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

乡村

  • 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多年来,由于乡村医生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严重等原因,导致云南省绝大多数村卫生室(所)缺乏基本中医药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手段单一,很多村卫生室(所)都只会“输液,开药(抗生素,激素,维生素),简单伤口处理包扎”这三板斧,很难满足人民群众日趋增长的多样化疾病诊治需求,病人逐渐流失,而病人流失反过来又直接导致乡村医生收入下降,人才流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对于基层卫生室(所)“政府不满意(未达到预期效果),群众不满意(医疗水平低),医生不满意(收入太低)”的“大...

  • 潼南县花岩镇龙怀村乡村医生 曾纪伦

    潼南县花岩镇龙怀村乡村医生 曾纪伦

    曾纪伦,男,63岁,重庆市潼南县花岩镇龙怀村乡村医生,工作中尽职尽责,手机号码成了当地村民的“120”,随叫随到;医术高超,先后接生1500多名孩子,从未发生一起事故;乐于助人,47年来资助困难户达500余人次,减免费用达两万多元。被誉为“最美乡村医生”的曾纪伦,被评选表彰为“感动潼南身边好人”。 “曾医生一辈子都守在偏远的小村子,时刻想着的都我们的健康,是个难得的好人好医生!”“曾医生自己...

  • 记身残志坚的乡村医生王符权

    记身残志坚的乡村医生王符权

      在重庆市潼南县古溪镇三庵村,经常可看到一位背着药箱的中年男子蹒跚前行的身影,随便找当地人一问,准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他就是王医生,是我们农民健康的保护神。这位妇孺皆知的乡间“名人”,就是凭借精湛医术十几年如一日为乡村群众治病防病、立誓改变乡村医疗卫生面貌、深得领导信任和群众爱戴的乡村医生王符权。   在沉寂僻静的三庵村,王符权和他苦心经营起来的卫生室,如同一盏明灯,总是散发着生命的温暖与光芒。虽然卫生室看上去很不起眼,但在村民心目中,它却是那样的熠熠生辉,温暖着病痛中的一颗颗心灵...

  • 乡村医生编内管理势在必行

    乡村医生编内管理势在必行

    据媒体报道,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未来10年通过定向培养、逐步将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内管理等措施,打造一支素质较高、适应需要的新型乡村医生队伍。 笔者认为将乡村医生纳入编内管理势在必行,浙江省政府这一举措值得推广。 目前,相当一部分乡村医生是“农民”身份,收入偏低,很难吸引执业(助理)医师和医学院校毕业生。不少地方村卫生室正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年龄在40岁以下的很少,30岁以下的几乎为零,基本上是50岁以上的,有的60多...

  • 提高了基层乡村医生的业务水平

    提高了基层乡村医生的业务水平

    2014年以来,天水市麦积区卫生局高度重视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工作,并将乡村医生进修培训工作纳入卫生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在区内二级医院建立了乡村医生进修基地,有序开展业务技能综合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基层乡村医生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保证农村群众享受安全、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去年7、8月份,麦积区卫生局对全区476个村卫生室的536名乡村医生分片进行了集中理论培训,并且通过考核,对合格的医生统一颁发了培训合格证。11月份又组织全区所有乡村医生,分期在进修培训基地的内科、外科、中医科、急诊...

  • “最美乡村医生”郭光俊

    “最美乡村医生”郭光俊

    编者按:郭光俊,男,1952年6月出生,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镇梅村卫生室乡村医生。1966年进入本村卫生所工作,多年来谢绝了洛阳、郑州等多家医院的聘请,扎根农村、服务基层,采集嵩山草药自制中药膏方,降低村民看病成本,为农民减免医疗费用近20万元,治愈偏瘫患者1.3万余例,先后被授予“全国模范乡村医生”“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等荣誉称号。2013年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评选中,郭光俊...

  • 记山东青岛市城阳区安乐社区乡村医生曲维信

    记山东青岛市城阳区安乐社区乡村医生曲维信

    当我走进安乐社区卫生室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病人,有在针灸的,有在拔罐的,有在候诊的,也有在等待取药的,站着的、坐着的、趴着的,一间不太宽敞的小屋被挤得满满,在这其中,有个身影最为忙碌,那就是我们要走访的曲维信大夫。他一会为这位病人诊脉,一会为那位病人针灸、拔罐,还时不时告诉病人如何煎药和服药禁忌,所做的工作看起来忙忙碌碌,但又是那么自然和有条不紊。在等待曲大夫耐心地为最后一位病人诊疗完毕后,已接近晌午,我们开始了一番促膝长谈。 为什么一所小小的卫生室会有这么多慕名而来的病人?为什么这里既不打针也不输液...

  • 仁爱乡村中医 中医药技能培训 社区义诊

    仁爱乡村中医 中医药技能培训 社区义诊

    陕西潼关县荒移村乡村中医刘永生,不分昼夜,逢人求诊从不推辞,38年来,先后接诊病人9万余人次,出诊近万次,默默守护着当地百姓的健康,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乡村里的120”。 学医技帮助乡亲 刘永生高中时陪母亲看中医,几服药下去病就好了。看到几味草药,能治病又便宜,就暗下学医的决心。 40年过去了,他依然记得第一本启蒙他的书籍《中医入门三字经》,“学中医,并不难,思想红,志更坚”。 医院劳动见习期间,刘永生掌握了打针、急救等基本知识。跟中医大...

  • 中医大师 中医健康乡村社区

    中医大师 中医健康乡村社区

    本报讯 (记者周 颖) 4月10日,19位名老中医被北京同仁堂命名为第三批中医大师。 此次命名的中医大师中,年龄最大的88岁,最小的61岁,从医时间均在40年以上。既有社会知名中医专家,如姚乃礼,也有名医世家之后,如关幼波之女关弘波。加上以前两批已命名的29人,同仁堂中医大师队伍扩大到48人。 本报讯 记者胡彬从4月9日召开的北京中医医政(基层卫生)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北京市将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体系、特色优势和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服务获得感,为中医药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提...

  • 中医应急医疗队 临床应用学术会 乡村中医师

    中医应急医疗队 临床应用学术会 乡村中医师

    “中医要摆脱慢郎中的形象,在急症中大显身手,必须掌握好、驾驭好珍稀药材的使用手段、方法、时机。”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曹正逵在5月23日于北京召开的首届珍稀动物药材临床应用学术报告会上如是说。 会议以“发挥珍稀药材资源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姜良铎讲述了中医运用动物药材的历史沿革,比较了不同动物胆汁入药的特点与差异,并从清除足少阳胆经郁热、化痰止咳等多个方面介绍了熊胆粉的临床应用经验。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季绍良对熊胆粉...

  • 临床的中药注射剂产品 中医药诊疗乡村

    临床的中药注射剂产品 中医药诊疗乡村

    “陈大夫,咱们互留一下联系方式,回去以后多交流!”来自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的乡村医生魏宽和同为乡村医生的陈本富互留了手机号码。 6月27日,全国各地200多位乡村医生聚集在全国政协礼堂,参加纪念毛主席6.26指示发表50周年座谈会暨第四届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交流会开幕式。 为提高乡医的中医药诊疗水平,由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和名中医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此次活动,邀请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多名中医专家授课,传授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 来学习的乡村医生中...

  • 张宁 带教社区乡村中医师

    张宁 带教社区乡村中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张宁,每隔两周就会带团队到高碑店社区进行带教活动。他一方面在那里出诊,一方面带教社区乡村中医师。 这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健康乡村试点建设工作“中医专家进社区”的一部分。 笔者认为,健康乡村的核心在于提高广大村民健康水平,解决威胁村民健康的主要问题,采用适宜技术,加强对影响村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卫生问题的有效干预。而其中,中医药参与健康乡村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笔者调查,目前相当一部分乡村医生只懂西医,不懂...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