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 第19页

分 第19页

  • 牙痛分为以下五型进行辨治

    牙痛分为以下五型进行辨治

      牙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症状,多因牙齿或牙周局部组织疾患引起。中医学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足阳明胃经经脉络于龈中,故齿与肾、龈与胃关系最为密切。从整体观念出发,牙痛往往与外邪侵袭、炎症、肝肾功能失调及不重视自我保健等因素有关。根据具体情况,笔者常将牙痛分为以下五型进行辨治。   风火牙痛   牙痛剧烈,呈阵发性发作,遇风发作或加重,遇冷痛减,受热加重,牙龈红肿,常出现恶寒、发热、口渴、脉数等全身症状,多见于急性牙髓炎与根尖周炎初期。...

  • 分型治疗萎缩性舌炎

    分型治疗萎缩性舌炎

      萎缩性舌炎,西医一般认为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B2引起,可用补充维生素B2或口服干酵母的方法来治疗;中医认为,萎缩性舌炎是指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舌黏膜萎缩性改变,属“镜面舌”或“裂纹舌”。中医对本病辨证治疗有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滋阴降火:主要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者。症见口干舌痛,食欲减退,舌色红绛充滑,或剥苔。伴潮热盗汗,耳鸣耳聋,腰膝酸软,或五心烦热,夜寐不宁,大便燥结。妇女则经来量多,色鲜腹痛,或色黯夹块,先后无定期。脉沉细或滑数。常选知柏地黄汤、二至丸加减:知...

  • 虚实分治反复口腔溃疡

    虚实分治反复口腔溃疡

      曹某某,男,57岁,2009年11月5日初诊于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沈舒文教授。反复口腔溃疡3年余,再发7天。3年前因食辛辣食品后出现口腔溃疡,此后反复发作,舌痛严重时影响进食,形体消瘦。曾服用华素片、维生素B2、甲硝唑片可使溃疡愈合,但停药后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诊见舌尖、舌缘、舌腹部溃疡,溃疡直径2~3mm,基底边缘潮红,伴舌痛,食少纳呆,有饥饿感,胃脘嘈杂不适,身困乏力,口干,大便干燥,心烦、夜眠差,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辨证为胃阴亏虚兼心火内盛,治以养胃滋阴,清心降火。药用沈舒文教...

  • 中医治疗牙齿动摇一般分为三型

    中医治疗牙齿动摇一般分为三型

      牙齿动摇,又称牙齿浮动。中医认为,手阳明之脉入下齿,足阳明之脉入上齿,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寄龈以为养,所以齿动与手足阳明之脉和肾密切相关。牙齿动摇,与口腔卫生也有着密切关系,若素不刷牙,或刷牙方法不正确,食物残渣存于齿缝,附于齿龈,腐蚀牙根,则齿动摇。中医治疗此症一般分为三型。   阳明热盛   牙齿摇动,伴有牙龈红肿,或牙龈宣露,口臭便秘,舌质红,苔黄腻偏干,脉滑数。   治宜清胃固齿。药用:黄连10克,当归10克,生地20克,升麻6克,丹皮12克,石斛12克,熟地18克,水煎服,每日1剂。...

  • 复发性口疮分型治

    复发性口疮分型治

    口腔溃疡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7-10天可痊愈,但也有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者,故称复发性口疮,中医认为主要和热邪炽盛、肾阴虚有关。 热邪炽盛者,即“实火”,除口腔溃疡外,患者往往还有面赤唇焦、烦躁口渴、胸膈烦热、咽喉疼痛、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数等症状,可用凉膈汤:大黄(后下)、黄芩、连翘、淡竹叶各9克,芒硝(冲服)、栀子、甘草各6克,薄荷(后下)3克,蜂蜜少许。水煎服,每日1剂。 肾阴虚者,即“虚火”,除口腔溃疡外,患者多伴有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

  • 舌痛的治疗 应分型辨治

    舌痛的治疗 应分型辨治

      舌为心之苗,主味觉,舌体又与脾肾肺经通过经络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故舌痛是内在脏腑诸多疾病的外在表现,所以对于舌痛的治疗,应分型辨治。   舌尖痛多为心火上炎型,舌两边痛为肝胆火盛型,舌根痛多为肾虚型,整个舌体肿大麻木伴味觉失灵多为痰湿郁火型,舌痛兼有口腔异味臭气者多为胃火型,疼痛多在中部。   心火上灼   叶某,男,48岁,2013年4月21号诊,自述舌尖疼痛,口干口苦,小便短赤,大便硬结,观舌红苔黄,舌尖赤红,脉滑,治以清心泻火法,用黄连解毒汤合导赤散、黄连泻心汤加味。   处方:黄连1...

  • 冠心丹参滴丸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瘀证计分

    冠心丹参滴丸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瘀证计分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发展过程中一个相 对稳定的阶段,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时期 [1 ] 。血 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 ( sICAM- 1) 及可溶 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 1 ( sVCAM- 1) 作为血清中 主要的黏附因子,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预测指 标,其血清含量的变化对判断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 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 -3 ] 。本试验运用随机、双盲、 安慰剂对照的方法,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制剂冠心丹 参滴丸干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通过对 比治疗前后中医主症计分、血瘀证计分以及血清 sICAM-...

  • 对症状性高血压 周仲瑛治疗的经验分享

    对症状性高血压 周仲瑛治疗的经验分享

    中医学虽无高血压病的名称,但实际上对本病已早有认识,根据其临床症状,主要隶属于肝经病证,与眩晕、头痛、厥证、中风有一定联系,是探讨其病理机制及辨证施治规律的依据。笔者有幸跟随周仲瑛教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分享如下,以飨同道。 本文虽然是讨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辨证施治,但对症状性高血压,亦可以本篇为基础,结合辨病治疗。 病因病机 病因 本病可因情志刺激,五志过极,忧郁、恼怒、惊恐,思虑过度,持续性精神紧张;或饮食不节,嗜食肥甘辛辣,纵情饮酒;或劳欲过度,精气内...

  • 用中医来分析心脏神经官能症论治的法则

    用中医来分析心脏神经官能症论治的法则

    心脏神经官能症属于功能性神经症的一类疾患,它以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焦虑等为主要症状,伴有失眠、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低热等,归属于中医胸痹、心悸、怔忡、郁证等范畴。多见于中青年,特别是更年期女性尤为多见。西医多以排除法或归纳法来拟定心脏神经官能症,多数病人是经各项检查并服用西药之后来请中医治疗的,中医一旦接手,就要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法则来分析,来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以阴阳气血不足为本,痰饮、气滞、血瘀为标。病在心,而涉及肝、脾、肾等脏腑。常用调心神、疏肝郁、化痰饮,滋补心肾等方法调治之...

  • 胸痹古今证治差异及原因分析

    胸痹古今证治差异及原因分析

    胸痹之名首见于 《黄帝内经》 ,其论治则肇始 于 《金匮要略》 ,后世医家在 《黄帝内经》 《金匮 要略》的基础上,对胸痹的认识不断深入。纵览 古今文献,胸痹的证治具有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 梳理代表性文献,分析胸痹古今证治差异产生的原 因及对现代中医理论发展的启示。 1 胸痹证治源流 1. 1 秦汉时期 胸痹病名源于 《灵枢·本脏》 ,曰 “肺大则多 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 [1 ] ,说明胸痹与肺和 饮邪停聚有关,但无具体治疗方药 。《金匮要略· 胸痹...

  • 蓄血证治发展分化的线索和脉络

    蓄血证治发展分化的线索和脉络

    蓄血病证源流 《大学》云: “物有本末, 事有始终,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 蓄血首见于《伤寒论》 , 经过了以法类 方、 以方类证的不断分化扩大的过程, 成为多种内 外伤杂证的病理基础, 本文拟梳理蓄血证治发展分 化的线索和脉络, 为临床辨治提供准确清晰的理论 依据。 源于《伤寒论》 ,有太阳蓄血、阳明蓄血之分 “蓄血” 源于《伤寒论》 阳明病篇237条 [1] 阳明抵 当汤证, 以方类证, 抵当汤(丸)证还包括阳明病篇 的257条、 太阳病篇的124、 1...

  • 口腔溃疡分清实火还是虚火

    口腔溃疡分清实火还是虚火

    口腔溃疡=上火!这是一贯以来的观念。人们常自服清热解毒之药,如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抗生素等药物,初起能缓解,不断复发后就渐渐无效了。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柳东杨表示,其实中医将“火”分为实火和虚火,针对不同的“火”,下“火”方法也不同。 舌红有“干”症,清实火 柳东杨提醒,实火引起的口腔溃疡,最明显的就是舌红苔黄。“如果出现口腔溃疡可以伸出舌头看看舌头,如果是红...

  • 分型食疗辨治心悸

    分型食疗辨治心悸

    心悸是心中悸动不安的一种自 觉症状,俗名“心慌”。因惊而发、心 悸时作时止者,谓之“惊悸”,病情较 轻;不因惊而发,心中动摇不宁,发 作无休止者,谓之“怔忡”,病情较 重。因临床症状均以心中动悸不安 为主,故统称“心悸”。 心悸多由气血虚弱、心气不足, 或阴虚火旺、痰火内动、水饮内停等 引起。辨证食疗,可分别选用以下方 法。 一、心血不足面色少华,心悸 不宁,夜眠不安,多梦,胆小善惊,或 手足心热,舌淡红,苔薄白,脉...

  • 六郁同治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六郁同治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六郁理论临床多用于气、血、痰、湿、食、 热六邪郁阻引起的实证治疗。本研究以中医六郁理 论为指导,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越鞠丸加减化裁, 辨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观察临床疗效,并从抗 易损斑块炎症因子高敏 C 反应蛋白( hsCRP) 、基质 金属蛋白酶( MMP- 9) 及脂代谢指标甘油三酯( TC) 、 胆固醇( TG) 、低密度脂蛋白( LDL- C) 、高密度脂蛋 白( HDL- C) 变化探讨作用机制。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3 月—2014 年3 月北京中医医院顺...

  • 中药复方治疗心悸用药规律分析

    中药复方治疗心悸用药规律分析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 [1 ] , 是指病人自觉心中跳 动、 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多呈阵发 性。现代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均可归属 中医心悸范畴。西医抗心律失常药物常有导致心律 失常的不良反应, 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大的优势。 本研究在收集近年来中药复方治疗心悸文献资料的 基础上, 以中药复方处方和药物为切入点, 探讨中医 药治疗心悸遣方用药的规律, 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 1 纳入标准 临床研究有明确诊断; 用药处方为汤剂内服, 中 药复方、 药物组成和剂量明确; 中药治...

  • 痰瘀新论治胸痹 辨证分类疗心悸

    痰瘀新论治胸痹 辨证分类疗心悸

    第三届国医大师雷忠义,系陕西省中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从医50余载,提出胸痹从痰瘀论治观点,擅长诊治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病,以及开发新药、应用草药羊红膻等方面均有建树。著作有《国医名师雷忠义临证菁华》《心脏病养生保健200问》《验方精选》等。研制的国家级新药“丹蒌片”、地标产品“舒心宁片”,分获省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最近笔者学习雷忠义的有关著作,获益良多,现将其治疗心病之用药配伍经验总结如下: 痰瘀新论治胸痹...

  • 口腔溃疡分虚实

    口腔溃疡分虚实

    口腔溃疡是一种疼起来“要命”的小病,虽然不严重,但患者有时候会觉得“痛不欲生”。坊间有各种“对付”口腔溃疡的高招,例如盐水漱口、敷西瓜霜等,最著名的莫过于补充维生素B2。不过,有中医专家就认为,口腔溃疡并非由于缺乏某种维生素,主要原因是上火。要尽快治疗口腔溃疡,就得先分清楚病因是什么类型的“火”。 ●口腔溃疡治疗误区多 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多发于唇...

  • 牙痛要区分 胃火风火虚火

    牙痛要区分 胃火风火虚火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 牙痛可不仅仅是牙齿疼痛这么简单的事情,它还分为火牙痛和虫牙痛两大类,火牙痛又分胃火、风火、虚火牙痛,虫牙痛便是龋齿牙痛。那胃火,风火,虚火要如何区分呢? 区分方法看这里 风火牙痛:遇风发作或加重,遇冷痛减,受热加重,或有恶寒,发热等症状。 胃火牙痛:疼痛剧烈,牙龈红肿,并且有胃热的症状,比如口渴,口臭,舌苔黄腻等。 虚火牙痛:牙齿隐隐作痛,午后与夜间或过性生活后可能加重,常伴有阴虚火旺的症状,比如腰酸,舌红少苔等。 是不是...

  • 基于《黄帝内经》形气观分析心与血脉的关系

    基于《黄帝内经》形气观分析心与血脉的关系

    “心主血脉”作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中 “心” 的一个生理功能,一直是藏象学说的重点研究内 容 。《中医基础理论》 [1 ] 在 “藏象”一章中记载心 有两大主要生理机能: 一是主血脉,二是藏神。其 对心主血脉功能的定义是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 道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意为 心与血、脉密切相连,构成血液循环系统。心脏有 生血、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推动 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并营养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且 认为此种心主血脉功能的...

  • 分期食疗防治动脉硬化

    分期食疗防治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 的主要因素,主要与血管的衰老有 关,可分为四个阶段。针对动脉硬化 的四个阶段采取不同的食疗措施, 会明显降低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防病健身、延年益寿。 一、降脂、降胆固醇一黑木 耳、南瓜、黑芝麻油。动脉硬化初期 症状为身体发胖、易疲劳、记忆力下 降、喜食高脂食物、体内甘油三酯高 于正常水平。 黑木耳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加 快体内胆固醇的分解和排出。建议 每周食黑木耳2~3次。南瓜能显著 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对 糖尿病动脉硬化初期患者效果更 佳)。建议每周至少食用两次南瓜米 饭。...

  • 老年高血压病中医病机分析

    老年高血压病中医病机分析

    张泽, 张淼 (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摘 要: 高血压病在我国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较高, 是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高血压患者有 其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 同时, 其临床表现也有一定特殊性。中医注重整体观念, 注重气血阴阳的调和 , “阴平阳 秘” 以及 “天、 地、 人” 合一的学术思想, 认为人体血压的动态变化与人体内气血运行、 阴阳消长关系密切, 而老年 高血压患者气血阴阳失调, 脏腑精气亏虚, 这就决定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医病因病机与青年人不同。以...

  • 井穴刺络放血对脑水肿干预效应的汇总分析

    井穴刺络放血对脑水肿干预效应的汇总分析

    2007 年 4 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实施中医临 床适宜技术推广计划的通知》 (国中医药函(2006)58 号)公布了“急性中风病意识障碍的手十二井穴刺络 放血应急救治技术” 为第二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 项目, 井穴放血疗法在院前急救及疾病预后中发挥了 重要作用。 脑水肿是由物理、 化学、 生物性等多种因素, 作用 于脑组织, 引起脑组织内水分异常增多的一种病理状 态, 是脑组织对各种致病因素的病理反应。目前常采 用外科手术减压、 渗透利尿脱水和糖皮质激素等疗法, 各有优劣及不良反...

  • 脑性瘫痪分组与用药

    脑性瘫痪分组与用药

    将真实世界研究(real-word study,RWS)概念引入中医药科研,作为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在保存中医特色的同时,又不失中医药科研的科学性,可取得符合真实临床情况的科研成果。此文是应用此法的研究观察。 脑性瘫痪是最常见的小儿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由非进行性脑损伤所导致的综合征,以中枢性运动、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为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主要病理原因是患儿脑部非进行性损害,病变部位主要在脑,常常涉及到四肢,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影响,痉挛型脑瘫是临床最常见的脑瘫类型。目前国际上统计脑瘫的发病率为1...

  • 急性脑出血高热昏迷症的治疗综合分析

    急性脑出血高热昏迷症的治疗综合分析

    中风中脏时,有闭证、脱证之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突然昏扑,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属危急重症。闭证是以痰、湿、瘀血邪实内闭为主,分阴闭、阳闭;脱证是在此基础之上又出现元阳欲脱之证。前者属实,应急祛实邪;后者属虚,当急扶其正。此时变化多、发展快,往往初起实闭证,很快出现脱象;或初起脱证,经抢救后又成闭证;或先是阳闭证,一剂泻下又成阴闭证。若闭脱不分,寒热不辨,极易犯虚虚实实之戒,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尽管临床闭、脱证难辨,但如果认真观察,仔细收集证据,善于综合分析,正确辨证,并结合西医诊治手段,仍可大有作为。下面叙述一例急性...

  •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辨证及治疗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辨证及治疗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 ( heart failure with normal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HFNEF) 又 称为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是指具有充血性心力 衰竭的症状和 ( 或) 体征,以左室射血分数正常 而舒张功能异常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1 ] 。国 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占心力衰竭总数的 40% ~ 71% [2 ] ,国内新近研究表明,因心力衰竭而入院 的患者超过一半无收缩功能受损或收缩功能轻微障 碍 [3 ] ,而 HFNEF 的病死率与射血分数降...

  • 从痰瘀立论探讨分期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

    从痰瘀立论探讨分期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AS)是一种累及 全身动脉血管的退行性、 增生性和炎性病变。 颈动 脉粥样硬化 (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 CAS) 与心 脏的冠状动脉、 脑部血管、 肾动脉的粥样硬化有着 共同的危险因素和病理基础, 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 要原因之一 [1] 。 颈动脉位置表浅, 易于探及检查, 作 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 “窗口” , 可用来判定AS整体 情况。 CAS可能造成颈动脉狭窄, 引起颅内血管的狭 窄、 阻塞或斑...

  • 中风全身瘫痪致脑萎缩 17 处压疮分阶段干预

    中风全身瘫痪致脑萎缩 17 处压疮分阶段干预

    安徽省铜陵市中医医院内科 钱泽霞,陈本英 摘要 目的:探讨既不增加应激反应又能使多发性多层次压疮愈合的方法。方法:对 87 岁中风全身瘫痪致脑萎缩患 者多部位、多期 17 处压疮采取分阶段干预。前期:治疗基础疾病,稳定血压、血糖,改善营养,补充能量,彻底清创, 保护压疮疮面和各骨隆突处皮肤,预防压疮疮面感染、防止创面扩大、程度加深、部位增加。中期:病情稳定后,对 17 处压疮进行分组,采用干性创面促进愈合(A 组)和湿性创面促进愈合(B 组)。A 组对Ⅱ度以下创面清创后,使用艾 条灸加 TDP 治疗 Bid,艾灸...

  • 嗜睡“多寐”“嗜卧”中医分型论治嗜睡症

    嗜睡“多寐”“嗜卧”中医分型论治嗜睡症

    嗜睡,又称“多寐”“嗜卧”,其表现以神疲困倦、睡意极浓、经常不自主地入睡为主要特点。嗜睡的原因复杂,有的可找出明显的致病因素(疾病),有的则病因不明。西医治疗嗜睡症多采用精神科的药物对症治疗,但这类药副作用较大,且易产生耐药性,疗效不佳。 中医认为,嗜睡主要与脾虚湿盛、中气不足有关。《丹溪心法》云:“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嗜卧。”老年人因阳气不足、脾气虚弱,也常会出现困倦无力而多寐。此外,气血不足、头部外伤、血脉瘀阻、肝气郁结...

  • 睡眠的基本原理 阴证阳证失眠的分类

    睡眠的基本原理 阴证阳证失眠的分类

    失眠的阴证阳证分类探析 睡眠障碍是人们正面临着的一场公共卫生危机 [1] , 其中最主 要的还是失眠 [2] 。 失眠在临床虽不属于危急重病, 但睡眠的状 况对于人的身心健康都非常重要。 众所周知, 失眠引起的损害 是多方面的, 涉及个人躯体、 心理、 社会功能(包括工作、 学习、 日常生活、 社会交往等)以及生活质量等多维度损害。 由于睡 眠时间的不足或睡眠质量很差, 醒后会出现神疲乏力、 头晕头 痛、 心悸健忘等一系列症状, 会影响人们的方方面面, 长期的 顽固性失眠, 还会使人们形成对助眠药物的依赖, 久而...

  • 网瘾患者中医体质分析

    网瘾患者中医体质分析

    随着网络的普遍使用,网络成瘾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其研究逐渐成为医学和心理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1994年,美国的精神病医师I.Goldberg首先提出网络成瘾概念。网络成瘾(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包括行为和心理依赖感、行为自控力丧失、工作和生活秩序紊乱、身心健康损害等特征。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网瘾者的人格、动机、自尊、神经递质等方面,对于其中医情志和体质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从网瘾者的中医情志郁结、体质及人格分型入手,调查网络成瘾的...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