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 第63页

学 第63页

  • 世界针联2015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召开

    世界针联2015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召开

    9月25~27日,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2015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来自六大洲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代表,分别就针灸机理研究,针灸教育标准,针灸立法发展,针灸临床研究,针灸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以及针灸美容等专题进行主题演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出席大会开幕式。 闫树江对世界针联在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发挥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希望世界针联作为连接世界各国针灸界的桥梁与纽带,继续加强与各国中医针灸社会团体在科研、教学、医疗、生产等领域的合作,更好地发挥对外交流的窗口作用,为世界针灸的发展...

  • 医学专家为老师的健康课间“出谋划策”

    医学专家为老师的健康课间“出谋划策”

    今天适逢教师节,医学专家为老师的健康课间“出谋划策”: 一、养身最好做做“课间操” ◎ 主要针对 颈椎腰椎疼痛、静脉曲张、脚肿胀 下课十分钟,林国华教授主张师生同做广播体操:“广播体操将锻炼与娱乐融合到一起,肌肉、关节、骨骼甚至呼吸、循环、神经系统都能得到全面锻炼。”老师还可练练八段锦,对颈、腰、腿极好,有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之功效。 不过在办公室“大展手脚”,老师总会不好...

  • 中医学更能体现大健康学的价值

    中医学更能体现大健康学的价值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突出了人与躯体、人与心理、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四个方面。这一概念,比以往的健康概念更加广泛,也更体现了健康的价值。但是,健康实际上还包含着个体和群体对外来压力的调和能力,对不确定未来的适应能力两个方面的内容,称之为“大健康” 中医学恰恰具有“大健康学”的六个特征,中医学更能体现大健康学的价值。...

  • 春节科学饮酒 护好肠胃 助消化

    春节科学饮酒 护好肠胃 助消化

    每年春节期间,因为喝酒而乐极生悲的事情并不少见,在此,特别提醒大家,一定要文明喝酒、科学喝酒。 1、劝酒不劝量,喝好不喝醉,不可用喝酒来代表“感情”。 2、老年人的肝脏解毒功能差,承受能力弱,可以适量喝点黄酒、红酒,不宜饮烈性酒,更不可饮酒过量。 3、患有肝病、胆囊炎、胰腺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该完全戒酒; 4、不可空腹喝酒,也不要红、黄、白几种酒混着喝。 5、切记:人醉酒后意识障碍,休息时身旁绝对不能没有人看护。每年都有醉酒者呕吐时因身旁没人而发生窒息死亡的悲...

  • 清代预防与保健医学

    清代预防与保健医学

    在清代皇宫里设有太医院,它是礼部管辖下的一个独立机构。太医院有院使(正职)、院判(副职)各11人和御医15人。这些御医是各地官吏推荐保举上来的,他们大多是学识卓著、医术高明、经验宏富的地方名医。 御医轮流在宫中值班当差,个个小心翼翼,谨慎从事。他们深知“事君有如共虎眠”,即使一点小小的过失或差错,也可能招来杀头之祸。但在宫中,你有多大能耐和才华都可尽管使出来,因为宫中药物众多,且质地优良、采集道地、配制齐备、炮制严格、称量准确、煎用及时,只要有好方子,就不必再愁其他了。...

  • 上班族司机身体酸痛 学学保健操

    上班族司机身体酸痛 学学保健操

    1 颈部拉伸 动作要领 双手往后背,十指交扣,双手往下延伸,肩膀往下拉,停留约1分钟,维持平顺的呼吸;低下头看肚脐,往左下方转,往右下方转,三个方向各停留1分钟。 拉筋tips 肘部不要锁死,利用肩膀往后转,打开胸口前侧来伸展肩颈处,不要把腰椎往前推。 适用人群 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上班族、司机等。 反馈 可以拉到背筋、腹筋、侧面筋、扭转筋、手臂前侧筋、手臂后背筋,脖子两侧到肩膀处,颈部正后方有明显感觉。易于操作,坐着就可以完成。 2 手腕伸展 动作要领 将双手...

  • 健康驱蚊学古人

    健康驱蚊学古人

    中国古代。生态环境自然,各类昆虫遍地孳生,其中不乏蚊子一类的吸血小虫。宋代欧阳修在“憎蚊”一诗中说蚊子:“虽微无奈众,惟小难防毒。”为了防止蚊子的祸害.人们采用了很多方法。 目前可以找到的有关人蚊“交战”的记录出现在麴氏高昌时期(公元497~ 640年)。考古人员在吐鲁番发现了一座该时期古墓:木棺上面距尸体高约二尺处,四角挂着像蚊帐‘样的东西。 挂香囊驱蚊。许多香囊中的药材也被认为是有驱蚊虫功效的,比如藿香、薄荷、紫苏、菖蒲、香...

  • 日本中医药孔子学院特色活动传播中国文化

    日本中医药孔子学院特色活动传播中国文化

    9月26日,日本学校法人兵库医科大学中医药孔子学院举办“孔子学院日”活动,向当地市民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医药知识,吸引众多中医药爱好者。 中医药孔子学院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梁永宣举办题为“汉方颗粒剂与中国古代名医”的开场讲座。梁永宣介绍,汉方颗粒剂在日本使用广泛,经日本政府批准适用“国民健康保险制度”的汉方颗粒剂已有148种,涉及花粉症等多种常见病症。这些汉方颗粒剂中,有126种出自中国医书,这之中有73种来自中国汉代名医张仲景。...

  • 让我们学会喝水吧

    让我们学会喝水吧

    在网上看到过搞笑的段子《万能的热水》: 感冒了,你多喝点热水吧; 发烧了,你多喝点热水吧; 胃疼了,你多喝点热水吧; 来大姨妈了,你多喝点热水吧…… 虽然这些段子有揶揄的意思,却未尝不是道出了一种真理。 水确实是一种要药。中医郑重地把白开水当做一种药物收入药学著作,并冠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叫做“太和汤”。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其“性平无毒”,可以“助阳气,行经络,促发汗&rdqu...

  • 学习春天的养生之道 健身身健在动

    学习春天的养生之道 健身身健在动

    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既然万物都重新开始了,让我们也从现在做起,学习春天的养生之道吧!要提醒的是,春季养生有以下五忌三宜。 一忌伤肝中医认为,“肝为罢极之本”,罢极是力大至极而耐劳之意。肝为罢极之本,是指肝为人体力量最强大并能耐受疲劳的根本,所以肝健康的人总是精力充沛。因此,按时就寝、充足睡眠是最好的保肝良药,也是预防“春困”最简单的办法。 二忌食酸中医养生学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因为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故...

  • 闲学的集大成者

    闲学的集大成者

      中国历史上最擅长闲学的人非李渔莫属。他的《闲情偶寄》包括戏曲、歌舞、服饰、修容、园林、建筑、花卉、器玩、颐养、饮食等艺术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可以算得上是闲学的集大成者了。   李渔一生并非安逸,他跨明清两代,饱受时代动荡和战乱之苦,青年落第,中年家道衰落,穷愁半世,靠卖诗文和带领家庭剧团到处演戏维持生计。然而他却在乱世之中活到古稀之年,他的养生之道即是“心和”。   所谓“心和”,就是以达观心态生活。李渔认为“心和”是养生、治病...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学的
  • 跟着民谣学养生

    跟着民谣学养生

    人活世上,生活压力是 难免的,特别是在发展迅 速、竞争激烈的今天,更显 负重感。这时,健康尤其要 重视,因为如果没有了健 康,对于自己、家庭和社会 来说,都是负担。因此,爱护 身体,保持健康,其实是一 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一 首民谣所描述的那样:“身 体健康了,自己少受罪,儿 女少受累,节省医药费,造 福全社会,何乐而不为!” 养生保健是一门学问, 充满了科学和智慧,它对于 每个人来说,虽无定式可 循,可以各显其能,各展其 招,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 的,那就是心理养生—&mda...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养生
  • 精诚大医 针灸巨匠 缅怀针灸学家贺普仁教授

    精诚大医 针灸巨匠 缅怀针灸学家贺普仁教授

    国医大师贺普仁的离世,使中国针灸界失去了一位丰碑式的临床大家,北京中医药界失去了一位名师巨匠,北京中医医院失去了一面旆旃巨帜。 扎实的中医童子功 贺普仁教授,字师牛,号空水。1926年5月20日出生于河北省涞水县石圭村的农民家庭。自幼在家乡私塾习文,主要学习《三字经》《论语》《孟子》等中华经典。年少的贺普仁天资聪慧,酷爱读书,14岁离家赴京投身于北京负有盛名的中医师牛泽华门下为徒学习中医,自此走进中医学的大门。自入门为徒起,他在牛泽华老医生的教导下,立志成为救人病痛的良医。 贺普仁学徒...

  • 集养生学之大成 把肌力练

    集养生学之大成 把肌力练

    明代著名文学家高濂精于养生,他长年隐居在杭州西湖边,通过安乐起居、应时饮食、药方调理、休闲清赏来延年祛疾,其方法可谓集当时的养生学之大成。 高濂认为,养生必须以安乐为本,只有经常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方能长寿。对于闲居在家,高濂的理解是“闲可以养性,可以悦心,可以怡生安寿。”闲居的大好时机,应该用来修身养性、愉悦心境,自然能够益寿延年。闲居不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而要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让精神有良好的寄托。高濂的爱好极为广泛,书法绘画、藏书访书、弹琴、郊游、插花等都是他乐此不疲的,...

  • 春节遇急症 学会急救

    春节遇急症 学会急救

    春节即将来临,终于可以放下手头的工作跟家人朋友好好聚聚。不过,千万不要让突如其来的疾病破坏了这祥和的气氛,大家不妨掌握一些春节常见疾病的家庭急救方法,轻者可减轻痛苦,重者可以为抢救争取时间,挽救生命。 常见病一:心脑血管疾病 统计数据表明,每年春节前后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虽然这类疾病以中老年人居多,但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过度兴奋、休息不足,加上应酬多,大量烟、酒的摄入,都会使心率增快,血压增高,诱发心律失常、心梗、脑溢血等危急重症。 应对措施: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者一旦出现胸闷、胸痛、气...

  •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逐渐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开始向多维度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发展,健康的定义不再是简单的非疾病状态,而是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多个维度完好的综合表现,也表明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不断加深,对健康的追求不断提高。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未病养生、欲病救萌、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核心内容涵盖了健康、亚健康、疾病不同生命状态下的全过程,其“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与...

  • 中、傣医学对脏腑认识的比较研究

    中、傣医学对脏腑认识的比较研究

    中医学、 傣医学都有两千多年悠久的历史, 均为 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者对人体多从整 体、 功能态的角度加以认识。然而由于植根于不同 的传统文化, 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形成背景 以及相异的理论体系, 二者对于脏腑的认识有着不 同的阐释。 1 认识脏腑的哲学基础比较 精气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也是中医理论的方法论。精气学说认为, 气是构成 世界万物的本原,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人体五脏 六腑等生理功能的运行都要依赖气的推动作用。阴 阳学说认为, 气分阴阳、 阴阳交感而化生万物...

  • 旴江医学:薪火相传的国医瑰宝

    旴江医学:薪火相传的国医瑰宝

    2015年12月10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被授予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奖证书。屠呦呦在随后的演讲中提及:“当年我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公元3-4世纪)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这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中国古代医学的智慧给予了她最关键的引导和启示。 《江西省...

  • 外治法是中国医药学这个宝库的组成部分

    外治法是中国医药学这个宝库的组成部分

    外治法是中国医药学这个宝库的组成部分,具有简、便、廉的特点,一向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清代医生吴尚先,在行医中,发现外治法的许多优点,对于散存在医药书中的零星外治疗法,进行过一番深入的整理、研究。同时,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系统地提出了外治法可以治疗许多内科病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撰写了《理瀹骈文》一书,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研究外治法的可贵资料。 《理瀹骈文》 吴尚先的医学路 吴尚先(1806~1886年),名安业,字师机,钱塘(今杭州)人。他主要的医学活动在19世纪中叶。这是一个封建社会基本矛...

  • 祛湿清热推荐一些简便易学的中医疗法

    祛湿清热推荐一些简便易学的中医疗法

    一说到祛湿清热,广东人自然想到煲汤。其实,祛湿清热不止是通过吃吃喝喝才能实现,也可以通过拔罐、刮痧、艾灸、穴位按揉等中医疗法来实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庄礼兴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向读者推荐一些家庭中简便易学的中医疗法。 拔罐 拔罐绝对是祛湿的利器,同时它也有清热的功效。 拔罐的原理是怎样的? 中医认为,湿、热都是邪,邪气潜藏在身体里,损伤脏腑,而拔火罐可以将邪气拔出,通过经络的刺激调节脏腑功能,使排毒能力增强,达到治病强身的效果。而从西医角度来看,拔火罐是用负...

  • 现代针灸学

    现代针灸学

    巩昌镇:承淡安1953年出版的《中国针灸学》和后来邱茂良教授主编的《针灸学》教材都是针灸医学发展史上标志性事件。何博士可否对这两部巨著做一点评? 何崇:《中国针灸学》和《针灸学》虽然出版年代不同,应该说都是两本针灸学的教材,而教材是学校教育体制中最重要的道具之一。针灸学科纳入工业化时代的学校教育体制后,教材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按照巴黎大学在19世纪初对教材的定义,教材应该是包括了最公认的,已被证明的知识点。作为从古典针灸学转型期的首部教材,这就要求作者在浩瀚的传统医籍中锁定一部分已被公认,且被事实反复...

  • 艾灸是中医学的特色传统疗法 赵百孝

    艾灸是中医学的特色传统疗法 赵百孝

    赵百孝,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中国针灸学会腧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ISO/TC249 注册专家。获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等奖项。 艾灸是中医学的特色传统疗法,在慢性病、疑难病治疗及养生保健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但是传统艾灸存在着操作麻烦,烟雾大,易造成烫伤等缺陷,严重制约艾灸疗法在现代社会推广应用。如何开发既能保持传统艾...

  • “内养功”刘贵珍先生 医学气功的内涵

    “内养功”刘贵珍先生 医学气功的内涵

    刘贵珍(1920~1983年),河北省人,1948年从事气功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曾任河北省中医学会理事、河北省气功分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北戴河气功疗养院院长,提倡以气功强身治病,整理内养功、强壮功、保健功等功种,著有《气功疗法实践》等著作。 以提倡“内养功”而出名的刘贵珍先生是当代气功的领军人物,他是被收入《大辞海:医药科学卷》的唯一气功学者,该书称其为“气功学家”,赞扬他“重视气功保健与治疗作用。20世纪40年代末,将气功应用于临床治疗获一定疗...

  • 人体阳侧面的穴位 针灸学

    人体阳侧面的穴位 针灸学

    2007年,在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20 周年暨世界针灸学术大会上,金观源教授曾受邀与福建胡翔龙教授联合主持了“系统生物学与经络、针灸机制研究”论坛。会上金教授的演讲列举了针灸临床与经络研究中已取得实证或共识的30个核心课题,并且对其不清楚或有争议的地方做了鲜明的对比,引起了与会专家们极大的兴趣。十年过去了。当前针灸临床与科研比当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金教授自2015年底起发起全球免费招徒,网络授课,至今二期共44名徒弟来自美国、中国(含香港地区)、英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韩国等世界各地...

  • 中医教育输出 针灸留学生的培训

    中医教育输出 针灸留学生的培训

    针灸是中医和中华文化国际交流的重要方面,是我国教育输出的一个重要资源,针灸留学生的培训,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和战略意义。笔者自2007年起,担任针灸留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现将体会汇报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学生的背景和特点 学生主要来自美、法、英、德等欧美国家,以英语为母语或第二母语。学习的时间长短不一,短则1-2月,长则1年以上。多数学生在国外的中医学院或者类似我国的中医函授学院学习了至少1年的中医基础理论和针灸课程,但临床经验较少,迫切希望学习中医临床诊疗技能。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然而,由于东西...

  • 龙砂医学诊疗方法

    龙砂医学诊疗方法

    发源于江苏江阴龙山、砂山地区的龙砂医学流派,历史渊源久远,江阴襟带三吴,历史文化底蕴悠久,钟灵毓秀,人才荟萃。流派风格独特,学术特点明显,重视传承教育。 历史沿革 宋末元初的江阴大学者陆文圭集两宋学术之大成,被学界推崇为“东南宗师”。陆氏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等学,宋亡以后,在江阴城东龙山脚下的华墅(今称“华士”)镇专心致力于包括中医学在内的文化教育事业达50余年,培养了大批文化及医学人才(仅华士一镇,南宋至清末,能查考到的进士即...

  • 针灸是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医学

    针灸是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医学

    [作者简介] 袁炳胜,师承全国五百名老中医药专家李孔定,并拜当代针灸名家杨介宾为师。近年师承著名中西医结合及医学史专家马伯英。在中国中医执业16年,英国执业近10年;在《中国针灸》《新中医》《英国中医》及国际中医学术会议等发表论文50篇左右。现为英国中医师学会学术部理事、欧洲经方中医学会副会长,世界中医师学会联合会名医传承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 本文从针灸临床和学术角度探讨了4个方面的问题:(1)针灸现代传播中关于针灸的起源和现代新针刺方法与传统针刺关系的问题;(2)干针在认识上的误区问题;(3)近年国际针...

  • 简单易学的拔罐方法 点刺放血加拔罐

    简单易学的拔罐方法 点刺放血加拔罐

    大家可能看过这样的夸张镜头:大街上美女一出现,迎面走来的小伙子不是撞上电线杆儿,就是掉进井坑里,浑身弄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虽然镜头太过夸张,但生活中跌打、扭伤造成的於肿常有,有的处理不当还会留有后遗症。现如今处理淤血、脓肿有很多办法,古时候人们有什么好办法呢?就是拔罐。 以前,拔罐是专做外科吸脓血用的,过去用兽角制罐,比如牛角,把牛角口部磨平,然后用火在牛角里燃烧排出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肉上,就能把患部的脓血吸出来。 简单易学的拔罐方法   居家保健、治病,可以简单掌握一点儿拔罐的...

  • 易学与脐疗相结合 探索脐针路上从未止步

    易学与脐疗相结合 探索脐针路上从未止步

    脐疗,作为一种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的中医外治疗法在《黄帝内经》早有记载,“脐只灸不针”也有多年历史。然而,近些年,在澳大利亚、意大利、美国等国家“脐针学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并受到众多海外人士的追捧。古老的中医外治疗法缘何走向世界,要从脐针发明人、创始人齐永说起。 探索脐针路上从未止步 齐永本是西医出身,却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对易经文化和岐黄之术兴趣浓厚。自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到从事临床医学工作近40余年中,齐永把自己定位为一名“中医人&r...

  • 筋膜理论能代替经络学说吗

    筋膜理论能代替经络学说吗

    •经络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有自身的逻辑。气血的运行很难只用力来解释,也与现代针灸医学出现的用神经介质解释截然不同。 •以神经-体液为基础的现代针灸医学并没有代替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的经典针灸医学。现代针灸医学的实践者们也需要用神经-体液网络和经络学说的混合模式来解释针灸的临床实践。同样以筋膜纤维网状结构为基础的针灸医学也不能替代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的经典针灸医学。 新年伊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针灸科关玲医生于2016年1月7日在《中国中医药报·学术与临床版》发表署...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