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第342页
-
内经中奇恒之府的概念
《素问·五脏别论》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提出了奇恒之府的概念。奇恒之府理论在《内经》中仅见此篇,但这一理论在藏象学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著名内经研究专家王洪图《内经选读》认为:“根据藏象学说的特点,所谓‘五脏’是指以肝心脾肺肾为中心,广泛联系六腑及全身组织器官而构成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其中骨、髓、脑属于肾;脉属于心;女子...
-
乙肝治疗 乙肝病的中药药膳
乙型肝炎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乙型肝炎有传播途径复杂、易于慢性化、反复发作的特点,并且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乙型肝炎的感染途径有血液感染、医源性感染、母婴感染、性接触感染、家庭内部感染、昆虫叮咬感染等六种感染渠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党参车前白糖饮 【配方】党参15克,车前草30克,白糖20克。 【制作】 1.将党参洗净,浸透切片;车前草去黄叶,老梗不用。 2.将车前草洗净,与党参片一同放入炖锅内,加入水250毫升。...
-
三种服用法对付中药呕吐
为何有些人服用中药汤药会呕吐?这是因为中药方剂是由多种中药配伍组成的,每种中药都具有苦、辛、酸、麻、咸、涩等不同的味道,所煎出来的煎剂将这些味道汇集到一起就会形成难以下咽的气味。特别是一些味觉神经敏感的病人,很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 如何避免或阻止因服用中药汤药而带来的呕吐现象? 一是采用小量频服法。即先让病人服一小口试探,若吐就让其吐出,如此两三次后,一般就可适应,然后再一次服下,一般就不会再吐了。 二是采用大量快服法。即待汤药凉了以后,屏住呼吸一口气将汤药喝完,饮药途中最好不要停顿,以免勾起...
-
说中医是经验医学是伪科学的都是错误的
熊继柏 国家级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 1942年生,国家级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2006年,应当时的卫生部派遣至阿尔及利亚,为该国总统布特弗利卡治病,取得良好疗效,医疗威望享誉海内外。 摘要 那些说中医是经验医学、是伪科学的都是错误的,他们不懂中医,我们也不屑与之一谈。中医是有完整理论体系的,是科学的,不掌握好中医理论是无法当好医生的。 1 错误观念一:中医是经验...
-
中医食物疗法 有阴阳五行特性
什么是中医的食物疗法? 中医的食物疗法是针对疾病,利用人体和食物的阴阳五行原理来进行治疗,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的目的。食物疗法不同于药物疗法,食物能够给人带来感觉和精神上的享受,不像药物那样让人难以接受,所以,食物疗法一般适用于慢性疾病的长期治疗。另外,食疗用品在类型和用量上都没有药物治疗那么严格规定,可以根据患者的口味和爿惯进行不同的烹调加工,使病人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治疗疾病。 食物同样具有阴阳五行的特性,所以,食物治病就是利用食物在阴阳五行中的特性,有针对性地对某些病症进行治疗或辅助治疗.调整人体内的阴阳平...
-
系统梳理中药方剂 分门别类记录药方
中医药可追溯至传说中的神农时代,几千年来中医药为人类健康和医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对花叶根果、角茸骨甲药性的不断了解过程中,大家也加深了对自然、医学和人体的认知。宋代编辑成册的《和剂局方》是我国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著作,对中医药发展影响很大。 两宋时期经济繁荣,文化融合,内外交流,将中医药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和剂局方》一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查阅现有史实,此书系惠民和剂局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初刊,最早名为《太医局方》,宋徽宗崇宁间(1102-1106)改名《和剂局方》。宋...
-
特殊的煎熬中草药
中药煎熬是很讲究的,有一些特殊的煎熬药物,中医师们都会在所开的处方中加以说明,中医中药秘方网现介绍如下: 先煎:贝壳类、矿石类药物,因质坚而难煎出味,应打碎先煎,煮沸10-20分钟后,再下其它药。如龟板、鳖甲、代赭石、石决明、生牡蛎、生龙骨、生石膏等;芦根、茅根、夏枯草、竹茹等,宜先煎取汁,用其汁代水煎其它药。 后下:气味芳香的药,借其挥发油取效的,宜在一般药物即将煎好时下,煎四、五分钟即可,以防其有效成分走散。如薄荷、砂仁等。 包煎:为防止煎后药混浊或减少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要用薄布将药包好,再放入内...
-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
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体质分类是中医体质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依据中医体质分类理论,划分体质的不同类型,有助于把握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性,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但是,由于每个个体都是由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构成,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因此,在实际生活与医疗实践中,虽然可以发现较为典型的某种体质,但多数人的体质特征是不典型的,兼夹体质广泛存在于广大人群当中,且兼夹体质的种类和程度也因人而异。为此,基于中医...
-
用“反治法”疗病的李中梓
李中梓是明代末期著名医学家,上海松江人。他幼年业儒,博览群书,潜心钻研岐黄之术,熟谙古籍经旨,对宋元医家研究有素,故对医学理论造诣较深,临证经验丰富,奇效过人,求者众多,终成一代名家。 1642年他的代表作《内经知要》横空出世,成为当时中医教科书的范本。在他的医案中,用反治法治病是他的一大特点,这是他活用经典的表现。 有一次,一位伤寒病人病程五天,症状为泄泻不止、心中烦乱、两目上视,请遍当地名医,用了各种止泻药都不见好转。病人家属慕名邀请李中梓诊治。李中梓审察脉象后发现,病人寸关尺三部脉沉而数;切按腹部扪到结粪。...
-
入夏牛肉 补中益气 滋养脾胃 强健筋骨
入夏了,天气渐热,人们会减少对肉类的食用,但肉类中独特的营养物质又是人们不可缺少的。荤素搭配是最好的烹饪措施之一。牛肉是低脂高蛋白、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肉品,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之功效,很适宜夏季食用。 两道荤素搭配、营养合理的养生牛肉菜肴推荐给朋友们,不妨一试。 茭瓜毛豆炒牛肉丁 主料:毛豆150克、茭瓜2根、酱牛肉100克。 调料:盐、生抽、食用油、胡椒粉等依个人口味而定。 做法:先将茭瓜洗净,切小丁;牛肉同时切小丁备用;毛豆入锅,加开水和适量盐,先煮3...
-
中医药历史发展脉络 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措施
前言 人类在漫长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多样性、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医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兼容并蓄、创新开放,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蕴含了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随着人们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
-
舌诊 中医学特色诊断
舌诊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也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依据。健康人一般情况下,口中是没有什么异味的。如果口中出现辛、甘、酸、苦、咸等异常味道,则说明五脏已经出现了功能障碍或病症。 1.舌辣 属于肺热。舌辣指舌头有辛辣味,或伴口舌麻辣感,有的还伴有腥味,中医认为都属于肺胃有热。给以清肺泄热方法,应用清肺丸、清胃保安丸治疗。 2.舌甜 属于脾湿。舌甜指自觉舌头上有甜味,舌甘甜多为湿浊,与脾的关系密切,属脾胃湿重。给以健脾燥湿方法,应用参苓丸治疗。 3.舌酸 属于肝热。舌酸指自觉口舌上及口中有...
-
中医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框架之上
中医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框架之上的。因此,中医的特殊就突出表现在它的思维方法上。中医的思维方法主要有:意象思维、辨证思维、直觉与灵感、逻辑思维、系统思维等等。其中运用最多的是意象思维。意象思维是以文字、物象(图象、现象、符号)表达研究对象抽象含义的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观察事物取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类比、联想,运用具体事物的形象、文字或其象征性符号进行表述,以反映事物普遍联系与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 以下简介意象思维的三个阶段: 观察现象:即对周围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进行观察。此象有体用之别...
-
繁体字更有利于中医学传承
文字是记录信息的图像符号,是文化最基础的载体之一,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汉字的字形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两千多年来,中医的传承代不乏人,就是依靠中国的文字的一脉相传。古来中医学家们都有很好的文字功底,是儒、医不分的。 然而,中国近百年来的社会变革激烈,严重影响了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严重干扰了中医学的教学规律。如何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展中医,确是一个非常复杂、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基本元素,繁体字的教育和学习应该受到重视。...
-
整理数千年中医中药精髓
近日,笔者在北京参加一场全科专业学术交流会,来自美国一家医疗机构的交流者向与会者介绍了由其团队研发的适用于临床辅助诊疗的临床决策引擎。该引擎工具旨在根据医生录入的病历信息及检验结果,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判断患者的可疑疾病,并可提供疾病详情情况查询、疾病处置建议、患者指导等功能,以便于医生在诊疗过程查询相关信息,快速确诊疾病。看到这样的先进技术,笔者深有感触。 笔者认为,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加快融进社会各行各业及群众日常生活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战略显得越发重要。中医及其他传...
-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在对学情进行调研与分析
中医基础理论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中医主干课程,其独特的地位对以后的中医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中医基础理论掌握得是否牢固,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对中医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而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是正确认识和学习中医理论的前提和保障。近年来,河南中医药大学加大基石学科的建设力度,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在对学情进行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秉承传统中医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构建与实践情境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寓教于研 构建情境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以教学研究为基础...
-
从医著医家记载中探讨分析医家的学术特色
魏晋南北朝从公元220 年曹丕称帝开始,到公元589 年隋文帝杨坚灭陈统一中国,经历了360 余年。在这期间战乱频繁,朝代更迭,社会动荡。在哲学思想领域,打破了儒家的大一统的格局,佛教融入、道教盛行、玄学兴起。就医学领域而言,在中医基本理论框架初步确立后,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医学界重视临床实效、注重师承家传、推崇医学的经验性、实用性、及个性化等特点尤为突出。本文所统计的数据主要源于《宋以前医籍考》《隋书·经籍志》《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二十六史医学史料汇编》《中国医籍大辞典》《中医学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