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道家养生

道家养生

  • 道家养生精华

    道家养生精华

      冬季寒冷,易导致人体气血运行不畅,道家导引养生功综合武术、体操等动功,又结合呼吸吐纳等静功,采取肢体舒展的方法,按照经络循环的方向进行活动,既可疏通体内经络,使气血畅通,又有利于祛除邪气,预防疾病。   1、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交叉,从胸前慢慢上举到头上方,双臂尽量伸直,手心向上推出,反复30次。   2、将高举的双手慢慢放下,同时弯腰,上身前倾,两手掌撑地,反复15次。   3、双脚伸直坐在床上,上半身稍向后仰,两手分开,在身体两侧撑住床面,头向后仰,脖子尽量伸长,顺时针、逆时针各转1...

  • 道家养生学和养生术合理的饮膳

    道家养生学和养生术合理的饮膳

      道家的养生学和养生术,是中国历史上古代养生法术的主要源流。道家养生饮膳法,本于饮食有节,求其相合相生;基于饮食适中,六味以淡为主。晋代道家代表人物葛洪指出“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凡食过则结积聚,饮过则成痰癖”。“饱食即卧,伤也”。“养生之法,但莫伤之而已”。可见,道家对饮食有科学的见地。梁代道家代表人物陶弘景指出:“饮食多,则气逆,百脉闭;百脉闭则气不行,气不行则生病&r...

  • 道家养生重丹田

    道家养生重丹田

    道教养生重视丹田,认为精气神 为人身三宝,丹田为贮藏精气神的所 在,是性命之根本。丹田有上中下三 处,《仙经》中指出:“上丹田,藏神之府 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下丹田,藏精 之府也。” 上丹田为印堂所在,亦称泥丸 宫、升阳府、昆仑顶、灵台。道家认为, 上丹田为人道之门,天地灵根,是祖 窍、祖气,至宝至贵。平时人们只要经 常意守上丹田,存思九真神,就可以延 寿不老。 中丹田又叫绛宫,《flll经》中说: “六腑五脏神体精,皆在心内运天经, 昼夜存之自长生。”意思是...

  • 食乌饭习俗与道家养生术

    食乌饭习俗与道家养生术

      乌饭原叫青精饭,它的出现,与道家服食求长生的实践有关,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卷二五说:“此饭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之释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耳。造者又入柿叶、白杨叶数十枝以助色,或又加生铁一块者,止知取其上色,不知乃服食家所忌也。”道家典籍《三洞珠囊》说:“王褒,字子登,汉王陵七世孙,服青精饭,趋步峻峰如飞鸟。”王褒是西汉宣帝时人,说汉代已有人服食青精饭,证据尚不充分。南朝梁陶弘景《真诰·稽神枢四》:“霍山中有邓伯原...

  • 陶弘景:道家养生重视服食导引

    陶弘景:道家养生重视服食导引

      陶弘景出生于公元456年,卒于公元536年,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今江苏南京)人。   陶弘景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17岁后,以才学闻名,做过诸王侍读等官职。他受葛洪影响颇深,10岁时看过葛洪的《神仙传》后,便对此书爱不释手,而且有了学道成仙的想法。于是36岁时,陶弘景辞去官职,退居句容之句曲山(茅山)修道,著述,炼丹。他勤于撰述,写有道教教理、历史和养生等方面著作多种。其中,著有中药学著作《本草经集注》,养生学著作《养性延命录》、中医学著作《真诰》,《效验方》、《肘后百一方》。   存思服日月静...

  • 道家养生秘穴阴跷

    道家养生秘穴阴跷

    阴跷穴在经脉上是处于重要位置的。它在两阴之间,中医又称会阴穴,丹道修炼中称,之为生死根、复命关。因它是任督冲三脉所起之处,此窍一动,三脉皆通。同时它又是奇经八脉的总源。历代修炼家都视此穴为珍宝,自古就有“阴跷一穴秘不宣”的说法。 道家有“种阳之法”,其要点为:静坐。全身放松,开始可呼出浊气一二次,随即收心神于命门(两肾中间),专心致志,意守阴跷。如此每日持续一至两小时,就会感觉腰间像有个暖水袋焐着一样,热乎乎的,遍体脉络皆通畅,暖融融如坐春风中。 老年人若到精气枯竭之...

  • 上元功:道家养生增强元气功法

    上元功:道家养生增强元气功法

    上元功是道家养生功的基本功法之一,此功有增强元气的作用,故日“上元功”。其特点是做功时用两腿根部挤压外生殖器,所以又称“挤阴功”.男称 “挤肾囊功”,女称“挤肾阴功”。 一、做法 预备势全身直立,双腿分开,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臂置于体侧,双手自然下垂。全身肌肉放松,目光平视(图1)。 起势 左手慢慢提起,手心劳宫穴(掌心)向上,五指略分,小指外侧沿胸前正中线中极穴(小腹部)由下而上运行,经关元、气海、神阙穴(肚脐处...

  • 道家养生之『性命双修』

    道家养生之『性命双修』

    中华道家养生修炼中,最注重的是性命双修。性者理也、心也、神也、意也、德也;命者法也、息也、形也、功也。性命双修就是指身心全面修炼。人是性命一体,神形相依的整体。形体是人体生命的基础,神依附于形而存在,有了形体,才有生命,有了生命方能产生精神活动和生理功能。形盛则神旺,形衰则神衰,形谢则神灭,形与神俱,方能尽其天年。因此,养生只有做到形神共养,才能保持生命的健康长寿。 对于性命双修的方法,道家主张“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即用劳动、舞蹈、散步,导引、按摩等运动来保养形体;通过清静养神、四气调神、...

  • 简易的道家养生术

    简易的道家养生术

    道家养生追求养气、修身的练习,恰好满足了现代人关注身体健康、祛病延寿的要求。下面就介绍几招简单易学的道家养生术: 拍打头颈法:可防治头晕、头痛等头部疾病,有延缓脑力衰退、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方法:坐于椅上或站立,双目平视,全身放松。然后举起双臂,用双掌同时拍打颈部,左手拍打左侧颈部,右手拍打右侧颈部。先从后颈开始,逐渐向上拍打,一直拍打到前额部,再从前额部往后拍打,直到后颈部,这样反复拍打5~8遍为一次。每日晨起与临睡前可各做一次。 踮脚健身法:适合在办公室久坐的人,可以缓解久坐或久站后的下肢酸胀、乏力,促进下肢血...

  • 道家养生 阴阳自和乃生命的内化秩序

    道家养生 阴阳自和乃生命的内化秩序

    道家“道即无为”的隐喻与阴阳自和 老子《道德经·二十五》:“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 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 逝曰远, 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1]。寓意其一, 有一物, 先于天地而万物由之以成, 道不违自然, 乃得其性, 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 在圆而法圆, 于自然无所违;其二, 道常无为, 顺自...

  • 道家养生的“渐”与“顿”

    道家养生的“渐”与“顿”

    道教的性命双修养生功,修炼法的种类有顿法、渐法、男擒白虎、女斩赤龙之分。因为人有男、女、老、幼之分,有生理与身体强弱之不同,在使用功法上有明显的补与泻,必须有所区别。 成年人(十六岁以上),尽管身体强弱差距很大,但采取的功法只有一个,即“渐法”,又称补法:亏损多者多补,亏损少者少补,以破而补囵、缺而补圆为目的。当筑基炼己完成后,渐法的任务也告完成。接着由“渐法”转入“顿法”。 什么叫渐法,什么是顿法呢?所谓渐是指渐渐的、一点一点的、逐渐的填补,...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