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第286页
-
中医象思维的思维特点探
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主要是就思维的工具是以象为主还是以概念为主的方法划分,二者之间尚存在着渗透、包含的关系。象思维不仅包含着类比推理的成分,还包含着逻辑思维中归纳、演绎推理的成分,它往往是先通过归纳提取共象,然后以共象为基础对个象进行演绎推理,阴阳、五行之象的推演就是其典型形式。 象思维是近十余年来中医思维领域研究的热点,其特点也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对象思维本身认识的混乱,故对象思维特点的认识也不一致,如曲阜师范大学姚春鹏《象思维的基本特点》一文认为,象思维的基本特征为有象性、整体动态性、非逻辑性和直觉体悟性...
-
丰富中医药内容 重点加强中医科室建设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和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提出,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与管理,重点加强全科医学及中医科室建设,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以及慢性病康复中,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 《意见》明确,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中设置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加强合理应用中成药的宣传和培训,推广针灸、推拿、拔罐、中医熏蒸等适宜技术。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中医健康咨询、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及干预服务,大...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治则治法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皮肤、黏膜出血,骨髓细胞学检查显示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伴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为临床主要特征的疾病,曾被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部分患儿因激素治疗不规范或不耐受、免疫低下而反复感染等因素导致病情迁延不愈。若病程大于12个月,即可诊断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ITP)。研究报道显示,有5%~10%的ITP患儿可发展为慢性或难治性ITP;亦有研究显示,约20%的ITP患儿可进展为CITP。CITP患儿可见多部位反复出血,迁延不愈,部分患儿...
-
中医霍乱论治 辟秽苏阳
霍乱属疫病的一种,是以临床特征命名的疾病。霍,据飞声而拟,指发病急骤、迅速;乱,则言病情严重。现代医学的霍乱指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属于中医学霍乱范畴。其他如急性胃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和Eltor弧菌引起的副霍乱等亦可从中医霍乱论治。 叶天士系临证大家,于传染病一道,学验丰备,就霍乱之治法方药亦有医案数则。搜罗叶天士医案,言及霍乱之案共6则(《未刻本叶氏医案》1则、《眉寿堂方案选存》2则、《临证指南医案》3则)。概而言之,叶天士于霍乱有两大治法,即病中辟秽苏阳、病后和中补虚。 辟秽苏阳...
-
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认识中医药事业 中医药学具有战略资源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中医药事业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迈上新台阶,进入快车道。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中医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为全球抗疫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医药文化再次得以彰显。 五千年中华文明没有断流能够延续至今,就在于蕴含其中的中华文化的...
-
重构身心疾病的中医辨证体系
•中医学原本存在从志意辨证角度分析解决精神行为问题的思路和方药。然其在传承中曾被遗失,究其原因,对性、情、欲、五志生理概念异质性的忽视是关键因素。 •志意辨证通过中医学志意、精神、魂魄、君相辨证方法,将精神动作行为疾病表现进行类分,确立相应的调谐志意、精神、魂魄的治法与方药针穴,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从中医学健康观出发,可以把病证划分为内伤病、外感病以及常伴身心共同症状的精神动作行为病,不同疾病各有其相宜的辨证法则。若辨证思维和方法模糊、阙如,则会影响精神行为病证诊疗技能和疗效...
-
食治理论内涵的中医病因病机
食治理论在防治糖耐量低减中的应用 食物[1]指能满足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并利于寿命延长的物质, 《医学衷中参西录》云:“食物, 病人服之, 不但疗病, 并可充饥”, 指出了食物的双重作用。食治又称食疗, 是在整体观及辨证施食的指导下将食物当作药物, 按理、法、方、食进行合理配伍, 从而达到调节机体功能, 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糖耐量低减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 是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DM)...
-
边区军民发扬中医药防病治病好传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边区,医药缺乏的情况也非常显著。一直善于应用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红军部队,来到延安等边区后,进一步发扬了这一传统。 在实践中,边区军民也一直在广泛应用中医。1939年,中央医院院长傅连暲在兰家坪设立中央门诊部,是延安第一个有中医门诊的医疗机构。延安石圪塔中央疗养院也聘请了瞿宪文、唐继宗等中医。由于边区药品短缺,当时注重就地取材,用中草药、民间验方治病防病,比如用大蒜治痢疾,用花椒水或茄子秧洗脚治冻伤,用烟叶水治下肢溃疡,用硫磺膏治疥疮等,都收到了显著的效果。1940年冬,受寒流影响,军民...
-
制约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内在因素分析与对策
•影响中医药发展的内在因素及现状包括中医药创新理论共识度有待提高、中医药防治疾病效果有待提升、中医药传承文化氛围有待加强。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一要凝聚共识,创新发展就是最好的传承;二要科学评价,提升中医药临床治疗效果;三要营造氛围,推进中医药文化与科学人文融合。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是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在2019年、...
-
推进中医类医院纳入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集中医疗救治资源,防止疾病大规模扩散和传播,国家提出“四集中”的抗疫工作原则和要求,即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把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集中到综合实力最强的定点救治医疗机构,这是我国在历次救治工作中积累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经验。 根据全国公布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地共确定2197家定点救治医疗机构,中医类医疗机构97家;12670家发热门诊定点机构,中医类定点机构1706家。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定点机构名单一直在不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