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
-
药食同源话莴笋
提到莴笋,大家都很熟悉,凉拌莴笋丝、清炒莴笋片都是餐桌上的家常菜。莴笋不仅营养,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现代医学认为,莴笋含丰富的糖类、维生素C和钙、磷、铁等成分。每500克莴笋含有铁约12毫克,与菠菜含量基本相同。莴笋叶的维生素C含量比茎高15倍,因此不要轻易丢弃莴笋叶。值得一提的是,莴笋汁也大有用途。莴笋嫩茎折断后出的白色浆液有安神催眠作用,莴笋的汁液还可增加胃液、胆汁和消化酶的分泌,并刺激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可增加食欲、帮助消化和通大便。莴笋含糖量低,但含烟酸较高,烟酸被视为胰岛素的激活剂,因此,莴笋很...
-
芡实成食品 中医药食同源
芡实又名鸡头莲,为芡的成熟种仁。剥开后里面白色的软肉裹着一粒粒棕红色的白米,这就是芡实了。七八月的新鲜芡实放入锅中蒸煮后去壳即可食用,芡实米洁白如玉,口味较淡,灵巧的水乡人想着法子将其做成可口的美食,如芡实粥、芡实糕等。其中以芡实糕最为有名,即把鲜芡实蒸煮后晾干研粉,同糯米粉和白糖一起加水搅拌揉成面团,讲究的人家还会放上桂花或者核桃粉,变成更加可口的桂花芡实糕和核桃芡实糕。 其实芡实成为食品还一个小故事。相传当时正遇上饥荒,村里有个叫倩倩的寡妇,上有婆婆,下有孩子,每天靠挖野菜水草充饥。一天她挖野菜...
-
药食同源名录
食品安全的概念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卫生部曾经三次公布了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品种名录,第四次公布的是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的食品新资源名录。这些物质,既是食品又是药品,也就是说它们对人体是安全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维护身体健康的作用。 第一批名录:八角(大料)、刀豆、姜(生姜、干姜)、枣(大枣、酸枣、黑枣)、山药、山楂、小茴香、木瓜、龙眼肉(桂圆)、白扁豆、百合、花椒、芡实、赤小豆、佛手、青果、杏仁(甜、苦)、昆布、桃仁、莲子、桑椹、榧子、淡豆豉、黑芝麻、黑胡椒...
-
“药食同源”说乌梅 马齿苋
治痢良药——马齿苋 马齿苋是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 马齿苋的全草,全国各地均产,夏 秋两季当茎叶茂盛时割取全草人 药。其味酸,性寒,归大肠、肝经, 有清热、解毒、止血等功效,主要 用于热毒或温热痢,也常用于热毒 疮病和妇科血症。根据其性味药 效,历代还用治小便热淋、妇女赤 白带下、瘰疬、肛门肿痛等。由于 本品采收容易,疗效确凿,所以古 今民众广为使用,鲜者为佳。或单 煎,或绞汁,或略蒸,或水煮,或 捣烂外用均可。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它有很 好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 杆菌、伤寒杆菌均有...
-
秋天燥气 早秋药食同源调养相当重要
中医认为,夏末秋初是气候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人体内的阴阳之气也在发生变换,既有夏季的余留之热,同时更有了秋天的燥气,因此,早秋调养相当重要。 药食同源 时令养生 百合 是秋季时令滋补佳品。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百合作为中药使用有生百合、蜜百合、蒸百合等之分。 生百合性寒,以清心安神为主,主治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蜜百合润肺止咳,多用于治疗肺虚久咳,肺痨咳嗽,痰中带血及肺阴亏损,虚火上炎等。 蒸百合寒性略减,兼归胃经,善于养阴润肺,益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