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 第162页

生 第162页

  • 春季养生 黑米食补

    春季养生 黑米食补

      春季养生,以食补为上。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开胃、补肝明目等多种功效,是抗衰滋补佳品,深受女性朋友喜爱。   黑米,因外皮乌黑而得名,性平,味甘,其所含锰、锌、铜等无机盐大都比大米高1~3倍;更含有大米所缺乏的维生素C、叶绿素、花青素、胡萝卜素及强心甙等特殊成分,因而黑米比普通大米更具营养。古医书记载:黑米有“滋阴补肾,健身暖胃,明目活血”,“清肝润肠”,“滑湿益精,补肺缓筋”等功效。具有改善缺铁性贫血,降低血压,抑制癌细胞生长,减...

  • 初夏时的家庭养生汤饮

    初夏时的家庭养生汤饮

    中医认为无花果性平味甘,能健胃、润肠、利咽、防癌、滋阴、催乳。现代研究认为在其干果和植物的乳汁中都含有抗肿瘤成分,还有降血压、降血脂作用。 猪肠性寒味甘,能润肠,去下焦风热,止小便数。常用于治疗大肠病变。合为炖汤,润肠治燥,健胃益气,既为痔疮及结肠癌术后或放、化疗后的辅助调养汤饮。亦是初夏时的家庭养生汤饮,且男女老少皆宜。 做法:猪肠1段(约400克)、无花果10个、生姜3片。把拍得微裂的蒜头从猪肠内通过,排推出异物,去除异味,可多通一二次,再洗净;无花果浸泡。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滚...

  • 夏季养生茶

    夏季养生茶

    菊花茶可清热解表,清肝明目。适宜在夏天感冒、发热、微恶风寒、口干、尿黄、舌质红、苔薄黄时饮用,也可用于高血压初期出现头痛、目赤等症状时饮用。具体做法,每天用5克的干菊花泡茶饮用,也可将菊花与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煎煮时间不能太长。 山楂茶 山楂有消食导滞、活血化淤的作用。经常饮用山楂茶,可降低血糖,调节血压。具体方法为,每天数次用鲜嫩山楂果1~2枚泡茶饮用,想助消化则可食用炒山楂或焦山楂。 葛根茶 葛根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之效,对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及腰酸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功效...

  • 夏季养生“辛苦”一起吃

    夏季养生“辛苦”一起吃

    正夏天气候炎热,许多人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不安、口感无味、食欲不佳等情况,体重也有所下降。这种现象就是中医上所说的“苦夏”症。诚然,降低环境气温是消除“苦夏”症的有效措施,但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一些天然苦味食物,也不失为养生良策。 对号入座: “自找吃苦”分苦寒和苦温 中医认为,苦味食物可分为苦寒和苦温两大类,苦寒食物能清热生津,苦温食物则能健脾燥湿。夏天,当我们出现口干、乏力、腰酸、手足心热等体内津液不足的症状时,说明体内阴...

  • 食粥养生 须按辨证

    食粥养生 须按辨证

      食粥养生由来已久。然而食粥须按辨证及气温所需而食,方能得宜而养身。常遵循的饮食护理原则如下。   辨证遵循:失眠多用“百合莲子粥”,安神补心;腰膝酸软多喝“枸杞桑葚粥”,补肾壮骨;产妇宜用“小米红糖粥”,养血健脾;水肿宜喝“红豆荷叶粥”,清热又利湿;大便溏泻多喝“大豆糯米粥”,健脾益气;小便不利多喝“苡仁玉米粥”,利水又渗湿;大便干结多食“山药蕃薯粥...

  • 可生吃又可熟吃的蔬果

    可生吃又可熟吃的蔬果

    有不少蔬果,既可以生吃,又可以熟吃。桂林市中医医院内五科主任邓建华表示,这些“两栖”蔬果吃法不同,其性味和营养价值也会不同,应根据自身需要加以选择。 梨:生吃清热熟吃润肺 生吃:中医认为,梨生吃有清热降火、润燥化痰、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以缓解或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出现的咽喉干、痒、痛、声音哑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状。此外,生吃梨的话,可以较好地摄入其中的叶酸和维生素C。 熟吃:把梨煮熟,如把梨切块后和蜂蜜或冰糖一起蒸着吃,可以起到滋阴润肺、止咳祛痰的作用。这样虽然会破坏部分不耐热...

  • 老人养生食疗嗑瓜子

    老人养生食疗嗑瓜子

    老人在闲暇之时也需要吃一些零食,但是所选的零食必须是有营养的,对身体健康有好处的,而瓜子就是不错的选择。瓜子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西瓜子、南瓜子、冬瓜子和葵花子四种,虽然它们都是瓜子,但是所含的营养以及所具有的食疗功效却各有专长.那么你究竟更适合嗑哪种瓜子呢? 西瓜子预防老年痴呆。 中医认为,西瓜子性平,味甘,具有清肺润肠、和中止渴、化痰涤垢等功效,常用于吐血、久咳、便秘等症的治疗。西瓜子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B 族维生素、维生素E、尿素酶、皂苷以及钙、铁、磷、钾、钠、锌、硒等。西瓜子还含有丰...

  • 两种药粥治生气后腹泻

    两种药粥治生气后腹泻

    肠易激综合征又称过敏性结肠炎或肠功能紊乱综合征。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仅次于感冒的发病率。其主要表现为:下腹疼痛,并伴有腹泻(粪便稀薄或有黏液)或便秘(痛性便秘)、腹胀、排气等,虽然在腹泻或排气后腹痛的症状会很快得到缓解,但是情绪波动,尤其是生气、发怒时均可加重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患者有腹痛闷胀,或两胁窜痛、频繁排气的症状,并伴有腹痛欲泻、排便先难后易,大便常呈团块状,舌红;以下两款药粥可以缓解此种情况所致的不适; 参莲大枣粥:党参10克、莲子10克、大枣10枚、粳米 50克。先将党参、莲子研末备用,再将大...

  • 养生保健食材 蜂蜜与醋

    养生保健食材 蜂蜜与醋

    如今,具有养生保健功效的食材举不胜举,就像蜂蜜与醋,这两种看似普通的食品,却可以让你在春季精神焕发,心情大好。 食蜂蜜 解春乏增精神 据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王世杰主任医师介绍,蜂蜜味甘,性平,中医认为蜂蜜“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痓,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和百药。”李时珍指出:“蜂蜜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润燥也;解毒也;止痛也。”,在春季,食用蜂蜜不失为一个养生的好办法。 王主任表示,在春季服用蜂蜜有着很多好处,比如民间有&ldq...

  • 煲个生鱼靓汤 为孩子调理身体

    煲个生鱼靓汤 为孩子调理身体

    生鱼,也叫黑鱼,属于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补食品,药食俱佳。其营养价值极高,骨刺较少,肌间也无细刺,是老少皆宜的鱼品之一。 中医认为,生鱼性平微寒,味甘,具有养心补肾、养血补虚、益阴壮阳、补脾利水、益胃消肿、益精髓活脉络等多种功效。此外,生鱼还具有去瘀生新、生肌补血等医疗作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而病后康复者和体虚者更可常喝生鱼汤来调养身体。生鱼入汤可清润滋补,补脑益智,有心的家长们不妨煲个生鱼靓汤,为孩子调理身体。 东阿阿胶核桃杞子生鱼汤 功效:益智补脑,养心益胃。 材料:阿胶20克,核桃肉80...

  • 食疗养生调节月经

    食疗养生调节月经

    治疗月经不定期 调经四宝粥——柴胡、香附、川穹、当归各15克,粳米150克,白糖少许。四味中药入药罐,加入清水煎煮,去药渣取汁,再调入粳米用文火煮粥,熟后调入白糖。有疏肝理气调经血之功效。 山药羊肉汤——羊肉150克,山药、当归、熟附子各10克,姜、葱、精盐各少许。羊肉洗净切块,附子当归纱布包,山药捣碎备用。羊肉药包和山药一同入锅,武火烧沸去浮沫,再改文火煮至肉烂熟,然后放置90分钟,取出药包再调味。可补肾助阳可调经。 苏木黑豆汤——黑豆...

  • 冬季饮食养生六宝

    冬季饮食养生六宝

    冬季,常吃以下六种食物可以补充营养流失,维持身体健康。 黄豆芽 大豆发芽的过程中,在自身酶的作用下,蛋白质结构变得疏松,蛋白质的消化率和生物效价提高,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的含量以及水溶性纤维素量增加,成为理想的高营养蔬菜。 牛奶 牛奶是人体营养素的最好来源之一,是冬季补钙佳品,含有9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牛奶中的脂肪颗粒小,呈高度分散状态,消化率高。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有利于乳酸菌繁殖,抑制腐败菌生长。中医认为,牛奶有补虚养身、生津润肠、消渴等作用。 黑豆 黑豆是各种豆类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

  • 吃什么能消暑降温 又能养生保健

    吃什么能消暑降温 又能养生保健

      俗语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面对一天比一天热的天气,我们吃什么既能消暑降温,又能养生保健呢?   面对小暑节气。精明的商家推出了一款美食—消暑糕。食材就是绿豆和薄荷,都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其实不必专程去买消暑糕。自己就可以买一些绿豆、薄荷,做绿豆汤、薄荷汤,或者以绿豆、薄荷为食材的菜肴。   民间一直流传着“小暑吃莲藕和鳝鱼”的说法。中医认为,莲藕有清热、养血、安神、助睡眠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吹空调或者受风引起气血循环不畅,此时适量...

  • 豆浆养生食谱

    豆浆养生食谱

    各种豆浆对人体有不同的营养价值。除了做传统的五谷豆浆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发挥豆浆机的价值,做出具有新意的营养豆浆。 橘肉豆浆。 材料:干黄豆30 克,橘肉60 克,柚肉30 克。 做法:1.将黄豆浸泡好。备用。2.将橘子肉与柚子肉和湿豆一起放人杯中,加水至中水位线。3.接通电源,选择“果蔬”键,按下“启动”键,待制浆结束后拔掉电源线,制作完成。 营养特点:橘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柚子有良好的败火作用。 生菜豆浆 原料:干黄豆60 克,生菜叶15 克(约两大片叶...

  • 上古时期中医养生发展史

    上古时期中医养生发展史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如果从原始群居的猿人算起,已经历了近两百万年的漫长过程。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代,即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以前,大概可分为原始群、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等几个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内,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地认识了自然界,并通过自己的劳动,努力创造条件,以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维持自己的生存与种族发展。他们懂得了创造简单工具去寻觅、猎取食物以充饥;择居处、筑巢穴以避风寒、防野兽;存火种以照明、御寒、熟食;以及用语言、舞蹈等方式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等...

  • 养生食谱大全:清热止咳平喘消痰

    养生食谱大全:清热止咳平喘消痰

    海米炝竹笋   原料 竹笋400克,海米25克,料酒、盐、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竹笋洗净,切成条,焯去涩味,捞出过凉水。将油入锅烧至四成热,投入竹笋稍炸,捞出淋干。锅内留少量底油,把竹笋、高汤、盐略烧,入味后出锅;再将炒锅放油,烧至五成热,下海米烹入料酒,加高汤、味精少许,将竹笋倒入锅中翻炒均匀,装盘即可。   功效 清热消痰、祛风托毒。 萝卜杏仁煮牛肺   原料 萝卜500克,杏仁15克,牛肺250克。   做法 萝卜切块,杏仁去皮、尖。牛肺用开水烫过,再以姜汁、料酒旺火炒透。瓦锅内加水适...

  • 麦冬生地茶 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

    麦冬生地茶 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

    麦冬、生地各30克,水煎代茶饮服。 功效:清热,养阴生津,益气养心,有助于改善心肌营养,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药理实验发现,口服麦冬煎剂能缓解心绞痛及胸闷等症状,麦冬所含氨基酸及糖类化合物有显著的增强心肌耐缺氧作用。...

  • 以淡养生

    以淡养生

    自古以来,人们就感叹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为追求“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便寻求种种养生的途径。养生之风,于今为烈。 淡世情 助人乐 琳琅满目的养生广告,五花八门的养生讲座,层出不穷的生大师,光怪陆离的养生方法,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加上“撬边”的帮衬,“名人”的捧场,以致如流的信徒、似云的粉丝一哄而上,把一个好端端的养生文化糟蹋得面目全非。 面对此情此景,我不免又一次地怀念起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裘老一生,除了治病教书...

    养生秘方 2024-03-06 17 0 养生
  • 龙眼桂圆 补脾养心生血益气

    龙眼桂圆 补脾养心生血益气

    每天早晨用龙眼10枚取肉,煮荷包蛋2个,加适量白糖,空腹吃。补脾养心,生血益气。 每晚睡前吃10个桂圆,可养心安神,治疗心悸失眠。 桂圆大枣粥 大米或糯米100克,桂圆肉10克,大枣10克,适量白糖同熬煮60分钟即可食用。早晚各吃1碗。可补脾生血,养心增智,老年人尤宜。用于心脾气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健忘、纳少等病者或气血不足之人调养。 桂圆百合莲子 桂圆肉50克,百合50克,莲子50克,加清水蒸熟后加白糖50克;再蒸10分钟,即可分次食用。能够补益心脾,用于心脾虚之心悸、气短、失眠之调养...

  • 冬季养生话粥疗

    冬季养生话粥疗

    冬天气候寒冷干燥,人们会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千咳少痰等症状,可用银耳等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或中药来进行防治。下面介绍几款食疗方: 4.干咳痰少等症:银耳10 克,百合5 克.北沙参5 克,冰糖适量。将百合洗净切碎,银耳用温水发开后洗净切碎,与北沙参同煮。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或银耳、甜杏仁各10 克,川贝母5 克,冰糖少许。将诸药水煎2 次,合并药液,服前加冰糖少许,分早、中、晚服用,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5.体质虚弱、口燥咽干、失眠多梦等症:银耳、龙眼肉各10 克,大枣5 枚,冰糖少许。用温水将银耳发...

  • 养血润燥生津滋液 桑椹里脊

    养血润燥生津滋液 桑椹里脊

      主料猪里脊肉300克。   配料桑椹150克。   调料葱,盐,料酒,白糖,淀粉。   制作猪里脊切丁,调盐、料酒、挂浆,温油滑热。桑椹去柄,锅入底油,爆香葱末,放入猪里脊丁、桑椹,调盐、白糖,勾淀粉欠即可。   养生功效养血润燥,生津滋液   小贴士桑椹果实呈紫、白、红、黄棕色,果实饱满,含糖量高。中医认为它能补肝,益肾,熄风,滋液,治肝肾阴亏、消渴、便秘、目暗、耳鸣、关节不利。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

  • 养生保健蔬菜 牛蒡 药食两用

    养生保健蔬菜 牛蒡 药食两用

    牛蒡,别名东洋参,在我国以前多为药用,而在日本,则是千家万户的日常蔬菜之一。专家表示,牛蒡是一种养生保健蔬菜,药食两用,对慢性病和肿瘤都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本草纲目》中对牛蒡有着详细记载:“牛蒡性温、味甘无毒,通十二经脉、除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有祛湿、解毒、健脾、开胃、通便、滋阴、补肾、益气、降压、防中风之功效。” 而在《现代中药学大辞典》中,则对牛蒡的营养价值进行了阐述。牛蒡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达胡萝卜的110倍,在蔬菜中排第二;在根类植物中,牛蒡的蛋白质、钙及植...

  • 彭原卫生院:中风十法疗效好

    彭原卫生院:中风十法疗效好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彭原卫生院近年来着力加强中医心脑血管专科建设,潜心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药诊疗服务。该院中医心脑血管专科的医护人员,在汲取传统中医精华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探索,形成了“虚、火、风、痰、气、血辨证法”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理念,自创“醒脑开窍、清热化痰、平肝息风、通腑排毒、活血化瘀、益气通络、回阳救逆、健脑补肾、固表祛邪、养阴生津”治疗中风十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深受当地群众认可。在中医心脑血管专科的带动下,彭原卫生院中医药服务量所占比重...

  • 中医老师对学生应谆谆教诲以鼓励为主

    中医老师对学生应谆谆教诲以鼓励为主

    中医师实习带教是一门艺术,是医院、科室、带教医师的重要工作,带教成效对学生发展影响深远。带教老师应在重视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管理方式、创新的带教模式、关注带教细节,让学生在进入职业生涯前,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具备熟练的诊疗操作技能,形成良好的诊疗习惯,逐渐成长为合格的中医师。 从细节做起 从学生的仪表、语言、动作等细微处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气质,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如穿着整洁端庄、语声和蔼亲切、动作沉着冷静……这些细节看似琐碎,但作为医生职业非拘此小节不可,因为医生...

  • 高中生眼中的中医药

    高中生眼中的中医药

    5月20日晚上,偶然看到一档反映中医药文化的纪录片——《本草中国》,看着看着就入迷了。这一集的主题是时间,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我身边,陪我成长,跟我赛跑,有时候我可能怎样努力都赶不上它的脚步,但对那些药农来说,时间像一位朋友,他们深知本草的奥秘,与花相约,与鸟做伴。老中医们都深知时间对成就一味好药的重要性,“春取桑枝,夏摘桑葚,秋打霜桑叶,冬刨桑白皮”,这些规律被古代的医者们所总结,又被现代的科技所证实。 我是一名高中生,从小到大体弱多病,每次生病爸妈都会第一时...

  • 一切病皆生于心

    一切病皆生于心

      “一切病皆生于心。”   ——语出明朝王文禄《医先》     释文:如果心神安泰广,哪里会得病呢?我们不是经常看到农夫头顶烈日去耕种庄稼,但他们并没有中暑吗?那是因为他们都习惯了在烈日下耕种,也就忘了酷暑的天气。而有些人看到炎炎烈日,就觉得心里烦躁,怕热,可能不是酷暑天气他也会害暑病。这就是农民遇暑心里平静接受,甚至忘记暑季的存在,而有些人虽未遇暑而心动,只要心动即火起,火起则平和自然的心态被打破,正气受损,外邪就乘虚而入了。   所以说养生是以忘...

  • 中医一直重视摄食养生

    中医一直重视摄食养生

      竹笥是由竹篾编织而成的盛物箱子,马王堆一号汉墓曾出土48个竹笥,里边装满了五花八门的随葬物品。根据竹笥外边拴着的竹简标注统计,48个竹笥中装有食品类30笥,中草药及其植物茎类8笥,衣物及丝织品6笥,模型明器类4笥。由此可见,所有随葬品中食品类占到了62.5%,真正体现和突出了“民以食为天”这一特点。从30个食品竹笥所装食物来判断,西汉时期的主副食品异常丰富,主食有稻、麦、黍、栗、大豆、赤豆、麻子等谷物;副食有梨、梅、杨梅等果品,有东葵、芥菜、竹笋、姜、藕等蔬菜,还有牛、羊、猪、狗、兔...

  • 用药和处方其实也是医生心性的投影

    用药和处方其实也是医生心性的投影

    @剑胆琴心 用药和处方其实也是医生心性的投影。朱良春先生说:“许多有成就的中医都有点偏执。金元四大家就是四个大偏执”。偏执不怕,真性显达即是大药!反观自己,现在的处方陷在假土性之中,看似温和通达,实际却阴柔黏滞,面面俱到,和稀泥一般,只有假土的遁隐而缺少真土的承载,唉!加强反省,以求脱困! @赵进喜大夫 昨晚京城首批优才欢聚一堂,共同讨论中医药传承、社会服务与国际传播!各界热心中医人士,也对中医药文化与服务提出独到见解!尤其是谈到穿山甲驯养,非杀戮式取甲等,很有...

  • “起死回生”的由来

    “起死回生”的由来

    □北京杨晓光 公元前5世纪,扁鹊带领众弟子巡游行医治病来到了虢国,忽闻虢国太子不幸病逝,经仔细打听得知,太子死去未过半日,便向宫廷门人自报家门:“我是齐国的秦越人,听说太子不幸死去,请禀告虢君,我有办法让他活过来。” 宫廷门人不信,扁鹊继续解释道:“你们太子所患的疾病乃尸厥症,这是因为病人在内的阴气不能向外发散,在外的阳气不能向里回归,气血不能循环,表里不能沟通,上下不能升降造成的。如果你不信,可以回去摸一摸太子的大腿内侧,应该还是温暖的,仔细听一听太子的鼻息,应当还...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 气化则有生机

    气化则有生机

      1970年3月,山西省汾西县患者荀某,女,46岁,前来求诊。自诉:头晕,精神不振,大便溏稀,日2~3次,夜眠不安,虚汗淋漓。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服多种中西药未果。刻诊:见其神志忧郁,语言低微,舌淡苔薄白。余诊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立方以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5克,焦白术15克,云苓10克,陈皮6克,半夏5克,砂仁6克,神曲9克,生黄芪15克,红枣3枚,生姜3片。水煎服,3剂。   二次复诊,精神略见好转,其余症状无改,昨夜失眠未入睡,今日精神烦躁。故辨以心脾两虚。改归脾汤加减:焦白术15克,党参1...

    养生秘方 2024-03-06 16 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