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第18页
-
中医分型辨治耳鸣
耳鸣是患者在耳部或头内感到的一种声音。耳聋是听觉系统的传音、感音功能异常所致听觉障碍或听力减退。耳鸣、耳聋往往同时并见,二者的辨证论治基本相同,均可分为以下四型辨治: 一、肝火上扰型:症见耳如雷鸣,生气加重,耳胀耳痛,头痛眩晕, 目红面赤, 口苦咽干,夜寐不安,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泄热,解郁通窍。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生大黄各6克,栀子、黄芩、柴胡、木通、车前子、泽泻、石菖蒲各10克。 二、痰火郁结型:症见耳如蝉鸣,听力下降,头昏沉重,胸闷脘痞,咳嗽痰多,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清火化痰...
-
糖尿病足治疗方法病例分享
糖尿病足 (diabetic?foot)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足部 疼痛、 畸形、 炎症、 感染、 溃疡及组织破坏的一种临床 综合征, 其发病主要与血管病变、 神经病变和感染三 大因素相关 [1] 。因该并发症治疗困难、 易复发、 费用高 等特点, 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们的重视。足部感染是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问题, 除外糖尿病神经病变, 血管 闭塞缺血是导致该疾病发病和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且是影响糖尿病足预后的最重要因素 [2] 。创面治疗 一向都是困扰临床工作者的难题之首。就世界范围 来看, 超过一百万的糖尿病患者的最...
-
糖尿病肾病病机层次分析与辨治
糖尿病肾病的病机为素体肾虚,糖尿病迁延日 久,耗气伤阴,五脏受损,兼挟痰、热、郁、瘀等 因素而致病。发病之初多为气阴两虚,渐至肝肾阴 虚; 病情迁延,阴损及阳,出现脾肾阳虚; 病变晚 期,肾阳衰败,浊毒内停,或见气血亏损,五脏俱 虚 [1 ] 。根据上述病机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症 状多可得到缓解,但是血肌酐、尿蛋白等肾功能指 标的改善却不明显。为何症状缓解了而病理改变不 能同步改善? 单纯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是否可以收 到最好的疗效? 目前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多集中 在证候病机层次,多从益气养阴、健脾补肾、化痰 利...
-
糖尿病分类、分期、分证思想概述
分类、分期、分证思想对慢性病中医理论构建的启示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原则,在认识和处理 疾病的过程中,中医学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 证与辨病相结合 [1 ] 。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 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在全过程,证的重点在现阶 段。广义上的辨证论治应是两者兼顾,着眼当下, 注重全程。 与传统辨病论治不同,当下中医临床所辨之病 更多的为现代医学体系下的专科疾病。患者往往以 特定病种来就诊,并重视病理指标的变化。当高血 压病、糖尿病等现代医学诊断的病种出现在中医临 床时,简单将其划至 “眩晕 &...
-
糖尿病肾病 医案方药实录分析
□ 庞国明 姚沛雨 孙扶 开封市中医院 医案实录 张某,男,53岁,开封人。乏力、自汗3年,加重伴浮肿15天。患消渴10年余,3年前因全身乏力、下肢浮肿等,被某三甲医院诊为糖尿病肾病,住院治疗16天,给予控制血糖、改善循环等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此后上述症状时轻时重,曾多次在某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病情仍时好时坏。经老病友介绍,于2016年12月7日慕名到我院诊治,症见:乏力困倦,精神萎顿,四肢酸软,懒言少动,双下肢水肿,颜面肿胀,腰空痛,晨起尤甚,自汗,口渴多饮,手足心热,偶有耳鸣,纳眠差,尿频,...
-
运化调糖治2型糖尿病医案分析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庞国明 徐艳芬 张芳 孔丽丽 刘某,男,47岁,周口人,2017年1月22日初诊。4年前于某三甲医院体检:空腹血糖6.2毫摩尔/升。近日查空腹血糖9.22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7毫摩尔/升,诊断为糖尿病,慕名到我院寻求纯中药治疗。症见:时有饥饿感,自汗,耳鸣,腰部发凉,性功能减退,情绪烦躁,夜尿2~3次。舌质淡暗,苔腻,脉沉细。BMI25.9公斤/平方米。24日晚取单到夜门诊就诊,胰岛功能:空腹血糖及1、2、3小时血糖为9.05、13、17、11.59毫摩尔/升;空腹及餐...
-
迎风流泪的分型治疗
每当一遇冷风刺激,就会出现反射性地流泪,这种现象医学上称迎风流泪。中医认为,目为肝窍,泪为肝液,肝肾同源,故迎风流泪多与肝肾两经有关。流泪也有冷、热泪之分,若肝肾两虚、气血不足,导致眼窍失养,稍遇冷风易出现冷泪;若肝经郁热,复感受风邪,则可能引起热泪涌出。不过,临床以迎风流冷泪居多,冷泪多虚,且以老人易发或多见。现介绍中医分型治疗迎风流泪的一些常见治疗方法如下。 肝肾阴虚型:常因肝肾虚弱,精血亏耗,虚风内生,上攻双目而发病。症见眼睛不红不肿,泪下无时,泪液清稀,流出时无热感,久流失治则视物昏暗,伴有双目干涩、头晕...
-
青光眼 两分治疗八分护养
青光眼患者日常保养很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两分治疗,八分护养。 喝水:少量多次,总量不变。大量饮水会迅速升高眼压,建议大家少量多次饮,总量不变。 喝酒:适量饮用,同时戒烟。医生不鼓励患者多喝酒,可适量饮,建议喝点葡萄酒。注意戒烟,尼古丁对视网膜有毒害作用。 甜食:也要适量,多吃彩色食物。高渗性食物(蜂蜜、糖等)有助降低眼压,建议适量食用,但患者若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一定要控制食用量。摄入一些色彩斑斓的食物,如枸杞、蓝莓、银杏叶等,可保护视神经。 运动:有氧运动好,坚持控眼压。建议患者常做有氧运动...
-
鼻衄分五型辨治
鼻衄,即鼻出血,是一种常 见病、多发病。笔者在临床上将 本病分为五种证型予以论治. 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肺经热盛型鼻衄点滴 而出。颜色鲜红.量不太多。 鼻腔干燥,有热感.兼有咳嗽 少痰,口干身热,舌尖边红, 苔薄白而干.脉浮数或数。治 宜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方用 加味桑菊饮:桑叶、菊花、桔 梗、连翘、芦根、白茅根、牡丹 皮、栀子炭各10克,杏仁、薄 荷、甘草各5克。水煎服,每 日1剂。 胃热炽盛型鼻衄量多. 颜色鲜红或深红.鼻腔干燥. 口干口臭.烦渴欲饮.大便秘 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 厚而干,脉洪大而数...
-
鼻出血止血方法 中医分型
鼻子流出鲜红色血液,叫做鼻血。多由于血分有热所止,也有妇女倒经,或击伤、碰伤等原因引起。治疗时除外伤宜以止血为主外,一般有肺热、胃热,肝火三证。 肺热 鼻子出血,鼻孔干燥,干咳,痰少,或无痰,鼻中灼热, 口中咸辣,或有发烧,出汗, 口渴,面现油腻色等症。舌红,脉数。治宜清肺止血。 处方 (1) 桑叶6克 菊花6克 丹皮6克 炒山栀10克 茅根 12克 水煎服。 (2)藕节10克 苇根10克 仙鹤草10克 水煎服。 (3)用纸沾冷水贴患者额上,或用手指沾冷水拍打风府穴。 胃热 鼻子出血, 口渴,多饮...
-
小儿流鼻血 辨证分虚实
实证 肺经热盛:此型常发生在干燥季节,或感冒期间。症见鼻孔及嘴唇干燥、血色鲜红、血量不多、鼻腔干燥或呼气有灼热感。可用桑菊饮加牡丹皮、白茅根、侧柏叶治疗。 胃经热盛:症见鼻孔干燥、口干口臭、烦躁口渴、解羊屎状大便、小便量少色红,或牙龈肿痛。可用清胃汤加白茅根、侧柏叶、芦根治疗。 肝火上逆:症见鼻血量多、色深红、头痛、头晕、口苦咽干、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可用龙胆泻肝汤加芦根、侧柏叶、茜草治疗。 虚证 肝肾阴虚:症见血量不多、口干、头晕眼花、耳鸣、心悸、失眠、手心足心发热。可用知柏地黄丸加知母、...
-
慢性鼻炎分型治
春季是鼻炎的好发季节,稍不注意,鼻塞、打喷嚏和流清涕就开始了。对于慢性鼻炎患者来说,这些症状可能持续很久,让人苦恼不已。中医一般将慢性鼻炎分为热、燥、虚三种类型,根据不同的病症选择合适的中药,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偏热的患者,表现为鼻涕偏黄,门干门苦症状明显,,此类患者需要清热,因此适合用辛夷鼻炎丸、鼻炎片、防芷鼻炎片、鼻渊舒口服液等。也可用鼻炎康片,此药含有西药成分扑尔敏,比较适合过敏性鼻炎患者,但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及高空作业。 偏燥的患者其肺燥热,鼻塞、鼻干、口干症状比较明显,包括西医中的干燥性鼻炎。需要内服...
-
中医针灸治疗近视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随着电子产品日益增多,近视显著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随着屈光度的增加,致盲性眼病如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和青光眼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因此,探寻近视的有效防治措施,尤其是预防其发展为高度近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国内外治疗近视主要以光学矫正和手术治疗为主,中医针灸治疗近视已经进行了多年的临床和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本文对近年来中医针灸治疗近视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综述如下。 1 临床研究 1.1 针法 针刺防治近视选择的穴位大致相同,局部取穴均为眼周为主,如睛...
-
中医分型辨治 梅核气
梅核气类似于西医的咽异感 症,是指除疼痛以外的咽部异常感 觉,多见于女性,主要与精神因素 有关,如癔病、疑病症、神经衰弱、 焦虑、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等。 患者常感觉咽部有异物、蚁行、灼 热、紧束、闷塞、狭窄等感觉,进食 时可减轻或消失。中医治疗梅核气 可分为以下四型辨治。 一、气郁痰结、痰郁化热 伴心烦易怒、胸闷呕恶、口苦、 食少,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 数。治宜行气开郁、清热化痰。 处方:柴胡8克,瓜蒌12克, 法半夏、黄芩、香附、山豆根、薄荷 (后下)各6克。 二、气郁痰结、气血亏虚 伴面白无华...
-
急性喉关节炎 可按中医分型治疗
急性喉关节炎常继发 .于急性鼻炎、急性咽炎、类 风湿关节炎,也可单独发 生。其主要症状为咳嗽、多 痰、咽喉干燥且有异物感。 个别患者可见发热、畏寒 等。喉部肿胀严重者,可出 现呼吸困难。该病可按以下 分型治疗: 风寒袭喉 患者起病急,突感声音不 扬或嘶哑,喉部微痛,咳嗽,咽 喉部充血,声带为淡红色、微 肿,伴发热恶寒、鼻塞涕清舌 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治则:疏风散寒,宣肺开 音。 组方:麻黄10克,桂枝12 克,羌活15克,独活12克,葛 根15克,柴胡12克,紫苏梗 12克,辛夷12克,荆芥15克, 防风...
-
区分急性会厌炎 咽炎 喉炎 保养咽喉方
咽喉分为鼻咽、口咽、喉咽及喉四个部分,这几部分可分别发生如下疾病: 在鼻咽,可以发生急性鼻咽炎、慢性鼻咽炎、急性咽扁桃腺(腺样体)炎、慢性咽扁桃腺炎(腺样体肥大症)、鼻咽部肿瘤等。 在咽部,可以发生如急性咽炎、急性咽峡炎、急性扁桃腺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腺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急性扁桃腺周围脓肿、咽后脓肿、悬雍垂过长、咽部肿瘤等。 在喉咽,可以发生急性舌根扁桃腺炎、慢性舌根扁桃腺增生症、急性会厌炎、会厌囊肿、下咽肿瘤等。 在喉部,可以发生急性喉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声带闭合不全、声带麻痹、急...
-
慢性咽炎分型治疗
一、肺阴不足型:症见咽部异物感,隐痛发干,咽部痰黏,时轻时重,可伴有烦热、干咳少痰、盗汗、气短乏力等症状。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方药:青果2枚,菊花、麦冬、板蓝根各6克,太子参10克,木蝴蝶、生甘草各3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一般服药1-2个疗程即可见效。 二、肾阴亏虚型:症见咽喉干涩而痛,吞咽不利,朝轻暮重,同时伴有腰酸腿软、耳鸣、失眠、盗汗二手足心热等肾阴不足诸症,舌红剥苔,脉细无力。方药:知母、女贞子、茯苓、山茱萸、泽泻各12克,黄柏、丹皮各10克,生地30克,山药、何首乌各15克。...
-
分型辨治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周围性面瘫的一种疾病,又称面神经炎。其致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不稳、风寒侵袭等有关;病理变化主要是神经水肿和脱髓鞘,轴突变性。结合多年临床诊治体会,试将经方时方合用分型辨治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介绍于下。 瘀热生风证 口眼?斜,口角流水,面肌抽搐,口渴,闭口鼓气漏气,或额纹消失,或面部发热,或面肌近耳处疼痛,或痛如针刺,或头痛,或大便干结,舌质红瘀紫,苔薄黄,脉浮或涩,治当活血化瘀,清热止痉,可选用桃核承气汤与牵正散合方:桃仁9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