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 第21页

时 第21页

  • 暑热时节,遁以养生

    暑热时节,遁以养生

    明天就将进入大暑节气。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热分大小,六月的节气里有两个“暑”,前面月初的为小暑,后面的为大暑,大暑节气是“热气犹大也”。大暑的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中国文化推崇顺时而养,大暑的养生又有什么讲究呢?这可以在《周易》里找到对应的智慧。 遁与六月、脏腑 十二消息卦是《周易》...

  • 顺时养生秋养肺 防治“秋郁”有六法

    顺时养生秋养肺 防治“秋郁”有六法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本是一个收获而又充满诗意的浪漫季节。但随着秋风乍起,秋雨连绵,万物萧条,不由呈现出唐代诗人王绩描写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景象。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宇介绍,中医素来有“天人相应”之说,秋凉一至,花木零落,阳气减退,阴气渐长,似乎空气中也弥散着悲凉与寂寥,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出现情绪低落、凄楚伤感、失眠多梦、少气乏力等症状,出现“悲秋”之感。而一场秋雨一场寒,连绵的秋雨更会给人们平添凄凉之感。秋季是抑郁症...

  • 中秋时节 饮之有节 食之有道 防病有法

    中秋时节 饮之有节 食之有道 防病有法

    转眼间,又快到一年中秋时节。中秋是夏秋两季气候变换的分界点。一过中秋,气候显着转凉,昼夜温差加大,尤其是在我国北方,改变最为显着。因而,中秋时节调补一下身体十分必要,但不明白摄生原理,盲目地进食补品又可能会拔苗助长。那么,中秋时节应该怎么科学摄生呢?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恢复医学科主任、主任中医师由冬冶以为,中秋摄生重在四有:食之有道、饮之有节、作息有规、防病有法。 食之有道:饮食均衡忌过量 由冬冶以为,秋季饮食重在掌握平衡,切忌过量,要多食粥类、少食辛酸之物,可更好地起到保健效果。在秋季每...

  • 立秋时节巧调适

    立秋时节巧调适

    立秋节气将至,立秋后气温慢慢转凉,此时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老人可根据秋天季节的特点科学地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好准备。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天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有时气温仍较高。热能伤津、伤气,燥盛则消耗津液。所以,除了应当掌握好饮食起居的调养以外...

  • 起居时间顺应天地阴阳

    起居时间顺应天地阴阳

    起居有常,就是指起居要有规律。狭义的起居就是起床睡觉,“有常”是指要符合阴阳变化的规律。顺应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是起居有常的核心要义。 起居时间顺应天地阴阳 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又可以分为年节律、月节律、日节律。比如一天当中阴阳变化的规律,十二时辰当中有四个时辰是最重要的——子、午、卯、酉。 先看子、卯两个时辰。子时是半夜的11点到凌晨1点,这个时候胆经当令,阴气到了极点,所以人要深度睡眠。也就是说,子时之前要入睡,这样才能保证子时深度睡眠。...

  • 中医养生时蔬调运气 食岁谷以全其真

    中医养生时蔬调运气 食岁谷以全其真

    五运相袭,六气环流,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对人体健康和疾病有着重要影响。中医养生的精髓在于遵“天人相应”之旨,顺“四时更迭”之序,把握养生精髓,达“天人合一”之境界。 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来看,2016年为丙申年,本年常规运气特点为水运太过,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今年夏季有其特殊之处,本身水运太过,再加上“土气”来报复,土属于“湿”,南方很多地区正在经历的洪水之灾,让我们对此论...

  • 金秋正值登高时

    金秋正值登高时

    秋季,无论你选择何种登高方式,如登山、近郊登高台、城内游佛寺等,都对你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开阔心胸、消除愁绪。秋季易使人产生压抑、悲观情绪,但金秋也是天高云淡、秋风送爽的时节。与亲朋好友一道登高畅游,不仅可尽情饱览名山秀水,观赏大自然的绮丽风光,而且还能陶冶性情,锻炼意志,使人心胸豁达、身心健康。当你登临高处,静观云霞,远眺河山之时,会有一种心旷神怡、超然物外的感觉,这对开阔心胸、消除疲劳十分有益。 运动肢体、活动筋骨。生命在于运动,夏季因气候炎热,老人们多居室中,运动较少,秋季登高实际是鼓励人...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 立夏时节饮食重点养“心”安度酷暑

    立夏时节饮食重点养“心”安度酷暑

    立夏节气一到,天气就逐渐转热,人的身体状态也会相应的发生一些改变。中医说,养心季节在于夏。因此在立夏时节,我们要顺应节气的变化,在饮食方面重点养“心”,以安度酷暑。   立夏后,暑热逼人,容易令人烦躁伤心,食欲也会有所下降。所以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尽量少吃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不妨多吃莲子、豆制品、鸡肉、瘦肉、芝麻、玉米,多喝牛奶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以起到强心的作用。   立夏时节,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

  • 春吃竹笋正当时:药膳方

    春吃竹笋正当时:药膳方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但惟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春笋产量高、价格便宜,不仅肉质脆嫩,清香纯甜,而且营养价值很高。竹笋所含的蛋白质中,至少有16~18种不同成分的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等都是人体所必需的。故新鲜竹笋素有“素食之王”、“蔬菜中第一品”的美称。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宽胸利膈、润肠通便等功效。 (1)急性病发热时的咳嗽:冬笋50克,猪肉末50克,粳米10...

  • 黄瓜疗病减肥正当时

    黄瓜疗病减肥正当时

    黄瓜是夏季人们常食的一种蔬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黄瓜性凉、味甘,入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生津止渴的功效。可用于身热烦渴、热毒疮疡、黄疸热淋、小便赤黄等症的食疗。由于其脆嫩多汁,是少有的高含水量蔬菜,所以被称为 “固体饮料”。每百克黄瓜含维生素C 9毫克,钾102毫克,且钙、磷含量相当,便于人体吸收。黄瓜含有丙醇二酸,可以抑制糖类转变成脂肪,是理想的减肥食品。黄瓜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减少毒素的自我吸收,又能降低胆固醇。黄瓜中...

  • 安度暑日民间便在此时食用苋菜祛毒辟秽

    安度暑日民间便在此时食用苋菜祛毒辟秽

    农历五月在俗信中为恶月,民间 又称“毒月”,此时气温迅速升高,杂菌 繁殖,毒瘴滋生,人极易生病。为了应 付恶月,安度暑日,民间便在此时食用 苋菜,以此防病健身,祛毒辟秽,即所 谓“扶正祛邪”。 作为扶正强身,苋菜堪称一流。苋 菜的营养价值很高,所含蛋白质比牛 奶更能充分被人体吸收,所含胡萝卜 素比茄果类高2倍以上。钙、磷、铁含 量也很高,其铁的含量是菠菜的1倍, 钙的含量则为3倍,属鲜蔬菜中之最。 尤其是维生素C更为突出,含量之多 在绿叶菜中独占鳌头。民间有&ldq...

  • 四时进补滋阴养身 润肤美容的银耳

    四时进补滋阴养身 润肤美容的银耳

    银耳,俗称白木耳,白色 半透明,干燥后呈白色或米 黄色,富有胶质,是珍贵的药 品。银耳蛋白质中含有17种 氨基酸和一些酸性异多糖、 有机磷等化合物,对人体十 分有益。银耳富含蛋白质、碳 水化合物、磷、铁、钾等,·叮增 强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 循环,改善组织器官功能。丰 富的膳食纤维银耳具有促进 肠胃道蠕动、减少脂肪吸收 等作用,是老弱妇孺咸宜的 清补滋养品。 药效多种银耳性平味甘 淡、无毒。有润肺生津、滋阴养 胃、益气和血、补脑强心的功 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 说,用银耳除肺结核、高血压、 感...

  • 大雪时节 食疗进补养生

    大雪时节 食疗进补养生

    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到来了,大雪时节,全国多地都处在冰雪的王国里。 大雪时节,让人想得最多的或许就是那 纷飞的雪花飞舞于世间的场景。更有诗 为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 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样的一首诗,给人们的感觉就 是,在那冰雪的王国里人烟稀少,不见 飞鸟的形影,也没有行人的足迹,也正 应了大雪这个节气。而大雪的到来,也 就意味着寒冷的天气已到来,此时,正 是要注意防寒保暖的时候。 大雪时节,多地均巳出现了降雪, 俗话说:“风后暖,雪后寒”,伴随着雪...

  • 时值仲秋不妨做几款秋季养生粥

    时值仲秋不妨做几款秋季养生粥

    养生粥因其独特的养生作用一直被大家推崇,并根据四季不同,品种有别,功效而异。如春吃荠菜粥明目利肝,夏吃绿豆粥清热解暑,秋吃百合粥润肺养阴,冬吃腊八粥补气益血。各种养生粥有着不同的作用。时值仲秋,您不妨做几款秋季养生粥。 百合粥 一般选用新鲜百合洗净泥土,剥取百合瓣片,再洗干净。待粳米淘洗后一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成稀薄粥,再加入冰糖稍煮即可。当然,也可直接用粳米煮至米熟汤黏时,再加入百合干粉和冰糖煮成。百合粥甜中微带苦味,具有润肺止咳、养心安神、补中益气的功效。百合粥对肺热的干咳久咳以及妇女脏躁的治疗均...

  • 百合一味补阴类中药 秋吃正当时

    百合一味补阴类中药 秋吃正当时

    百合属百合科草本植物,其地下鳞茎由许多肉质鳞片抱合而成,有百片合成、百年好合之意,故名。它既是一味补阴类中药,又是一道脍炙人口的食材。秋天采挖后,洗净,剥取鳞叶,置沸水中略烫,干燥后,即可入药或食用。 中医认为,百合味甘性微寒,有养阴润肺、清胃滋阴、清心安神等功效,尤以养阴润燥见长,可治疗阴虚燥咳、劳嗽咯血、低热虚烦、惊悸失眠及慢性肺部疾患、消化道溃疡等病症。秋天燥邪当令,吃百合正当其时。百合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上乘,且口感独特,软糯清香。吃百合,可做菜、煲汤、熬粥、做羹等,既饱口福...

  • 初秋时节 小心红眼病“偷袭”宝宝

    初秋时节 小心红眼病“偷袭”宝宝

      最近,晨晨很烦恼。好不容易开学了,以为可以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玩了,可他却因红眼病被“禁足”在家。      刚开学染上了“兔子眼”   “宝贝眼睛很红,又痛又痒,她自己说很难受,我看着也怪难受的。”晨晨妈说,这段时间晨晨必须呆在家里养病,因为怕带着“兔子眼”回学校,见到同学不好意思,而且也容易传染给别人。   南溪山医院眼科医生林育华告诉记者,初秋季节是红眼病多发时节。因为初秋天气炎热、湿度仍然较...

  • 中医学以阴阳为“道”以时间为本位的医学

    中医学以阴阳为“道”以时间为本位的医学

    作者简介 刘长林,1941年生。1963年结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同年到我国科学院哲学研讨所(后改名我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讨所)作业,1988年任研讨员,2002年退休。研讨方向为我国古代哲学。首要著作《我国象科学观》《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办法》《我国体系思想》等。 以空间为本位,到现象背面去寻觅实质,这一扇科学的大门已被西方科学翻开。但这不是科学的仅有大门,至少还有别的一扇大门,那就是以时刻为本位,探究现象自身的规矩,研讨国际的天然全体层面。我国人的原创,正在于为撬开科学的这一扇大门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

  • 石榴味道酸甘 生津润燥正合时令

    石榴味道酸甘 生津润燥正合时令

    金秋时节,正是石榴上市的季节,水果摊上硕大的石榴格外引人注目,掰开石榴,晶莹如宝石般的籽粒,酸甜多汁,别有一番滋味。石榴象征富贵、吉祥、美满,寓意人丁兴旺、子孙满堂。秋季气候干燥,人体常表现出诸多“津亏液少”的秋燥,“当秋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石榴味道酸甘,生津润燥,正合时令。 石榴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C,能帮助消化、促进吸收、增进食欲,很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 美容养颜 吃石榴可以美容养颜、祛斑、促进血液循...

  • 绝经期妇女及时摘除节育器

    绝经期妇女及时摘除节育器

    在我国,有避孕要求的育龄期女性半数以上都上了环,即宫内节育器。但无论哪种宫内节育器,都不能终生佩戴。医生提醒,绝经后一年是摘除宫内节育器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要拖延,以免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烦。 绝经期妇女由于体内性激素水平的下降,生殖器官逐年萎缩,缩小的子宫和不能随之缩小的宫内节育器会造成患者腰腹疼痛甚至不正常的绝经后阴道流血,没有及时摘除的宫内节育器会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会影响如核磁共振等一些重要检查。 临床统计显示,因子宫内存留节育器造成腰疼或腹痛,被迫到医院接受摘环手术的老年妇女中,绝经七、八年甚...

  • 吃螃蟹最好的时候 一种保健食材

    吃螃蟹最好的时候 一种保健食材

    每年9~10月是螃蟹黄多油满之时,是吃螃蟹最好的时候。但每年品蟹季节,在各大医院总会碰到不少因为吃蟹不当导致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人,以及因过量吃蟹导致痛风发作、复发的例子。到底该如何正确吃螃蟹呢? 螃蟹属于寒性食物,不易被消化、吸收,而且它又是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因此,如果摄入过多螃蟹,容易在人体内产生大量尿酸,从而导致痛风发作。还有一些高血脂患者也会产生健康问题,但由于这些不适在初级阶段不容易表现出来,常常被人们忽视。此外,食用大闸蟹过多,还容易诱发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那是不是就...

  • 李时珍会把张仲景论述方,证,药,禁忌总结归纳

    李时珍会把张仲景论述方,证,药,禁忌总结归纳

    李时珍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其最大的贡献是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书虽为药物学专著,但书中不少地方阐释发挥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相关内容,不乏真知灼见,对研究发扬张仲景学说做出了同样重大的贡献,本文拟就这一方面做一些探讨。 提供校勘依据 《本草纲目·序例·第一卷·引据古今医家书目》列出张仲景著述有:《张仲景金匮玉函方》《张仲景伤寒论》(成无己注)《张仲景金匮要略》。从所列书目名称及李时珍所处的...

  • 时尚美容有黑洞

    时尚美容有黑洞

    穿塑身内衣、染亮丽的头发、涂五彩的美甲……这些,已经成为爱美女性最常见的时尚生活方式。爱时尚爱美丽无可厚非,不过专家提醒:塑身内衣太挤,染发易过敏,常染发和美甲还会增加致癌风险。 染发易过敏 有致癌风险 国庆长假,在家休息的樊女士想换个形象——染个栗红色的头发,也时尚一把。但是,没想到染发后第二天就出现头皮糜烂,眼睛和脸上也都红肿起来,又惊又吓的她来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医生诊断为染发剂过敏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该院皮肤科主任牟宽厚教授介绍,门诊上接触性皮...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美容
  • 孕妇出现便秘时该怎么办呢?

    孕妇出现便秘时该怎么办呢?

    秋季,孕妇若不注意饮食,很容易发生便秘。孕妇出现便秘时该怎么办呢? 可以服一些缓解药,如中药麻仁滋脾丸、番泻叶冲剂或果导片等。也可以用开塞露或甘油栓来通便,但必须注意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孕妇应该慎用泻剂,尤其是刺激性泻剂,因为这类泻药可以刺激胃肠道,使其强烈地蠕动,这容易导致孕妇流产,也容易造成水、酸碱平衡的紊乱。某些口服的润滑性泻剂若长期服用,还会引起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障碍,甚至影响胎儿营养物质的摄入,其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建议孕妇选择口服安全的渗透性泻剂,如乳果糖、福松等,其在肠道内不容易被吸...

  • 从森立之《攷注》看日本江户时期稿本医书及价值

    从森立之《攷注》看日本江户时期稿本医书及价值

    基于特有的历史背景及社会环境,以及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崇尚,有史以来,日本保存了大量中国书籍、药品、文物等,客观上对保护、传承中国文化发挥了作用。近年来,日本国立图书馆以及多数大学图书馆将所藏中国文献逐渐在网络公开,方便读者查阅及研究。 日本一直热衷于学习、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而且持续千数百年,实属一种罕见的历史现象。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鼎盛时期,尤其中后期,研究水准可谓登峰造极,硕果累累。江户后期至明治初期,随着西学东渐加速,汉方医学与其他文化同样发生方向性改变。尽管优秀的汉...

  • 临床运用经方 抓主证 握病机 辨病时

    临床运用经方 抓主证 握病机 辨病时

    《伤寒杂病论》之方,被后世誉为“经方。”其中《伤寒论》实载113方,《金匮要略》实载262方,除去其中重复之方,共计178方,用药151味。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化裁出一系列的方剂。经方的特点可概括为“普、简、廉、效”,经方配伍精当,运用得当,往往起到覆杯之效,达桴鼓之功。但应用时如何减少盲目性,提高经方的治疗效果,做到知方知病,百用皆效,确实是值得思考并加以重视的问题。笔者从抓主证、握病机、辨病时等方面,阐述经方运用指征及经方的扩展运用,希冀能为各位同...

  • 向李时珍学防疫,看《本草纲目》怎么说

    向李时珍学防疫,看《本草纲目》怎么说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武汉爆发新冠肺炎(COVID-19),并迅速在全国流行,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病例的不断攀升和受疫情影响国家数量的持续增加,公共卫生安全成为当下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为控制疫情蔓延,在缺乏针对性抗病毒药物的紧急情况下,中医药在第一时间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防治作用,根据疾病特点及患者具体的症状体征,分期辨证施治,在预防疫病发生、改善患者症状、促进疾病转归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基础。 自古以来,中医药在疫病的防治上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湖北省是此次疫情的重灾区,李时珍作为湖北医家的重要代表,编撰出...

  • 以气为中介的物质性 以五脏为中心的系统性 以时空为轴线的恒动性

    以气为中介的物质性 以五脏为中心的系统性 以时空为轴线的恒动性

    •中医学的整体观将“自然—人体—社会”看作一个宏观的统一整体系统,在宏观整体的调控下,人体、自然、社会又分别是相对独立的整体,各自依照自身的规律不断运动变化着,同时又通过气的升降出入、阴阳消长、五行制化等规律调节、控制着彼此的协调平衡。 •诊疗疾病时,以整体恒动观为指导,既考虑人体本身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注重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形体与神志,又密切关注自然、社会对人的影响,在时空的动态变化中把握各种联系,常中求变,变中求常,深...

  • 名中医毛德西教授经方为先 时方为续 优选名方

    名中医毛德西教授经方为先 时方为续 优选名方

    首届全国名中医毛德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60余年,经验丰富,乐于传承。他始终牢记“劝君举笔须留意”之训(程钟龄《医学心悟》),在辨证论治前提下,遵循安全、效捷、价廉之旨,探索出一套遣方用药思路,即经方为先,时方为续,优选名方,拟定新方。现将其遣方用药思路总结如下。 经方为先 经方具有组方严谨、配伍科学、安全效捷、药少价廉的特点,为辨证论治的典型体现,集中反映了中医学家的智慧。梁·陶弘景《名医别录》序云:“惟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rdquo...

  • 四时阴阳 阴阳四时五行 四时阴阳

    四时阴阳 阴阳四时五行 四时阴阳

    四时思维与阴阳五行 战国及两汉时期,基于古人长期对季节、物候及人事行为的观察,经过不断发展和总结,到邹衍时期形成“四时教令”学说,并在战国末期形成《月令》体系,鉴于《月令》体系建立在四时、五行基础上的庞大知识体系,其被引入中医后,对中医理论内涵的丰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且,以四时为基础的《月令》体系,因其与阴阳、五行密切的联系,在丰富阴阳、五行内涵的同时,亦是阴阳、五行相互联系的纽带,并最终形成了完整的“阴阳四时五行”体系。为了论述的清晰性,本文以总论&ld...

  • 梅熟时分

    梅熟时分

      五月的雨,密实而润泽。   当金黄的阳光将嫩绿沉实为墨绿的肥厚时,流淌的风,也携了甜蜜的颜色,放眼那梅林,葱翠中便有了点点红色印染其中,梅子熟了。   这是一个酸甜而丰收的时节。   五月的风雨,催红了一颗颗的甜蜜,也催熟了一茬茬的希冀。   所有的日子,都流金淌蜜,丰盈起来。   宋代诗人平可正的诗云:“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胜河溯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   五月的梅丛,缀满丰收的喜悦,品尝喜悦,多了份对生活的向往,这喜悦,是对劳作的回报,是...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