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 第26页

分 第26页

  • 分级诊疗中医走在前

    分级诊疗中医走在前

    李凤碧是厦门市禾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友网”(“糖尿病病友全程关照网”)的一名会员。入网1个月以来,她的血糖从最高20多毫摩尔/升降到了6.86毫摩尔/升,她说这得归功于中医药和“管着”她的三位医师——厦门中医院糖尿病科主任邱英明、社区全科医师汪丽敏、健康管理师林美红。“入网没多久汪医师就打电话告诉我,市中医院糖尿病科的邱主任会定期来社区出诊。”李凤碧告诉记者,之前去大医院找专家总要预约很...

  • 秋分至 饮食调养

    秋分至 饮食调养

      秋分至,表示已真正进入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秋分节气除了精神调养之外,还要注意饮食调养。   精神调养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适应秋天平容之气,使人心旷神怡,所有的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然消散。   在饮食调养方面,中医也是从阴阳平衡出发,...

  • 少阳病 可分为气郁证 水郁证和气水同郁证

    少阳病 可分为气郁证 水郁证和气水同郁证

    根据少阳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少阳病大致可分为气郁证、水郁证和气水同郁证。由于气郁的程度和时间的不同,气郁证还可分为气郁证、气滞证和气结证。 少阳气郁证 少阳气郁轻者如小柴胡汤证,其成因是人体气血虚弱,正气不能卫外,外邪乘虚侵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而成。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气机郁而不畅。邪入少阳,枢机不利,故表现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往来寒热是少阳病典型的寒热症状,具体表现为发热与恶寒间歇出现,一往一来,交替发作,一日数次,无一定时间规律,...

  • 疰夏治疗经过 分析与讨论

    疰夏治疗经过 分析与讨论

    治疗经过 石某,女,45岁,售货员。患者素体虚弱,形瘦面黄,月事量少且延期,血压一直偏低。近几年来每至夏暑之际,即不能饮食,头昏乏力,消瘦,体重下降5公斤左右,家人甚急,四处求医均不能缓解。查血生化全套及甲功、胰岛功能、肿瘤标志物等均无异常发现。延请导师江苏省中医院单兆伟教授诊察。 观其患者神疲困倦,昏昏欲寐,头昏目花,胸闷脘痞,泛恶欲吐,口干而渴,但不多饮,大便稍溏,日行1~2次,形瘦面黄,舌苔薄白腻,舌质偏淡,脉细弱无力。 治拟益气健脾,清暑化湿。方选东垣升阳益胃汤...

  • 当脾脏被湿气困扰 及时把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

    当脾脏被湿气困扰 及时把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

      庄礼兴   指导专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   广东地区夏季的湿气重,当脾脏被湿气困扰时,应及时把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清除引起身体不适的物质。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庄礼兴教授指出,若湿气长期滞留于人体,并难以外出,则应该多揉按健脾祛湿的穴位。   血海穴血海穴可辅助缓解气逆腹胀、湿疹、皮肤瘙痒、贫血、月经不调、闭经等状况。   取穴方法:取坐位,将腿绷直后,膝盖内侧会出现一凹陷处,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顶端就是血海穴。   丰隆穴...

  • 秋分养生 健康长寿

    秋分养生 健康长寿

    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平分秋季。《春秋繁露》言:“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这一阴阳平分的节气,人们应顺应天时的变化,在生活上做好以下四方面的调整。 加强精神调摄秋分过后,容易情绪低落,悲忧伤感。此时应调整精神状态,保持乐观的情绪,胸怀豁达,宁神定志,收敛神气。要多出户外,经常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培养广泛的业余兴趣爱好,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以此减轻秋季对人心理上的不良反应,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干扰。 适度增添衣物秋分的着装很有讲究。由于...

  • 是药三分毒 减少中药毒性

    是药三分毒 减少中药毒性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广义的药毒是指药之偏性,用来补偏救弊治疗疾病;狭义的药毒是指药性强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可能致死。中药有剧毒、大毒、小毒、无毒之分,古今医者经过反复实践发现,通过不同的炮制、配伍、煎煮以及服用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毒性。 一、合理炮制通过对中药加工炮制,可降低药物毒性,方法有“水漂法”、“加热法”、“制霜法”、“水飞法”等。水漂法可降低半夏、天南星有毒成分乌头碱...

  • 秋分来临养生 改善肠躁症

    秋分来临养生 改善肠躁症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素练宽衣, 仙仗明飞观。霓裳乱,银桥人散。吹 彻昭华管”。唐代诗人李频的这首 《点绛唇》形象地描写了秋分天气渐 冷、风清景明、秋实作物飘香的情 景,还有夜间霓裳璀璨、游人如织、 笙箫响彻的特殊气氛和欢乐心境。 秋天外邪主要为燥邪。秋分之前 为温燥,秋分之后为凉燥。要防止凉 燥,首先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 抗病能力。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可练 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此外登山、 跑步、打球、游泳、洗冷水浴也可酌情 选择。其它如散步、五禽戏、太...

  • 春分养生总原则

    春分养生总原则

    春 分 春分养生总原则:春分风不小,防痛泻外感。 一、春分节气的气候及物候特点 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是春季6个 节气中的第4个。在每年的公历3月21日前 后。 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 各半的时期。 二、春分的病候与应对措施 1.老人易患五更晨泻 春分本来应是阴阳平衡的时期,但老年阳虚 之体,阳弱不能与阴平衡,于是阳虚的本质更易 显露出来,所以常发生五更泻又叫鸡鸣泻,特点 是餐泄,就是完谷不化的腹泻。舌苔白,脉沉而弱, 怕冷,腰以下发凉者可吃附子理中丸或桂附地黄 丸,以温中扶...

  • 绿豆清热解毒煮3分钟

    绿豆清热解毒煮3分钟

    夏季是绿豆的舞台,因为绿豆汤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不过要注意,绿豆水才是解毒佳品,一般煲了很长时间的绿豆沙清热功效降低,但也是健脾胃的佳品。 如果你正有上火症状,口舌生疮喉咙肿痛,那么不妨先把绿豆盖锅煮3分钟,此时汤色还是黄绿澄清的色泽,舀出绿豆水直接喝掉,或者加点冰糖喝点,这时的绿豆水含有大量的多酚类物质,清热解毒作用最强。其他的绿豆再加入热水,煮至豆熟。 熟烂的绿豆汤功效跟绿豆水不同,它能健脾祛湿,也是非常适合夏季的饮品。 除绿豆汤外,用赤豆、绿豆、黑豆三种食物一起煮成三豆汤也同样有健脾祛湿效果,适...

  • 咳嗽在中医上可分型

    咳嗽在中医上可分型

      咳嗽在中医上可分为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燥热咳嗽和内伤咳嗽等,因此在选用中成药时,因药性不同,也有寒、热、温、凉之分,必须辨证服用。如果是风寒咳嗽,用了凉药,就像“雪上加霜”,往往会用药无效或拖延病情。如果是风热咳嗽,用了热药,则会“火上浇油”,往往会加重病症。   如果咳嗽有痰,痰色白或很清稀,或有泡沫、量多,人感觉怕风、怕冷,多是风寒引起的寒性咳嗽。寒性咳嗽要选用宣肺、散寒、化痰、止咳的中成药,如橘红痰咳煎膏、蛇胆陈皮口服液等。   如果咳嗽伴痰黏稠...

  • 猪肉食疗分部位

    猪肉食疗分部位

    血脖 即猪耳至肩胛骨前颈肉,呈条形,肥瘦相当,韧性较强。中医认为,猪血脖有益气除烦的功效。 鹰嘴 位于血脖后、前腿骨上部的一块方形肉,肉质细嫩。中医认为,猪鹰嘴有补气血、强体质的功效。 哈利巴 位于前腿扇形骨上的肉(包着扇形骨),质老筋多。有消肿美颜的食疗功效。 里脊 又称小里脊。位于腰子到分水骨之间的一长条肉,一头稍细,肉色发红。中医认为,猪里脊有补脾胃、益心肺的功效。 通脊 又称外脊,位于脊椎骨外与脊椎骨平行的一长条肉,肉色发白,肉质细嫩,有强体质、益精神的功效。 底板肉 后腿骨下部,紧贴臀部肉皮的一...

  • 佛教医药属于中医的一部分

    佛教医药属于中医的一部分

      佛教医药的实用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寺院的医疗经验、诊疗方法和单验秘方,至今仍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开发研究价值;二是佛学理论和佛教思想,对人生的启迪和心理疾病的治疗具有无与伦比的生理与心理效应;三是史料价值、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从广义来说,佛教医药属于中医的一部分。但从狭义来讲,中医指的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医药体系,这时的佛医、藏医、蒙医等与中医则为并列关系,他们长期以来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和相互包容,共同构建了辉煌灿烂的中华医药文化。   佛教医药是以古印度“医方明”为...

  • 中医教育过程十分注重经验的传授

    中医教育过程十分注重经验的传授

      ●中医药高等教育尤其应当重视科学精神的培育,让学生在中医中药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寻求学科真理,而不要桎梏于单纯的科研之中。   ●教育者要传达的应当是思辨过程、思维方式,学生掌握了这些中医的精髓,才能更好地运用。   ●应把文化教育作为中医药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文化教育中,德育应占主导地位。   ●中医是原创性学科。教育者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发掘原创,还应严谨地对原创内容去粗取精,以便提炼、升华。   ●注重对学生视野、思维能力的拓展与锻炼,激发其创新热情。   笔者从事中医药高校教...

  • 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独特的组成部分

    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独特的组成部分

      当前,转化医学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开展医学科学实践,强调基础理论研究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向新药转化,是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重大需求。中医药在两千年的形成发展中,始终遵循“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理论假说为指导,以治疗方药为依托,以临床疗效为标准”的自身发展规律,这正体现了转化医学的优势,其中与时俱进的学术理论创新是其保持蓬勃生机的内在动力,从仲景创立“六经辨证”到金元四大家学术争鸣,直至清代卫气营血辨证,无不显示出中医理论创新是中医药学学科发展的灵魂和核心。...

  • 春分养生吃什么 药膳调理

    春分养生吃什么 药膳调理

    春意越发盎然起来,3月20日就到春分了。专家提醒人们,春分时节饮食总的原则要禁忌偏热、偏寒的饮食,保持寒热均衡。 北京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王国玮指出,春分时节,昼夜等长、寒暑平分。因此,人们在养生方面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要做到饮食、起居、寒热规律平等,阴阳平衡。 专家还提醒,春分时节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饮食,总的原则要禁忌偏热、偏寒的饮食,保持寒热均衡。可根据个人体质情况进行饮食搭配,如吃寒性食物鱼、虾,最好佐以温热散寒的葱、姜、酒等;食用韭菜、大蒜等助阳之物时,最好配以滋阴的蛋类。另外,春...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我国的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民族医药和其他民间医药三个部分。三者在学术上都是平等的。   ●中国的传统医药把“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作为重要内容,扩大并深化了“非遗”的内涵,最能够体现“非遗”的精神和灵魂,是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纲。   ●行业标准是比较高的规范,是一个圭臬。但人文学科尊重独创和唯一。所以,给一点宽容,留一点空隙和余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制订行业标准时应该注意的。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

  • 燕京医学学术流派构架体系 分三大分支流派

    燕京医学学术流派构架体系 分三大分支流派

      燕京医学是根据地理位置划分的中医学术流派。它独占燕山山脉的地理优势;拥有多学派的医家群体,创建教育基地,培养了大量中医药事业人才;独有宫廷医学流派的传承和再传弟子。综合而论,燕京医学学术流派构架体系可分为三大分支流派:师承家传派、名医学院派、宫廷医学派。   师承家传派   师承与家传的传承模式基本相同。所谓师承,即掌握中医药学知识,又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具有职业医师资格的中医药师们,公开或经介绍志愿拜师学艺。   除跟师抄方,有的兼管师傅的生活起居,故有“一日为师,百年为父&rdqu...

  • 兼析中医体质分型的实质及与中医证候的关系

    兼析中医体质分型的实质及与中医证候的关系

    以结构为基础,以疾病为对象的近现代医学,经过近三百年的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涵盖多个系统的庞大的疾病分类体系。应当说人类从病因、病位、病理等静态角度,对疾病的认识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在这种进步面前,面对人类生命过程和病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的大量不确定性,医学家们却越来越感到茫然了。 在确知的致病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有的人发病,有的人不发病;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个体,却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和转归;而同样的疾病导致的同样的病理变化,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在不同的个体却有着很大的效果差异。 可见,仅仅了解...

  • 《宣明论方》用药统计分析

    《宣明论方》用药统计分析

    金元四大家寒凉派代表人物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其所著《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又名《宣明论方》)共十五卷,主要论述临床方药及处方之法,为刘氏体现处方用药风格的代表作。 该书共载方351首,用药414味,平均每方用药7.35味。全书应用8次以上(含8次)的药共86味,其中寒凉药36味,占41.9%;温热药40味,占46.5%。经统计分析,《宣明论方》的用药规律如下。 1.刘氏所用寒凉药中,以大黄使用次数为最多。南宋辽金时代,战争连绵不已,主要战场河北一带时疫流行,刘完素从实践中体会...

  • 中医分级诊疗还需配套措施跟进

    中医分级诊疗还需配套措施跟进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意在破解大医院患者扎堆“看病难”现状。中医分级诊疗是“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医改方向的一个重要举措。从各地试点实施情况看,中医分级诊疗制度已收到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健全医疗服务体系、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等方面的成效。 然而现实中,目前我国普遍存在“大医院看病难,基层医院吃不饱”的问题。究其原因,是...

  • 分级诊疗需“强筋健骨”是中医医院重大利好

    分级诊疗需“强筋健骨”是中医医院重大利好

    编者按: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首次对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功能进行了明确定位。此文一出,激起千层浪花,分级诊疗制度将直接、深刻地改变各级医院的定位、功能、发展方向等。对于中医医院而言,分级诊疗制度将传递未来发展的哪些信号,将给医院发展带来哪些变化,应该如何面对?这些都是医院管理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多处提及中医在推进分级诊疗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中医医院参与推进分级诊疗不仅...

  • 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医专科、专病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然而笔者每观其专科、专病之治疗特色,多数以教科书分型分类施治,实在难以看出有特色彰显。天下一色,特色何有?中医之根在中医文化,中医之本在疗效,中医学博大精深,流派纷呈,各有特色。中医人应继承创新,不可本本主义,分型治疗之形式,难以脱离书本。中医人应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凸显中医特色,增强疗效,实为中医发展之必要。 中医特色,乃是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辨证施治。中医是实践医学、经验医学。许多国医大师、中医名家,对疾病的治疗,一招一式,一方一药,一言一行,...

  • 少阳分布胸胁 太阴湿土主气 厥阴为三阴之尽

    少阳分布胸胁 太阴湿土主气 厥阴为三阴之尽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 源,而冲脉为血海,隶属 阳明,凡属脾胃虚弱.,气 血不足而致月经不调者, 每用调养脾胃,建其中气 而收功。又妇女经前呕 恶,头晕目眩,如坐船中, 多因水饮不化,停聚中 外浊气上逆而致,常用 温中化饮、降逆止呕之 法,如吴茱萸汤之类治 之。胃为燥土,以和降为 顺,如产后恶露不尽,,瘀 血内阻,以致胃失和降 而燥实发热,大便不通, 少腹硬痛者,亦可用桃 核承气汤泄热通便、活 血化瘀之法,从而收到 大便通、瘀血尽之效。总 之,“阳明居中,主土也, 万物所归”,不论阳明之 燥热或虚...

  • 《伤寒杂病论》厚朴组方用量分析

    《伤寒杂病论》厚朴组方用量分析

    •八两或一尺厚朴主消中焦腹满;五两厚朴主除胸满,化痰降气;四两厚朴主消上焦胸中气结胀满;三两厚朴主降气化痰;二两厚朴主降肺气以平喘或降气以助通便。 •即便按古之一两,今为一钱,那么,八两厚朴应为24克,也远远大于《中药学》教材中3~9克的规定,可见,若按《中药学》规定药量来用厚朴,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厚朴,《神农本草经》载其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在《中药学》教材中,厚朴被放在化湿药中,其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功效燥...

  • 胡希恕 六经八纲辨证分类

    胡希恕 六经八纲辨证分类

      六经八纲辨证分类形式繁多,但约之不越三种:一是原著分类法,二是类方分类法,三是据证分类法。但以后两种分类简便易行,颇为实用。   原著分类法即如原文以“六经”及“可”与“不可”名篇,毋庸赘述。类方分类法即如麻黄汤类方、桂枝汤类方等等,亦为医者所耳熟能详。而据证分类法则是病位和病性的统一,对临床认识疾病的病位和病性具有指导意义,胡希恕先生通过反复研究《伤寒论》原著及大量的临床验证,提出了个人独特的见解。   “据证分类...

  • 慢性病分级诊疗应重视中医药

    慢性病分级诊疗应重视中医药

    北京市中医局将在以中医医院为核心医院的医联体内,开展分级诊疗管理试点,制定《高血压、糖尿病社区卫生中医药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方案》,落实《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中医技术方案》和《糖尿病分级诊疗服务中医技术方案》。(据《北京晚报》2月29日 ) 短短十几年,我国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等慢性病已上升为对广大群众健康形成主要危害的一类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呈直线上升趋势,防治形势越来越严峻。 不可否认的是,中医药对慢性病防治有着系统的理论知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完善的理、法、...

  • 老寒腿分型选食

    老寒腿分型选食

    老寒腿属中医“痹证”范畴,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病。中医将痹证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等多种类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不同的食疗方法。 行痹表现为关节酸痛、游走不定,以膝、踝、肘等大关节多见,或兼活动不利,初期伴有恶寒、发热症状。治法为祛风通络,散寒止痛。可多食用大葱、花椒、丝瓜、木瓜等食物。 痛痹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剧烈,得暖则减,遇寒更甚,关节屈伸不利,畏寒,局部有冷感。治法为散寒止痛,祛风除湿。可选用紫苏、香菜、羊肉、生姜、韭菜、...

  • 十二时辰分段养生法(下)

    十二时辰分段养生法(下)

      十二时辰养生,就是按照一日二十四小时太阳运转的节律来养生。   辰时指早晨7点到9点,这时胃经当令,且天地阳气最旺,进食最容易消化,故辰时是一个适宜吃饭的时间,有朋友说为了减肥就不吃早餐,绝对是一个谬论。此时胃的力量最大,打磨食物的能力最强,到9点以后,是脾经值班的时间。脾经负责把食物变成精血,然后输送到人的五脏去,故早饭吃得再多也不会发胖。   巳时指上午9点到11点,这时脾经当令。脾是主运化的,刚刚吃过的早饭,下一个程序就该轮到消化和吸收了,脾就是负责这个环节。因为有了充足的营养,所以这个时候,是大脑最具活...

  • 春分养生 疏肝防旧疾养肝宜制怒

    春分养生 疏肝防旧疾养肝宜制怒

    由于春分节气的天气变化剧烈,温度与湿度往往相差很大,气候的骤变会导致人体的平衡失调,体弱者容易生病,旧病者容易复发,如高血压、心脏病、月经失调、眩晕、失眠、痔疮等均是此时的多发病。   疏肝首防气血瘀滞   由于冬季进补导致肝脏积聚了大量油脂,需要将肝脏储存的热量和垃圾释放、清理出来,肝脏先清理干净了,护肝才有意义。这就叫“疏肝”。   要让肝脏发挥正常功能,应注意保持情绪的平衡。要顺应情志抒发,喜怒哀乐都要抒发,但要有节制。在饮食上宜清补而不宜浊补,可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以养肝。  ...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