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
-
陶氏柴葛解肌汤治疗三阳合病,头痛发热,心烦不眠,恶寒无汗,嗌干耳聋,眼眶痛,衄血,脉浮洪而紧。现用于外感热病、沙门氏菌属感染、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等。陶氏柴葛解肌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陶氏柴葛解肌汤的秘方制作方法,陶氏柴葛解肌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三阳合病,头痛发热,心烦不眠,恶寒无汗,嗌干耳聋,眼眶痛,衄血,脉浮洪而紧。现用于外感热病、沙门氏菌属感染、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等。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陶氏柴葛解肌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三阳合病,头痛发热,心烦不眠,恶寒无汗,嗌干耳聋,眼眶痛,衄血,脉浮洪而紧。现用于外感热病、沙门氏菌属感染、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等。...
-
大青龙汤(《伤寒论》。)治疗外感风寒,内有郁热,发热恶寒俱重,头痛身疼,无汗烦躁,脉浮紧;或咳嗽气喘;或溢饮有表证兼里热者。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病溢饮者。喘及咳嗽,渴欲饮水,上冲,或身疼,恶风寒者。用于急性热病之初起高热者,如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急性支气管炎(风寒型)、哮喘性支气管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病。大青龙汤(《伤寒论》。)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大青龙汤(《伤寒论》。)的秘方制作方法,大青龙汤(《伤寒论》。)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内有郁热,发热恶寒俱重,头痛身疼,无汗烦躁,脉浮紧;或咳嗽气喘;或溢饮有表证兼里热者。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病溢饮者。喘及咳嗽,渴欲饮水,上冲,或身疼,恶风寒者。用于急性热病之初起高热者,如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急性支气管炎(风寒型)、哮喘性支气管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病。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大青龙汤(《伤寒论》。)...
-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卷三。)治疗三阳合病,头痛发热,心烦不眠,恶寒无汗,嗌干耳聋,眼眶痛,衄血,脉浮洪而紧。现用于外感热病、沙门氏菌属感染、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等。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卷三。)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卷三。)的秘方制作方法,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卷三。)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三阳合病,头痛发热,心烦不眠,恶寒无汗,嗌干耳聋,眼眶痛,衄血,脉浮洪而紧。现用于外感热病、沙门氏菌属感染、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等。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卷三。)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三阳合病,头痛发热,心烦不眠,恶寒无汗,嗌干耳聋,眼眶痛,衄血,脉浮洪而紧。现用于外感热病、沙门氏菌属感染、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等。...
-
小小香囊作用大 提高呼吸道免疫功能
预防感冒有作用本着古为今用的目的,按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香囊中的药物成分,选用了高良姜、佩兰、桂皮、冰片等研末成粉均匀调和,取药3~4克放入自制香囊中进行预防感冒实验。选择一个室内外湿度相差悬殊的工厂车间,对平时易感冒人群进行观察,其中120位工人每日上班把香囊悬挂胸前,10天更换一次香囊,另120位未用药囊,经3~4个月连续观察,120位挂香囊工人患感冒率为17.5%,而另120位工人患感冒率达到30.8%。这说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香囊药物对预防感冒具有一定效果,与楚地古风俗认为“巳疠”和...
-
中药加减巧治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等,若见发热恶 寒、头痛口干、喉痒咽痛、咳嗽、气 急、舌质偏红、脉数等症,中医辨证属 肺热型,用中药加减治疗有较好疗效。 处方:沙参30克,金银花15克, 菊花、杏仁各10克,薄荷(后下)6 克,甘草2克。 加减:咽喉肿痛去杏仁,加玄参 15克,桔梗、蝉蜕各6克;肺热偏盛、体温较高加黄芩12克,蒲公英20克;咳嗽较剧去薄荷,加前胡、浙贝母各 12克;气急较甚去薄荷,加枇杷叶 (包)12克,地龙10克;痰多去薄荷,加半夏、茯苓、芦根各12克。 用法:...
-
自拟苏蛤膏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魏北涵为鄂州市首届名老中医,从医60余载,经验丰富,用药轻巧廉验,擅长于治疗妇科、儿科疾病及疑难杂症。其自拟苏蛤膏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苏蛤膏组成:苏子、杏仁、白芥子、桔梗、茯苓、前胡、陈皮、半夏、枇杷叶、百部、太子参各100克,款冬花80克,蛤蚧1对。用法:上药共煎取汁,加适量白糖或蜂蜜收膏(药房代制),每次服15~20毫升,温开水冲服,早晚各1次。功效:化痰止咳、补肾纳气、敛肺平喘。 适应症:此方一般于入秋后气候转凉未发病时给易感儿服用,可增强体质、抵御外邪侵袭、祛除体内伏...
-
吃海蜇疗呼吸道疾病
海蜇又叫水母,其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疗滋补与药用保健作用。海蜇中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碘、磷、铁和烟酸等多种营养成分。中医认为,海蜇性味咸、平,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祛风除湿、化积润肠等功能,可用于治疗咳痰、哮喘、痞满、头风、大便燥结、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的治疗。《本草纲目》还说,海蜇可主治妇人劳损、积血带下、小儿风疾、丹毒、烧烫伤。 民间常用海蜇来辅助治疗呼吸道疾病,如急、慢性气管炎,可用海蜇200克,荸荠200克,熬汤食用;哮喘者可将海蜇用冰糖拌后蒸食;用海蜇皮、鲜猪血各50克炖服,可以清除...
-
反复呼吸道感染中药香袋可防治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对小儿1年内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次数超过一定范围的统称,是小儿常见病,发病率达20%左右。笔者认为该病多属气虚感冒范畴,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机体正气不足易为邪气侵袭,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基本病因病机。在中医“未病先防”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内病外治”法,以自拟防感香袋防治脾虚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8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取黄芪125克,苍术、辛夷、白芷、蝉蜕、桂枝、麦芽、砂仁、苏叶、桑叶、野菊花各 62.5克,柴胡21克,鱼腥草、防风、花椒、川芎、桔...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几则膏药治疗方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系指上呼吸道和支气管、细支气管、肺等部位的反复感染或经久不愈,临床以发热、咳喘等症状反复发作或久治难愈为基本特征,本病是小儿机体抵抗力低下所致。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脾肺气虚所为,当以健脾补肺、固护肌表为治,介绍几则膏药治疗方,方法简单,效果较好。 杞芪参膏:枸杞子、黄芪、太子参各150克,蜂蜜适量。将诸药择净,水煎取汁,共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后,加蜂蜜适量调匀即成。每次10克,每天2次,开水冲饮,或调入稀粥中服食,可补益肺肾。适用于小儿体弱自汗,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护卫...
-
通过食疗方改善呼吸道疾病
冬季的空气湿度减小,让很多人都患上了呼吸系统疾病。通过食疗的方式可以改善呼吸道疾病的症状。 杏仁川贝百合粥 做法:杏仁、百合各30克,川贝15克,糯米50克。把杏仁、川贝、百合洗净,加适量水煮约1小时,捞去药渣,再放入糯米,煮约30分钟。 功效:可降气、润肺、止咳,改善咳嗽有痰、胸闷少气、口干舌燥等症状。 滋阴银耳粥 做法:沙参3克,山药250克,玉竹、麦冬各12克,红豆15克,白木耳8克。把沙参、玉竹和麦冬放入药袋中,加水熬煮约40分,汤汁备用。将红豆放入锅内,加水浸泡一小时,开大火煮滚,转为小火,煮1...
-
调治肺经 也治呼吸道疾病
肺经,即手太阴肺经,十二经脉之一。按揉肺经的穴位对呼吸道疾病很有效果。 中府穴脾肺之气汇聚之处,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中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喘等,是防治呼吸道疾病的要穴。 天府穴位于鼻尖处。鼻气通于天,肺开窍于鼻,该穴治疗过敏性鼻炎,对止鼻出血很有效果。 孔最穴在腕横纹上7寸。主管毛孔,治鼻出血、痔疮的要穴,对感冒可起到发汗的作用。治急性咳嗽、急性咽喉痛、咽喉肿痛效果好。 太渊穴仰掌,腕横纹之桡侧凹陷处,上气不接下气时,多按揉能补肺气。 鱼际穴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鱼际处。属火穴,治疗热性肺...
-
呼吸道疾病 中医绿色疗法
呼吸道疾病影响患者的自由呼吸,治疗也较为棘手,缠绵难愈。对付它,中医有很多简、便、廉的绿色疗法,效果明显,不妨一试。 督灸 适用于慢阻肺、肺纤维化、肺部感染(包括真菌感染)。能温肾壮骨、补精益髓、温经通络、豁痰祛瘀、行气活血、祛寒除湿。 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脊柱,常规消毒脊柱及两侧皮肤,从大椎穴到腰俞穴之督脉处撒上一层薄薄的督灸粉,铺桑皮纸,在上面放4厘米厚、6厘米宽的生姜泥,再于生姜泥上铺3厘米宽、2厘米厚的艾绒条施灸,共施3次,每次约两小时,一个月重复一次。3个月为一疗程。 脐灸 ...
-
立秋燥咳 呼吸道疾病偏方
立秋后天气渐凉,风干气燥,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尤其易引起燥咳。燥咳的症状表现为干咳不止,无痰或少痰,痰难咯出,痰中带血丝,并伴有口干咽痛、喉痒、声音嘶哑、舌红少津等症状。推荐几款有助于清除燥咳的食疗方法,中老年人及急、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不妨一试。 生姜茶:生姜洗净切10片, 茶叶7克,共煮成汁饮服。可发汗解表、温肺止渴,对流行性感冒、咳嗽颇有疗效。 蔗汁粥:新鲜甘蔗500克,去皮榨汁备用,取粳米50克,煮成粥后兑入蔗汁60毫升,再用文火煮沸一次,调匀即可食用。 蜂蜜萝卜汁:白萝卜400克,洗净...
-
治上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炎 止咳利咽方药组成
方药组成 组成:川贝10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每日1剂,上药浸泡半小时。武火煮开,文火再煮30分钟,取汁,加水再煎30分钟,取两次汁,混匀,分2~3次早晚温服。 功用:止咳化痰,利咽润喉。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疾病引起的咳嗽,无痰或多痰,咽干,咽痛,声嘶等。 方解:贝母清痰止咳而利心肺,桔梗开肺利胸膈而治咽喉,杏仁润肺燥止嗽平喘之剂。甘草和诸药止咳祛痰而健脾。《圣济总录》贝母丸为贝母、杏仁、甘草三味为末炼蜜为丸。为治肺热多痰,咽喉干燥名方;...
-
急性支气管炎 上呼吸道感染 治方
急性支气管炎 王某,女,73岁。2008年2月13日就诊。 主诉:咳嗽一月余。患者1月前受凉后出现恶寒、低热、咳嗽,经口服消炎西药后恶寒发热均消,但咳嗽未见好转。刻下症见:咳嗽频作,咳声稍嘶哑,痰量极少;神情低落,不欲多言语,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口干,饮水不多;夜间睡眠微有汗出,大便稀溏,气味不重,每日1次,小便正常;舌痛较甚,舌质红,舌中有裂纹,舌前少苔,脉沉细。西医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认为证属邪在少阳的寒咳兼见肺阴不足。拟六味小柴胡汤加味,处方:柴胡12克,黄芩10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五...
-
益气健脾 高真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名医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脾胃气虚)方 处方:黄芪、炒山楂各8克,党参、白术、炒神曲、炒麦芽各6克,川黄连、丁香、砂仁各3克,陈皮、肉豆蔻各5克。 用法:水煎分4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健脾。用于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属脾胃气虚型。症见咳嗽发热时有发作,体型瘦弱,生长发育明显较同龄小儿差,面色不华,纳食不佳,不好活动,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创方者:高真 名医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脾虚肝旺)方 处方:柴胡、枳壳、法半夏、香附各5克,黄芩3 克,太子参、茯苓各8克,川芎、白术、陈皮...
-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药膳食疗方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器官组织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尚不完善与成熟,易患呼吸道疾病。此时饮食营养对儿童来说格外重要,这是由于儿童迅速生长发育过程,需不断及时补充各种营养素,以达到器官组织的完善。患病时,儿童的机体呈现不正常状态,营养代谢失衡。此时,食疗药膳能纠正机体内部的失衡,有利于疾病痊愈。现对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药膳食疗方介绍如下。 一、感冒 由于儿童体质弱、免疫力差,加上目前不少城市空气污染,在气温剧变、温差大的情况下更易发病。中医认为,外感风寒或风热时邪是上呼吸道感染 的主要原因。当病儿体内正气不 足,病邪便乘...
-
呼吸道感染 感染后咳嗽 中药治方
反复呼吸道感染 林某,男,5岁。患儿自3岁后,即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经常输液治疗,每次皆需10天左右方可好转,严重影响患儿身体生长发育及家庭生活。此次慕名来孙浩处就诊。家长代诉患儿素来胃纳不佳,二便尚可,夜寐欠宁,汗多。刻下:形体瘦弱,面色淡白,山根色青,咳嗽阵作,喉间有痰,咽不红,舌质淡白,苔白中部稍厚,脉细弱。 证属脾肺气虚,营卫失和,痰湿阻肺。治宜健脾补肺,调和营卫,化痰止咳。处方:生黄芪8克,煨白芍4克,桂枝6克,大枣1枚,生姜3片,甘草2克,炒麦芽8克,川贝母4克,橘红6克...
-
痰热清注射液可以用于术前无呼吸道感染
随着人文关怀理念的不断深入和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选择全麻插管下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正常情况下,气管或肺组织内常处于无菌状态,全麻气管插管属侵入性操作,使咽喉的防御机制受到损害,寄居于口咽部的细菌随气管插管进入下呼吸道,便可引起机会性感染,出现咳嗽、咳痰等不适,并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肺部感染,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因此肺部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关键在于增强支气管肺部的抗感染能力和咳嗽咳痰症状的控制。 痰热清注射液的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抑菌、抗病毒、清热、止咳、化痰等作用。临床实践发现痰热清注射液术前雾化吸入...
-
清热解毒法治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中包括鼻、咽、喉的感染,临床一般统称为上感。90%左右由病毒引起,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发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旁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病。 上呼吸道感染如因细菌引起,可选用适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氧氟沙星。单纯的病毒感染一般不用抗生素。对于病毒感染,化学药物治疗疗效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