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 第17页

分 第17页

  • 精神分裂症案 中医治狂症

    精神分裂症案 中医治狂症

      张某,女,20岁,农民,于2007年7月就诊。在外出打工时,因与人发生口角而出现烦躁不安,昼夜不寐,语无伦次等精神症状,曾用镇静剂与针灸治疗,稍有安静,但症状无明显改善。刻诊:由家属陪诊,见其形体偏胖,面色红赤,坐立不安,来回走动,喃喃自语,且语无伦次;饮食减少,大便干燥,舌质紫红,舌苔薄白而干,脉象弦细偏数。病属狂症,即精神分裂症,乃心肝火旺,阳明燥结证,治宜清肝泻火,逐瘀散结。方用达营汤加减,生大黄60克,生石膏60克,三棱60克,莪术60克。3剂,水煎服,头煎40分钟,二煎30分钟。   二诊:语无伦次有...

  • 宋金元时期头痛诊疗思想分析

    宋金元时期头痛诊疗思想分析

    宋金元是国家重视医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政府 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机构、 组织编纂本草 及方书、 大量校勘古医籍、 发展医学教育、 提高医生 地位等方法, 造就了许多儒医相同、 精于临证的医学 家, 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 ] 。这一时期 各医家对头痛的基础理论、 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和临 床治疗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创新, 使头痛的诊 疗体系逐步形成规模。本文以宋金元时期医学古籍 为蓝本, 参酌代表性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简 要分析本时期头痛疾病的诊治特点。 1 头痛的分经辨证理论 张仲...

  • 中药临床试验中的痴呆分期及辨证标准

    中药临床试验中的痴呆分期及辨证标准

    痴呆是一类以认知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 症, 病因包括常见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 A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 , 也包括相对少见的原因, 如帕金森病痴呆、 正常压力脑积水。 痴呆目前仍然是一类无法治愈的 疾病, 仅有少数短期改善症状的治疗药物。 《景岳全 书》始有 “痴呆” 病名, 并提出了治疗方剂七福饮和 大补元煎。 《辨证录》提出了洗心汤、 转呆丹等6则治 疗方剂。 然而, 中药治疗痴呆的疗效仍需经随...

  • 中医治失眠分五型

    中医治失眠分五型

    失眠,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病症。西医一般选用镇静安神的药物进行治疗,但是药物的成瘾性和副作用又让许多老人望而却步。中医治疗失眠,有自己独特之处,一般根据辨证可分为多型,病因不同,选择的药物也不同。必须对证用药,才能收到助眠的效果。 下面简单分类介绍一下各型失眠及常用的中成药,以方便广大中老年人使用。 肝气郁结型 多表现为失眠多梦,胸胁胀痛,走窜不定,胸中满闷,喜叹息,嗳气稍舒,口苦纳呆,女性可表现为乳房及两肋部位胀痛。一般是由于生气、抑郁或思虑使得情志不得疏泄,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以致肝气郁结而成失眠。中成药...

  • 抑郁症“久病皆郁”病例分别拟方

    抑郁症“久病皆郁”病例分别拟方

    重庆医科大学王辉武教授是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我跟随王辉武教授临症期间,发现王辉武教授对郁病有独到见解,认为“久病皆郁”“郁乃心病”,现举例说明之。 病例一 高三学生谭某(患一),女,17岁,由父亲陪同来诊,长相清秀、腼腆,双耳塞着耳机,说话吞吐,经父亲补充,方了解女孩最近两个月睡眠差,噩梦多,半夜醒时身体无法动弹,但意识清醒,记忆力减退,成绩本来中上乘,现一路下滑,舌稍红,浅黄薄苔,脉弦稍数。 病例二...

  • 慢性胃出血分四型论治

    慢性胃出血分四型论治

    胃出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部血管破裂而导致血液溢出,经口吐出或由大便排出的一种临床症状。引起胃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和部分胃炎。胃穿孔大出血病情危急,应立即施行手术及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于少量的慢性胃出血应用中药治疗比较合适。笔者在临床上将胃出血分为四种证型予以治疗,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气虚失血症见胃病日久,胃脘隐痛绵绵,时而痛甚,饮食减少,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常排柏油样便,舌质淡,舌苔薄,脉弱。治宜益气补虚,清热止血。方用:生地30克,黄芪、大黄各15克,黄连9克,生甘草6克。上药共为粗末,每次取...

  • 腹泻吃什么药? 分型用药

    腹泻吃什么药? 分型用药

    腹泻以大便清稀为特点。临床必须根据新病、久病及寒热虚实灵活用药。 寒湿腹泻:大便清稀、甚则如水、腹痛肠鸣、舌苔白腻、脉濡缓。治疗可用藿香正气散:藿香20克、茯苓、陈皮、大腹皮各15克,姜制厚朴、半夏、紫苏各10克,甘草9克水煎服。中成药可选用藿香正气液或水、丸、片、软胶囊。 暑温腹泻:头痛头昏、胸隔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恶寒发热、肢体酸痛、舌苔白腻、脉濡缓。治疗可用藿香正气散,中成药可选用藿香正气液或水、丸、片、软胶等。 虚寒腹泻:脘腹冷痛、喜暖喜按、肚子隐痛、大便腥稀、有时肠鸣、舌苔白、脉沉弱。虚寒泻可用附子...

  • 款冬花辛甘温润 入肺经气分治咳嗽

    款冬花辛甘温润 入肺经气分治咳嗽

    王女,44岁,2008年11月18日就诊。患者主诉每日咳嗽已有两周多,干咳,多因咽喉痒而咳,夜重于昼,舌淡红,苔薄,脉细弦。2007年夏天因空调受凉后,也曾发生慢性咳嗽,冬天为甚,直至次年春天方始好转,西医多方求治无效。处方:款冬花30克,7剂。水煎服。 二诊(12月5日):服药以来,咳嗽日减,服至第5剂时咳止。晚间因唇干而醒,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故拟处方养阴润燥方善后。 款冬花辛甘温润,入肺经气分,兼入血分。以其温而不热,辛而不燥,甘而不滞,为润肺化痰止嗽之良药。故凡一切咳嗽属于肺病者,不...

  • 肺气肿 分辨虚实证治

    肺气肿 分辨虚实证治

    肺气肿属中医学“喘证”、“肺胀”等范畴。本病多因外感病邪羁留既久,脏腑功能失常所致。咳喘久久不愈,伤肺损牌,内蕴痰湿,一遇风寒或风热之邪相袭,则新邪宿邪相引,喘息陡作。疾病反复发作,由肺及肾,肺失肃降,肾不纳气,以致清气难入,浊气难出,肺气壅胀,病情严重时可致闭证或脱证。本病一般可按肺脾两虚、肺肾两虚、脾肾阳虚等证型辨证施治,急性发作可参照急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属肺肾两虚者,可见胸满气短,语声低怯,动则气喘,或见面色晦暗,或见面目浮肿,舌淡...

  • 外伤咳嗽分型治验

    外伤咳嗽分型治验

    风寒袭肺因风邪与寒邪相合犯肺,使肺气壅遏不宣所致,可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邵某,女,26岁,2004 年6月11日初诊。症见咳嗽频繁,痰稀少,咽喉痒,鼻塞流涕,恶寒,舌苔薄白,脉浮紧。治宜祛风散寒,宣通肺气。方用金沸草散加减:荆芥、法半夏、前胡、旋复花、杏仁各10克,细辛3克,紫苏叶7克,生姜3片,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 1剂,服1剂后诸症减轻,服2剂而告愈。 风热犯肺因风邪与热邪相结合犯肺,使肺失清肃,热熬津液所致。多见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覃某,女,2006年8 月10日初诊。症见咳嗽,痰黄或...

  • 毛细支气管炎 分型论治介绍如下

    毛细支气管炎 分型论治介绍如下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病毒感染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以及肺炎支原体也可导致本病,本病仅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常发生在冬春两季,一般胸片无明显改变,长期喘息患儿胸部CT片可见毛玻璃样改变。 典型的毛细支气管炎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2~3日后,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热、喘憋为其特点,病情以喘憋发生后的2~3日较严重,重症患儿明显表现出鼻煸和“三凹征”(即吸气时出现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上腹部凹陷),脸色苍白,口周发青,或出现紫绀,患儿常烦躁不安,...

  • 中药止咳首先要区分咳嗽类型进行治疗

    中药止咳首先要区分咳嗽类型进行治疗

    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特别初冬气温下降幅度较大,儿童及婴幼儿抵抗力较低,易受风寒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引发咳嗽是宝宝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咳嗽会出现在感冒的前期、伴发症状或者后遗症状。用中药止咳首先要区分咳嗽类型进行治疗,如风寒咳嗽、风热咳嗽、肺热咳嗽等,否则效果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冬季咳嗽多数由风寒感冒引起,但随着病程延续,咳嗽类型会发生转化。风寒感冒引起的风寒咳嗽症状表现为:咳嗽痰白,鼻塞流清涕,声重不清,或兼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痛、痰鸣。舌苔白。风寒咳嗽主要进行针对风寒感冒的用药治疗就可起到...

  • 上腹痛的表现 如何正确辨别区分合理选择药物

    上腹痛的表现 如何正确辨别区分合理选择药物

    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都是临床上很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然而这几种疾病都会有上腹痛的表现,那如何正确辨别区分,并合理选择药物呢? 诊断鉴别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以上腹部规律性、周期性疼痛为主;依据疼痛与进食先后的时间关系,通常表现为进食后半小时疼痛的是胃溃疡,进食前疼痛的为十二指肠溃疡。鉴别依靠胃镜检查。 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 慢性胃炎疼痛很少有规律性并以消化不良表现为主。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慢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临床表现和精神心理状态上无明显差异。...

  • 寒火痰湿咳嗽区分治疗

    寒火痰湿咳嗽区分治疗

    痰湿咳嗽 痰多黏稠,喉中呼噜作响,可能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可用薏米煮粥,有助于治疗咳嗽和喉中漉漉痰声;或用橘皮30克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50到100克煮粥饮用来防治。 风寒咳嗽 吐稀痰,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或有发烧等症状,疗法在于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可用杏仁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水煎服,每日早晚两次。 风热咳嗽 多有发热、口干、吐痰不爽、咽喉痛的症状。可用鲜藕、脆梨榨汁混合,早晚各一杯来预防和治疗。 燥火咳嗽 有干咳、少痰、唇及咽喉干燥的症状。可用新鲜木瓜一个,去皮蒸熟,加少量蜜糖吃...

  • 感冒分寒热 成药有温凉

    感冒分寒热 成药有温凉

      中医治病向来分寒热,感冒咳嗽的药也一样。   寒凉性质的:   养阴清肺糖浆:没有感冒也可以常吃,嗓子干痒,鼻子干燥都可以用。感冒后干咳也适用。   双黄连口服液:春季最适合用于,嗓子疼、发烧也能同时解决。   银翘解毒丸:这个药对流感季节的感冒最适用。用来治疗春秋季节相对单纯的感冒发烧比较合适。   羚翘解毒丸:清火作用比银翘解毒丸略重,对病毒感染引起的内热上火有效。   止咳橘红丸:这个药适合用在慢性支气管炎复发时,特别是老年人。   温热性质的:   感冒清热冲剂、通宣理肺丸。这两种中成药适合天气冷时的感...

  • 小儿寒咳不必过分忌用麻黄

    小儿寒咳不必过分忌用麻黄

    麻黄功能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本草通玄》:“麻黄轻可去实,为发表第一药,惟当冬令在表真有寒邪者,始为相宜。”《本草经疏》:“麻黄,轻可去实,故疗伤寒,为解肌第一。专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气者,盖以风寒之外邪,客于阳分皮毛之间,则腠理闭拒,荣卫气血不能行,故谓之实,此药轻清,故能去其壅实,使邪从表散也……” 今人认为麻黄发汗力大,恐多汗令人虚,走散真元之气,而人多不用,故每以羌活、防风、荆芥之类。而于小儿来说...

  • 体虚感冒也要分型治

    体虚感冒也要分型治

      体虚感冒是常见的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证型之外的一种较为特殊的感冒类型。体虚感冒是指人体素虚、表卫不固而引起的感冒。体虚感冒者主要见于体弱之小儿、妇女和老人,患某些慢性疾病,以及长期运动少、工作过劳、紧张的人,也容易因体虚而感冒。   体虚感冒的特点   1.患者是以“体质虚”为前提,有时未见明确的致病诱因,也会因为正气虚而遭致外邪侵袭而得病。   2.患者每年感冒次数较多,感冒持续时间也较长,少则10天,多则在1个月以上,病情缠绵日久。   3.体虚感冒者,服用一般感冒西药或解表中药,疗...

  • 夏季感冒分型食疗

    夏季感冒分型食疗

    夏季感冒是很不爽的一件事情。许多人认为,感冒只要吃颗感冒药就可以了。其实,中医将感冒分为四种类型: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暑湿感冒及体虚感冒。这四型感冒在夏季均可发生,以前三者最为多见。引起这三种感冒的病因是不同的,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同,我们可以在家用不同的食疗方来治疗。 风热感冒 常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伴有咽干、咽涩,甚至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或鼻流黄涕,口渴,痰黏色黄等,是由于感受外界风热而发病。 食疗方: 银花豆豉粥:银花、淡豆豉各9克,水煎去渣取汁,用药汁与粳米60克、白糖适量煮成粥,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

  • 感冒后咳嗽怎么办 中医分治

    感冒后咳嗽怎么办 中医分治

      感冒后咳嗽是指当感冒本身的急性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后咳嗽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大部分认为呼吸道病毒感染导致的气道损伤、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等是感冒后咳嗽的主要病因。中医认为感冒后咳嗽发病当为外感,但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人本身也一定存在内伤的因素,内伤的因素是引动外邪而发病的重要原因。外感咳嗽相对来讲比较容易治愈,其迁延不愈多由驱邪不彻,关门留寇,或正气不足,复感外邪所致。笔者按照伤寒六经辨证的理论,将感冒后咳嗽分为3个证型:表邪客肺、邪热恋肺、邪入少阳,临证三者亦相...

  • 对咳嗽按照外感与内伤分类的思考

    对咳嗽按照外感与内伤分类的思考

    《中医内科学》中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进行辨治,外感咳嗽分为风寒、风热、秋燥;内伤咳嗽分为痰湿、痰热、肺阴不足、肝火犯肺等。笔者认为这种分类具有局限性。 这种分类不能完全体现咳嗽的外感与内伤因素特点。初病就是外感咳嗽、久病就是内伤咳嗽,这种认识具有片面性。 因为临床上,咳嗽的外感和内伤因素还具有如下特点: 久咳也可以属于外感 一般认为,久咳多由表及里,病位逐渐入里,演变成内伤咳嗽,甚至出现“久病及肾”“久病入络”。但是临床上确实存在...

  • 小毛病与大家分享几个小妙招

    小毛病与大家分享几个小妙招

    我们经常会因为身体的一些小毛病而烦恼,比如感冒咳嗽、打嗝、嘴唇干裂……今天就与大家分享几个小妙招,有这些困扰的朋友不妨试试! 橘子皮缓解皮肤皲裂 冬季皮肤油脂分泌少,皮肤干燥粗糙,手脚裂口,中老年人更易出现。一个缓解皮肤龟裂很好用的小妙方:吃完的橘子皮,放入盆里加开水泡2分钟,先洗手再泡脚至水不热为止,每天晚上洗一次,连洗3~4天,皮肤干裂粗糙的状况会改善很多。 萝卜蜂蜜能止感冒咳嗽 冬天是咳嗽高发季节,有一个治疗感冒咳嗽的小方法值得一试:先取一个白萝卜,洗净...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卢芳分型论治的经验详解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卢芳分型论治的经验详解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医医院卢芳主任医师是第一至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多年,受益匪浅。   中医认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属于中医“瘿病”范畴。瘿病是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等因素引起的,以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为基本病机,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现将卢芳分型论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痰气郁结型】   症状:本病初起,喉中不适,如物阻塞,精神抑郁,情绪不宁,...

  • 晕车分享一个简单的方法

    晕车分享一个简单的方法

    有些时候我讲某个病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我从不晕车,飞机也没问题,没坐过船,不知道晕不晕,估计是没问题的。但我媳妇有严重的晕车病,汽车火车飞机的不在话下,一律晕,一旦说明天要坐长途了,可能今天就会有反应。但今年这来回十几个小时一点也没晕,问题解决了。通过这些年反复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算是摸着点边了。 先不说晕车,先做一个简单的试验。接一玻璃杯杯黄河水,澄清后可以看到黄河水也能变得很清,但下边的泥巴也不少。稍微摇晃一下杯子,泥巴就会往上移动。不停的摇晃杯子就会将黄河水变回来。一清一浊,泾渭分明。...

  • 中暑有阴阳之分 白虎汤 藿香正气

    中暑有阴阳之分 白虎汤 藿香正气

    中医认为,中暑有阴、阳之分,著名医家张景岳曾说:“暑月受寒,故名阴暑;暑月受热,故名阳暑。”我们平时所指的中暑大多指阳暑,多因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引发,主要表现为头晕胸闷、高热汗出、体若燔炭、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渴大汗、喘促气粗等,这种中暑往往病情较危重。 治疗阳暑主要以清热解暑为主,可用张仲景的白虎汤,药物组成为生石膏50克(先煎),鲜芦根、生地黄30克,竹叶心、知母各10克,荷叶1张,西瓜皮1块,生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如热极生风、四肢...

  • 中暑也分“阴”和“阳”

    中暑也分“阴”和“阳”

      “中阴暑”是中医的一种说法。当天气炎热的时候,如果过度贪凉,睡眠时电风扇强吹,空调温度调得过低,会让寒邪袭于肌表,热闭于内而致病。通俗来讲,就是天气炎热时,汗腺毛孔打开,如果突然给予冷刺激,毛孔一下子全闭塞,忽热骤寒机体一时调节不过来,就会出现不适。   而我们平常所指的“中暑”是指“中阳暑”,指在暑日当空或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工作,突然出现头晕胸闷、高热汗出、面红目赤等症状,这时需要补水散热降温,及时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并多...

  • 糖尿病患者易口渴,三分钟消渴

    糖尿病患者易口渴,三分钟消渴

    冷毛巾消渴法 患糖尿病的人易口渴,可拿冷毛巾包住整个脚板,约三五分钟就能消除口渴。临睡前采用此法,可一夜不口渴更不会有尿意。...

  • 2型糖尿病医案实录 中医案分析

    2型糖尿病医案实录 中医案分析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庞国明 徐艳芬 张芳 孔丽丽   医案实录   周某,男,44岁,开封市人,2015年12月15日初诊。6年前因牙痛在当地医院就诊时查空腹血糖高达14.5毫摩尔/升,诊断为糖尿病,给予二甲双胍口服,但血糖不达标。诊见:口干渴、口黏,午餐前心慌、汗出,双下肢困重无力,时有背部瘙痒不适,大便有解不尽感,夜尿1~2次,泡沫多,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沉滑数。体重指数:26.04公斤/平方米。12月19日查胰岛功能示:空腹血糖及餐后1、2、3小时血糖分别为10.68、15.9、16....

  • 低血糖症“晕厥”中医辨证分型灸法

    低血糖症“晕厥”中医辨证分型灸法

      凡因某种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表现,称为低血糖症。以饥饿感、脸色苍白、心悸脉速、冷汗、四肢麻木或震颤、恐惧感或精神错乱,甚则晕厥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症严重时可致昏迷。临床一般以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为诊断标准。   低血糖症属中医“晕厥”、“虚风”等范畴。   1、辨证分型   心脾两虚:起病多缓,头晕,汗出,面色苍白,心慌心悸,恐惧健忘,甚则精神异常。舌淡苔薄,脉细。【治法...

  • 消渴病痹症 医案实录医案分析

    消渴病痹症 医案实录医案分析

    医案实录 罗某,女,52岁,农民,河南省通许县人,2017年5月21日以“间断性双下肢灼痛3年,加重6个月”为主诉入院。有糖尿病史5年,入院时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0.5克、每日2次,空腹血糖在7~9毫摩尔/升之间,餐后血糖未监测。3年前渐现双下肢烧灼样疼痛,曾于当地二甲医院住院治疗,口服α硫辛酸胶囊、甲钴胺胶囊,效果欠佳,6个月前因情绪因素上症渐重,经糖友介绍到我院治疗。症见:双下肢烧灼样疼痛,入夜痛甚,时有挛急,口干多饮,心烦、善太息,小便量多,伴泡沫尿,大便稍干,舌质...

  • 中医耳鸣分为虚实两大类

    中医耳鸣分为虚实两大类

    耳鸣的辨证分型,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标准。结合临床经验,耳鸣总体上可分为虚实两大类,实证主要有风热侵袭、肝火上扰、痰浊上壅3型,虚证主要有肝肾不足、脾胃虚弱2型。 1.风热侵袭型起病较急,但症状通常不会很严重,耳鸣音调较低沉,耳内有胀满、堵塞的感觉,常伴鼻塞、流涕、咳嗽等肺经表症。西医诊断多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应采用刘元素的“耳聋治肺”的观点,从肺论治,用疏风、宣肺、通窍法治疗,给以解毒丸:双花30克,连翘30克,菊花15克,公英30克,地丁30克,败酱20克,虎杖15克,桔梗15克,杏...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