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
-
提高免疫力:中医师胡玉芳
春季是流感、鼻炎、咳嗽、过敏性哮喘、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高发季节,临床发现这些都与免疫力下降有关。由于免疫力下降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难被人们察觉,一旦身体出现明显疾病,则说明免疫力已大幅下降,此时会给疾病的治疗和患者康复带来很大困难。专家提醒,中老年朋友学会判断自己的免疫力状况,有利于及时采取防病措施,对减少疾病和延年益寿具有重要作用。北京中医医院胡玉芳主任医师告诉记者,春天早晚寒凉,冷暖气流交错活动频繁,人体机能一会儿处于收缩闭藏状态,一会儿又处于新陈代谢旺盛状态,很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而中老年人的免疫力本身已处于...
-
中医师方辨证偏头痛
雷女士患偏头痛多年,精神紧张或天气变化时容易发作,严重时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后来从朋友那听说用白萝卜冰片汁滴鼻很有效,方法是把5克冰片溶化在鲜榨的白萝卜汁里,哪边头痛,就把药汁滴在对侧的鼻孔里。雷女士按照这样的方法试过几次,效果果然明显。需要提醒的是,该法并不是对所有的偏头痛有效。 从药理上来看,冰片性寒,气味芳香,具有清热解毒、开窍醒脑、明目退翳的功效;而白萝卜性凉,主要有消气消食、化痰止咳的作用。鼻孔内穴与大脑最为接近,冰片白萝卜汁滴入鼻孔后,可以直接被鼻粘膜吸收,起到化痰、行气的作用,故对气滞、...
-
治流感三型五方:中医师黄省三
黄省三《流行性感冒实验新疗法》中医验方,是岭南地区防治流行性感染性发热性传染病特色疗法之一。半个世纪过去,甲流又在广东乃至全国流行,重新发掘整理名医经验,可以为当今防治甲型H1N1流感提供科学借鉴。 黄省三(1882年~1965年),名思省,番禺人,广东省名老中医。幼时即随父习医,19岁学成行医故里。1910年迁居省城广州南关西横街医寓“黄崇本堂”。1924年离穗赴港,在香港跑马地礼顿山道设馆行医,开始接触外国医学,购进显微镜和实验设备,并聘请两位留学德国的西医师协助,求诊者甚众,名...
-
基层需要大批坚守临床的中医师
身为长江边上的安徽省宿松县的一名基层中医,笔者认为,古往今来,每一位著名的中医师莫不是勤于临证,只有勤于临证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也只有临证才能发挥中医的特长。因为疗效才是衡量中医的最佳标准。中医不是在实验室里靠小白鼠的实验发展起来的,而是经过古往今来无数代中医人的临床心血得来的宝贵财富。 在基层真正的中医人才匮乏,而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又有所欠缺,目前基层中医人才确实是凤毛麟角。不少患者初次来我处就诊时,看到我的中药柜陈列和为患者开中药方,都很惊奇地说,现在像你这么年轻的医生能开中药的真的很少了。在...
-
他是首位在法公立医院行医的中医师
2007年,中法政府签署了中医药合作协议书。随后巴黎公立医院管理局希望研究中医药在干预慢性疾病中的作用,并列入2010-2014年发展战略计划。经过法国专家们的实地考察和层层筛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分泌科陶枫成功获得巴黎第六大学(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教学医院比提耶-萨勒伯特以艾儿医院营养与代谢病科提供的法国住院医生职位。 巴黎公立医院管理局是全法国规模最大、临床医疗活动覆盖领域最广、教学和科研能力最雄厚的大学和公立医院管理机构。作为其下属之一的比提耶-萨勒伯特以艾儿医院实力也相当雄厚,拥有16...
-
中医师承教育 中医药学术传承的中继站
中医师承教育有着几千年的光辉历史和顽强的生命力,是中医生存、传承、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形成医学流派的重要原因。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是其一生甚至囊括了几代传承的学术精华,具有丰富的学术内容,更重要的是比课堂教学和医院实习有着更鲜活的中医临证特点。名老中医工作室作为师承教育发展的高级模式,是围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的团队建设与平台建设,它集教、学、研于一体,密切结合临床,是中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是中医科研成果的孵育地,是中医学术传承和流派交流的平台。随着名老中医工作室制度化、规模化开展,将对中医药学术的传承、...
-
执业中医师 中医药发展 改革发展战略
2月10日,山东省卫生计生委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明确三级医院(含中医医院)中,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均可在省内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并首次取消了此前关于第一执业地点的书面同意和执业地点的数量限制。 《意见》指出,医师应与拟多点执业医疗机构签订协议,约定执业期限、工作任务、时间安排及薪酬、保险等。聘任多点执业医师的医疗机构,要按规定为聘任医师在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办理注册手续,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实行区域注册制。《意见》还允许符合条件的医师开办个人诊所。 国家重...
-
培养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师 中医师卫生院坐诊
调研显示,目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70%~80%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疾病,71%的患者喜欢接受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西医结合是全科医生培养的一个方向,是我国目前医疗卫生的客观需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史大卓提案建议,加强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师培养,提升基层医疗综合服务能力。 史大卓委员表示,由于我国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准入制度不健全,专业学位系列和职称评聘不完善,造成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执业人数明显少于西医和中医的执业人数。由于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培养模式不够统一规范,缺乏完善的培养方案和招生...
-
中医药探索 中医师资格实践 中医药博物馆
6月30日, 2015年中医类别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评审组成员培训会在京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通过挂牌评估在全国建立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规范化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提高中医师考试的科学性、严谨性,更好地维护考试公平、公正。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主任杨金生介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将于7月1日至15日组织评估专家分成4组对已经申请并经初评合格的10个考区11个基地进行评审,对达标者授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中医...
-
中医应急医疗队 临床应用学术会 乡村中医师
“中医要摆脱慢郎中的形象,在急症中大显身手,必须掌握好、驾驭好珍稀药材的使用手段、方法、时机。”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曹正逵在5月23日于北京召开的首届珍稀动物药材临床应用学术报告会上如是说。 会议以“发挥珍稀药材资源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姜良铎讲述了中医运用动物药材的历史沿革,比较了不同动物胆汁入药的特点与差异,并从清除足少阳胆经郁热、化痰止咳等多个方面介绍了熊胆粉的临床应用经验。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季绍良对熊胆粉...
-
中医师学中药 中药师学中医
从长远的角度和中医发展自身规律出发,建议有关部门能建立医药结合的双料人才培养机制,并打通行医资格,让药师拥有医师证,让医师拥有药师证,或者合用一证,做到能医者能药,能药者能医,培养双料型的医师、药师和高级人才。 过去学中医都要认药,所有医生都是医药学专家,而现在很多青年中医会开方却不认药,中药师又只懂药而不懂中医理论,这是当今十分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国家实行医师制度和药师制度之后,中医临床与药物管理使用处在了两个平行线上,临床专业医生的培养与药学人才的培养形成了不一样的风格。 医药分离的模式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