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第125页
-
通过拉筋疗法 养生保健康
俗话说,老筋太短,寿命难长。过去,筋缩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现在由于电脑普及,中青年人甚至学生等长期伏案工作和学习的人群都出现过筋缩现象。筋缩实际上是健康不佳的一种警示信号。 是否有筋缩,可以通过以下症状做个自我判断:颈紧痛、腰强直痛、不能弯腰、背紧痛、腿痛及麻痹、不能蹲下、长短腿、脚跟的筋有放射性牵引痛、步伐迈不大,密步行走、髋关节的韧带有拉紧的感觉、大腿既不能抬举亦不能横展、身体不灵活、肌肉收缩/萎缩、手不能伸屈(手筋缩短)。 除了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70%的中老年人还有颈肩痛、腰...
-
油茶的养生保健和疗效作用
金秋十月正是油茶收获季节,近日,央视国际中文频道《走遍中国》栏目组走进常宁市中医院,就油茶的养生保健和疗效作用采访了南詹正骨传人、中医专家、副主任医师雷怀钰。 据雷怀钰介绍,油茶也叫山茶油,与橄榄油、棕榈油被认为世界三大木本植物油,是国际公认的最健康的食用油之一。山茶油中脂肪酸的含量比例在全世界食用油中最理想,更有利于人体健康。由于山茶油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麻酸含量也高,长期食用对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保护心脑血管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山茶油富含维生素E,每100克含27.04毫克...
-
纪念祝谌予先生100周年诞辰
11月30日是全国名老中医祝谌予先生的百年诞辰。祝谌予是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中西医结合临床家,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回顾百年来中医药成长的曲折路程,深感祝谌予先生对现代中医药学发展突出贡献与重要影响。 祝谌予是近代名医施今墨的开门弟子和东床快婿,尽得乃师真传。后东渡日本学习西医,成为我国早期学贯中西的中医大家。新中国成立后,于1956年负责中医研究院第一期西医学习中医班的教学工作,1957年调到新设立的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
-
滋养肺脏 增寿养生法
静功增寿养生法 静功增寿是一种古代养生法。我国著名的文人苏东坡,也是养生大师,他自创的静功养生法,可增寿保健。 叩齿。每夜子时以后,披衣起身,或床上拥被坐亦可。面向东方,盘足,叩齿36遍。 观心。平时将五脏图挂于壁上,使心中熟识五脏六腑之形状。内观时想象心为炎火,光明洞彻,下人丹田中。待腹满气极,即徐出气,不得有声令耳听到。 调息漱津。先闭息以去虑,除灭妄想,使心澄湛,诸念不起,自觉出人息调匀。然后,以舌抵唇齿,内外漱炼津液,暂不咽下,先内观心脏,纳心丹田,调息 漱津,待津液满口时 低头咽下,以气送入 丹田,...
-
读樊新荣《扫“忙”养生书》
“生活的马车,制止不住地载着我们向前奔驰——我们对现实的态度就是如此。”(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忙”,是社会的共有现象,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是闲人的。这一现象也反映于日益兴盛的养生上:报刊在忙着开辟抓人眼球的养生栏目,电视台在忙着开办收视率攀高的养生专题,出版社在忙着出版花样翻新的养生书籍,社区在忙着组织名家荟萃的养生讲座,而对象都是围着这个共同的社会人群的。于是人们的生活以N种形式与养生钩挂起来,忙养生已经成为男女老少的共同追求了。...
-
古代的医患关系 医生更重视自身的医德修养
古人处理医患关系为我们留下很多可借鉴和学习的东西。从医生方面来讲,古代的医生更重视自身的医德修养,提倡通儒道,存仁心。当然,不只是儒,是泛指道德。许多医生都重于扶危济困,广施义诊。 据说孙恩邈到汉中行医,正值瘟疫流行,这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缺医少药,孙恩邈在这里施医舍药,救活了不少人。后人为了纪念他,修建了药王庙,流传至今。药王庙的对联“坐虎针龙成正果,忠君爱民赴瑶台”,更体现出孙思邈的民本思想。难怪一般经营医药的人家都供仰他,就是普通的市井百姓家也有供奉药王的。在陕南不论是佛教庵庙、道家...
-
养生方式调整全身循环治百病
进入冬季,不少老年人都喜欢晨起在公园里锻炼锻炼。近日,记者在老年人聚集晨练的公园里发现不少老年人在拍打身体,继而不时向下、抬腿压筋。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拍打拉筋也是他们的一种养生方式,而且不少老年人认为,这样的养生方式可以调整全身循环,能治百病。那么到底这样的方法是否真的奏效呢?为此,记者采访到广东省中医院脊柱专科中医师许鸿智。 指导专家广东省中医院脊柱专科中医师许鸿智 记者:李楠通讯员:宋莉萍吴远团 拍打、拉筋对调节循环有一定作用 对于目前盛行的拍打、拉筋养生法,许鸿智表示,拍打、拉筋实际是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