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第287页
-
中医药联动防疫情 中医药全程参与新冠肺炎防治
山东青岛:中医药全程参与新冠肺炎防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山东省青岛市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作用,按照实用、效用、急用的原则,推动中医药全程、全员、深度参与新冠肺炎防治工作。 一是建立中西医结合联合会诊机制,实施统一领导、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信息共享的顶格推进机制,形成中西联动、中西结合、中西融合、优势互补的防控合力。 二是实现中医药专家四级联动,集中包括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泰山学者等在内的省、市、区(市)、院四级中医药专家,建立四级中医药专家联动机制,实行驻点应诊、及...
-
无论西医还是中医 临床的目标就是治病救人
医学是一门开放的科学,无论西医还是中医,临床的目标就是治病救人。提高临床疗效,要采取开放的态度,中西知识兼收并蓄,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在综合医院的中医药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技能,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推动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全面协调发展,特别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疑难杂症等方面的突出作用,使中医药特色优势得到全面发挥。开展中西医协作攻关,围绕各医院重点专科和优势学科领域,以临床疑难病、急危重症为主要对象,组织中西医临床协作攻关组开展临床科研协作,整合中...
-
宋金元儒医 开启中医抗疫“高光时刻”
在中国古代,中医抗疫的三次高峰也是中医学术发展、名家辈出的高峰时期,其背后更是一代代中医人为国为民的担当与付出。中医的抗疫历史贯穿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变的是疫情种类,不变的是中医历久弥坚的家国情怀。 医圣张仲景 伤横夭之莫救而著《伤寒论》 东汉末年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医抗疫的第一次高峰。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医家就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张仲景。他行医游历各地,眼见百姓所受疫病之苦,促使他痛下决心,潜心钻研,著成《伤寒杂病论》,不但救人无数,也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
应开展新冠肺炎后遗症中医治疗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造成大量人员感染,虽然在国内已经基本上得到控制,但是其后遗症的问题仍然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从医学的角度来讲,评估一个疾病治愈后是否会产生后遗症,一般要在疾病痊愈后6个月以上才能开始。应对这种新型病毒,治愈并不等于大功告成,会不会遗留严重并发症,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加强新冠患者后遗症中医治疗的研究。 新冠肺炎后遗症具有多发性、多样性、多系统性、持续性、复杂性等特点。出现的症状有呼吸困难、肌肉萎缩、嗅觉减退、精神抑郁、体力减退、内分泌紊乱等。专家认为从长远的角...
-
张震与云岭中医疏调学派
•中医的证既有反映病机性质的核心证、基础证、具体证三种态式;又有临床性质不同或又有关联的原发证(首发证)、继发证(次生证)、夹杂证(合并证)三种常见表现,张震将其命名为“证”的“两态三三构型规律”。 •“疏调气机治疗法”既以疏利肝气解郁为主,同时又辅以健脾益肾调理先后天之气,使其具有“一体两翼”更为全面的功能,体现出较完整的治疗法度。 云岭中医疏调学派是兴起于云南的一个中医学派,是...
-
王生义诊病中医药理论 创新对药灵活运用
王生义教授系第2、6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中医理论功底深厚,学验俱丰,擅用经方治疗内科疑难杂病,对于脾胃病、痹证及肿瘤的防治有独到见解,尤其对脾胃系疑难病证有极深的造诣。王教授熟读各家经典,秉承中医理论精髓,深入钻研《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典籍,行医50余载,用药灵活。现将王教授临证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中医药发展历久弥新 历经了5 000年的沉淀蓄积,中医药不断发展,近代来更是依托现代医学探知中药药理。中医学以阴阳、五行、精气为基础理论,把人体作为一个统一的整...
-
广西梧州:制定新冠肺炎实施中医药诊疗方案
(通讯员廖圆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广西梧州市中医防治技术攻关组的专家们经过辨证论治,参考中医经典古籍和其他地方先进经验,结合梧州气候、地域、居民饮食习惯等实际情况,制定了《梧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预防治疗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市政协主席、副市长、市委宣传部部长黄振饶出席中医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技术攻关组专家会,并强调要充分发挥梧州中医药的基础和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实行预防和治疗并举,探索、总结、提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诊疗“梧州方案”...
-
缅怀中医呼吸病专家史锁芳
2021年10月13日,史锁芳教授在岗位上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因公殉职。我至今仍不敢相信史锁芳教授已经逝世的噩耗。 史锁芳教授是我的师长,也是我的师兄。就在几天前,我还与史教授通话、互发微信,想请他对我的一篇关于五运六气临床应用的文章给予指导。早些时日,因为知道史教授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所以我一直犹豫,怕史教授拒绝我的请求。10月5日晚上,当我鼓足勇气拨通史教授的电话说明来意,史教授竟然一口答应,还鼓励我多将五运六气的临证经验撰写成文。10月6日一早,史教授主动联系我,说那篇文章他已仔细审阅,并手写...
-
中医药在防控新冠肺炎中全方位行动 热敏灸治疗参与率达100%
江西:热敏灸治疗参与率达100% 2月22日,江西11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治愈标准,痊愈出院。 在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定点医院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中,热敏灸治疗参与率达100%。截至2月21日,对26位患者实施热敏灸治疗116人次,覆盖率达100%,新冠肺炎患者热敏灸得气率100%,施灸得气后患者的心情更舒畅,身体更轻松,胸闷气短、腹胀等症状即时改善达80%。 “五个一”措施服务全市隔离人员 石家庄市...
-
中医心理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心理疾病的治疗,历来被认为是西医的专长,但事实上,中医药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与理念,积累了深厚的心理学知识,也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诊治技术,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医心理学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中医心理学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原副院长汪卫东认为,中医心理学面临着学科体系建设不完整,临床专业人才的匮乏等问题,亟待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和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经过六年探索,汪卫东找到了一条从社区突围,临床研究与人才培养两手抓的中医心理学发展道路。 中医心理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
-
中医科学化 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
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并把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不懈推动中医药与时俱进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近代中医之争与民主革命时期对中医药的保护利用 近代以来,西医因诊疗技术特别是眼科与外科等手术治疗所表现出的显著疗效有别于传统医学的经验,被称为“科学医学”,中医药...
-
在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中增强文化自信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初步胜利,中国共产党坚强而英明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及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勇敢“逆行”驰援湖北之人民战疫精神,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其中,中医药在抗疫中的优异表现和突出贡献,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 中西医结合,中医药阻击新冠病毒广受好评 抗疫伊始,中央的战略部署中就蕴含了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思想,使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有效方药和中成药得以及时推广,从而大幅度减少了轻型和普通型向重型、重型...
-
长寿老中医 不喝清水只喝绿茶
在深圳市坪山新区里,住着一位99岁高龄的老中医,这位老中医的名字叫曾庆善。曾庆善生于1915年10月21日,从医七十余载,曾经为无数病人解决疑难杂症。现在曾庆善虽然腿脚不如从前利索,但仍然坚持每天为病人诊症。 近日,记者专程来到坪山人民医院东门大街拜访了曾庆善老人,为广大读者探寻老人的长寿秘诀。 保家卫国为善最乐 曾庆善从小立志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所以在20岁那年,他到卫生院校学习中医学及西医急救知识。可在毕业后不久,日军便侵占了坪山及宝安等地,破坏了当地原有的平静生活。于是曾庆...
-
建立中医药“全覆盖”的临床医疗体系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中医与西医协同作战、优势互补,对提高重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重症患者转危重症率,降低危重症患者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深度介入新冠肺炎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其简便验廉的优势作用凸显。 当前,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尚有提高空间。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优势,中西医不应有孰高孰低、孰优孰劣之分。建立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顺利进行尤为重要。希望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