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
-
大肠癌能治好吗?老中医秘方
周维顺,全国名老中医,浙江省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肿瘤委员会常委,从医近四十年,擅长中医药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尤其在消化道肿瘤方面如大肠癌有着独特的临床经验,疗效甚好。现将周老在大肠癌方面的诊治经验介绍如下。 肠癌为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它主要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目前大肠癌发病率已在我国上升到了第四位,本病患者发病平均自然存活时间为十四个月,若得到合理治疗,可望长期存活。本病属于中医“脏毒”、“锁肛痔”、“下血”、“下痢”等范畴。周老认为其病因病机分为内因和外因,外因为嗜食肥甘,饮食不...
-
DNA甲基化与大肠癌相关性的研究
表观遗传学表现为DNA甲基化谱、基因表达谱和染色质结构状态在细胞间传递的遗传现象而不涉及DNA序列变化的一门科学。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是常见的表观遗传学研究内容,其中DNA甲基化在基因表达、基因组印记、染色体稳定性和胚胎发育等方面均扮演重要角色,因此研究最为广泛。DNA甲基化被认为是继基因突变、缺失这两种机制后,导致抑癌基因失活的第三种机制,是肿瘤中最常见的分子改变之一。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越来越高,已高居世界恶性肿瘤第3位,病死率第4位。故早期发现、诊...
-
大肠癌中医辨证论治
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多 种多样,尤其是不能耐受手术及 放、化疗的晚期癌症患者,这些 症状严重地损伤了患者的生存 质量。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在肿瘤 患者的症状控制方面有较好的 疗效。 1.脾胃虚弱型主证:腹胀 便溏,久泻久痢,神疲乏力,少气 懒占,面包苍白,食欲不振,色淡 苔薄白、脉沉缓。洽法:健脾益 气。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2.气阴两虚型主证:腹痛 腹胀,人便不爽或时有脓血,或 大便秘结,神疲乏力,食欲不振, 口干咽燥,五心烦躁,舌红少津、 少苔、脉细数。治法:益气养阴、 健脾和胃。方药:八珍汤加减。 3....
-
中医药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的研究状况
大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是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致死率和低生存率。据全球肿瘤患者数据统计显示,全球男性大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位居第3位和第4位,女性分别居第2位和第3位。早期大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高达92%,而进展期的大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7%。目前临床治疗大肠癌以手术和化疗为主。但几乎所有临床大肠癌化疗患者会产生肿瘤的多药耐药(MDR)。MDR是指肿瘤的耐药性由一种药物诱发,并且对其他结构和功能无关的一系列化疗药物甚至患者从未使用过的药物也具有耐药性,...
-
大肠癌病因病机 以半夏泻心汤和法论治大肠癌
王晞星以和法论治大肠癌经验 大 肠 癌 是 消 化 道 常 见 恶 性 肿 瘤 之 一,死 亡 率 居 全 球第三[1],且发病率逐年上升[2]。目前早期大肠癌首选 手术治疗,40%~50%的患者术后会出现复发、转移[3]; 中晚期大肠癌常采用化疗、放疗、靶向等治疗方法。中 医药 治 疗 可 有 效 缓 解 化 疗 产 生 的 毒 副 作 用,改 善 临 床 症状,提高机 体 免 疫 力,提 高 患 者 生 活 质 量,延 长 无 疾 病进展时间,延长生存时间等。 王晞星,主任医师,教授,第4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
-
基于“虚”本质的大肠癌辨证论治方法探索
大肠癌是原发于结、 直肠恶性肿瘤的统称, 中医药 已成为我国大肠癌多学科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 一项 5 年随访的研究发现, 经过 1 年以上的辨证论治 汤药治疗可以将 II、 III 期的肠癌复发转移率降低 12% , 明显延长了无病生存时间 [2 ] 。“证” 的研究是辨 证论治的核心问题。祖国医学认为, 正气不足是疾病 发生的内在根据,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3 ] 。本研究 基于“虚” 本质的发病学原理, 从单证候的角度对大肠 癌的辨证论治方法进...
-
探讨林丽珠教授治疗大肠癌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用药经验
林丽珠治疗大肠癌常用药物及药对浅析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是常见恶性肿瘤之 一。祖国医学主要将大肠癌归属于“锁肛痔 ” “脏毒” 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 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大肠癌起病隐 匿, 早期症状不明显, 肿瘤进展迅速, 确诊时多数患者 就已经发生远处转移, 治疗困难, 预后较差, 因而越来 越多的肿瘤专家投身于大肠癌诊疗的研究。林丽珠教 授作为国内著名肿瘤专家, 30 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医药 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
-
王晞星:以和法分期论治大肠癌
王晞星团队在临床大量病例中总结经验与思路,开展多项研究,有效证实中医药的早期介入、应用和法分期辨证论治在大肠癌治疗中的重要意义。总体上,术前宜调和寒热、术后重调和肝脾、化疗期主调和气血、肝转移期调和升降,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刻下症进行加减用药。 大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放化疗等手段能不同程度治疗或缓解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手术并发症及放化疗毒副作用也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 国医大师、山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王晞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多年,擅长治疗肿瘤及消化系统疾病...
-
大肠癌采用散结祛癌方加减治之
大肠癌证候常表现为虚实夹杂,辨证治疗首先要定病性,然后定治则。辨病性重在辨气病、血病及新病、久病。病在气者,其聚散无常,痞满无形,推之则动,痛无定处,治以理气行滞为主,佐以理血;病在血者,其块坚硬不散,固定不移,摧之不动,痛有定处,治以活血化瘀散结为主,佐以理气;新病体质较强者,宜攻宜破,久病体质较弱者,可攻补兼施,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随证施治,并遵循《黄帝内经》“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不可猛攻、峻伐,盖恐过于攻伐,伤其气血也。 李某,男,65岁,2006年6月20日行“回...
-
大肠癌术后腹泻 辨证论治健脾升阳法
大肠癌术后腹泻是指因大肠癌本身以及手术因素出现的大便质稀,或脓血、黏液便,或完谷不化,伴腹痛、肛门重坠或疼痛不适等症状。大肠癌术后腹泻具有反复发作、病程缠绵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其他治疗方式的顺利进行。西医在大肠癌术后腹泻治疗上存在方式单一、疗效有限且难以长期维持等弊端。中药虽抗肿瘤效力不及化疗药峻猛,但其对于肿瘤所致并发症的治疗具有方式灵活、因人而异的独特优势。 王晞星教授系全国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近40载。在恶性肿瘤的临...
-
大肠癌(秘方数:14)
大肠癌为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起病较缓慢,早期症状主要是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增多、腹泻或大便不畅,或腹泻便秘交替,粪便变细,大便中带有粘液和血液或使血。随病情发展,便时可伴有腹痛,直肠癌患者常有里急后重,肛门坠痛,同时消瘦、贫血等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晚期因癌肿转移至不同部位而出现肿肿大、黄疸、腹块、腹水、肠梗阻骶尾部持续性疼痛、排尿不畅或疼痛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大肠慢性炎症(主要是溃疡性结肠炎、日本血吸虫病)、大肠的息肉和腺瘤有关。近年资料...
-
大肠癌肝转移也能手术治疗
大肠癌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主要症状包括大便规律突然改变,腹胀、腹痛或腹部出现包块,肠梗阻等。其诊断主要依靠肠镜,肛门指诊通常能简单、直接地发现直肠癌。治疗原则仍首选手术,然后根据情况给予术后辅助化疗或放疗。 通常而言,一旦肿瘤出现远处器官转移,则丧失手术机会。但这条原则不适用于大肠癌。大肠癌常常出现肝转移和盆腔转移。若仅为肝脏孤立转移灶,可选择同时将大肠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同时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可到40—50%;若因盆腔转移引起肠梗阻、肠穿孔等,应考虑手术解除症状。此外,约有50...
-
怎样早期发现大肠癌
大肠癌指发生在各段结肠或直肠的癌肿,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近年大肠癌有增多且年轻化的趋势。 大肠癌中的直肠癌最常见,约占60%左右。由于本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常易被误诊为痔疮、结肠炎或结肠功能紊乱等。但如果我们能仔细询问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高警惕,及时地做一些相关检查,是可以早期发现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大肠癌是早期治疗的关键。 怎样早期发现大肠癌呢?对于一个有家族性的多发性结肠或直肠息肉病史者;或者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性结肠肉芽肿、慢性细菌性痢疾;或者有慢性阿米巴痢疾史,又经正规的内科治疗,症状不见好转...
-
预防大肠癌 从调整饮食结构开始
大肠癌,是一种大肠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目前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排在恶性肿瘤中的前3位。为什么人容易患大肠癌?一些数据或许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二。 数据统计显示,世界不同国家的大肠癌发病率最大相差10倍以上。发达地区和国家,如美国、西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大肠癌发病率均超过25~30/10万。原本是胃癌高发的日本,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肠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了胃癌。据统计,从1969年到1981年,日本男性大肠癌死亡率增加了44%,女性增加了40%。 与此相反,印度的发病率仅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