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 第329页

药 第329页

  • 中医食疗 药食的同源性

    中医食疗 药食的同源性

    从《本草纲目》中的食疗能够看出药食的同源性,当遇到某些缓慢、轻证时, 能够通过合理饮食,来到达看病的意图。 (一)有关主食的挑选 《本草纲目》巳详细记载了许多材料,如籼米性温,能除湿止泄;粳米性平,常 食令人不噎;糯米性温,收自汗;荞麦性微寒,养心气,心病者宜食之;大麦性微 寒,久食头发不白;粟米性微寒,婴儿初生七日,助谷神以导达肠胃,研粟米煮粥如 怡,每日哺少量;玉米性平,调中开胃;高粱米性温,涩肠胃;稷米性寒,食之除辟 瘟疫;绿豆性寒,解热毒及全部药草、牛马、金石诸毒;赤小豆性平,利水消肿;黄 豆性温,宽中下...

  • 寒热药并用

    寒热药并用

    临证处方时常需要寒热药并用,应在辨清证情的前提下合理搭配。今列出寒热药并用之“四可”与“七不宜”,以示参考。 寒热药并用“四可” ①助君药行使功能的情况下,可以寒热药并用。例如治疗外感风热而见咽痛身热的银翘散,其中君药金银花、连翘用量皆为一两,配合温性的荆芥穗四钱,取其助君药辛开以祛邪。再如治疗风湿热痹的白虎加桂枝汤,方中用大剂量石膏、知母,配伍小剂量桂枝,以增君药石膏散邪之功。 ②应用反佐法时可以寒热药并用。例如...

  • 素馨花疏肝解郁美容养颜 推荐药膳

    素馨花疏肝解郁美容养颜 推荐药膳

    素馨花原名“耶悉茗”、“野悉蜜”,属木犀科。大约在唐代的时候,《岭表录异》已经提到“耶悉茗花,始自番船载至,香闻百步”。《南方草木状》也记:“耶悉茗花、末利花,皆自西国移植于南海,南人怜其芳香,竞植之”。素馨花花如其名。它不是那种大红大紫、丰腴艳丽的花,更像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带着几分天真可爱。也许在某一个薄薄雾霭的清晨,她会悄悄地穿上一袭白裙,从一片绿意盎然的森林中缓缓地向你走来,淡淡的雅香泌人心脾。对于素馨花的原...

  • 小儿磨牙食疗药膳辅助治疗

    小儿磨牙食疗药膳辅助治疗

    日常门诊,经常有家长主动要求开驱虫药,追问原因,家长说:“孩子晚上磨牙得厉害啊,叽嘎叽嘎响,肚子有虫吧!!!”民间传言“夜里磨牙,肚里虫爬”,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目前为止暂无研究报道磨牙和寄生虫有必然联系,故磨牙即驱虫,不可取。目前肠道寄生虫的检验手段成熟准确,到医院做检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更为稳妥。 磨牙是以小儿习惯性、非功能性的上下牙齿咬合面产生磨动或紧咬症状。出现磨牙症状的儿童首先需要考虑是否处于换牙期,因为换牙时牙龈发痒,很容易产生轻微的磨牙现象,过了这个阶段,通常会自行消失。 非换牙期儿童出现磨牙,主要的...

  • 特敏质儿童的食料药膳调理

    特敏质儿童的食料药膳调理

    “特敏质”是小儿由于先天胎禀不足或后天喂养不当,容易出现过敏症状的状态,是儿童亚健康八种状态中逐年增多、较为重要的一种,常因先天禀赋不足,家族多有过敏史或后天喂养不当,抵抗力、适应力变差或环境、食物、药物因素影响等引起。中医认为,“特敏质”儿童,除与先天胎禀不足、肾气不足有关外,关键是后天肺气、脾气受损、功能不足、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内伏,肺气、卫气虚弱则人体适应环境、气候能力变差,脾气、脾胃功能不足则人体接受新型食物、各种药物能力变差,因此容易发生各种过敏症状。...

  • 从“药食同源”谈到“医厨同道”

    从“药食同源”谈到“医厨同道”

    “药食同源” 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20-30年代提 出的, 药食同源的理论渊源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1] , 神农尝百草而知百草性味, 伊尹以滋味说汤而致于 王道, 《周礼》记载: “食医, 掌和王之六食、 六饮、 六膳、 百羞、 百酱、 八珍之齐” 。 后世医家关于食疗的 著作可谓汗牛充栋, 诸如《千金食治》 《食疗本草》 《食鉴本草》 《饮膳正要》 《食物本草》等。 烹饪研究 的热潮在我国兴起后, 食物 “四气五味” 的理论常被 饮食研究...

  • 白萝卜的药用价值 全身可都是宝

    白萝卜的药用价值 全身可都是宝

    都说萝卜是冬天的宝,我国民间也有「十月萝卜赛人参」的说法,意思是说在农历十月吃萝卜,犹如吃人参一样受益。 医药学家李时珍曾这样赞赏过萝卜:「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饭」,是「蔬中之最有利益者」。 确实,已经冬天了,应季的白萝卜除了是人们喜欢食用的大众化蔬菜外,它的药用价值更令人刮目相看。 一、白萝卜的药用价值 ▼ ▌1、白萝卜可防治消化道疾病 食积腹胀,消化不良,胃纳欠佳,可以生捣汁饮用;恶心呕吐,泛吐酸水,慢性痢疾,均可切碎蜜煎细细嚼咽;便秘,可以煮食;...

  • 鸡的全身都可入药“济世良药”

    鸡的全身都可入药“济世良药”

    用十二生肖纪年,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习俗。2017年又是鸡年,我们不妨探讨一下与鸡有关的事。 鸡不仅是餐桌上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而且其药用价值也很高。据医书《内经》记载,鸡的全身都可入药,因此称为“济世良药”。 鸡身上的“济世良药” 1 鸡冠 鸡的火红髯冠,是一般动物所不及的特殊“美冠”。鸡冠不但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亦有很高妁药用价值。例如菇类吊汤,成为补筋键骨、滋皮润肤的“鸡冠花菇汤&...

  • 党参由药粥补气血升压 糯稻泥鳅汤止阴虚盗汗

    党参由药粥补气血升压 糯稻泥鳅汤止阴虚盗汗

    党参由药粥补气血升压 党参山药粥功效补气养血,适 用于低血压伴气血两虚者。对症见 头晕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苍白的 患者疗效明显。 具体方法:党参30克,山药、 薏苡仁、莲子各15克,大枣10枚, 糯米50克。诸料淘净一起人锅,加 适量水,小火共煮成粥。早晚各服1 次,15天为1个疗程,大多数1个 疗程可见效。 秦源 糯稻泥鳅汤止阴虚盗汗 有些人人睡后汗出,醒则汗 止,兼见潮热、颧红等,属阴虚。糯 稻根泥鳅汤对治疗阴虚盗汗有良 效。 具体方法:糯稻根30克,活泥 鳅鱼0.15公斤。先将泥鳅鱼宰杀洗 净,用...

  • 偏阳热质状态亚健康儿童的食疗与药膳调理

    偏阳热质状态亚健康儿童的食疗与药膳调理

    “偏阳热质”是小儿阳气偏盛所表现出来的热的状态,是儿童亚健康八种状态中较为重要和常见的一种,常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护,以及疾病影响等原因引起。如像先天胎热,孕母是热性体质或是怀孕和哺乳期间进食过多热性食物;又如饮食偏热,儿童食量过多,嗜食肥甘厚味、煎炸、高热量食物,饮食积滞内蕴而化热;还有衣着过厚,平素穿衣太多、太厚,阳气壅结而化热;另外热病影响,罹患热性病证,病后热郁或余热未尽等。以上原因,加上“阳常有余”的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致使儿童偏阳热亚健康状态极易发生。...

  • 番茄又叫西红柿又是佳蔬还能当药治病

    番茄又叫西红柿又是佳蔬还能当药治病

    番茄,又叫西红柿,它营养丰富、酸甜可口,生吃可代水果,烹调又是佳蔬,而且还能当药治病。 治牙衄: 牙龈经常出血的人,可把番茄洗净当水果吃,连吃半个月左右即愈。 降血压: 高血压病人每天早起后,取番茄1~2个,洗净蘸白糖空腹吃,有很好的降压作用。 治贫血: 取番茄2个,洗净,鸡蛋1个,煮熟,同时吃下,每日1~2次。 治口疮: 口腔溃烂的人,可取番茄、鲜鱼各适量,加水煮烂,随意饮食,连吃1~2周即愈。 治夜盲: 患有夜盲症的人,可用鲜番茄250克,猪...

  • 肿瘤病人该如何吃得健康?药膳防治肿瘤重点

    肿瘤病人该如何吃得健康?药膳防治肿瘤重点

    “主任,现在食物很不安全,哪一些能吃,哪一些不能吃?”“主任,我们要如何防治肿瘤?”“教授,我们可以煲什么汤水来治病啊?”“主任,我买了很多灵芝人参,能不能吃啊?”无论是门诊,还是查房,或是外出,总是不停有人这样咨询林丽珠主任,这也是很多人关心的。 “药膳防治肿瘤重在养生保健,治未病,病后康复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合理搭配,即使普通的食物也可以起到很大作用,但切记盲目使用,免得适得其反。&rdq...

  • 南瓜果实(中药名“盘肠草”)均可入药

    南瓜果实(中药名“盘肠草”)均可入药

    中医认为:南瓜果实、瓤、籽与根、藤、须、花、蒂、叶及种子在果实内萌发的幼苗(中药名“盘肠草”)均可入药。 南瓜果实 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选方:老南瓜100克去皮、洗净切细,与粳米50克一起,加水适量同煮成粥,食盐调味服用。适用于脾胃虚弱、营养不良、肺痈、水火烫伤、下肢溃疡等症。 南瓜瓤 清热、利湿、解毒。选方:①南瓜瓤适量捣烂敷患处或晒干研粉用茶油调敷,用于烧烫伤及创伤;②南瓜瓤、老鼠瓜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口,治鼠咬伤。 南瓜子...

  • 《饮膳正要》脾胃养治药膳处方

    《饮膳正要》脾胃养治药膳处方

    “民以食为天,食以养为先”,中华民族具有重视饮食养生的文化传统。“药食同源”“医食同源”不仅是中医食疗和药膳学的理论基础,更体现了其发展的悠久历史。早在周代,我国宫廷内就设有“食医”,以后历代相沿,到元世祖忽必烈时,在皇宫里专设“掌饮膳太医四人”。元代的饮膳太医忽思慧是其中杰出代表,他所著的《饮膳正要》 不仅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也是对元代民族融合饮食文化的集中体现。 一、忽思慧及其《...

  • 柿子秋季时令水果 营养和药用价值不可小视

    柿子秋季时令水果 营养和药用价值不可小视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物质生活极其丰富,选择困难症弥漫; 食物品种异常繁多,不知道吃什么好; 我们不再被地域限制,因为交通运输畅通; 我们不再被季节限制,因为大棚技术发达; 当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买到自己想吃的任何食品时,我们不再有苦苦求得后的喜悦!得到的如此轻易,心动不复当初!最最最重要的是:食物不再有当初美味的口感! 美味、营养一个都不能少;色味也必须兼得;不但能满足口腹之欲,最好还要能防病治病! 秋季,是感冒、咳嗽、腹泻等疾病的多发季。...

  • 药膳驱寒也要对证 三种汤品驱寒取暖

    药膳驱寒也要对证 三种汤品驱寒取暖

    民间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气虚、阳虚、血虚这三类人群这个时候最怕冷。 在此各位朋友,即使药膳驱寒也要对证,以上三类人群不妨试试下述三种汤品驱寒取暖: 1、气虚怕冷喝黄芪牛肉汤 中医认为,气虚体质的人除了怕冷和爱出汗外,还往往表现为肌肉松软,体力较差,只要体力劳动的强度稍大就容易累。身体防御能力一般不怎么好,容易感冒,感冒后康复的速度也比别人慢。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的功效; 党参具有健脾补肺、益气养血生津的功效; 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

  • 健脾化湿粥 扁豆山药莲子粥

    健脾化湿粥 扁豆山药莲子粥

    今天张叔叔来小明家做客。他刚坐下来,就看到茶几上放着的好几大盘子零食,瓜子、怪味豆、泡椒凤爪、脆皮化生、薯片等等,就摸着小明的头说:“小明啊,你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吃营养丰富的食品,少吃点零食啊,对身体不好的。” 小明很委屈地说,“这零食不是我吃的,是妈妈吃的!”这时妈妈很不好意思说:“呵呵,最近我嘴里总感觉甜的味道,去口腔科看过了,没什么问题,所以就买了些有味道的零食,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吃些,让嘴巴里有滋有味。”张叔叔说:“噢...

  • 柚子不仅可食用 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柚子不仅可食用 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柚子又名文旦、香栾、雪柚,为芸香科植物柚的成熟果实。柚子的叶似柑、橘,但叶柄具有宽翅,叶下表面和幼枝有短茸毛。花大,白色。 在水果中以果实个头大而著称,大都在1 千克以上。外观为球形或近于梨形,呈柠檬黄色;果肉白或红色,隔分成瓣,瓣间易分离,味酸可口。 据测定,它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枸橼酸、糖类、胡萝卜素、果胶,维生素B1、B2、C、P,钙、磷、铁、钾、铬等成分,营养十分丰富。它皮厚耐藏,一般可存放三个月而不失香味,故有“天然水果罐头”之称。 柚...

  • 浅析仲景药后调摄的特色

    浅析仲景药后调摄的特色

    张仲景撰写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被视为中医临床治病之规范,药后调摄作为仲景理论中重要的部分,分散记载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后世医家研究仲景理论,认为药后调摄对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清代周赞鸿认为“故善调摄者,不使致疾,并可去宿患之疾”[1],适宜的药后调摄对帮助疾病康复、提高免疫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后世多将仲景药后调摄内容放在仲景方论中论述,缺乏对仲景药后调摄理论的整体阐析,因此开展对仲景药后调摄系统的深入研究,可为中医药后调摄临床实践应用提供参考方式及理论依据。...

  • 全身窜痛是风吗用风药治之不效 滑脉是有痰吗 疼痛是瘀血吗

    全身窜痛是风吗用风药治之不效 滑脉是有痰吗 疼痛是瘀血吗

    《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一书主述伤寒热病,一书主论杂病,《伤寒论》辨证多从症状,《金匮要略》辨证多从脉、色。余宗其意,用于反复不愈之证,多见甚效。 患者王某某,女,成人。七八年来全身窜痛,近一年来疼痛加重。询之,疼痛时作时止,或发在头,或几秒钟后迅速转至两臂,刚刚停止,又在脚、腿、手部发生,疼痛处有时如火灼,有时如冰触,有时麻木疼痛,有时跳痛,有时钝痛,春夏剧、秋冬减,总之,休作不一,难以名状。经北京、天津、太原等数家医院检查,均未确诊。不得已,又请中医治疗,遍用祛风散寒、活血通络、针灸、按摩等治疗,...

  • 以轻去实应以药病相宜为准则

    以轻去实应以药病相宜为准则

    •对“轻可去实”的解释认识一致的是:轻者,指药性质轻升浮、轻扬升散,能治疗病邪在表之证;实者,指邪客在表,腠理闭塞。后世医家将“轻可去实”应用范围拓展至内伤杂病。 •以轻去实为临证提供了一种思路与方法,即治实并不一定非要用重剂猛攻峻逐,以轻剂轻巧缓图,以小博大,也可收“四两拨千斤”之效。 “轻可去实”,是由北齐医家徐之才关于药物分类提出的一个观点,但对何为“轻&rdqu...

  • 天天都吃的中药

    天天都吃的中药

    有什么中药有如此大的魅力,会让你天天都吃呢?反正小编是一顿不吃,顿顿想念,一天不吃,整个人精神劲都不好了,感觉身体被掏空…… 人间烟火——大米 大 米,中国人最常食用的主食,它非常平凡,平凡到在食品菜肴日益丰富的今天,似乎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食品,人们已经失去了对大米、对白米饭的渴求。现在的“吃货”们,整天嚷嚷着吃肉,从没听过谁嚷嚷着要吃白米饭。但是,即便如此,谁又能离得开它呢? 中国人对大米的感情,是渗透在骨子...

  • 大蒜临床实践证明其药用价值

    大蒜临床实践证明其药用价值

    大蒜,古时称为“胡蒜”,为百合科草本植物大蒜的鳞茎。据说是汉代张蓦出使西域带来种植的。因大蒜的味道香窜,成为日常菜肴的调味品。 大蒜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无机盐、钙、磷、铁、挥发油和大蒜营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大蒜素和大蒜辣素,具有较高的保健医疗价值。 中医学认为,大蒜性温,味辛辣。有下气、消谷、除风、破冷、解毒、散痈等功效。古代名医华陀曾用大蒜治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有用大蒜治腹泻、暴痢、吐血、水肿等病的记载,并说:尝有一妇蛆血,...

  • 山楂入馔与肉类同炖 止咳祛燥的养生药膳

    山楂入馔与肉类同炖 止咳祛燥的养生药膳

    主料:红枣10颗,雪梨1个,山楂10颗。 调料:冰糖适量。 做法:1.红枣用温水稍泡,雪梨去皮切片,山楂去核。2.将三种水果同时入锅,加冷水煮沸后改小火慢炖至雪梨透明。3.加适量冰糖再煮2分钟即可。 功效:中医认为,山楂味甘酸,入肝脾胃,具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驱虫等功效。适宜消化不良、心血管疾病、癌症、经期延迟、产后瘀血等症。山楂除了是消食之佳品外,常食还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和胆固醇、利尿和镇静等作用;山楂所含的黄酮类和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物质能阻断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可增强机体的免...

  • 薏米是薏苡果实的果仁 既可食用又可药用

    薏米是薏苡果实的果仁 既可食用又可药用

    薏米是薏苡果实的果仁,又名薏苡仁、苡仁、六谷子,六谷米、药玉米、薏苡仁、菩提珠等。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为薏苡属多年生植物,茎直立,叶披针形,它的子实卵形,白色或灰白色。薏米生于温暖潮湿的十边地和山谷溪沟,海拔2000米以下较普遍。薏米大多种于山地,武夷山地区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古代人把薏米看做自然之珍品,用来祭祀,现代人把薏米视为营养丰富的盛夏消暑佳品,既可食用,又可药用。 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 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它被称为...

  • 冬季养生 家庭自备的特色中药膳食

    冬季养生 家庭自备的特色中药膳食

    《黄帝内经》云:“冬三月,此为闭藏”,意即草木凋零,动物蛰伏,万物趋于休止,养精蓄锐,为春季勃发做准备。人产生于自然,同样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与影响,因此人的行为活动要顺应自然,整体把握生命规律。冬季气候严寒,阴盛阳衰,人体的生理活动、机体功能和食欲等均会有所降低。所以,合理地调整饮食,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足,对增强机体的耐寒力和免疫力是十分必要的。现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养生观念逐渐提高,药膳的应用也愈加被人们重视。 那么,针对北方冬季漫长寒冷的现状,又有怎样特色的养生药膳...

  • 冬日寒冷 数款糕点类药膳美食

    冬日寒冷 数款糕点类药膳美食

    冬日里气候寒冷,人体新陈代谢变慢,消耗相对减少,此时进补身体最容易吸收,因而民间有“冬日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而在寒气袭人的冬季倘若能够自制一些药膳糕点,不但可以祛寒保暖,而且能让一家人大饱口福,增添更多的生活情趣,为此,笔者特推荐数款糕点类药膳美食,以飨读者。 板栗糕 材料:板栗500克,白糖250克。 功效:止烦热、消渴、泄泻。 应用:适用于久病体弱、筋骨不健、软弱无力以及吐血、鼻出血、便血等症。 制法:1.将生板栗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

  • 酒是一味能疏通气血 舒筋活血 驱散外邪的中药

    酒是一味能疏通气血 舒筋活血 驱散外邪的中药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酒”就是其中之一。 《周礼·天官·酒正》记载:“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三酒都是用米和酒曲酿造而成。其中事酒就是醪糟酒,也叫浊酒,随酿随吃,是给办事的人喝的,比如古代祭祀时吹喇叭、抬轿子的人;昔酒是冬酿春成,也叫久白酒,用于招待宾客;清酒是冬酿夏成,比前两种酒更加清纯,用于祭祀天地和祖先,也可以用来饮用或者煮药。这些酒一般度数不高,约10度左右。临床治疗...

  • 药食同源有依据 药膳养生不盲目

    药食同源有依据 药膳养生不盲目

    枣泥山药糕补血益气,玉竹老鸭汤养阴润燥……山药、玉竹这些出现在《中国药典》中的中药,也是人们的盘中佳肴。 “远古时期很多药物源自食物,实践发展中古人区分食物和药物主要基于其主要功能不同,食物须安全并提供人体的营养,药物则主要用于治疗疾病。有时两者的界限不太清晰,一些食品也具有治疗、养生的作用。”中国药膳研究会会长杨锐说。 对于有些食物来说,它们和药物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它们既是食物,也是药物,这便是“药食同源”的理念...

  • 中医学视红薯为良药 养生佳品

    中医学视红薯为良药 养生佳品

    红薯是当下大家日常生活常见的食品,有很多别名,如甘薯、番薯、地瓜、红苕、白薯等等。由于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现代研究表明,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所以有“长寿食品”之誉。(作者/陈子杰 编辑/秦丹 张梦培) 红薯的由来   红薯之所以命名番薯,是因为其并不是我国固有之特产,而大概在公元16世纪末叶,由国外传入,如清代陈世元在《金薯传习录》中援引《采录闽侯合志》云:“按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年间...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