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第121页
-
治疗心烦 中医独特的医学思想
唐容川师法仲景,并依据其阴阳水火气血理论,辨证应用经方治疗心烦。对实证火太甚者,用黄连阿胶汤清心火、补阴液;对火郁而不得宣者,用栀子豉汤加味清火宣郁除烦;对虚证火不甚而血太虚者,用酸枣仁汤清虚火、敛肝气、养血虚;对虚中夹实、烦而兼躁者,审视二便情况选用承气汤除烦宁躁。 唐容川(1846—1897),原名宗海,四川彭县人,晚清著名医学家,中西医汇通学派创始人之一,深受《黄帝内经》及仲景思想的影响,坚守中医特色,以西释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医学思想。其在治疗心烦时,辨证应用黄连阿胶汤、栀子豉汤、酸枣仁...
-
头痛辨因论治 中医药方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证,可以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引起头痛的原因有很多,只有通过辨因论治,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风寒头痛:头痛时作,痛连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常喜裹头,口不渴,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宜疏风散寒。川芎茶调散(《和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川芎12g,荆芥12g,白芷6g,羌活6g,防风6g,薄荷24g,细辛3g,葛根10g,甘草6g。清茶调下。若恶风明显者,加麻黄、桂枝,以宣散风寒;若头痛较剧者,可加蜈蚣、全虫,通络止痛。 风热头痛:头胀痛,甚则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
-
名老中医谢昌仁治慢性胃炎经验
谢昌仁,男,内科主任中医师,教 授,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政府特殊津 贴,擅长治疗脾胃病、时令病、中风及 各种疑难杂症,从医多年,积累了丰富 的临床经验。谢老曾拟加味黄连温胆汤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症见 胃脘胀满疼痛,嘈杂灼热者,能明显改 善痛、胀、嘈、热的临床症候。本方不 养阴生津而化痰祛湿,并灵活加减,收 效颇著,现将具体方药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处方:黄连2克,陈皮、枳实、竹 茹各6克,姜半夏10克,茯苓12克, 甘草3克。 加减:肝郁化火,嘈杂泛酸者,加 吴茱萸1克;胃酸少者,加吴茱萸l...
-
面神经炎中医药方辨病辨证思路
韩碧英治疗面神经炎经验总结 面神经炎 [1] 是面神经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所致的 周围性面瘫, 是一种常见病、 多发病, 不受年龄和季 节限制。 主要以面部表情肌肉群运动的相关功能障 碍为主要特征, 表现为额纹减退或消失、 眼睛闭合不 全、 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口角下垂、 鼓腮漏气、 示齿 口角偏向健侧。 面神经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2] , 一 般认为是局部受到风寒或病毒感染之后, 面神经组 织缺血、 水肿、 受压而致病, 严重者可导致面神经髓 鞘的脱失和轴索的变性等病理改变。 韩碧英教授认为, 面神经炎属于中...
-
中医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中医心理学理论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积极汲取现代科学尤其是现代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知识发展而来。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传承与创新。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西方心理学思想是从西方哲学中孕育出来的。1879年以W.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开端,才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欧美现代西方心理学在发展中形成了著名的学术流派。 构造心理学与机能心理学 约从19世纪80年代起,心理学开始走向现代发展阶段,相继形成构造心理学与机能心理学,试图从复杂心理活...
-
失眠30余年 中医药方
郭某,女,62岁,2016年7月28日初诊:失眠30余年,动则心悸气短,唇暗,舌质偏暗,齿痕,苔白厚,脉沉细弦涩。 处方:桂枝9g,炙甘草18g,生龙牡各30g,山萸肉18g,五味子9g,炒枣仁20g,法半夏12g,夏枯草12g,茯神30g,砂仁30g,石菖蒲12g,丹参24g。7服。 2016年8月4日复诊:药后睡眠较前改善,仍感气短,头晕,肢软无力,口苦口黏、咽干、流涎,大便干,舌质暗红,舌中后苔厚腻,齿痕,脉沉弦略涩。上方加苍术18g,炙远志12g,柴胡12g,黄芩12g,生姜3片,大枣...
-
直肠癌 中医处方仿归脾汤意化裁
李某某,男,75岁,2006年11月15日初诊。直肠癌术后4年,肺转移术后6个月,肝肾囊肿,脂肪肝。刻诊: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食欠佳,眠可,大便稍干,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细无力。 辨治要点 老年男性,正气不足,正消邪长,故术后4年发生肺转移。拟健脾益肾,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为法,仿归脾汤意化裁。 处方 生黄芪30克,远志10克,太子参15克,生白术30克,茯苓15克,龙眼肉10克,炒枣仁30克,桑寄生15克,牛膝10克,桑椹30克,生地15克,鳖甲10克,浙贝母10克,凌霄花15克,鸡内金30...
-
心脏神经官能症典型医案 分型论治
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功能性心脏不适、神经血循环衰弱症或奋力综合征、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国外称为神经性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或神经性循环无力症或高敏症等,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相关证据。该病多见于20~40岁青年人,尤以女性较多。性格内向、自尊心较强、学习压力大、考试成绩不理想、与他人关系冲突是发作的诱因。本病常因焦虑、情绪波动、过度劳累、强烈的精神刺激或进行紧张的脑力劳动等诱发。受社会发展和竞争激烈的影响,目前该病呈现出发病年龄偏小的趋势,且在儿童中发病率逐渐增高。儿童常以“喜长出气&r...
-
中医对睡眠的认识 调睡眠治慢病的临床实践
慢病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infectiouschronicdiseases,NCDS)的简称,也可称之为“慢性病”,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就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他涵盖了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精神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骨关节病等常见疾病。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3亿人,慢性病致死人数已占到我国因病死亡人数的80%以上,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到总疾病负担的70%。同时,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病已有呈...
-
国医大师徐景藩 治疗食管病与胃病 据症配加虫类药物
胃与食管相连,病机常有气滞,久病及血,气滞血瘀。虫类药一般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善于走窜的功用。国医大师徐景藩在治疗食管病与胃病过程中,常据症配加某些虫类药物,可提高疗效。现择录数则如下。 九香虫 九香虫为蝽科昆虫九香虫的干燥虫体,性味咸、温,功能理气通络止痛。入煎剂每日5~10g,适应症为:①胃脘疼痛经久时发,痛处固定,痛甚之时或窜及于下胸、背、胁等部位,可据证配加九香虫。②胃脘痞胀较著,心窝有时有堵塞感,其胀可及于下胸、腹部,嗳气、矢气不缓解,用一般理气药效果不著者,可加九香虫。③反流性食...
-
反流性食管炎属中医吐酸 名医名方:疏肝清胃散
李郑生,1958年生,河南洛宁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医大师李振华学术继承人,河南中医药大学李振华学术思想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组成:炒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姜半夏10g,香附10g,砂仁10g(后下),厚朴10g,炒枳壳10g,郁金10g,乌药10g,柴胡6g,炒黄芩10g,煅瓦楞15g(先煎),姜竹茹10g,生甘草3g。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疏肝健脾,理气和胃。...
-
胃溃疡属中医胃脘痛 简效方瓦楞子
胃溃疡属中医胃脘痛、吞酸领域。其体现是以上腹部不适(或隐痛)、嗳气、泛酸、厌恶、吐逆等为主症。本病成因复杂,如饮食不节、吸烟饮酒、乱用药物、精力要素等,都是本病的诱发要素,现多认为本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下面介绍一个医治胃溃疡(或吞酸)简效方。 办法:瓦楞子、甘草各150g,将瓦楞子煅后研细末,甘草焙干后研细末,两药混合均匀,每次服6g,每日2~3次,1周为1个阶段,宜饭前服,如胃痛有节律性,可选在痛苦发生前20分钟服,效果更佳。可连服3~5个阶段。主治胃溃疡,胃酸排泄过多。 瓦楞子为海产软体...
-
中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验案
伤津损肾(表里同病)症验案 郭某,女,26岁,1983年12月4日诊。诉前日受凉后而致发冷发烧。头疼四肢困乏无力,近2天病情加重,腰背疼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头痛发热恶寒加重等。口干而渴,心烦燥。体温38.5℃,曾在乡村诊所诊疗无效而来就诊。见脉数有力,舌质红,苔薄白而微燥。体温38.5℃。化验:尿蛋白(++),白细胞(++),管型(+)。 诊断:风水(热邪侵袭,表里同病)。 治则:清热解毒,生津润燥。 处方:金银花15g,黄芩12g,连翘20g,栀子10g,麦冬15g,生...
-
胃脘痞闷不适 痛处不固定 中医处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徐世恩 杨发超 患者邱某,女,48岁。初诊时间2017年11月28日。素有胃病多年,近日加重已有月余,胃脘痞闷不适、甚则疼痛,痛处不固定,并时有烧心、反酸、恶心、欲呕,心烦易怒,食少,大便偏干,睡眠欠佳,脉弦细少力,舌淡红、苔白,腹诊未查,脉证合参,辨为少阳证。 处方:黄连8克,桂枝6克,党参4克,干姜6克,清半夏9克,甘草6克,大枣10克。3服。冲水服。 2017年12月1日复诊:服药后,反酸、烧心减轻,仅晨起明显,胃痛仍有,或左或右,发无定时,夜...
-
中医治疗Barrett食管 气阴亏虚养阴法
益气养阴法论治Barrett食管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的正常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取代,从上皮内瘤变到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再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并最终发展为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的病变。有研究表明,BE转化为EAC的风险较高[1]。BE的病理类型有3种,包括贲门腺型、胃底腺型、特殊肠化生型,以往研究认为肠化生型BE的癌变风险最高,其余两种类型的BE风险较低,但近年研究发现贲门腺型和胃...
-
消化道大出血 产后大出血脱证脱证医案
卢永兵主任医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五十年来卢永兵多次用大剂量高丽参救治虚脱病人,屡屡奏效,可见中医传承经验之可贵。现介绍二例卢永兵在临床实践中用高丽参抢救大出血脱证病例,以飨读者。 消化道大出血脱证医案 1993年12月23日诊。邓某,男,78岁。刻诊:面色苍白,休克额汗,肛门出血如注,已输血4000毫升,呼吸微弱,四肢冷,脉微欲绝。 处方:高丽参50克,黄芪60克,仙鹤草、侧柏叶各30克,荆芥炭15克,田七20克。嘱立即煎后鼻饲,傍晚巡诊,病者血止神清。再调治一周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