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 第325页

药 第325页

  • 护民族医药挑振兴重担:朱兆云

    护民族医药挑振兴重担:朱兆云

    6月7日,云南省昆明市海埂会堂内,朱兆云接过由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为她颁发的云南省科技创新杰出贡献奖。在荣誉面前,朱兆云依旧低调、平静。 对于她而言,荣誉远不及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来得重要。在探索民族药创新发展路径的实践道路上,朱兆云已经奋斗了30年。 “云药”耕耘,创业不畏险 上世纪80年代初,朱兆云刚刚大学毕业。出身中医世家的她,温柔内敛。她30岁时已经带头完成了大理地区中药资源普查,主编《大理中药资源志》,成为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典型。此后,赴云南省药材公司...

  • 不方便吃中药 且看中医的“药浴疗法”

    不方便吃中药 且看中医的“药浴疗法”

    药液浴可分为全身浸浴、局部浸浴及淋射冲洗等方法。药浴剂的配制也应根据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原则选方用药。配制药材的加工,一般采用煎煮法,将煎取药液倒入容器,待其降温至治疗温度后进行浸浴或冲洗。 一、药浴法的分类   1.全身浸浴法 将药浴剂煎煮去渣后,倾入浴缸、浴盆等容器中,亦可用现成配制好的药浴粉剂掺入热水中,搅匀后浸浴。洗浴水温可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调整,一般可掌握在: 35℃~45℃之间 每次10~20分钟 每日1~2次   2.局部浸浴法 局部浸浴法可分为四肢浸浴法、坐...

  • 青海:藏医药绽放雪域高原

    青海:藏医药绽放雪域高原

    在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藏经阁的顶层供奉着一尊药师佛,一位慈眉善目的高僧长年在此处诵经做功课,他为每一位来青海省藏医院求医问药的病人祈福,为出自金诃藏药的每一方药祈福。 随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来青海接受藏医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随着藏医药销往八方,这份祝福被传递给越来越多的人,正如几千年来庇佑藏族人民的藏医药如今正给各族人民带来健康的福音。 医疗服务半径扩大 “以前有朋友问我,你们藏医可以给汉人看病吗,汉人可以来藏医院看病吗”,青海省藏医院副院长宗吉笑言,但是近年来抱...

  • 黎医黎药在全民健康中发挥的作用及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黎医黎药在全民健康中发挥的作用及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黎医黎药是中华民族医药的瑰宝, 是黎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传统医药, 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在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传承与发展黎医黎药迫在眉睫。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 是5 000多年文明的结晶, 在全民健康中应该更好发挥作用。长久以来, 黎族人善于利用天然药物, 在长期与自然共生共存的过程中, 积累了多种可入药的动植物品种, 这也与当地生态环境优良、动植物品种多样有直接关系。目前调查记录的黎族常用草药有800余种, 可见黎药资源极为丰富[1]。...

  • 葛洪首用壮医药藤疏肝减肝龄

    葛洪首用壮医药藤疏肝减肝龄

    葛洪,字稚川,东晋丹阳句容人,约生 于公元284~363年,自号抱朴子。 传统医学认为,树有年轮记岁月,人有 年龄知花甲。五脏有年龄知衰老程度,暴脾 则伤肝,肝功下降,肝龄自然高于常人。肝 主疏泄,肝藏血,肝龄高低与疏泄藏血功能 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如何真正减肝龄,是 中医养生保健探寻的课题。 肝龄高疏泄差,气急太过则血随气逆, 气机郁结,血行不畅,毒素沉积形成瘀血, 附于血管经络,而引发血压升高,诱发心肌 梗塞、脑梗出血。久气难消则引发抑郁、烦 躁易怒、健忘头痛、失眠多梦、心悸、胸闷气 短、心痛等症状表现。...

  • 重“三道两路”理论的壮医药

    重“三道两路”理论的壮医药

    •壮医则以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为核心理论。在阴阳的关系中,壮医特别强调阳气的主导作用,重阳、调阳、壮阳成为壮医防治疾病的重要理念。人体是一个小天地,人体内的天地人三部之气必须同步运行,制约化生,才能维持健康状态。 •“三道”即谷道、水道、气道;“两路”为龙路、火路。壮医虽然也部分引进中医经络理论(如经筋理论),但作为主体和特色的是三道两路理论。“三道两路”的核心在于“通”。 &bul...

  • “天时、地利、人和”助推中医药海外发展

    “天时、地利、人和”助推中医药海外发展

    所谓“天时”,指我国对外开放内涵不断丰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为中医药海外发展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地利”,指中医药的国际化要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来统筹谋划;“人和”,指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相互交流与认识的增进,中医药国际合作的一些壁垒正在逐渐打破。 内蒙古:蒙医药成对外交流桥梁 管理者的话 内蒙古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蒙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乌 兰 蒙医药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瑰宝。党和国家历...

  • 医事铭“藏头诗”中医药服务提升

    医事铭“藏头诗”中医药服务提升

    医学为仁术,居心要谨淳, 再三防孟浪,第一戒骄矜, 涉猎宜渊博,磋磨贵笃行, 学成仍再学,精益更求精, 四圣经为本,诸贤语作箴, 通权能达变,遵古以融今, 内外方同采,中西法并尊, 三因从证得,万法自心生, 经络明奇偶,阴阳识互根, 八纲四诊熟,十剂七方明, 表里分先后,寒温别假真, 本标知缓急,运气有亏盈, 虚实多兼挟,补攻适重轻, 逸劳难共剂,肥瘦漫同论, 嗜好和环境,天时...

  • 服用藏药要对路

    服用藏药要对路

    西藏藏医院副主任医师格桑旺堆说:“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往往不是药物本身的问题,而是使用不当的问题。”他总结出了六条藏药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希望引起广大患者的注意。 一是由于藏药的原料和制作工艺与中药有所不同,所以服用方法也大有区别。如应该在服药的前一天晚上用热开水浸泡,第二天早晨空腹服用。有许多患者往往道听途说藏药治疗某病效果不错,就自己买来服用,像服用一般中药一样用温开水吞服,当然无法取得预期疗效。 二是藏药讲究搭配服用。如治疗中风瘫痪,一天中的早、中、晚吃的药有所...

  • 传统藏药走出高原,迈向现代

    传统藏药走出高原,迈向现代

    由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兰州大学等六家单位联合申报的科研项目“藏药现代化与独一味新药创制、资源保护及产业化示范”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藏药是在吸收融合中药学、印度药学和大食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药学体系。作坊式生产、经验式使用、带有神秘色彩的疗效、再生困难的资源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等传统模式极大地影响了藏药的科学发展和产业化应用。建立藏药现代化新模式是解决瓶颈问题的重要手段。 现代科技引入藏药研究 项...

  • 丝绸之路瑰宝维吾尔医药

    丝绸之路瑰宝维吾尔医药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古称“西域”,维吾尔族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区域之一。 维吾尔医药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之一,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西域文化和民族医学特色,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其自身的主体特征和发展规律。不仅在历史上为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生存繁衍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成为当代新疆的重要卫生资源,继续造福人民。 历史沿革 公元前...

  • 医理独特的哈萨克族医药

    医理独特的哈萨克族医药

    哈萨克民族简称“哈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哈萨克族医药是通过生产斗争、科学实践逐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预防、诊断、治疗、研究各种疾病的经验医学科学,是哈萨克族人民悠久而宝贵的遗产,也是祖国医学宝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500年至1240年间,哈萨克民族创造了六项新的医学研究。分别是: “人体之基础”是腺体 被哈萨克医学家称之为“人体之基础”的“腺体”在公元前1...

  • 对外传播要突破中医药翻译瓶颈

    对外传播要突破中医药翻译瓶颈

    中医翻译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出版了几十部专著、词典和教材。在中医译著方面,几大经典著作基本都有相关的英译本,其中《黄帝内经》就有14个英语翻译版本;在中医翻译方面,人才队伍也不断壮大。尽管中医翻译相比以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存在着发展瓶颈,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 首先,尚未建立系统的中医翻译理论体系。 中医翻译虽然走过了几个世纪的历程,许多专家和学者在中医翻译理论上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总体来说,存在重技巧、轻理论的倾向,理论研究还不够系统。纵...

  • 回医药千百年的发展脉络

    回医药千百年的发展脉络

    或许地球上,再难有一片土地如这里,一边是“烈焰”,一边是青田。在蒙古语中,这片被称为“黑色骏马”的地方,有个美丽的名字:贺兰山。 站在贺兰山巅,目之所及,银川市区尽收眼底,如今在该市胜利街的宁夏医科大学回医药博物馆内陈列的文物和展板,向游人讲述着回医药千百年的发展脉络。 回医药,丝绸之路上的记忆 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医学结合形成了回医药学。如今,回医药学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南北220公里、东西40公...

  • 《新白娘子传奇》里的中医药

    《新白娘子传奇》里的中医药

    台湾拍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播出后,屡屡创下收视奇迹。该剧涵盖中国传统戏曲、中医、宗教、诗词等多种国学范畴,又有古典文化和民风民俗的融入,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其中的中医文化内容耐人寻味。 许仙有学医的天分 剧中描写许仙祖上世代经商,主要做贩卖药材的生意,非常注重诚信经营。其父母早逝,“自幼苦心把书读”。在拜师学医之前,许仙已经无意识地读过《神农本草经》及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摄生真录》等医学书籍,而且“长大专研本草经”,许仙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研...

  • 探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模式

    探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模式

    自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以来,浙江省力推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融入新医改,先后两批共19家县级中医院创建成为全省农村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示范基地。这些中医院引领组成的区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联合体”,培育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落地农村社区。 2014年9月起,浙江又启动新一轮即第三批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由12家地市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牵头,联合区域内96家县及...

  • 药太苦小朋友不肯吃 中医外治法

    药太苦小朋友不肯吃 中医外治法

    门诊经常听到家长说“药太苦了,小朋友不肯吃”,“药太多了,小朋友吃不下”等等之类抱怨。作为家长,最头痛的事情莫过于小朋友生病了难喂药,即使全家上阵亦难奏效。经常家长好不容易喂进去,小朋友转头就全吐出来了 那么,让我们的中医外治法出手来帮帮忙吧,外治疗法的优势在于可减少喂药的困难,促进病情恢复,缩短病程。 目前我院儿科开展中医特色诊疗,采用外治法如中药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疗法、氧气雾化治疗、中频脉冲电治疗、中药热奄包治疗等,对于儿童上、下呼吸道感染如咳...

  • 37项团体标准助力中药发展

    37项团体标准助力中药发展

    37项标准包括《道地药材标准通则》和26项道地药材标准、《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技术规范》《中药学基本术语》《中药机器煎药规范》等。 目前,中国中药协会计划和在研标准项目有数百项,协会将进一步规范中药标准制修订工作,全面推进中药标准体系建设和管理。 道地药材保护新成果 《道地药材标准通则》和26项道地药材标准的颁布将为消费者买到货真价实的道地药材提供鉴别标准,为道地药材生产者、经销商在道地药材生产和经营中获得比非道地药材更大的利益提供技术及法律依据,是政府推动道地药材保护的新成果。...

  • 针药结合是中医治疗体系的核心内容

    针药结合是中医治疗体系的核心内容

    针药结合是祖国医学治疗手段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 是中医治疗体系的核心内容, 也是中医治疗思想 的高度概括。针灸和中药是传统中医两种重要的治 疗手段, 作用方式却截然不同, 针灸通过刺激体表的 腧穴, 激发经气, 运行气血, 使局部气机疏通, 并可通 过传导感应的作用使经气传达至病所, 从而调整人体 虚实, 改善机体功能。而中药则是通过内服或是外用 的方式被人体组织吸收, 以药物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 性 [1] 。二者形式虽异, 但都是基于中医的阴阳精气、 经 络脏腑、 气血津液等理论, 所以具有结合应用的可能 性。医...

  • 一根银针治好了数千患者 中医药和中华文化

    一根银针治好了数千患者 中医药和中华文化

    大多数中医医生一辈子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工作,为患者解除疾苦,向大众传播中医,身上不见得有多么耀眼的光环,只是做好自己,用好中医。煤炭总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王淑斌就是这样的代表,1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她用一根根银针治好了数千患者,并给上百位国际友人在治疗的同时宣传了中医药和中华文化,搭起友谊桥梁。 “漂洋过海来扎针” 86岁的米哈伊尔患有严重三叉神经痛,在黎巴嫩试过了各种治疗方法,都没能让疼痛得到缓解。一次,他在电视上看到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在介绍针灸的节目,立刻就被这种...

  • 中医药线灸法疗法

    中医药线灸法疗法

    案例导入 余先生于2017年3月初突发左肩部针刺样疼痛,并放射至左臂,自贴“止痛膏”2天后,疼痛仍不减,反而加重。此时左肩臂出现数处鲜红色斑片,其上有成群水疱,疼痛剧烈,无休无止。这突如其来的疼痛给余先生自身的生活带来许多困扰及不便。在熟人的介绍下,辗转知道用中医特色治疗可有效缓解不适症状,遂至我院中医特色治疗门诊寻求治疗,经主诊医生仔细诊查后发现,他的疼痛是由于带状疱疹引起的,遂对余先生选用药线点灸治疗。经过一周治疗后,他手臂上的疱疹范围得到了明显控制,且疼痛减轻。余先生此前对带状疱疹...

  • 回医学特色医理优势病种用药特色

    回医学特色医理优势病种用药特色

    回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与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东西合璧”的精华,是阿拉伯医学在中国本土化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烙印,其渗透于回族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古老而又新兴的民族医学,展现着巨大的生命力,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文化渊源,使其在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为回汉各族群众繁衍昌盛和身心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悠久历史 公元651年中阿正式友好往来,医药方面的交往也兴于此时。许多阿拉伯学者,特别是一些医学家不断总结自己民族的医疗实践经验,同时还将其他国家的医学著作译成阿文。随着文化交流,...

  • 桂中壮族民俗药用防病养生法

    桂中壮族民俗药用防病养生法

    桂中地区,位于广西中部偏北。在 这二万六干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 林茂密,动物繁多,药物资源十分丰 富,给壮族人民的预防保健、药物养生 带来得天独厚的条件。笔者多年行医 于壮乡,发现壮族人民诸多方面的民 俗药用防病养生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节日民俗药用防病养生 1.春节期间,用石菖蒲水浸泡白 馍。制法是:先以糯米蒸饭,熟后舂成 白馍,待白馍冷硬后,放入水缸中,加 水盖过馍面,每50升水加入袋装石菖 蒲100~150克,浸泡。吃时,把白馍捞 出煮糖水或煎吃。 2.二月初一的鸡矢叶糕。制法是: 以鸡矢藤叶100...

  • 越来越多的海外人群选择中医药诊疗服务

    越来越多的海外人群选择中医药诊疗服务

    如今,越来越多的海外人群选择中医药诊疗服务。随着“中医热”在国外的兴起,中医教育事业在各国也迅速发展。如美国已有60多所中医院校,大部分集中在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和佛罗里达州。美国中医学院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其创办近20年,院长巩昌镇博士与中医药有着半生的不解情缘。他出身经济学博士,在美建学校办诊所,以中国人的智慧、勤劳、钻研精神,开创出一番中医药事业。本版推出“我在海外办中医”系列,展现巩昌镇的经历,或可折射出真实、立体的海外中医药发展情况。 27年前,我来到...

  • 免煎药:瑞士中药推广功臣

    免煎药:瑞士中药推广功臣

    中药在瑞士能推行开来,并日益昌盛,与免煎药的应用直接相关。20年来,瑞士中医药行业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其中不乏值得借鉴之处。 饮食文化差异催生免煎药 欧美人和我们国人在饮食习惯上有差异,不少食物在购买前就进行了充分加工,拿回家后不需特别处理就可下锅烹饪或直接食用。比如,超市出售的肉食很少有带骨的,甚至鱼肉都是无刺的,常常把鱼头也扔了,反映在中药上也是如此。 汤剂是最好的中药治疗方式,但汤药的气味吓退了不少“老外”。要教会他们如何熬药也让人头痛,笔者不只一次领...

  • 王庆昆:老药具收藏家

    王庆昆:老药具收藏家

    我的同事王庆昆专门收藏老药具,经多年不懈的努力,在这方面颇有成效,已成为民间收藏家,现为天津文博协会民间收藏委员会会员。在天津市收藏界,收藏老药具,他是独一份儿。新华社、《今晚报》《渤海早报》《今晚经济周刊》等多家媒体予以报导,中央电视台专门拍摄了20分钟的专题片,并在全国卫视转播。初冬的一天,我慕名专门去他家参观采访。 走进客厅,一面墙的文物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瓷器,有青花瓷的药罐,有乳白色的乳钵,有罕见的瓷药碾,有唐代的瓷脉枕,卧室、餐厅、阳台都摆放着各种老药具的藏品,各种老药瓶、药戥、药鼓、药杵、药...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 精准援藏让甘南藏医药“墙外开花”

    精准援藏让甘南藏医药“墙外开花”

    如何在扶持藏医药发展的同时,让藏医药有机会为更多患者服务,甘肃的有益探索给出了答案。该省从政策入手,设计出政府协作、部门配合、统一调度的民族医药发展平台,将发展藏医药作为援藏工作的“重头戏”,实施“精准援藏”,突破院内制剂原有政策,不断优化报销比例,使更多城乡居民享受到优质藏医药服务。 从碌曲到白银 藏医药走出藏区 看到自己的目标一项一项实现,索南旺杰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身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藏医院书记的他清楚地知道,这一次,是藏医药走出大山的...

  •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 打开中医药的“世界之窗”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 打开中医药的“世界之窗”

    编者按: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医术已渐渐获得了全球人民的认可,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传播最广的传统医学。作为陕西省最大的国家级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近年来,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际学术活动,培养留学生等多种交流方式大力推广与传承中医药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信中医这块璀璨的瑰宝,将在全球范围内散发出夺目的光彩,为人类的生命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耶鲁专家传西医技术却变“中医粉” “《千金要方》是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其作者孙思邈是陕西铜川人...

  • “黄三刺”藏药名杰唯哇兴

    “黄三刺”藏药名杰唯哇兴

    “黄三刺”藏药名杰唯哇兴,别号三颗针,藏族惯用药材,为小檗科灌木类植物甘肃小檗的内皮,色黄,味苦。6~7月收集茎枝,剥取内皮晒干入药。晒干的内皮皮薄略曲折,外外表灰黄色,布满黑色小点,具纵皱纹,皮孔长圆形,不甚显着。内外表黄绿色,纵皱纹细密呈纤维样,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整,并有粉尘飞扬。茎皮含有3%小檗碱(黄连素),一定量的巴马汀、非洲防己胺、小檗红碱、8-氧小檗碱、木兰花碱及少数药根碱等异喹啉生物碱。 现代药理学研讨证明,所含的小檗碱具有明显的抗心力衰竭、下降胆固醇、抗制血管平...

  • 侗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侗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色理论 侗医五位一体的医学理论 侗医五位一体是指天、地、气、水、人五者之间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由天、地、气、水构成的大自然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且融合为一体的辨证关系,五位一体的侗医理论是侗医学术思想的核心。侗医认为,天是看不见顶的庞然大物,是股气,地是有形之物,即土和水;人是由气生化而成,由土和水所养。这就是侗医的“天人”和“地人”之说。人的起源与五位一体的思想,是侗族先民们通过长期观察,对人的起源与自然界的关系产生的基本概念。...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