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 第25页

分 第25页

  • 分析H7N9禽流感的中医药防治

    分析H7N9禽流感的中医药防治

      ●这次禽流感的运气病机较为复杂,有时邪,也有伏邪;与风、火、燥、寒等均有关系。   ●从运气的观点看,疫毒藉时气而入侵,得伏气而鸱张。对危重症的治疗,需从伏寒、伏燥角度来强调扶阳、护津的原则大法。   最近出现的H7N9禽流感疫情。这是一种全球首发的新病,与一般流感的证候特征有所不同,死亡率高,若默守过去防治其它流感的经验方药,恐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应深入挖掘前人治疗疫病的宝贵经验,开拓思路,多途径探索更佳方法。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薛生白说:“凡大疫之年,多有难识之症,医者绝无把握,...

  • 春分时节保健养生 保持阴阳平衡

    春分时节保健养生 保持阴阳平衡

    春分时节,人们在保健养生上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春分过后,要避免情绪的波动,调理情绪颇为重要。应当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多做户外活动,放松身心。 要注意食物的阴阳互补。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疾病的患者要注意,此时的饮食调养应尽量避免偏寒偏热偏升偏降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需要添加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配上蛋类等滋阴食材。 春分后,吃有养阳功效的韭菜,可增强人体脾...

  • 中医药养生主要分为用术与用药

    中医药养生主要分为用术与用药

    太湖世界文化论坛2014年中医药文化发展高级别会议日前在澳门举行,雷允上药业成为会议期间参加中医药文化展示活动的唯一一家中药企业。除了传统名药六神丸、行军散、痧药蟾酥丸、玉枢丹、辟瘟丹等,雷允上根据素有“京城四大名医”之誉的施今墨先生所作抗衰老方剂“补固神气精血方”,运用雷允上经典的微丸工艺精制而成的“健延龄”胶囊,颇为引人瞩目。 施今墨中医研究院院长施小墨在现场介绍,其父早就提出了抗衰老概念,制定了五个抗老方剂,1959年献给国家,...

  • 秋分养生保健 应顺应阴阳平衡规律

    秋分养生保健 应顺应阴阳平衡规律

    秋分过后,真正意义的秋凉开始。养生保健也应顺应阴阳平衡的自然规律,情绪起居饮食运动等调整均应以“平衡为度”。 平静情绪 秋风萧索,万物由盛转衰,草木由荣转枯,逐渐呈现一派萧条颓废的景象。秋天自然界的萧瑟,使人容易触景生情,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易在他们心中引起萧条、凄凉、垂暮之感,勾起忧郁的心绪。此时情绪调养应保持安宁平静,以缓和秋天的肃杀之气对人心理上的影响。精神调节顺应秋气的特性,保持宁而不躁,敛而不泄,清而不浊,神气内敛,做到清静养神,排除杂念,达到心境宁静之状态。秋分过后适...

  • 中药十分复杂的量效关系

    中药十分复杂的量效关系

    •“量效关系”是源自西医化学药物研究的名词,用以表示在一定范围内药物的剂量(或浓度)增加或减少时,药物的效应随之增强或减弱,这种关系是确定临床用药剂量的基础。 •没有一定的量,就没有一定的质,也就没有一定的效。对量的运控能力,是衡量一个医生临床水平的重要尺度。“量化”对于一套思维体系、一门学科的应用与发展更是至关重要。 •和西药的量效关系研究相比,中医方药量效关系研究是一个巨大难题,不仅要研究科学层面的剂量阈,还必须研究哲学和艺术...

  • 徐贻聪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

    徐贻聪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

    人物简介 徐贻聪,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副会长。1963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同时入外交部。曾先后任新华社驻巴拿马分社记者、外交部美大司处长、中国驻尼加拉瓜使馆政务参赞、外交部美大司司领导成员、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外交部拉美司副司长、中国驻厄瓜多尔大使、中国驻古巴大使、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中国驻阿根廷大使。 □ 徐贻聪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 当今世界是互相依存的世界,人们在各个领域相互沟通和交流,形成了互不可缺的关系,外交则是联系各方的必要手段和工具。如何把中医药...

  • 2013年我国中医医疗服务现状分析

    2013年我国中医医疗服务现状分析

    •中医医疗服务量的增长源于三方面的推动:一是医保和新农合的广覆盖;二是中医医疗整体资源增长;三是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优势的发挥和自身工作效率的提高。 •非中医医疗机构中医服务较薄弱,各地卫生行政部门以及中医行政主管部门应重视非中医医疗机构的中医资源服务的培育利用,从政策到措施等方面真正的支持、扶持中医。 •应研究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如何科学制定,使之既能体现中医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不致亏损,又能真正控制费用,合理体现中医价格低廉,让患者受益 •呼吁有关部门能将中医...

  • 充分发挥中医优势 中医护理学科的学科内涵

    充分发挥中医优势 中医护理学科的学科内涵

    •中医护理学科的特色体现于在慢性病管理中融入中医养生康复理念与方法和发挥中医护理技术“简便廉验效”的优势。 •由于中医护理是基于长期经验的临床实践,属于复杂性干预,难以定量分析,导致健康教育、技术操作缺乏标准化。 •质性研究的引入,可提供更丰富的临床证据;循证护理的引入,有利于中医护理对自身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从而加快这一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进程。 中医护理是我国护理的一大亮点,在我国的医疗保健中发挥了重要作...

  • 兼论六经当以虚实分阴阳

    兼论六经当以虚实分阴阳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治学要经过三个境界。笔者认为,中医辨证在“谨守病机”的旗帜下,也有三个境界。要在“常规辨证”(病性病位)的基础上,给予宏观的整体洞察(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和微观的一步到位(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六经”分为实、虚两大类:实为阳(即六经的“三阳”);虚为阴(即六经的“三阴”)。实证分为在表(即太阳)、在里(即阳明)。虚证分为在里之中焦(即太阴)、在里之全身(即少...

  • 阻击“上火”分型选中成药

    阻击“上火”分型选中成药

    生活中,人体上火可分多种。所以,阻击“上火”要分型选药。 实火上蒸此类人群多表现为口干舌燥、嗓子冒火,病人的口渴感非常严重,会不停地喝水。但喝过水后,症状仍然不能缓解。这类病人应选用一些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的药物,比较常见的有黄连上清片、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片等。 阴虚火旺此类人群的口干多不大严重,渴的感觉相对较弱,喝水量也不多,喝水仅仅是为了润润嗓子。此类患者可选用金果饮、麦味地黄口服液、知柏地黄丸等进行滋阴降火、养阴生津治疗。 湿热口黏这类病人除了嗓子干疼外,还伴有&ldq...

  • 秋分防秋燥症

    秋分防秋燥症

    保暖防凉燥 在昼夜均等的秋分节气,养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 秋分后空气干燥,容易引起干咳、声嘶、皮肤干裂、大便燥结等“秋燥症”。 “秋燥症”分温燥和凉燥,秋分前暑热未散,多见温燥;秋分后气温速降,寒凉渐重,多现凉燥。秋燥温与凉的变化,还与每个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要防治凉燥,除了饮食上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等,平时还要坚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

  • 优质资源利养身 四季分明利养“气”

    优质资源利养身 四季分明利养“气”

      优质资源利养身 四季分明利养“气”   王宇介绍,“养生”一词,最早出于战国时期《庄子·养生主》,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黄帝内经·素问》明确提出地域养生观点:“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歧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意思是说空气清新、气候寒冷地区的人多长寿。《黄帝内经》又解释,即...

  • 分时段喝茶最养生

    分时段喝茶最养生

      以茶养生的关键就是掌握喝茶的最佳时间,什么时候喝茶最好?      早晨喝红茶补水降血压   有人说,喝茶最佳时间是早晨。因为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人体消耗大量的水分,血液的浓度大。饮一杯淡茶水,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而且还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血压。特别是老年人,早起后立即饮一杯淡茶水,对健康有利,饮淡茶水是为了防止损伤胃粘膜。   专家认为,早上适宜喝红茶。人在睡了一夜之后,身体往往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喝红茶则可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能够祛除体内寒气,让大脑供血充足。   红茶性质温和,可在每天早上...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下午15点至晚21点是一日之“秋季”。   人的阳气一日之收与藏和生与长同等重要,如同成熟的谷物,只有收割进仓,才是真正得到。一日之收而未收,如同谷物遗散未归,人体会亏欠,不堪重负导致衰败。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5节气的茶,浓缩了天地收敛之气,统称为“秋收茶”。秋季品“秋收茶”,以茶力助人力秋收阳气。   品秋收茶,应根据人血清血浊不同,南方北方不同,春、夏、秋、冬不同而区别对待。   血清者,神经系统灵敏,...

  • 秋季进补 分清个人体质

    秋季进补 分清个人体质

      寒露刚过,天气转凉,不少人以“秋令进补”之名吃起了人参、燕窝、十全大补汤……然而,专家提醒,秋季进补切不可乱补,先要分清个人体质。      乱补过头反伤身   桂林市民周燕在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最近这段时间,她常常加班。周燕的母亲心疼女儿,便炖了一罐当归人参乌鸡汤,周燕晚上下班后看到鸡汤,很是感动,当即喝了2碗,喝完就感觉浑身发烫,有点不舒服,睡上怎么也睡不着觉。第二天早上周燕就发烧了,而且鼻血狂流不止。用棉球紧急塞住鼻子后,周燕只好请假在家...

  • 疲劳综合征的辨证分型选方

    疲劳综合征的辨证分型选方

    疲劳综合征是亚健康状态的一种特殊表现,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严重疲劳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记忆力减退、四肢倦怠、头晕失眠、思维不集中、头痛、咽喉痛、关节痛及抑郁等多种症状。临床根据辨证分型,选方如下。 1.湿热阻滞型症见疲乏无力、头晕头胀、胸脘痞满、烦热、心神不宁、郁闷悲伤、厌世,舌苔黄腻、脉滑。治以清热化痰、健脾除湿、醒脑调神。方用导痰汤和小陷胸汤加减:党参、茯苓、石菖蒲、远志各18克,苍术、瓜蒌、胆南星各 12克,黄连、半夏、橘红、木香各9 克。水煎分2次服,每曰1剂。 2.脾虚湿阻型症见疲乏、不思饮食、四肢困倦、...

  • 银屑病的中医证候分布和演变 中医文化发展

    银屑病的中医证候分布和演变 中医文化发展

    银屑病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中医治疗疗效较好,副作用小,但治法纷繁杂乱,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因此探索本病的辨证规律,建立中医治疗的规范,是亟待完成的工作。日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原院长王莒生领衔的“银屑病(白疕)‘从血论治’辨证体系的系统确证研究”获2014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为建立中医治疗银屑病规范作出了贡献。 该项研究基于著名中医皮外科专家赵炳南教授的理论进行了创新。赵炳南提出,银屑病(白疕)发病的病位在“血&rdqu...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湿邪是六淫中致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湿病又有湿热、湿寒之分。湿热病在叶天士的《温病学》及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中专篇论述,这里不再赘述。而湿寒病至今尚未见有专篇立论,只散见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历代医家医案论文中,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专篇论述湿寒病,明晰湿寒证的病因病机及诊治方法,为湿寒之邪引起的病证初画一个系统体系,为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起相关作用。   湿寒病多由阳气不足、湿寒过盛的人患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由于当代人多喜凉食冷饮,湿寒之气直中胃肠,伤及中焦阳气,造成脾胃阳虚,不能化阴,湿...

  • 什么是气 中医“气”的分类

    什么是气 中医“气”的分类

      要想了解中医里的“气”,真是件很让人泄气的事,因为实在是太过复杂讨厌。复杂讨厌到什么程度呢?就连“泄气”,在中医里都有另一种意思。      什么是气   中医里的气有所不同,指的是存在于人体中无形的精微物质或是能量。气是人体生死攸关的组成部分,“气聚则生,气散则亡”。这个不难理解,人“断了气”,自然活不了。      气的分类   那么,人体内的气是怎么来的呢?按来源分,气有先天精气、水...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凌晨3点至上午9点是一日之“春季”。3点是寅时“寅初”,是一日“立春”;4点是寅时“寅正”,是一日“雨水”;5点是卯时“卯初”,是一日之“惊蛰”。惊蛰之后,万物苏醒,人的百脉逐渐活跃。如今现代人违反自然地方太多,人与自然脱节,一日之惊蛰后睡不实又不愿起床,气血受阻变酸导致腰痛;清阳上行不畅,头脑浑浊。   晨茶是“洗血&rdq...

  • 陈文伯男科治疗 同病异辨 治分百法

    陈文伯男科治疗 同病异辨 治分百法

    陈文伯,男,1936年生,出身于中医世家。主任医师,教授,著名中医内科、男科专家,中国现代男科奠基人之一。原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院长,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陈文伯工作站指导老师;现任京城名医馆馆长,炎黄国医馆馆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60余年,对内科杂病、男科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研制中药新药3种,内科、男科系列中药内部制剂30余种,曾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撰写中医专著1...

  • 尿液的颜色气味状态上能分辨出男人的身体状况

    尿液的颜色气味状态上能分辨出男人的身体状况

    清晨第一泡尿是很重要的,从尿液的颜色、气味、状态上能分辨出男人的身体状况、饮水量够不够、身体疾病等等。 尿上浮泡泡:男人的“前腺”危机 如果你发现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且久久不散,这可能是肾炎的早期症状或提示男士患有前列腺炎。这种“小泡泡”是因为尿液中的蛋白多引发的,肾炎最早期的改变就是尿液中出现蛋白,如不积极治疗,易出现肾功能不全等问题。 此外,如果男士患有前列腺炎,尿液中可能携带前列腺液,这样会在尿液的表面有油...

  • 养生达人 分享养生经验自制神器
  • 中药仅仅是中医的一部分 中医不是只有喝汤药

    中药仅仅是中医的一部分 中医不是只有喝汤药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中医不是只有喝汤药。中医的内涵很广,包括养生、防病以及治已病。《内经》首重养生,次及治未病,再及治已病。中医既有神农至伊尹至仲景一脉相传的汤药学派,亦有《灵枢》所倡导的针灸学派。后世衍伸了许多养生、防病及治病的方法,如气功、按跷、拔罐、刮痧、拉筋、运动等,都可算是中医的组成部分。 气功有意守丹田之说,认为有培元固本之效。何处是丹田?一般来说,多以脐下气海或关元为丹田。王正龙先生提出:丹田在自身皮囊之内,也就是说全身无处不是丹田。其理源自《内经》,“存精于肝,存精于心,藏精于...

  • 阴阳划分内涵 阴阳病欲解之异

    阴阳划分内涵 阴阳病欲解之异

      《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笔者认为,这是学习《伤寒论》的纲要之一,但各家注释纷争不一,此纲要理解不清,难以学好《伤寒论》。   阴阳划分内涵   本条是以人体阴阳为纲要来认识的,那么这个人体阴阳是如何划分的呢?《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虽...

  • 经典古籍内容分析“随症施量”

    经典古籍内容分析“随症施量”

    “随症施量”指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在确定理法方药后,依据患者症状轻重的变化,灵活调整方药剂量,以取得更佳疗效的过程。 大多数中医认为,遵循“随症施量”的诊疗策略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因此,这一与疗效密切相关的临床诊疗策略在中医药临床研究领域已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科学地表述“随症施量”、客观地阐释“随症施量”诊疗策略的科学性,对阐明中医的方药剂量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 辨证分型治秋燥

    辨证分型治秋燥

      秋天尤其是深秋气候干燥,在久晴无雨、秋阳以曝之时,人们常易出现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肤干燥等津气干燥的见证,此即秋燥。秋燥是秋季感受时令燥气之邪引起的外感疾病,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土地干旱和沙漠化的日趋严重,随之而来的秋燥也越来越多。   秋燥的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与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发病时间多集中于入秋后的9、10、11月3个月,入冬以后,症状均能逐渐消失。秋燥的诊断并不困难,初起常具有肺卫证候,一般说,在秋季出现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等口、鼻、咽、唇津气干燥见症者,即可确诊(需注意与肺结核、支...

  • 中药剂量在中医文献中的分布特点

    中药剂量在中医文献中的分布特点

    中药超大剂量应用,是指中药处方剂量超过了该药法定剂量的上限范围。中药超大剂量应用属于临床中药学的研究范畴。 中药剂量在中医文献中的分布特点 按一般统计规律,药的剂量在医学文献当中应当是常态分布。但是,大量方剂分析表明,附子、大黄、人参、杏仁、当归、甘草等20味中药的汤剂和散剂剂量在中医文献中的分布却不是常态的。 若以某一味药的某个剂量在中医文献中出现频率为纵坐标,剂量为横坐标进行画图的话,这种非常态分布在图上表现出如下特点:一般都有三个集中区,可以划成”山&...

  • 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作用

    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作用

    3月26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召开的2015年全国中医医政工作会议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要将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与探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作用,将患者“留”在基层。 看到这样的报道,在农村从事中医临证已过20年的笔者有自己的一些见解。笔者认为,要让患者“留”在基层,必须优先发展基层患者信得过的中医。当前,一些卫生院招来的中医院校毕业生不会看中医,民众不信任其医术;长期在山...

  • 民谚释义 掌握“春捂秋冻”的分寸

    民谚释义 掌握“春捂秋冻”的分寸

    民谚释义 春、秋二季,处于冬夏交替之间、阴阳变化之际,属于阴阳转化的过渡季节:春季,气候乍寒乍暖,阳已升而阴未消;秋天,昼热夜凉,阳始退而阴渐长。此时,如果人的机体调节功能适应了这种变化,就不发生或很少发生疾病;反之,就要生病或引起疾病流行。从人类生活的实践看,中医学的认识是非常正确的,对人类的健康生存具有关键性意义。 掌握“春捂秋冻”的分寸 中医学以阴阳为刚来认识人体,是把人作为大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来对待的。人与天地相应,因此,人体生理、病理的...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