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意思就是说,春季春阳上升,大地回暖,万物推陈出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体也应该顺应春季的特点,使机体与外界相统一,从而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也蕴含了丰富的养生学内容。
应肝养生
《黄帝内经》认为,养生重在顺其自然。《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明人体是由天地之灵气氤氲而成的,保养也应顺应天地四时的变化。肝属木,与春相应,所以春季应以养肝为先。四时之令在春为生,肝主升发,为将军之官,喜条达而恶抑郁,怒则伤肝,所以养肝最重要的是调畅情志和气机。调畅情志,重点是保持精神的愉悦,不宜抑郁或发怒,尽量不着急、不生气、不发怒,保持乐观的心情,以保证肝脏气机的调达。
起居养生
春季是冬夏转换交替的季节,冷暖气流互相交争,时寒乍暖,天气变化无常。气候的变换,使对气候敏感的人有诸多不适应,对此要注意起居调摄,故穿着上提出了“春捂”的观点。人体经过冬季的严寒,不能立即适应春季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所以早春虽然气温回升,仍需要注意保暖,衣服应逐渐减少,切忌顿减,时时注意防御风寒,顾护阳气。在作息上,作息时间逐渐调整为晚上适当晚睡,顺应一天阴气的消退,早晨适当早起,顺应一日阳气的增长。起床后要舒展身体,全身放松,可将头发随意披散下来,衣着宽松舒适,让自己感到舒适自如,无拘无束,让心情舒畅,使自身的情志与春季的大自然相适应,使之充满勃勃生机。
饮食养生
饮食是气血津液生成之源,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故《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水谷即为饮食,合理的饮食是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提出“饮食有节”这一观点。饮食有节,一是指饮食要有节度,不应过饥过饱或偏食某味,食物合理搭配,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二是指饮食要与季节相适应,在春季应进食与春季相应的食物。肝旺于春,与春阳升发之气相应,喜条达疏泄,在春天应该适应肝气疏泄和春阳升发的需要,适当进食辛温发散类的食物,如黄米、葱、芫荽、鸡肉等,但切不能过度服用。过食辛温发散之品,肝木过亢,则易克伐脾土,影响脾之运化,还可致皮肤腠理过度开泄,反而给病邪可乘之机。药食同源,食材也有四气五味,酸涩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升发和肝气的疏泄;甘缓入脾,具有补脾和中之功。总之,调摄饮食是养生的重要方法,在春天多进食粳米、牛肉、大枣、葵等甘味的食材。
运动养生
运动能够使人体的气血流通,百脉畅达。合理的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生理的气化功能,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使得机体强健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黄帝内经》指出,不同季节应该采取不同的运动方式。人体应适应自然界的阳气变化,春季应激发自身阳气的活力,最佳的运动方式是“广步于庭”,即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庭院中悠闲地散步。《老老恒言·散步》曰:“散步者,散而不拘之谓,且行且立,且立且行,须得一种闲暇自如之态。”说明散步是在随意不拘、悠闲舒适、逍遥自在、闲暇自如的状态下进行的一种运动,完全没有任何思想负担。因此,散步有助于精神的放松,有助于身心的陶冶,有助于气血的活动,可以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春季的运动,重在舒缓、随意,除了散步,还可以打太极拳、玩太极剑、踏青问柳、登山赏花等。
《黄帝内经》认为养生保健比病后治疗更为重要,故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提倡“天人相应”的养生观,春季养生应该顺应春季阴阳的变换,正如《灵枢·本神论》所言:“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春季的各种养生方法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人们在春季日常生活中都能遵循“天人相应”的原则,则有利于适应春季的气候,那么,保健防病、延年益寿就不再是一句空话。(农艳)
相关文章
- 2024-03-07小寒节气时令勤御寒
- 2024-03-07中医退热 无发热汗已止
- 2024-03-07老中医田淑霄治杂病
- 2024-03-07中医养生 适合国人
- 2024-03-07向古人学呼吸
- 2024-03-07养生之道 正如煮一锅腊八粥
- 2024-03-07“雾笼全国”上焦如雾
- 2024-03-07严重口苦 泡脚拍打大腿
- 2024-03-07平衡养生
- 2024-03-07阳虚者食核桃红枣露 补肾阳养气血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