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
-
中医春季养生:饮食起居调理
按照中国传统天干地支,2009年为己丑年,五行的属性特点为土运不及、风乃大行。风对应脏腑为肝胆,土对应脏腑为脾胃,所以今年养生方面,特别需要疏肝利胆、养脾胃,全年的养生原则:调畅情绪,避免暴怒与烦躁,饮食以清淡营养易消化为主。 春天万物复苏,人体阳气也开始上升。中医认为春季对应脏腑为肝胆,传统养生注重养肝疏肝、调理脾胃。因今年五行属性特点肺脏也易受影响,所以也要注意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避免感冒、咳喘;另外,一些与风相关的宿疾如哮喘病、荨麻疹、过敏性疾病、肠胃疾病和高血压病容易在此时复发。 饮食调...
-
春季养生 春为木运先疏肝 调养肝肾益脑髓
大地复苏,春天已来临。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养生也应从春季开始着手。从运气学角度来看,今年春季养生需注意几个问题。 春为木运先疏肝 运气学认为,木为初运,对应于初之气(厥阴风木),相当于每年的春季。这时气候变化多风,疾病以肝病居多。由于木在天为风,在脏为肝,故每年春季气候变化以风气变化较大,在人体以肝气变化为著,肝病较多为其特点。肝的生理功能包括主疏泄和主藏血两个方面,而肝主疏泄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调畅人体的气机。 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注意疏肝,要保持心情舒畅、开朗乐...
-
春季养生食谱 春季养生汤
春季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季节。它由寒转暖,气温变化较大。中医认为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所以应该顺应天时的变化,通过饮食调养阳气以保持身体的健康。春季饮食养生原则是: 1.主食中选择高热量的食物; 2.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 3.保证充足的维生素。 三春 饮食有讲究 春季养生食谱 这段时间的饮食调养可分为三个时期来谈。 早春时期,为冬春交换之时,气温仍然寒冷,人体内消耗的热量较多,所以宜进食偏于温热的食物。饮食原则为选择热量较高的主食,并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除米面杂粮之外,可增加一些豆类、花生、乳...
-
春季养生茶 自己动手泡制
日前,广安门中医医院营养部主任王宜为读者朋友讲解了春季如何泡制健康养生茶,非常实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动手做做。 槐桑茶 原料:槐花6克,嫩桑叶10克 。 方法:沸水浸泡。 服用:代茶饮(三杯法)。 功效:清肝明目,兼以疏散风热。 适用:肝热或风热目赤。 注意:先沏槐花,在临喝茶的时候再放嫩桑叶,温度过高会损失桑叶的挥发油挥发,降低功效。 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又分为生槐花、炒槐花和槐花炭。 生槐花:苦寒之性较强,长于清肝泻火,清热凉血。多用于血热妄行,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疮毒肿痛。...
-
春季养生 养肝润肺调脾胃
从立春到清明,是春季养生的最佳时机,这期间如能把身体调整好,对全年的健康都不无益处。具体该怎样着手呢?专家指出,春季养生,重在养肝润肺调脾胃。 春季养阳 多吃韭菜和葱蒜 《黄帝内经》里说:春夏养阳。意思就是说,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因此要顺应天时,通过饮食调养阳气,来保持身体健康。所以,春季应该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葱、大蒜等。: 韭菜性温,有增强肝和脾胃功能的作用。而葱一身都是药,其叶能利五脏,消水肿;葱白可通阳发汗、解毒消肿;葱汁可解毒,活血止痛;葱根能治痔疮及便血。大蒜则有解毒去淤之功,每天吃几瓣大蒜...
-
春季养生食疗方
春夏之交,是黄花菜盛花期。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名叫秋水仙碱的物质,可以使人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中毒症状,大量摄食可致死亡。秋水仙碱是水溶性的,可以把鲜黄花菜在开水中焯一下,然后用清水充分浸泡、冲洗,使秋水仙碱最大限度地溶于水中,此时再行烹调,可保安全食用。 春季养生食疗 降血压:每日吃香蕉或橘子250~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饮。因为香蕉含有能降低血压的钾离子。另外,常常食用含钾多的柠檬、梨、绿豆等,对防治高血压也有益处。还可用芹菜500克水煎,加白糖适量,代茶饮;或用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
-
春季养生应有重点
养阳 春夏季节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变化。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平补适合于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苡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清补是指用食性偏凉的食物熬煮的饮食,如梨、藕、荠菜、百合等。 养阴 阴虚者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宜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可选有养阴益胃之功效的食品。阴虚内热体质者,可选大米粥、赤豆粥、莲心粥、青菜泥等食物,切勿食用太甜太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 养气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春季阳气升发,人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