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第128页
-
五类中药莫与抗生素同用
抗生素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而很多中药也有抗菌杀毒作用。实际上,中药与抗生素合用时有很多讲究,使用不当的话,会出现配伍禁忌,导致药源性疾病,引起不良后果。因此,服用抗生素的时候要避免与以下中药发生冲突。 含鞣质中药含有鞣质的中药不宜与很多种抗生素同服,如羟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林可霉素。因为,鞣质是一种复杂的多元酚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些成分与酶类及菌类结合后,会改变酶类和菌类的性质。所以,含有鞣质的中药与红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同服,会生成盐酸沉淀物,使药物难以吸收,影响疗效。 含有鞣质的中药 地榆、石榴皮、山...
-
老中医夏禹甸的养生之道
夏禹甸老人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的退休教授,生于1913年11月14日,他少时酷爱中医,对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十分仰慕,可惜那时家贫没有入学深造的机会。但夏老对中医的热爱很执着,没能拜成师他便自己学。每当有乡村医生来村,他就会跟在后面看,直到医生离开还要跟他跑几个地方。回到家他就会找一些医书来看,还经常上山采摘药材。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后,夏老终于自学成才,1947年他的著作《伤寒论新诠》问世。这在当时是个了不得的新闻,因此他成了医学界令人瞩目的人才。解放后,他被调入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药研究所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
-
记83岁老人夏正高的养生之道
提起夏正高老人,周围乡邻没有不知道的,人们都很尊敬这位勤劳俭朴、为人热情的健康老人。夏老于1929年出生在河南洛阳的一个乡村。从小以种田为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平淡生活。老人生育2子1女,2个儿子在上海、深圳工作,老人和女儿、女婿一起在农村生活。前段时间,老人从上海的大儿子家回来.问起老人为什么不跟着儿子在大城市享福时,夏老笑着说: “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还就是觉得这里好,2个儿子三番五次让过去住住,实在拗不过了,这才去住了一段时间,整天没事做,都要憋出病来了。” 老人有个特点,...
-
气功具有医疗与养生的双重作
理从摄养 即气功的理论主要随从各家的摄生保健学说,尽管气功具有医疗与养生的双重作用,但其医疗作用长于补虚而逊于泻实,气功疗法中的其他常用治法,也直接或间接与补虚有关,这与传统养生学的理论十分吻合,故古代各家摄生保健说,如主动、主静及保精、调气、食养、药饵等的理论与实践,很大程度上一直影响和指导着气功活动的开展和气功学术的发展,其中尤以动形、静神、调气学说与气功的关系最为密切。 主动,即主张通过运动来保养人体之形体(以动养形)。这种学说的依据是,形体是生命的依托、精神的宅宇,形体动则气血流通。...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龙华医院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施杞教授建议,预防颈腰痛,忌用高枕,选卧硬床;颈腰保暖,坐姿合理;禁烟少酒,清咽漱喉;每日二功(养生功),睡前一泡(即热水泡脚)。常做“养生功”,不仅可防治颈腰椎病,还可以进行整体调摄,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每天做一到两次,每次15分钟。 第一节动作是洗脸(用手搓脸),有保养颜面、增强人体抗御风寒的能力;第二节动作是梳头,可以开窍明目;第三节动作是揉耳,可以调和全身气血,对颈腰痛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第四个动作是搓颈;第五个动作...
-
八旬中医名家:要想长生 经络常通
曾任北京崇文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著名针灸学家金伯华教授已近80高龄,但她说话利落,动作麻利,身上透着豁达、洒脱的阳刚之气,而言谈举止义体现出五六。卜年代知识分子特有的优雅气度。其良好的体力足以应对每周3次针灸门诊,并参加一些讲座和社会活动。金老说,自己的养生经验,就是注重经脉气血的畅通。 经络常通健康无病 经络遍布全身,内连脏腑,外络四肢百骸、皮毛孔窍,沟通内外,贯穿上下。但经络不是静止的,它既然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就要使之畅通,这样才能维护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若经络阻滞不畅,轻则不适,重则患病。...
-
以琴悦心 介绍古琴养生
中医药和古琴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中药可内服外用,以保命全形;古琴音乐,弹奏吟唱,以修身养性。内外兼修,使人身心在世间安立。下面以类比方式展示古琴与中药的相关。 古琴的记谱特点能增强记忆力 最早的古琴谱是一种独特的文字谱,是用文字把演奏过程逐一记写下来的古琴专用谱。唐代出现的减字谱是在文字谱的基础上改进形成的,是把演奏指法的名称、术语简化成笔画很少的、类似符号的字谱,一直沿用到今天。大量千年流传下来的古琴曲正是得力于它。古琴的减字谱记谱方式是对汉字的又一次简化、组合、再创造。如:右手基本指法中的(劈)简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