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第21页
-
中满腹胀,寒胀中满分消汤,肠系膜淋巴结核
中满腹胀 徐某,女,24岁。患大便溏泻已二年多,每日三四次。逐渐发展为中满腹胀,从心下至少腹胀闷不堪,尤其以进食后为甚。饮食乏味,带下多,手心灼热。西医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核”,按结核治疗无效。其人舌质淡嫩,苔薄白,脉沉弱无力。此证属脾虚有寒,中气不运,清阳下陷,浊阴在上;又带下多而手心热,正是东垣所谓内伤之热。 黄芪10克,党参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厚朴10克,半夏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黄连6克,吴茱萸6克,生姜6克,草蔻仁6克,荜澄茄6克,益智仁6克,干姜...
-
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虚实寒热之别 中医分型论治
作者简介:张德超,男,江苏高邮人,生于1937年,少承家学,后深造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师从中医学家岳美中教授。曾任高邮市中医院内科主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60余年,擅长肝胆、脾胃病及疑难杂症、老年病诊疗,著《医道求真录》。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幽门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从而使胃黏膜产生炎症、糜烂和出血,胃黏膜屏障功能减弱,引起氢离子弥散增加而导致的胃黏膜慢性病变。 本病病机主要为胃失和降,胆邪上逆,治以和胃降逆。但由于患者素...
-
胃痞的中医分型辨治
胃痞是由于感受外邪、饮食 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导 致中焦气机阻滞而表现为胃脘 痞满不舒的病证。 脾胃虚弱型:证见中脘胀闷 痞满,纳呆少食,倦怠乏力,便溏 或腹泻,舌淡红,脉细弱。治宜健 脾和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 味: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 12克,半夏12克,陈皮6克,木 香6克,砂仁3克(后下),炮姜3 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胃阴不足型:证见胃脘灼 热.口干舌燥,似饥不欲食,大便 秘结,舌红少津有裂纹.脉细带 数。治宜养阴益胃。方用一贯煎 加减:沙参12克,麦冬12克,生 地12克,...
-
王晞星:以和法分期论治大肠癌
王晞星团队在临床大量病例中总结经验与思路,开展多项研究,有效证实中医药的早期介入、应用和法分期辨证论治在大肠癌治疗中的重要意义。总体上,术前宜调和寒热、术后重调和肝脾、化疗期主调和气血、肝转移期调和升降,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刻下症进行加减用药。 大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放化疗等手段能不同程度治疗或缓解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手术并发症及放化疗毒副作用也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 国医大师、山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王晞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多年,擅长治疗肿瘤及消化系统疾病...
-
胃痛又称胃脘痛 病因病机分证论治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多见于西医的胃炎、胃溃疡等病证。 病因病机 胃痛究其成因有三,一为情志波动,肝气犯胃;二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三为气候骤变,寒中脾胃。 分证论治 胃病辨治首先要分清虚实。关键看舌苔,苔腻为实,苔薄为虚。实证苔腻,证属痰浊阻滞或湿阻中焦,治宜祛痰化浊或芳香开胃,以温胆汤、保和丸为主方化裁,主药有竹茹、枳壳、茯苓、陈皮、石菖蒲、郁金、莱菔子、焦三仙、木香、公英、连翘、生牡蛎。并应区别寒凝、气滞、胃热、血瘀,分别给予散寒止痛...
-
慢性胃炎中医体质分型
中医体质类型与慢性胃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 依据有无胃黏膜固有腺体的减少,慢性胃炎的病理分型可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高,癌变可能性大。减缓或阻断癌变发生,已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热点,这与中医注重“未病先防”理论相吻合。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疾病的发生和转归的差异及个体对治疗的不同反应。本研究将传统医学的宏观理论与现代医学的微观概念相结合,旨在探究不同病理分型的慢性胃炎在不同类型体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
-
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营养治疗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新冠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潜伏期一般1~14d,多为3~7d,传染性较强[1]。由于新冠肺炎为新发传染病,目前尚无系统、规范的营养支...
-
咳嗽食疗 分清外感和内伤之咳
医生,可以给孩子炖雪梨吗?可以喝萝卜水吗?可以煲川贝吗?可以喝蜂蜜吗?......。当孩子咳嗽时,这些是家长经常会提及的问题。 咳嗽的食疗同其治疗一样,也要分清外感和内伤之咳,才能更好的配合药物治疗。 一般来说,咳嗽时间较短的,伴有发热的属于外感咳嗽。咳嗽时间较长,或反复迁延的,或干咳时间长的,属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又分为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两种。内伤咳嗽分为痰湿咳嗽、痰热咳嗽、气虚咳嗽、阴虚咳嗽等几种。 1 风寒咳嗽 多见于冬春两季。表现:痰多色稀白,呈泡沫状,喉间有痰声,易咳...
-
上呼吸道感染分类 如何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冬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90%是由病毒引起的,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上呼吸道感染分类 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起病较急,主要症状为打喷嚏、鼻塞、流涕、咽干、咽痛、头痛乏力等。临床检查时,有鼻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现象,咽部轻度充血。一般3~7天即可痊愈。 急性咽喉炎 主要有咽部发痒、灼热、疼痛、干咳症状。 细菌性扁桃体炎 起病急,有恶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咽痛明显、吞咽时疼痛加剧、头痛乏力等症...
-
小儿哮喘的中医解读 哮喘患儿体质分型
小儿哮喘的中医解读 中医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源远流长,内因主要是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导致痰邪内伏,隐伏于肺窍,成为哮喘的夙根,外因则认为同感受外邪(风、寒、热),接触异物(花粉、尘螨)、异味(油漆)以及饮食内伤(生冷冰冻食物、煎炸食物、奶制品)等。中医古籍中对哮喘治疗的记载,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大法。 因此中医辨证治疗将哮喘分为发作期及缓解期。发作期以邪实为主,从肺脾论治,宣肺理气治痰为先,缓解期以正虚为主,从脾肾着眼,以理脾、补肾为法。发作期攻邪以治标,缓解期扶正以治...
-
膏滋方临床应用 分享顾植山的一则典型案例
随着膏滋方在临床上逐渐推广应用,膏滋方治疗慢性病、调治亚健康的功效已经逐步被认同。然而,作为治未病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膏滋方冬藏精思想以及治未病内涵如何在处方思路中得到体现,在普遍意义上尚处于不被熟知和了解的阶段。笔者通过多年实践以及跟师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临证,对运气理论与治未病思想指导膏滋方临床应用略有感悟。近日,因追访服用膏滋方患者疗效,发现有位患者已近五年未复发。随着斗转星移,运气更迭,当年看不懂的方子,今天回顾品味起来忍不住赞叹天人合一力量之神奇与中医治未病思想之高超。在此分享顾植山的一则典...
-
糖尿病咳嗽治疗思路 中医分型论治
衡先培论治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咳嗽的临床经验 咳嗽,既是一种症状也是一种疾病,四季均可以发生,秋季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易发生咳嗽[1],一日之中或晨起剧、或午后甚、或夜间重、或全天无异。在临床工作的30余年里,衡先培教授发现因老年人有着独特的生理基础,且老年人患有糖尿病后出现特殊的病理变化,加之受自然昼夜节律的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咳嗽多在夜间发生,故这种咳嗽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及治法有所不同,衡先培教授从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咳嗽的病因病机出发,对其进行了辨证论治,现将经验整理如下,望能启发诸位同道。...
-
基于聚类分析的雾霾伤肺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环境污染加重, 一 种新型天气— — —雾霾天气频繁出现, 且持续时间大有 延长之势。雾霾天气引发视程障碍和聚集效应, 不利 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 严重威胁人体健康。雾霾的 主要组成为细颗粒物 PM10 以及 PM2. 5, 由于 PM2. 5 粒径更小, 可在空气中长时间停留、 远距离运输, 且可 以避免人体鼻腔及呼吸道的拦截过滤作用, 从而直接 进入并黏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 因而 PM2. 5 成为 雾霾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元凶, 尤以呼吸...
-
感冒咳嗽处方中常用中药统计分析
名医处方以其直观性和客观性强的特点再现了名医临证用药的经验,整理研究名医处方也是传承名医学术精华的一种方法。现从1990年~1992年间,对王绵之千余张处方中选取主治感冒咳嗽的185张处方,悉心恭整,在数据统计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以期客观、准确再现王绵之用药的规律和特点。 处方用药整理原则 本文选取王绵之主治感冒咳嗽的185张处方,将其中常用中药进行归类整理,整理统计的项目包括常用药、出现频次、处方常用量、处方常用量重现率、药量范围。 常用药筛选原则 处方常用药的界定 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