟蒂落,晒干后呈黑褐色。其外观像青...

    养生秘方 2024-03-06 12 0 土药柜
  • 从中国历史看中医药防疫斗争

    从中国历史看中医药防疫斗争

    中华民族繁衍数千年的历史,也是与疾病抗争的历史。在防治危害尤其严重的传染病方面,我国从古到今积累了许多经验与教训,值得回顾、思考及取鉴。 历史上的瘟疫之害 我国历史上记载的瘟疫多不胜数,《中国古代疫情流行年表》辑录1840年以前就有826条记录,其中有不少疫情对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过重要影响。 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曹操军队败于孙刘联军,背后其实有《三国演义》没有写的重要影响因素——瘟疫。《三国志》载:“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

  • 金中梁 一日中阴阳变化消长 择时辰服药

    金中梁 一日中阴阳变化消长 择时辰服药

    择时用药法临床应用发微 金中梁老师从事医疗、教学工作已6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治各类杂症,能自出机杼,圆机活法,多有发明,巧于择时用药,笔者有幸随金老师临证多年,体悟到择时用药确关乎疗效,今以抛砖引玉。 一日中阴阳变化消长,择时辰服药 天人相应,天地有阴阳消长更替现象,人体的阴阳之气也发生着同样的节律性变化。《灵枢·营卫生会》曰:“日中而阳隆,为重阳,夜半而阴隆,为重阴……夜半后而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西而...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