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 第112页
-
肺虚寿命短,锻炼增岁月
中医认为,肺位于胸中,上连气道,开窍于鼻,合称肺系。肺在体为皮毛,其经脉下络大肠,互为表里。肺主气属卫,为宗气出入之所,司呼吸,为气机出入升降之枢,助心主治节,合皮毛而煦泽肌肤。肺的病证,有虚实两种。其中虚证,又可分为阴虚、气虚。阴虚多系津液消耗,肺失濡养所致;气虚多为久病亏耗,或被他脏之病所累。 更令人重视肺功能的是,有统计资料表明,肺活量大者,其人的平均寿命较高。因此,注意补益肺气,尤其是通过不吃药、不花钱的运动疗法,更显重要。 肺阴虚临床表现为:咳嗽气逆,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咯吐不利。咳而痰中带血,或为血丝,...
-
肺经循环图 异常导致的疾病
肺经在人体内的循环路线是怎样的? 肺经,全称为手太阴肺经,十二经脉之一,主管肺脏,主治呼吸系统和五官疾病。《灵枢·经脉》中说: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脯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卜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肺经在人体内部的循行蹄线是: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胃),下行至脐联络大肠,再上行沿着胃的上口,穿过横膈膜,直属于肺脏;上至气管、喉咙,沿锁骨横行至腋下(中府、云门二穴),沿着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至肘中,沿着前臂掌面...
-
秋令保健养肺为先
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祖国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与寒邪最易伤肺,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也多在秋末冬初气候转冷时复发,所以秋季保健以养肺为先。 固护肌表:肺主一身肌表,风寒之邪最易犯肺,致卫外不固,诱发或加重外感、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或成为其他系统疾病之祸根。故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添衣服,适当进补,固护肌表,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风寒等外邪伤肺,避免感冒,是养肺之首要。 滋燥润肺:肺喜润而恶燥,燥邪最易伤肺。秋天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尤其是仲秋之后,风大,汗液蒸发快,常令人皮肤干燥、口干鼻燥、咽痒咳嗽、...
-
鼻子则是肺的外窍 按摩鼻子润肺健鼻
肺是人们重要的脏腑器官,而鼻子则是肺的外窍。因此,常按摩鼻子不仅可润肺健鼻,还能健身强体。 推擦鼻梁用右手食指指面放在鼻尖处,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揉动,由鼻尖向鼻根,再由鼻根往鼻尖揉,上下来回揉动,反复约20-30次。用手指或弯曲拇指的指节背部揩擦鼻旁两侧,自迎香至鼻根部,再按揉上迎香。此法适合鼻塞、过敏性鼻炎患者,在症状还未明显发作之前,每天持之以恒,做10-20次,可以缓减病症。 擦鼻根有些戴眼镜的人用拇指与食指轻轻捏起鼻根,会觉得鼻根有些酸胀,这是因为鼻根长时间被眼镜压迫,血循不畅所造成。用食...
-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分布图
手太阴肺经中的主要穴位共有11个,它们是中府穴、云门穴、大府穴、侠白穴、尺泽穴、孔最穴、列缺穴、经渠穴、太渊穴、鱼际穴、少商穴。十一个穴位中,首穴为中府穴,末穴为少商穴,其中两个穴位位于前胸上部,其余九个穴位位于上肢掌面桡侧。 手太阴肺经起于脑,从胸部往下经大肠、肺及咽喉,然后到体表,从肩窝的中府穴,经手臂内侧、肘、腕,运行到手臂末端的少商穴。另有一条分支从手腕延伸到食指,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连。 如果手太阴肺经不畅通,则会导致体内的废弃物无法排除,出现皮肤瘙痒、胸闷、咳嗽、气喘、耳鸣、流鼻血等症-状,因此...
-
拉肚子需泻肺火
说起拉肚子,许多人首先会想到胃受凉了,其实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拉肚子却是因为有火。 这些人尤其是中老年男性,体内肺热炽盛,循经下迫大肠,大肠受之,肠内津液失衡,发为泄泻;或因烦劳所伤、情志不遂,久而化火,火伤肺阴,肺生燥火下移大肠而导致拉肚子。肺火所致的拉肚子常表现为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气味臭秽、肛门灼热、肠鸣腹痛、泻后痛减、大便稀薄。这些患者伴有咳嗽痰多色黄,或干咳少痰、口燥咽干。 对此治疗要润燥清热,泻肺火。多吃清肺火的莲藕、胡萝卜、木耳、百合、荸荠、绿豆等。或用鲜藕500克,切碎榨汁,加蜂蜜饮用。或取中等大小梨...
-
秋养肺麦冬茅根茶 预防秋燥伤肺
秋燥是秋季常见的病证,常常引起咽干、咳嗽等症状。《黄帝内经》中关于秋季养生有这样一段话:“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大体意思是说,秋天是收敛的季节,我们要收敛自己的心神,抵制忧郁的情绪,同时要注意养好自己的肺气。我们知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通过口鼻直接与外界相通,易受外邪侵袭,而且又不耐寒热。肺体本清虚,其质娇嫩,不能容纳丝毫异物,否则会引起咳嗽等症。秋天风干物燥,气温又逐渐降低,所以保护好肺,尤其重要。 秋养肺,我们要以最健康的...
-
润肺祛燥粥疗方
深秋气候干燥更为明显,此时全身多部位都会受到燥邪的侵害,中医认为,燥最易伤肺。在此时若是服用一些润肺祛燥的粥,既可滋润肺脏,又可祛除燥邪以及燥邪引起的各种症状。 杏仁粥:甜杏仁10克,大米50克。甜杏仁去皮洗净,大米淘洗净。将大米、甜杏仁放入锅中,加水适量,上火煮熟,每日1次。具有润肺、止咳、平喘的功效,适用于咳嗽、气喘等症的辅助食疗。 花生粥:花生仁30克,粳米100克。将花生、粳米洗干净,两者同入锅,加适量水煮成粥。此为1日量,分2次服完。此药粥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无花果粥:无花果10枚,粳米50克,冰...
-
肺热伤津 上下消型糖尿病药膳
上下消型糖尿病 有肺热伤津又兼肾虚、精亏的糖尿病症型。其主要症状不但口渴多饮,而且有多尿、小便频数、量多、尿如脂膏、头晕、腰膝酸软、口干、舌红等症。 能制作此型药膳的药物有:生地、天花粉、玄参、生石膏、知母、甘草、黄芩、知母,天冬、麦冬、山药、沙参、葛根、五味子、石斛、川贝、冬瓜仁、熟地、黄芪、玉米须、党参、山楂、枸杞子、白术等。 能制作上下消型药膳的食物有:猪胰、猪腰子、羊胰、牛胰、牛肾、猪肉、乳鸽、甲鱼、生鱼、鳗鱼、龟、鱼翅、燕窝、虾仁、韭菜、南瓜粉、冬瓜、西瓜、马奶、猪肝、西芹、鱼腥草、白菜、萝卜、木耳、...
-
立秋合理膳食 润肺降火三种汤
随着立秋节气的到来,天气逐渐开始干燥,中医认为燥邪最易伤肺,此时不妨常喝以下三种汤,对润肺降火很有帮助。 莲子百合汤 莲子、干百合各15克,鸡蛋1个,白糖适量。将莲子去芯,与百合同放在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小火煮至莲子肉烂,再加入鸡蛋、白糖。鸡蛋煮熟后即可食用,可补益脾胃、润肺、宁心安神。 雪梨银耳汤 雪梨1只,水发银耳30克,贝母5克,白糖适量。将水发银耳去根、去杂洗净,撕成小片;将雪梨去皮、去籽,切成多块。将银耳片、雪梨块、贝母、白糖同放在炖皿内上笼蒸30-40分钟,取出,即可装盘食。此汤滋阴...
-
肺热津伤 上中消型糖尿病药膳食疗方
上中消型糖尿病,患者不但有肺热津伤表现,而且也出现胃 燥阴伤症,其症状为口渴多饮、咽干、舌燥、小便频多、舌苔黄 燥、多食善饥、消瘦、大便干结等。 能制作药膳的药物有:生地、天花粉、玄参、石膏、知 母、甘草、黄芪、五味子、麦冬、沙参、黄精、玉竹、黄苓、 百合等。 能制作卜中消型糖尿病药膳的食物有:藕、黄瓜、冬瓜、 两瓜、玉米须、菜胆、西芹、蘑菇、木耳、鸡肉、牛肉、鸭 肉、兔肉、鱼类,鱼翅、鲍鱼、鱼肚、燕窝等。现介绍几种, 供大家选用。 山药玉竹黄瓜汤 【配方】山药15克,玉竹12克,黄瓜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