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第126页
-
小儿夜咳 产后咳嗽 医案二则
咳嗽一症,临床最为常见,其分为内伤外感二大类,尤以内伤咳嗽缠绵难愈,其治疗多难以速愈,病程冗长。余近年来对咳嗽一症以活血化瘀法收效颇良,今摘医案二则以示同道。 小儿夜咳 李姓小儿,男,5岁,09年2月5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咳嗽二月余,初起发热,鼻塞,咽部红肿,时有咳嗽,少痰,经当地卫生所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经输液及抗菌素治疗,热退,感冒症状减轻,但持续咳嗽不止,尤以夜间入睡为甚,也曾服中药治疗,给予桑菊饮,清燥救肺汤,止嗽散等治疗,罔效。近些日来,咳嗽持续不停,每遇夜间加重,呛咳少痰,影响睡眠,...
-
中医名方治愈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在呼吸系统疾 病中较常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 痰或伴有喘息,以及反复发作慢性 过程为特征,西医治疗以解痉、脱 敏和抗感染为主,达不到最佳治疗 效果。使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燥 伤肺阴、津液亏损型慢性支气管 炎,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年龄27~76岁;症见干咳无痰 或者少痰不容易被咳出以及口干 咽燥,潮热盗汗,心胸烦热,手足心 热,腰酸肢软,气短眩晕,舌红少 苔,脉细数;每年发病持续超过3 个月,并连续2年以上。 二、治疗方法 处方:麦冬、沙参、扁豆、玉竹、 山栀子、瓜萎、浙贝母各1...
-
慢阻肺高发季 中医防范有好办法
国际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3周的周三定为国际慢阻肺日,旨在协助人们前进对慢阻肺的知道。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肺病科主任医生时以营介绍说,缓慢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缓慢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本病在冬季高发,时以营提示人们冬季更要留心防范。 冬季为什么是慢阻肺高发季? 冬季气候干燥冰冷,刺激呼吸道,简单引发慢阻肺急性发生。冬季雾霾气候增加,空气中充满大量污染物和病菌,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增加慢阻肺的发病危险。 日常日子中怎样防范慢阻肺?...
-
基于聚类分析的雾霾伤肺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环境污染加重, 一 种新型天气— — —雾霾天气频繁出现, 且持续时间大有 延长之势。雾霾天气引发视程障碍和聚集效应, 不利 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 严重威胁人体健康。雾霾的 主要组成为细颗粒物 PM10 以及 PM2. 5, 由于 PM2. 5 粒径更小, 可在空气中长时间停留、 远距离运输, 且可 以避免人体鼻腔及呼吸道的拦截过滤作用, 从而直接 进入并黏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 因而 PM2. 5 成为 雾霾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元凶, 尤以呼吸...
-
刘景源教授辨治咳嗽的经验附医案举隅
咳嗽是由外感、内伤多种病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致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发出咳声、咳吐痰液。其既可以作为多种肺系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共有症状而出现,又可视为一个独立疾病。中医虽有“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之说,但纵观临床,其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常将之并称。 咳嗽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扩张、鼻后滴流综合征、胃食管反流、肺癌等多种疾病过程中,临床上凡是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表现者,均可按中医的咳嗽辨证论治。但因病因病机相对复杂,故其证治...
-
中医九法清理呼吸道痰液
据《法医学杂志》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的团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尸体系统解剖大体观察报告》中指出,“死者肺部损伤明显,肺肉眼在观呈斑片状,可见灰白色病灶及暗红色出血,切面可见大量黏稠的分泌物从肺泡内溢出,因为肺里有大量的黏液,氧气无法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输氧也无法吸收,最后就窒息。提示新冠病毒主要引起深部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性反应”。钟南山院士也认为,对比SARS和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病理学活检结果,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新冠肺炎患者的细支气管和肺泡中有大量黏液,黏度很高,阻碍气道通畅...
-
主治风热外感咳嗽 名医黄树曾经验方
组成及用法:薄荷9克,金银花9克,连翘9克,前胡9克,炙白前9克,杏仁9克,大贝母9克,马兜铃9克,枇杷叶12克,麦冬9克,桔梗9克,苏梗9克,瓜蒌壳9克,炙陈皮4.5克,甘草6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不宜久煎,开后微火熬10分钟上下即可。 主治:风热外感咳嗽。 解析:本方为贵州名医黄树曾经验方。所谓热咳,实指风热犯肺,热灼肺津,其咳而痰黄稠,咽痛口干,咯痰不爽,发热汗出恶风,舌红,脉浮数。本方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立意用药极为平正,较之桑菊饮药力较强。所谓风热,非仅表证,肺脏气分已有实热,酌...
-
肺结核病 咳嗽气短咳痰 典型医案
张锡纯原解 参麦汤出自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治阴虚劳热方中,主治阴分亏损已久,浸至肺虚有痰,咳嗽劳喘,或兼肺有结核者。方药由人参三钱、干麦冬四钱、生山药六钱、清半夏二钱、炒牛蒡子三钱、炒苏子二钱、生杭芍三钱、甘草钱半组成。张锡纯解析说:“人参为补肺之主药,而有肺热还伤肺之虞,有麦冬以佐之,则转能退热。麦冬为润肺之要品,而有咳嗽忌用之说,有半夏以佐之,则转能止嗽。山药其收涩也能助人参以补气,其黏润也能助麦冬以滋液。虽多服久服,或有壅滞,而牛蒡子之滑利,实又可以相济。且牛蒡子能降肺气之逆...
-
米子良治疗肺系疾病经验当代名医
米子良 ( 1939—) ,男,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内蒙古地区名老中医,内蒙古 自治区首批和第二批老蒙医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 指导教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伤寒学学术带头人。 从事临床工作 50 余载,擅用经方治疗内科、妇科等疾病, 尤其对肺系病证的治疗有独特认识。 内蒙古医科大学米子良教授认为,肺系病证多 以气机升降失常为主,主要病理变化为肺气宣降失 常。实者多由于痰邪阻肺,肺失宣肃,升降不利; 虚者多由于肺脏气阴不足,肺不主气而升降无权。 现将米老师治疗肺...
-
放邪出路 清热解毒 生津养液 促中医治疫发展
我们于2020年4月3日发表了“中医治疫,源远流长”一文,论述了中医治疫源流、病因分类和重视预防等问题,然意犹未尽,特撰写本文,予以补充,作为续篇。 考历代中医文献治疫的大法颇多,其中代表性的有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提出“治有三法,宜补、宜散、宜降”。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对疫病治疗提出了发散、解秽、清中、攻下、补虚等五法,并列香苏饮、普济消毒饮、神术散、败毒散、人参白虎汤、黄龙汤、四顺清凉饮等常用方剂。尤怡《金匮翼》也提出治疫五种大法及代表方剂,即表里俱备...
-
咽痒干咳异物感 喉源性咳嗽中医案
《经络考》云:“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处。”提示咳嗽可由肝脏引起。临床上肝咳可见肝火犯肺之黛蛤散证;然肝郁痰阻所引起的喉病也不少见,此类证型症状多见咽部不适,如物堵感,情志不畅时加重,咳嗽稍微舒服,但仍不解,少痰,甚至出现两胁胀闷等症,舌质淡红苔薄腻,脉弦滑。可予半夏厚朴汤加减;若偏于肝气郁滞,可合柴胡疏肝散加减;若肝火上犯,可予龙胆泻肝汤加减。 病案:患者陈某,女,58岁,平素急躁易怒、性情忧郁、慢性咽喉炎病史数年,因1个月前与家人发生争执后,出现咽痒、干咳、异物...
-
小儿肺炎喘嗽 鼻衄 乳蛾 中医举数则验案
小儿肺系疾病较多,常见如肺炎喘嗽、乳蛾、哮喘、鼻衄、风温、感冒、喉痹、喉瘖等证,临床表现虽各有异,但总不越乎肺脏之病理变化。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孙浩认为,善治者只需了解特点,辨清证候,不外调其气机、适其寒温、理其虚实而已;唯小儿肺脏娇嫩,肺气不足,寒热虚实易于转化,遣方用药必须灵活应变,防患未然,并始终注意维护正气。下面列举数则验案,以飨读者。 守呼吸出入之机,善调升降 案一:肺炎喘嗽 杨某,男,4岁。患儿微恶风寒、温温发热、鼻塞、咳嗽3天,服王氏保赤丸、琥珀抱龙丸无效来诊。诊见面赤咽...
-
一般风寒表证及风寒杂滞诸多病证 名医罗俊儒的经验方
组成及用法:防风10克,荆芥10克,紫苏10克,葛根15克,羌活10克,柴胡15克,生姜10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一般风寒表证及风寒杂滞诸多病证。 解析:本方为贵州名医罗俊儒的经验方。罗氏认为,寒邪于人体影响较之其他邪气普遍,诸多病证,常夹寒邪为害,包括外伤,有伤必有寒,故谓“百病皆有寒作怪,寒束肌表,卫阳不宣则发热恶寒无汗;寒邪内舍于肺则肺失宣降,鼻塞不通,咳嗽气喘;寒邪客于经络则经脉拘急收引,气血运行不畅,凝滞不通;寒邪伤中则运化呆滞,气机升降无力,脘腹疼痛,肠鸣呕吐...
-
中医治疗外感风寒感冒一方
风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好发于冬春季节或气候突变之际,影响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 风寒感冒的症状为恶寒,无汗,流清涕,打喷嚏,关节酸痛,咳嗽,咳稀白痰等。若不及时治疗或误治,一部分患者可转为支气管炎、肺炎甚至心肌病等,或诱发本身的慢性病,并使之加重。因此,早期正确的治疗十分重要。 中医学在治疗外感风寒方面很有讲究,认为服用温散之品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现介绍一方;桂枝5~10 g,麻黄3~5 g,白芍10~15 g,大枣3~5枚,细辛1—3 g,干姜5~10片,法半夏5~10 g...
-
中医药防治流感四法
每到冬季流感横行的时候,许多体质虚弱的老人都难免被感染。也有很多人会不屑一顾,不就是感冒吗,何须大惊小怪? 其实,流感是一种特殊的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其危害不仅在这种疾病本身,而是它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病毒性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如老人、儿童、孕妇以及体弱多病者,由于抵抗力较弱,患流感后更容易发生并发症,所以,冬季防治流感一定要做到早预防、早治疗。流感与普通感冒不同.一般我们通过自己的症状就可以准确判断。主要表现为急起高热、畏寒、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重,体温可达39℃一 40...
-
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思考
2020年1月27日,正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蔓延的关键时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率先在山西、河北、黑龙江、陕西四省紧急启动“清肺排毒汤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临床观察”。2020年2月6日,在先期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214例患者治疗取得总有效率90%以上的基础上,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发文,向全国推荐使用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和确诊患者。2020年2月19日,清肺排毒汤作为临床治疗期通用方,写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6版)》...
-
外邪乘虚侵入时会引起感冒 中医施治
春夏之交,也是感冒高发季。感冒是最常见的一种病。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计,儿童每年会感冒数次,而成人每年得感冒2~4次,女性多于男性,30岁左右的女性最易中招,因为她们是照顾孩子的主力军;年过60以后,感冒次数会减少,平均每年1次。 但感冒之后是积极治疗,还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扛着,直到它自然痊愈?恐怕没人能说清。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2010年10月发布了一份《感冒白皮书》,为我们揭露了有关感冒的一些真相:例如感冒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综合征”,有...
-
咳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典型医案经验
全国名中医曹利平是陕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内科疑难杂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属于中医“肺胀”范畴,是呼吸科常见疾病,常反复发作、逐年加重,治疗具有一定难度。曹利平在临床经验中,逐渐形成了对该病独特的诊治特点。笔者跟随曹利平临证抄方一年余,现将学习心得整理成文,供临床参考。 抓住两个阶段 曹利平强调慢阻肺辨治首先要按照病情是否发生变化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两个阶段进行辨治。在慢阻肺的稳定期,病情常常呈现出虚实夹杂、病势缠绵...
-
中医药对普通感冒和时行感冒均有良好疗效
编者按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刘启廷主任中医师,是全国第三批、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1年成立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刘启廷临床用药以简、便、廉、捷著称,其方剂用药精炼,量少效著。他所创百余首经验方,经几十年临床应用,每首方剂使用均在数百乃至上千例,无不应验如彰。现将其经验方剂总结阐释,定期刊出。 感冒俗称伤风,是外邪外侵人体肌表而引起的一种病理反应。临床以恶风寒、喷嚏、鼻塞、流涕、头痛、全身酸楚等症为多见,或有发热,或有咳嗽,或见咽痛等。在感冒的整个病程中,可因人因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