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治胸

治胸

  • 芎附子汤治疗风寒客于头中,清涕,项筋拘急坚硬;又治胸中寒痰,呕吐清水。芎附子汤秘方制作方法。

    芎附子汤治疗风寒客于头中,清涕,项筋拘急坚硬;又治胸中寒痰,呕吐清水。芎附子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芎附子汤的秘方制作方法,芎附子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风寒客于头中,清涕,项筋拘急坚硬;又治胸中寒痰,呕吐清水。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芎附子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风寒客于头中,清涕,项筋拘急坚硬;又治胸中寒痰,呕吐清水。...

  • 圣妙散治疗鼓气,并治胸膈气滞之疾。圣妙散秘方制作方法。

    圣妙散治疗鼓气,并治胸膈气滞之疾。圣妙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圣妙散的秘方制作方法,圣妙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鼓气,并治胸膈气滞之疾。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圣妙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鼓气,并治胸膈气滞之疾。...

  • 桂姜丸治疗胸中隐然而痛,亦治胸痹,心膈痞满,肩背缓急痛。桂姜丸秘方制作方法。

    桂姜丸治疗胸中隐然而痛,亦治胸痹,心膈痞满,肩背缓急痛。桂姜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桂姜丸的秘方制作方法,桂姜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胸中隐然而痛,亦治胸痹,心膈痞满,肩背缓急痛。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桂姜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胸中隐然而痛,亦治胸痹,心膈痞满,肩背缓急痛。...

  • 重剂补气治胸痹

    重剂补气治胸痹

      患者张某某,男,48岁。2011年11月28日就诊。胸部憋胀10天,渐加重。10余天前因过劳出现发作性胸部憋胀,以夜间为重。在村卫生所按“冠心病”输液(药名不祥),病未减,反加重。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某医诊断为心绞痛,予地奥心血康;发作时含服消心痛。当夜发作时含消心痛2分钟即可缓解,但终不能使其不发作。刻诊:每到夜间便呼吸困难,胸部憋胀欲死,感到“就像气球被吹起来要爆炸”一样,十分恐惧。坐起和按压胸部可缓解;发作时舌下含消心痛可很快缓解。近日饮食减少,二便正常。查体:体格健壮,面部较黑,脉虚大,重按无力,尤以寸...

  • 瓜蒌善治胸胁疼痛 瓜蒌能降转氨酶 瓜蒌善祛痰饮

    瓜蒌善治胸胁疼痛 瓜蒌能降转氨酶 瓜蒌善祛痰饮

    带状疱疹疼痛和慢性肝炎导致的转氨酶升高都算得上是临床常见的顽固症状,一个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一个损伤身体健康。在本草世界里,有一味中药是解决这两大难题的良将,它早在医圣张仲景的手中就是方中主药,随着后世医家的不断探索更被发掘出了多种功效。它,就是瓜蒌。 瓜蒌分为瓜蒌实和瓜蒌根两种。瓜蒌实就是全瓜蒌,一般医书介绍它们苦寒,其实全瓜蒌为甘寒,长于导痰浊下行。瓜蒌根是苦寒的,能泄热消渴,比如瓜蒌瞿麦丸。瓜蒌的两大主要功效,一个是善治胸胁疼痛,另一个是善降转氨酶。 《名医别录》中说,瓜蒌实味苦,性寒,...

  • 治胸部进、挫伤经验

    治胸部进、挫伤经验

    经验方:制川乌、柴胡、乳香、没药各1份,制草乌、白芷各1.5份,山柰(即沙姜、食用)2份。 用法:上药混匀研成粉,轻症患者每次服药粉3克,每天1次;重症患者每次服3克,每天2次,均用温开水送服。同时贴用止痛药膏。 疗效:本方治胸部进、挫伤轻症患者100 例,显效90例,好转4例,无效6例;重症患者 41例,显效25例,好转8例,无效8例。...

  • 相世和治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致便秘

    相世和治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致便秘

      吉林省长春市中医院相世和主任医师,是长春市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等工作3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内科、妇科、皮肤等科疾病,疗效确切。笔者在此介绍其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致便秘案1例。   宁某,女性,68岁,退休职工,2013年11月29日初诊。   主诉:便秘、腹胀6天。患者6天前,因行动不慎跌坐于地,自行爬起后,能正常行走,虽觉腰部疼痛并未在意。后出现便秘,腹胀,仍未重视。此后症状日剧,腹胀、便秘尤甚,攻撑难耐,心烦气躁,泡服“番泻叶”、外用“开塞露&rd...

  • 益气活血治胸肋筋伤

    益气活血治胸肋筋伤

      患者初诊因“跌伤致腰痛2天”经服用复元活血汤加减而愈;三诊因“外伤致左侧胸肋部疼痛3天”服用复元活血汤加减而致病情加重,郭剑华审证求因,中医辨病为“气虚血瘀”之“筋伤案”,治以“温阳益气,舒筋活血”之法而获痊愈。   刘某,男,47岁。搬运工,重庆市巴南区人。2009年1月11日初诊。患者体质素健,因在搬运货物时,不慎从汽车上跌下使腰部损伤,当即感腰部右侧疼痛,不能站立,无大小便失禁及...

  • 韦贵康内外兼施治胸椎小关节紊乱

    韦贵康内外兼施治胸椎小关节紊乱

    国医大师韦贵康是从事中医骨伤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诊疗骨伤科疾病经验丰富,以手法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而著称。笔者有幸成为韦贵康的弟子,现将其诊治胸椎小关节紊乱的经验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探病因:虚劳风邪为因 胸椎小关节紊乱属中医学“岔气”“背痛”“骨错缝”“筋出槽”等疾病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胸椎小关节紊乱由于外感风寒邪气、外伤、劳损以及肝肾亏虚等导致气滞血瘀,凝结于背部之筋骨,导致经络气血...

  • 愈梗通瘀汤治胸痹合并失眠案

    愈梗通瘀汤治胸痹合并失眠案

      愈梗通瘀汤由陈可冀院士研制。方药看似平淡,而精义深在,由生晒人参、生黄芪、丹参、赤芍、延胡索、川芎、藿香、佩兰、陈皮、半夏、酒大黄组成,功在益气行气化痰湿、通瘀络而止痛,常用于冠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若对证的话,治疗失眠疗效颇佳,今择一典型验案举例如下:   患者王某,女,81岁。主因“阵发性胸痛7年余,加重7天。”以“急性冠脉综合征”于2012年1月6日收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CCU科。入院症见:阵发性胸闷,胸痛,纳差,眠差,偶有咳嗽,白痰,无剧烈胸痛,无大汗...

  • 张汉玉治胸痹验案

    张汉玉治胸痹验案

    病例:患者,女,68岁。经常发作心前区疼痛,遇冷则重,自觉有冷气从胁下上冲心胸。平时胸闷气短,心悸,头昏乏力。诊时:胸痛不得卧,形神困倦,食少,眠差,舌质暗红,苔薄白,脉虚弦,偶呈涩代。诊断为胸痹,证属脾胃虚衰,心阳失养。治以益中气以和营,养血脉以通痹。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味。处方:黄芪、桂枝、白芍、丹参、酸枣仁、陈皮各15克,茯苓12克,郁金、当归、炙甘草各10克,生姜5克,大枣5枚。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7剂后胸痛减轻,食欲见增,精神略振,继以上方加减化裁,服30剂后恢复健康。 点评:此症为气滞血凝、升降受阻所...

  • 治胸痹方

    治胸痹方

    方药:丹参15克,黄芪20克,郁金10克。加减:若痰湿阻滞者,加茯苓15克,法半夏、瓜蒌壳各10克,桔红9克;肝郁化热者,加柴胡、枳壳、黄芩各9克,白芍15克;心阴不足者,加麦冬9克,党参12克;心脉瘀阻者,加川芎、红花各9克,田七末3克(冲服);心气虚者,加党参15克,桂枝5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3周为一个疗程。功效:益气通阳,活血祛瘀。主治:胸痹气虚血瘀型,症见胸中满闷,隐隐作痛,呼吸欠畅,深吸气时可缓解其窒息感等。疗效:治疗30例,经一疗程治疗,全部见效,总有效率为100%。 提示:本方以胸中满闷...

  • 治胸痹方用当归六黄汤加味

    治胸痹方用当归六黄汤加味

    病案:患者,年7旬有余,女。 主诉:发作性心慌,左胸前区不适1 年余,伴后背疼痛1’月余。患者1 年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发作 性心慌,左胸前区不适,无胸闷、憋 喘,口服“丹参滴丸”后缓解。近1 月心慌,左胸前区不适,伴后背疼 痛,为胀痛。现症见:发作性心慌, 左胸前区不适,无胸闷、憋喘,伴后 背疼痛(胀痛),胃胀,小腹胀痛,时 有盗汗。食可,眠差,入睡困难,眠 浅易醒,醒后难以入睡,二便调,舌 淡红苔薄白,脉弦。高血压病史30 年余,最高血压180/90毫米汞柱。 诊断:冠心病...

  • 范文甫温通法论治胸痹经验浅析

    范文甫温通法论治胸痹经验浅析

    范文甫( 1870—1936) , 名赓治, 晚号文虎, 浙江鄞 县西郊人, 清末民初著名医家。先生平生忙于应诊, 无 意著述, 但对医籍批注甚勤, 遗有 《千金要方 》 《伤寒来 苏集 》 《外台秘要》 等眉批本二十余种, 积贮医书八大 箱, 殁后遗赠 “天一阁” 。现仅存 《外科合药本》 一卷及 后来其弟子整理出版的 《外科纪要 》 《范文虎医案 》 《范 文甫学术经验专辑 》 《范文虎医案征求稿》 等医书。 先生学宗经典, 尝言 : “ 《内经》 为医学源泉 ,...

  • 痰瘀新论治胸痹 辨证分类疗心悸

    痰瘀新论治胸痹 辨证分类疗心悸

    第三届国医大师雷忠义,系陕西省中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从医50余载,提出胸痹从痰瘀论治观点,擅长诊治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病,以及开发新药、应用草药羊红膻等方面均有建树。著作有《国医名师雷忠义临证菁华》《心脏病养生保健200问》《验方精选》等。研制的国家级新药“丹蒌片”、地标产品“舒心宁片”,分获省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最近笔者学习雷忠义的有关著作,获益良多,现将其治疗心病之用药配伍经验总结如下: 痰瘀新论治胸痹...

  • 全国名老中医治胸痹方

    全国名老中医治胸痹方

    处方:川芎、赤芍各12克,丹参 山楂、黄芪、淫羊藿各15克,全瓜蒌 莪术、元胡、地龙各10克,桂枝6克 细辛3克,荜茇9克。 加减:若证偏阴虚阳亢,或血压 偏高,表现出烦热、心悸、口干、头晕 耳鸣等症状者,可去桂枝、细辛、荜 茇、淫羊藿,加生地、茺蔚子、夜交藤 各10克,黄连5克;若血压偏低,而 表现出气短乏力、虚弱疲倦、口渴多 汗、舌红少苔、脉虚数等耗气伤阴之 象,则原方去桂枝、细辛、荜茇、淫羊霍 加麦冬、五味子各10克,党参15克,以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复脉救脱。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和 二煎药液...

  • 辨治胸痹国医大师阮士怡 本虚标实痰瘀互结

    辨治胸痹国医大师阮士怡 本虚标实痰瘀互结

    国医大师阮士怡 •国医大师阮士怡认为,胸痹属本虚标实之证,脾肾虚损为本,因其虚所产生的气滞、血瘀、痰凝为标。基于此,结合“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理论,创胸痹治疗大法“益肾健脾,软坚散结”,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证实该法对胸痹疗效甚佳。 胸痹指因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留踞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血养所致,以胸闷及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等同于西医学“冠心病”...

  • 颜正华益气活血治胸痹验案

    颜正华益气活血治胸痹验案

    典型医案一 张某,男,31岁。 初诊:2009年6月20日。 主诉:心前区憋闷3日。 现病史:3日前突感心前区憋闷,左肩胛部持续疼痛,左手指麻,疲乏,易脱发,易汗,口苦,二便调,舌下青紫,舌淡,苔薄微黄,脉弦滑。 辨证:气虚血滞,心脉痹阻。 治法:益气活血,通脉止痛。 处方:生葛根20g,丹参20g,川芎10g,红花10g,生黄芪12g,生白术12g,党参10g,柴胡20g,升麻3g,炒枳壳10g,降香6g,佛手6g,炙甘草6g。7剂,水煎服,日...

  • 中医医治胸痹 多从心肺论治

    中医医治胸痹 多从心肺论治

    郑某,女,49岁,2010年10月17日初诊。主诉:胸闷不适,阵发性心前区隐痛半月余,常感心悸气短。一周前经西医确诊为心肌供血缺乏,心绞痛。经服药医治,诸症不减。现症见:心前区隐痛阵作,日发生3~5次,胸闷心悸、气短。周身乏力,腹部胀满。症状每以下午为甚,食欲不振,精力委顿,头晕,易惊骇。观其面色萎黄,舌昏暗,苔薄白,脉沉细数。辨证认为属气血缺乏,心失所养。治当健脾益气,养血安神。《金匮》人参汤加减:红参12g,焦术15g,炒山药15g,莲子12g,茯苓12g,麦冬10g,炒枣仁12g,远志6g,枳壳9g,木香5g...

  • 调理肝脾辨治胸痹 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气短喘息

    调理肝脾辨治胸痹 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气短喘息

    国医大师路志正为著名中医内科学家,上禀中医世家传承,早年悬壶乡里,名重荆楚,勤求古训,博采众家,上溯经典,下及各家,汲取现代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创新性地提出了“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调理脾胃法十八字诀。从医70余载,潜心临床,治学严谨,医术高超,学验俱丰,尤擅将调理脾胃之法运用于临床中,效验颇佳。其中运用调理肝脾辨治胸痹是路志正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重要部分,浅析如下。 病因病机 胸痹为中医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

  • 毛德西论治胸痹心痛 执补虚祛邪两纲 创胸痹证治九法

    毛德西论治胸痹心痛 执补虚祛邪两纲 创胸痹证治九法

    毛德西将胸痹心痛病治则治法概括为“两纲九法”,两纲指补虚与祛邪,九法分别为益气养阴法、养阴复脉法、健脾温中法、温阳扶肾法、宽胸化浊法、活血化瘀法、疏肝理气法、芳香通络法、祛寒通痹法。 全国名中医、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毛德西临证六十余年,对胸痹心痛病(主要包括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等)有较为丰富的诊疗经验。毛德西将其概括为“两纲九法”,现将其具体内容叙述如下,供同道参考。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云:“师曰:夫...

  • 从大柴胡汤治胸痹案理解“阳微阴弦”

    从大柴胡汤治胸痹案理解“阳微阴弦”

    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中医临证往往受《金匮要略》启发,认为病机为“阳微阴弦”,治疗多从虚、寒入手,常取方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但往往忽略了该病病机还有湿热内蕴、阻滞经络的一面。本案跳出既往思路窠臼,治疗从少阳阳明入手,同时兼顾少阴虚损,取效显著,有助于重新理解“阳微阴弦”的深刻内涵。现整理分析如下。 刘某,男,45岁,2022年7月12日初诊。主诉:反复发作胸闷痛3个月,加重3天。患者3月份因突发胸前区闷痛,伴放射性后背痛,少量冷汗出,于急诊...

  • 成肇仁治胸中大气下陷验案

    成肇仁治胸中大气下陷验案

      成肇仁,男,1944年生,四川省巴中市人。1967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者李培生教授,于1982年在该院取得医学硕士学位,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擅用经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治急性病有胆有识,治慢性病有方有守,对消化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造诣尤深。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匪浅,今择成师治胸中大气下陷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徐某,女,32岁。2012年8月3日初诊。   患者自述因气短、心悸两月,曾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经友人建议寻求中医治疗。现仍气短(以吸气较易...

  • 血府逐瘀汤方药组成是桃红四物汤打底 主治头痛 治胸痛

    血府逐瘀汤方药组成是桃红四物汤打底 主治头痛 治胸痛

    瘀血有什么特点?嘴唇偏乌暗的,舌下静脉怒张的,曲张的,脸印堂发黑的,黑暗的。脉象一摸下去呢,涩涩的,好像刀刮竹一样,流得很无力的,有瘀堵。局部呢,痛得像刀刮一样,这些都是淤血在体内的表现。 一个清朝的武举人,他号称清朝怪医,三大怪医之一,叫王清任,他写了一本书叫《医林改错》。这本书通读好了,世间的疾病的治疗呢,你已经有七八成把握。 方子神验。它里面有五逐淤汤,五首可以把淤血追逐赶走。有血府逐瘀汤,身痛逐淤汤,膈下逐淤汤,少腹逐瘀汤,通窍活血汤。 逍遥散是治情志的,血府逐瘀汤治血瘀的。...

  • 治胸痹之症 栝蒌薤白白酒汤 栝蒌薤白半夏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治胸痹之症 栝蒌薤白白酒汤 栝蒌薤白半夏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中,张仲景记载了治胸痹的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和枳实薤白桂枝汤。此三方均以栝蒌实、薤白为核心药物,或伍白酒,或配白酒、半夏,或与枳实、厚朴、桂枝同用,其立意在于辛开苦降以通阳散结,使胸中气机宣畅,则痹痛之症自除。 栝蒌薤白白酒汤 胸背气痹不通,而症作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因上焦阳虚,胸阳不振,故寸口脉沉而迟,中焦气滞停饮,故关上之脉小而紧数,用栝蒌薤白白酒汤治之。方中栝蒌实为栝蒌根之子,味甘、微苦而寒,其性顾根,实具坠降之意;盖栝蒌...

  • 治胸痛 益气养阴热解痛除

    治胸痛 益气养阴热解痛除

      段某,女39岁,2011年10月20日初诊。   主诉:五日前,因劳动时不慎,跌伤右胸,时日又感风寒,发热恶寒,体温达39℃,胸痛阵作,口干口苦,食纳不佳。今日胸痛时有加重,呼吸引痛,寒热互作,二便尚可,肢体不爽。刻诊:体温38.5℃,舌红苔白,脉弦数。   此乃外邪郁于少阳,瘀血阻滞脉络。治当和解枢机,散瘀通络止痛。处以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2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丹参15克,桃仁9克,红花6克,乳香6克,没药6克,枳壳6克,桔梗6克,甘草5克,生姜6克,红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   ...

  • 捏捏腋窝治胸胁胀痛

    捏捏腋窝治胸胁胀痛

    有一次坐门诊时,我碰到一个30多岁的病人,他说自己曾经是搞装修的,但是近半年来已经不做了,原因是自己经常感到胸部发胀,两边肋骨疼,胳膊也抬不高,平时要做个水电改造、贴墙砖什么的,都没法干。看过医生,吃过药,但效果总是不理想。于是,我就让他多捏捏腋窝,再配和渊腋、肩贞两穴,没出1个月,他就完全能干活了。 腋窝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除了洗澡,很少会有人刻意去碰这个地方了。但是,从防病治病的角度来讲,经常捏一捏腋窝,好处可是多得很。 中医常讲“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而腋窝正是&ldquo...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