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苏轼

苏轼

  • 苏轼中医药学和中医养生学的才华

    苏轼中医药学和中医养生学的才华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如果不是文学和书画的成就盖过了他的医学成就,他应该算是一位医学家。北宋末年根据沈括的《沈氏良方》和《苏学士方》(又名《医药杂说》)整理编撰而成的医学书籍《苏沈良方》,却展现了苏轼中医药学和中医养生学不同凡响的才华。 苏轼一生中多次在他的诗词中咏过菊、荷、橘,而且是佳作纷呈,妙语连珠,有的甚至被传为佳话。但在一首诗或词里同时写这三种植物(亦或中药)的情况还是很少见的。苏轼《赠刘景文》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浣溪沙&m...

  • 苏轼静功养生法

    苏轼静功养生法

    苏轼对气功也颇有研究。他认为,练气功首先要心静,不要胡思乱想,要心平气和。他极力推崇静坐养生法,在诗中写道: “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二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静功养生法 1.叩齿,每夜子时以后,披衣起,或床上拥被坐亦可。面东若南,盘足,叩齿36遍。 2.握固,以两拇指握第三指,或以第四指握拇指,两手抵腰腹间。 3.闭息,须先闭息以去虑,除灭妄想,使心澄湛,诸念不起,自觉出入息调匀,即闭定口鼻。 4.内观五脏,肺白,肝青,脾黄,心赤,肾黑。常求五脏图挂壁上,使心中...

  • 苏轼春季养生之道

    苏轼春季养生之道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仕途上几回大起大落,但却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在生活中找到乐趣。   在养生方面,苏轼广为吸纳儒道佛家养生论与养生法,认真体验,把养生融入生活习惯,他的著作涉及养生方面的内容颇多,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方法。   潜心养性   苏轼是北宋的旷世奇才,他虽才华横溢,但不善逢迎,因此屡次得罪权贵,仕途几起几落。面对这样的逆境,苏轼痛苦过,徘徊过,但最终能笑对荣...

  • 苏轼笑论“药引”

    苏轼笑论“药引”

    宋神宗熙宁四年间,苏轼(东坡1在杭州任通判。一日,仆人来报,欧阳修回颖州,路经钱塘,苏东坡立即赶奔江边拜见欧阳修,两人在船舱里谈古论今。 突然,听到江边一阵嘈杂声,“老爷,老爷,有人要在官船的舵把上刮些木屑,愿出高价。”手下人禀报欧阳修。 “木屑”,欧阳修不解地说:“唤他进来问个明白。” 来人一副仆人打扮,口齿伶俐:“老爷,我系城东张大户家人,因我家老爷乘船遇风浪受了惊吓,患上大病,久治不愈。如今请了一位郎中,开了一付药,称必...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苏轼
  • 苏轼免费发放“圣散子”

    苏轼免费发放“圣散子”

    宋元祐四年(1089)苏轼以龙图阁学士身份赴任杭州知府。刚一到任,就碰到了百年不遇的瘟疫大流行。杭州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求医问药的穷苦百姓。苏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是却束手无策。就在这个档口,杭州城里有个开药铺的药商金百万,却大发瘟疫财,他囤积居奇,抬高药价,穷人买不起时,他就高息赊药。苏轼听说后,气愤不已,暗下决心要惩治这个囤药的坏蛋。 苏轼愁闷苦脸,非常生气地对妻子说:“我身为百姓的父母官,不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有何脸面为官!”接着苏轼图似乎想起了一件事,对善良贤惠的妻子说:&l...

  • 苏轼的养生决

    苏轼的养生决

    东坡先生通过读书和请教方士学到的养生方法数以百计,而且其中的许多方法,简便可行,效果显著,但是他却对养生诀一法情有独钟,认为养生诀“特究其(养生)妙”,如果能够坚持百日以上,功用难以计量,其效果好过服用药物百倍。其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每天夜上予时以后.披衣起床,或者在床上拥被而坐也可以.面向东方或南方盘腿而坐。其次,叩齿三十六通.即上下牙齿相叩三十六次,第三,握固,两手握拳,或拇指在外,用拇指握住中指,或拇指在内,用无名指握拇指.两手抵在腰间。第四,闭息,即闭住呼吸.感觉呼吸均匀时,就要闭住...

  • 范文虎妙治奇病 苏轼首录墓头回

    范文虎妙治奇病 苏轼首录墓头回

    范文虎(1870~1936年)浙江宁波名医。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处方立案,不拘一格,有“医林怪杰”之称。《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一书中记载着一则生动离奇的病案故事。   有一患者,年40余,经年寒热缠绵,遍服中西药无效,遂延请范老诊治。至病家,见窗户严闭,病人面色无华,盛夏犹着棉衣。家人奉范老以香茗,饮之,觉有异香。诊毕范老问及香茗,病人告之说,此茶乃自家特制,每于荷花开时,以上好茶叶实荷瓣中,晚置晨收,经露十余宿,然后阴干密藏。病人最后还说:“吾非饮此不甘,已历数年...

  • 苏轼:报道先生春睡美 王安石:午枕觉来闻语鸟

    苏轼:报道先生春睡美 王安石:午枕觉来闻语鸟

    睡眠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解读宋代学者们记述睡眠的诗歌,从中可以学习睡眠养生经验,感受传统睡眠文化的绵长。 苏轼:报道先生春睡美 宋元符二年(1099年),苏轼被贬至惠州时,借居在一座寺院里。生性旷达的他写了一首《纵笔》诗:“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好的心态是安眠的良方,入睡的良药,催眠的美酒。能在贬谪之地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在客居小阁楼的竹藤床上美梦一场,那是怎样的乐观与豪爽?据史料载,苏轼因“乌...

  • 苏轼在惠州种药材

    苏轼在惠州种药材

    苏轼(1037—1101)在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因“讥刺先朝”被贬至惠州(今广东惠阳),任宁远军节度副使。 苏轼到惠州后,为了实现衣食自给,便开荒种地,种蔬菜瓜果,基本解决了一家人“厨无烟”的困境。苏轼生性豁达,不以田间劳作为苦,在享受劳动成果的同时,将体力劳动视为怡情养性的一种方式。他在《雨后行菜圃》一诗中写道:“白菘类羔豚,冒土出蹯掌。谁能视火候,小灶当自养。”这里的“菘”就是大白菜,有清...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