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绝经

绝经

  • 贝母绝经汤治疗难产,不欲育孕者。贝母绝经汤秘方制作方法。

    贝母绝经汤治疗难产,不欲育孕者。贝母绝经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贝母绝经汤的秘方制作方法,贝母绝经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难产,不欲育孕者。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贝母绝经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难产,不欲育孕者。...

  • 围绝经期肥胖患者的病位 病性证素特点进行探讨

    围绝经期肥胖患者的病位 病性证素特点进行探讨

    围绝经期肥胖患者154例中医证素分布特点研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膳食结构的改变, 全世界肥胖的发生率也在日趋严重。研究表明[1,2]中心性肥胖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与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的发生密切相关, 其中女性中心性肥胖发生率 (51.7%) 比男性高 (35.3%) , 而围绝经期是女性肥胖的高峰, 肥胖率在40岁后显著增加, 40岁至59岁的患病率为65%, 60岁以上的女性患病率为73.8%[3,4,5]。目前对于肥胖与体质关系研究较多, 但对肥胖尤其是...

  • 治绝经前后诸证 妇科三地滋阴调冲膏

    治绝经前后诸证 妇科三地滋阴调冲膏

      组成生地250克,熟地250克,地骨皮250克,紫草250克,旱莲草250克,女贞子250克,龟板胶250克,鳖甲胶250克,山萸肉150克,合欢皮150克,炙远志150克,石斛250克,麦冬250克,玉竹250克,陈皮100克,玫瑰花100克,酸枣仁250克,柏子仁200克,丹参250克,浮小麦500克,炙甘草100克,黑大豆500克,蜂蜜500克,黄酒500ml。   功效滋阴潜阳,解郁安神。   主治绝经前后诸证,肾阴虚型,症见经断前后,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烘热汗出,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口燥咽...

  • 更年期绝经的按摩疗法

    更年期绝经的按摩疗法

    更年期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最后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其中以绝经时的表现最为突出。 绝经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在45—52岁之间,部分妇女在绝经前后可以出现一系列以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症候群,称更年期综合征,如月经不调,情绪不安,烦躁或忧郁,轰 热汗出,头晕耳鸣,心慌失眠,手心脚心发热,腰酸腿软,肢体浮肿,全身乏力等。 更年期是——个自然过程,所以治疗主张天天进行,以帮助病人适应自身的生理变化过程。 (一)按摩疗法 1.坐位,在头面部做开天门手法50次,分推坎宫手法50次,两拇指相...

  • 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症见头晕耳鸣面颊烘热

    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症见头晕耳鸣面颊烘热

    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方 处方:煅牡蛎20克,熟地、山萸肉、山药、枸杞子、制何首乌、龟版、女贞子、旱莲草各10克,茯苓、当归、白芍、柴胡、知母、黄柏、浮小麦、麻黄根各6 克,五味子4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辨证为肾阴亏虚型,症见头晕耳鸣,面颊烘热,皮肤干燥瘙痒,口干汗出,手足心烦热,腰膝酸疼,月经先后不定,经色鲜红,量或多或少,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赵晗...

  • 治绝经前后诸证验案

    治绝经前后诸证验案

    病案:刘某,50岁,主诉绝 经5个月,潮热心烦,手心汗 多,咽干,乏力,头晕,舌质红, 苔薄黄,脉弦细滑。诊断为绝经 前后诸证,辨证为肝肾阴虚,虚 火内扰型。方以小柴胡汤加减: 黄芪、酸枣仁各20克,党参、丹 皮、赤芍各15克,黄芩、牡蛎各 10克,车前子、柴胡、法半夏各 8克,当归7克,胡黄连5克, 山茱萸4克,甘草3克。,6剂后 症状缓解。 体会:《黄帝内经》日“七 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 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也”,提出了女性随着天癸竭,气 血衰少而出现生殖功能衰退的情...

  • 妇女在绝经前后食三款粥

    妇女在绝经前后食三款粥

    妇女在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易出现运动系统退化、阵热潮红、神经、精神障碍等不适,称之为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朋友患上更年期综合征后,要积极地进行治疗,与此同时配合相宜的饮食效果更好。以下三款粥可。 何首乌粥 【原料】何首乌20克,研成细末,粳米或大米50克。 【操作】将何首乌与米放入砂锅内同煮,见粥汤黏稠停火,即可食用。每日早晚各服一次,连服10-20日,休息半月后依法再服。能坚持长期服,效果更好。但感冒、发烧、腹泻者不宜服。 【功效】具有强心、降血脂、降血压、乌须黑发等功效,故可用于...

  • 妇女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 中医辨证论治

    妇女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 中医辨证论治

    浅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发生的一组临 床综合征, 是由于性激素波动或减少而出现的一系 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 属中医学“绝经前后诸症” 范畴 [1 ] 。此病好发于46 ~56 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 以烦躁、 潮热、 盗汗、 头晕、 失眠、 畏寒、 倦怠乏力、 体痛、 肢体麻木和皮肤蚁行感等为主要临床症状, 是 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相关资料显示, 当前全球 范围内超过 50 岁以上妇女数量处于逐年增加的趋 势, 预计截止至 2030 年该类人群数量可能...

  • 绝经后女性低骨量人群中医证候

    绝经后女性低骨量人群中医证候

    [摘要]目的:调查绝经后女性低骨量人群中医证候,探讨鹿角补骨颗粒组方特点,为“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Ⅰ型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纳入绝经后低骨量女性163例(低骨量组)、骨量正常女性132例(正常组),采集中医四诊信息,获得低骨量组中医证候,运用方证对应方法,分析鹿角补骨颗粒组方特点及其适用人群。结果:低骨量组阳虚证45.4%(肾阳虚27.0%、脾肾阳虚18.4%),肝肾阴虚证40.5%,血瘀气滞证14.1%,且较之正常组,低骨量组在口干、视物模糊、耳鸣、眼干、倦怠乏力、畏寒、腰...

  • 滋养肾阴佐以潜阳治围绝经期综合征药膳

    滋养肾阴佐以潜阳治围绝经期综合征药膳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 后的一段时期内出现月经紊乱、烘热汗 出、心胸烦热、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心悸 失眠、烦躁易怒、腰酸骨楚、皮肤麻木刺痒 或有蚁爬感、记忆力下降、浮肿便溏甚或 情志异常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围绝经期 综合征是围绝经期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病 率为8S%左右,围绝经期是女性由成年进 入老年的转折点,也是妇女易发病的“多事之秋”。 食疗药膳对围绝经期妇女顺利渡过 特殊生理时期和减轻围绝经期综合征症 状,均有益处。其辨证食疗如下。 一.肾阴虚型症见绝经前后月经紊 乱,月经提...

  • 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笔者在临床中使用经方,成功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一例,现整理如下。   李某,女,52岁,2012年10月24日初诊。   主诉:夜寐不安半年。患者夜寐不安,早醒,潮热汗出,体胖肤白,时有心慌;已停经2月,胃口可,二便调。既往有甲亢、颈腰椎病病史。查:脉沉弱,舌胖大,暗红。   诊断:围绝经期综合征。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处方:柴胡15克,黄芩10克,法半夏10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龙骨(先煎)20克,牡蛎(先煎)20克,甘草5克,淫羊藿15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

  • 中医调理助女性安度围绝经期

    中医调理助女性安度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并非衰老的标志,而是开始科学保健的信号;迈入幸福愉快的晚年门槛,就必须愈加注重围绝经期保健!”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妇产科教授王秀霞指出,处于围绝经期的女性朋友,时常会有潮热多汗、心悸失眠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在此期间,若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加上辨证服用中药汤剂和中成药,就会顺利地由中年过渡到老年,迎来平稳的第二“青春”。   围绝经期有提前趋势   围绝经期是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王秀霞指出,围绝经期综合征指的是妇女...

  • 绝经后乳房的不同变化

    绝经后乳房的不同变化

    女性一般在50岁进入绝经期,绝经后乳房缺乏雌性激素的刺激而逐渐萎缩,腺体逐渐退化。绝经是卵巢功能衰退的一种表现,乳房体积变小,松弛下垂皮肤皱增加。由于以上的一系列变化,绝经期的女性乳房体积缩小。但也有些肥胖的女性,乳房体积反而增大,这是由于腺体被过多的脂肪组织所代替。而不是乳腺仍在发育,有些女性由于导管扩大形成囊肿,和残留的乳腺以及增生的纤维组织夹杂在一起,使乳房出现不规则的结节。由于乳腺癌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有上升的缘故,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应对自己乳房的细微变化,引起足够的重视,早期发现乳腺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 绝经后乳房的主要变化

    绝经后乳房的主要变化

    女性一般在50岁进入绝经期,绝经后乳房缺乏雌性激素的刺激而逐渐萎缩,腺体逐渐退化。绝经是卵巢功能衰退的一种表现,乳房体积变小,松弛下垂皮肤皱增加。由于以上的一系列变化,绝经期的女性乳房体积缩小。但也有些肥胖的女性,乳房体积反而增大,这是由于腺体被过多的脂肪组织所代替。而不是乳腺仍在发育,有些女性由于导管扩大形成囊肿,和残留的乳腺以及增生的纤维组织夹杂在一起,使乳房出现不规则的结节。由于乳腺癌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有上升的缘故,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应对自己乳房的细微变化,引起足够的重视,早期发现乳腺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 绝经后的保养:中医疗法

    绝经后的保养:中医疗法

      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称为绝经综合征。常见如月经紊乱、情志志异常、潮热汗出、眩晕耳鸣、心悸失眠等。绝经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自然绝经指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所致的绝经;人工绝经指两侧卵巢经手术切除或受放射治疗所致的绝经。人工绝经病人更易发生绝经综合征。   中医学无此病名,其症状于“年老血崩”、“老年经断复来”、“崩漏”、“脏燥”、“百合病”等病证中可...

  • 绝经“经断前后诸证”中医典型案例

    绝经“经断前后诸证”中医典型案例

    绝经,中医称“经断”。妇女在五十岁前后,月经将绝未绝时出现经期提前或推迟、经量过多或过少,并出现阵发性潮热、头晕目眩、心烦易怒、关节疼痛、失眠、性欲减退等一系列症状,中医称“经断前后诸证”,认为其发生与肾气衰弱、冲任虚损、阴阳平衡失调等有关,可分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心血不足四型论治。笔者根据临诊所见,搜集并整理了四个典型案例,供大家参考。 一、肝肾阴虚 案例:48岁的刘女士3个月前出现月经紊乱、量多、抑郁易怒、脸色潮红等症状,自我诊断为...

  • 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方

    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方

      组成柴胡15克,当归20克,白芍20克,山药15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桂枝10克,穿山龙15克。   功能育阴潜阳,疏肝健脾,宁心安神,调和营卫。   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肝肾阴虚型。症见烘热汗出,失眠健忘,烦躁易怒,脊背酸痛,舌红少苔,脉弦细。   用法上药加水500毫升,先煎龙骨、牡蛎30分钟,加入其他药物共煎30分钟,滤出药液,再加适量水煎20分钟,两煎混合均分两份,早晚温服。   方解坤宁安方由《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化裁而来。方中...

  • 绝经综合征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比较

    绝经综合征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比较

    女性由于受到性激素的影响,通常在绝经前后全 身会出现某些症状表现,比如烦躁、失眠、心悸、潮热 盗汗等。这些症状或轻或重,持续时间可长可短,有 些症状程度比较严重,甚至可以影响日常生活工作。 这时候需要调整状态,适当的运用药物治疗,才能平 稳度过这段时期。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肾 阴虚型绝经综合征,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 1 诊断标准 参照张玉珍主编的《中医妇科学》第 12 节“绝经 前后诸证”中,表现为肾阴虚型的证候:月经不规则, 眩晕耳鸣,夜寐不安,心烦易激动,手足...

  • 女性围绝经期前后诸症者 葛根二仙汤

    女性围绝经期前后诸症者 葛根二仙汤

    何复东,男,汉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诊疗工作50余载。被评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3年初,他带领的工作室确定为“自治州首批高层次人才工作室”,同年又被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系昌吉州首个获此殊荣的名老中医。他擅长治疗各科疑难杂病,对心脑系病、肺病、脾胃病、经络肢体病等的研究尤为突出,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学术思想。 组成:葛根30克,巴戟天15克,仙茅15克,仙灵脾15克,补骨脂15克,...

  • 田淑霄治疗围绝经期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的用药特点等经验

    田淑霄治疗围绝经期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的用药特点等经验

    田淑霄是河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十二大名中医之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田淑霄对妇科病症的治疗经验颇丰,尤其是对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思路及用药特点。笔者整理田淑霄治疗围绝经期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的独特思路及用药特点等经验如下: 对本病的认识 子宫内膜增生分为四种类型: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单纯性不典型性增生、复杂性不典型性增生。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占子宫内膜增生病例的三分之二,其癌变率仅1%,是可逆性...

  • 围绝经期崩漏的阶梯式中医方案

    围绝经期崩漏的阶梯式中医方案

    作者简介 刘小玉,198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1988年考取中医妇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师从全国著名中医妇科泰斗罗元恺教授和广东省名老中医李丽芸教授。曾任广东省中医院妇科主治医师,广东省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委。1996年移居美国,在德州达拉斯开设中医妇科治疗中心。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名医传承工作委员会首届理事会副会长。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围绝经期女性的数量将不断地扩大,将会出现更多与更年期有关的疾病。不规则性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us bleeding, AUB)是围绝经期最为普遍...

  • 陈敏治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经验

    陈敏治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经验

    •围绝经期情绪障碍常因肝肾亏损,肝气不疏,阴血暗耗,虚火扰神而发病。病机以津伤虚热、气机不畅为标,肾虚肝郁、心神失养为本。 •针刺、艾灸等外治法对于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的治疗有一定疗效,中药内服与外治法联合应用,操作方便、改善症状更快,且患者易于接受。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专家陈敏,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8年,对妇科经、带、胎、产相关疾病均有完整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临证治疗不孕不育、习惯性流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绝经前后...

  • 围绝经期综合征 耳穴疗法治疗的理论基础

    围绝经期综合征 耳穴疗法治疗的理论基础

    耳穴疗法为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围绝经期综合征 ( peri - menopausal syndrome, PMS) 是指围绝经期妇女在自然绝经前后或因切除卵 巢或其他原因导致卵巢功能减退从而引起植物神经功 能紊乱等一系列综合证候群 [1 ] 。中医属于” 脏躁 ” “郁证 ” “百合病” 等范畴。PMS 发病率高, 在对我国 22 省 ( 市) 45 ~55 岁的女性调查显示, 更年期综合征患病率 高达 92. 10% [2 ]...

  • 国医大师治产后恶露不绝经验

    国医大师治产后恶露不绝经验

    国医大师路志正是全国老中医 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 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 人,擅长中医内科、针灸,对妇科、儿 科等亦很有深造诣。现将路老治产 后恶露不绝经验介绍如下。 一、典型病案 王某,女,37岁。初诊主诉:产后 恶露不尽50天。患者剖腹产一对健 康龙凤双胎后,恶露一直不断,至42 天时突然出现出血量增加,颜色鲜 红,渐至暗红,现仍有恶露,伴下腹 隐痛,平时汗出如滴,以自汗为主, 食欲不振,近日出现胃脘部胀痛,食 后痛甚,空腹疼痛减轻...

  • 基于“阴阳-气血-营卫”理论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病机

    基于“阴阳-气血-营卫”理论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病机

    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 PMS)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 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 致的一系列躯体、精神心理症状, 又称绝经综合 征 [1] , 发病率高达60% [2] 。 该病相当于中医 “经断前 后诸症” , 以及脏躁、 百合病、 郁证、 不寐、 心悸等范 畴。 围绝经期为女性进入老年期前的过渡阶段, 随 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 PMS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 前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以激素替代疗法为主, 疗效肯 定, 但具有一定的禁忌证及潜在的不良反应和致病...

  • 绝经综合征中医流派典型病案

    绝经综合征中医流派典型病案

    绝经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 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且持续时 间较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现代医 学对绝经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以激素替代疗法为主, 虽疗效肯定,但其中远期不良反应无法排除,临床 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竹林寺女科为浙江四大中医 妇科流派之一 [1] ,寺中僧人有善医女科病症者,并逐 代相传,闻名于世 [2] ,传承至今已经1 000余年,笔者 有幸曾向竹林寺女科第109代传人陈拯民老师求教, 受益良多,验之于症,起病每多霍然,现将竹林寺女 科流派诊治绝经综合征独特的经验...

  • 从十二消息卦论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

    从十二消息卦论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

    十二消息卦是古人用以代表自然界一年四季阴阳二气消长规律的涵摄符示。人体阴阳法于天地阴阳,人体的构成及生命活动是整个大自然阴阳的一部分,在生理、病理、养生、诊治等方面都受天地阴阳运行规律的直接影响。女子七七则冲任二脉衰,天癸竭,步入现代医学的围绝经期。其间所出现的月经紊乱、情志抑郁、焦虑、睡眠障碍、潮热汗出等症状均与机体阴阳出现新的调整有关。 本文试图运用中医天人合一的理论,从揭示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变化的十二消息卦的角度分析女性围绝经期机体阴阳变化以揭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以期为临床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

  • 中医绝经前后诸症 中医典型病案

    中医绝经前后诸症 中医典型病案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一段时间,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平衡失调而出现的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潮热汗出、烦躁易怒、失眠健忘、耳鸣心悸、腰膝酸软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 属中医绝经前后诸证范畴,依其临床表现侧重不同,归入“心悸”“失眠”“眩晕”“头痛”“脏躁”“浮肿”“崩漏”等范畴。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

  • 夏亲华治绝经 以“滋补肾阴,清降心火”为原则

    夏亲华治绝经 以“滋补肾阴,清降心火”为原则

    绝经前后诸证,现代医学称为绝经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因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具体表现有阵发性面红、烘热汗出、烦躁易怒、眩晕耳鸣、心悸失眠、焦虑抑郁、腰膝酸痛、面浮肢肿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当前绝经前后诸证的发生率较20世纪末明显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女性的工作、生活质量。夏亲华老师从事妇科临床及教学30载,现将其辨治本病的经验概述如下。 1.病因病机 1.1 肾虚为本,水不济火 绝经前后诸证在古代医籍中并无单独记载,常散见在百合病、郁证、脏躁等病症的记载中。临床...

  • 傅金英运用补肾化瘀法治疗围绝经期崩漏经验

    傅金英运用补肾化瘀法治疗围绝经期崩漏经验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为崩中,后者为漏下[1]。崩首见于《素问·阴阳别论》,其言:“阴虚阳搏谓之崩。”漏下首见于《金匮要略》,其言:“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景岳全书·妇人规》言:“崩漏不止,经乱之甚者也。”故崩漏指与正常月经周期、经期及经量不一致的月经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异常子宫出血。该病常由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引起,多见于青春期、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卵巢功能...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