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治
-
中医专家谈脾胃养护 三分治七分养
衡阳市衡南县三塘镇的谢先生患直肠溃疡5年了,多年的腹痛、便秘、腹泻、脓血便等情况,让他苦不堪言。在多家医院住院均疗效欠佳,转到衡阳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一边口服中药汤剂,一边接受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栓剂塞肛、中药坐浴等治疗后,病情竟大为改善。该院脾胃科主任武建华介绍,脾胃疾病“三分在治,七分在养”,中药治疗不仅价格较西药更为低廉,且只要坚持治疗,疗效优势明显。 中医外治,“绿色”治脾胃病 武建华介绍说:“中医外治法治疗脾胃肠病,作为中医特色的治疗途径,既绿色又安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
-
脾胃分治思想 中医对脾胃病的认识
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需脾胃化生的营卫之气滋养,脾胃受病则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皆为之不利。叶天士,清代著名医家,名桂,号香岩,幼年即传承家学,先后拜师17人,尽得各家之长,临证经验丰富。叶天士基于《黄帝内经》理论创立“脾胃分治”思想,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叶氏思想有助于完善脾胃病治疗的法度。笔者研读《临证指南医案》,现就叶天士“脾胃分治”思想进行总结阐述。 1 对脾胃病的认识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受纳、运化水谷,其精微之气渗灌诸脏,化生气血营卫[1]。《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
-
如何治疗便秘 中医分治
便秘,就是大便3、 4天解一次,解时要费很大的力 气,或者想解又解不出,甚至大便不通。由于引起大便秘结 的原因不同,所表现的症状也不一样,一般可以分热秘、寒 秘、气秘、血秘四种。 热秘 大便秘结不解, 口中干燥, 口唇枯焦, 口有臭 气,或口苦,面色红,全身发热,肚子胀痛,小便黄少。舌 苔黄或黄黑而干,脉滑实。治宜泄热通便。 处方 (1)黑芝麻60克 大黄60克 好茶叶15克 研成细末,每 人川10克,开水冲服。 (2)大黄10克 芒硝10克 厚朴10克 水煎服。 (3)清宁丸(成药) 每次6克, 日服2...
-
款冬花辛甘温润 入肺经气分治咳嗽
王女,44岁,2008年11月18日就诊。患者主诉每日咳嗽已有两周多,干咳,多因咽喉痒而咳,夜重于昼,舌淡红,苔薄,脉细弦。2007年夏天因空调受凉后,也曾发生慢性咳嗽,冬天为甚,直至次年春天方始好转,西医多方求治无效。处方:款冬花30克,7剂。水煎服。 二诊(12月5日):服药以来,咳嗽日减,服至第5剂时咳止。晚间因唇干而醒,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故拟处方养阴润燥方善后。 款冬花辛甘温润,入肺经气分,兼入血分。以其温而不热,辛而不燥,甘而不滞,为润肺化痰止嗽之良药。故凡一切咳嗽属于肺病者,不...
-
寒火痰湿咳嗽区分治疗
痰湿咳嗽 痰多黏稠,喉中呼噜作响,可能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可用薏米煮粥,有助于治疗咳嗽和喉中漉漉痰声;或用橘皮30克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50到100克煮粥饮用来防治。 风寒咳嗽 吐稀痰,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或有发烧等症状,疗法在于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可用杏仁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水煎服,每日早晚两次。 风热咳嗽 多有发热、口干、吐痰不爽、咽喉痛的症状。可用鲜藕、脆梨榨汁混合,早晚各一杯来预防和治疗。 燥火咳嗽 有干咳、少痰、唇及咽喉干燥的症状。可用新鲜木瓜一个,去皮蒸熟,加少量蜜糖吃...
-
感冒后咳嗽怎么办 中医分治
感冒后咳嗽是指当感冒本身的急性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后咳嗽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大部分认为呼吸道病毒感染导致的气道损伤、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等是感冒后咳嗽的主要病因。中医认为感冒后咳嗽发病当为外感,但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人本身也一定存在内伤的因素,内伤的因素是引动外邪而发病的重要原因。外感咳嗽相对来讲比较容易治愈,其迁延不愈多由驱邪不彻,关门留寇,或正气不足,复感外邪所致。笔者按照伤寒六经辨证的理论,将感冒后咳嗽分为3个证型:表邪客肺、邪热恋肺、邪入少阳,临证三者亦相...
-
青光眼 两分治疗八分护养
青光眼患者日常保养很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两分治疗,八分护养。 喝水:少量多次,总量不变。大量饮水会迅速升高眼压,建议大家少量多次饮,总量不变。 喝酒:适量饮用,同时戒烟。医生不鼓励患者多喝酒,可适量饮,建议喝点葡萄酒。注意戒烟,尼古丁对视网膜有毒害作用。 甜食:也要适量,多吃彩色食物。高渗性食物(蜂蜜、糖等)有助降低眼压,建议适量食用,但患者若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一定要控制食用量。摄入一些色彩斑斓的食物,如枸杞、蓝莓、银杏叶等,可保护视神经。 运动:有氧运动好,坚持控眼压。建议患者常做有氧运动...
-
虚实分治反复口腔溃疡
曹某某,男,57岁,2009年11月5日初诊于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沈舒文教授。反复口腔溃疡3年余,再发7天。3年前因食辛辣食品后出现口腔溃疡,此后反复发作,舌痛严重时影响进食,形体消瘦。曾服用华素片、维生素B2、甲硝唑片可使溃疡愈合,但停药后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诊见舌尖、舌缘、舌腹部溃疡,溃疡直径2~3mm,基底边缘潮红,伴舌痛,食少纳呆,有饥饿感,胃脘嘈杂不适,身困乏力,口干,大便干燥,心烦、夜眠差,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辨证为胃阴亏虚兼心火内盛,治以养胃滋阴,清心降火。药用沈舒文教...
-
温热病血分证后期 邪伏阴分治法青蒿鳖甲汤
【 邪伏阴分 】 临床表现 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精神倦怠,舌质红少苔,脉细略数。 病机分析 本证乃温热病血分证后期,热邪大多已解,而阴液未复,余邪未净,深伏阴分之候。夜热早凉,是指夜间低热,清晨即退,昼日不发热。这是因为,人体卫阳之气昼行于表,夜入于里,阴分本有伏热,阳入于里则阴不制阳,故入夜则身热。清晨则卫阳之气由里出表,故热退身凉。因邪不在表,其身热虽退,而热邪仍伏阴分,不从表解,故热退无汗。邪在阴分而不在脾胃,故饮食能进。但热邪内伏,水谷精微被其所耗,不能充养肌肤,故虽能食而形体...
-
伤食:虚实两症中医分治
伤食,就是吃得太多,或因吃错了东西引起。由于体质有强弱不同,本证在临床上常有虚实两种,治疗也有不同。 虚证 体质向来很弱,伤了食,肚子胀痛,喜欢按,或作泻,手足没有力,经常打气呃,看到食物就厌恶,连气味 都不想闻,想吐又吐不出。治宜消补兼施。 处方 (1)枳实6克 白术10克 水煎服。 (2)香砂六君子丸(成药) 每次10克,每天2次,麦 芽煎汤送下。 实证 体质向来很强,伤了食,腹部胀痛,不能按,不 想吃东西,打呃,有酸臭气。舌上有厚苔,脉搏有力。有的 发烧、头痛,有的上吐下泻,有的大便秘。治宜消食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