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第348页
-
彝医水膏药疗法
彝医水膏药疗法传承和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及场所,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传统技艺、医药、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1]。彝医水膏药疗法是第3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属于其中传统技艺及医药范围,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深深蕴藏着彝族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目前,彝医水膏药疗法的保护与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摸清彝医水膏药疗法的传承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破解之策,对彝医水膏药疗...
-
赵氏孤儿围绕中医药话题展开
我国元代杂剧、戏曲作家纪君祥根据《左传》《史记》等相关史料创作了戏曲《赵氏孤儿》。 该剧记述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相国赵盾遭奸臣屠岸贾诬陷,全家三百余口被抄斩。赵盾的儿媳庄姬公主是国君的胞妹,且怀有身孕,幸免于难,被打入冷宫。身处危难之中的公主产下男婴,取名赵武。屠岸贾得知,下令封锁内宫,欲斩草除根。公主以治病为由,将赵家门客程婴召进府中托孤,央求程婴把幼子带出府,以保全赵家血脉。程婴毅然应允,公主自缢身亡。程婴不惜以己之子作替身救孤,并将赵武抚养成人,最终报仇雪恨。 在救孤过程中,有一段情节围绕中...
-
纪念国医大师葛琳仪从医60周年
葛琳仪,国医大师,主任中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浙江省首届“医师终身荣誉”获得者,浙江省首批国医名师。曾先后担任浙江省中医院院长、浙江中医学院(现浙江中医药大学)院长、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院长等职。 1933年,葛琳仪出生于江苏吴县。年少时的葛琳仪,在幼弟身上初次见证了中医药的神奇,便心向往之。1956年,葛琳仪考取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成为新中国第一批中医科班大学生。求学期间,葛琳仪受程门雪、王文东、乔仰先等中医大家器重,得其真传...
-
发挥中医药作用 应对重大传染病
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是对我国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极大考验,中医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和明显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中医药在今后应对重大传染病中如何发挥更大作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值得认真总结和研究思考。 充分认识中医药应对重大传染病的地位和作用 各级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在思想认识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充分认识中医药在建设健康中国、防治重大传染病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切...
-
数字化转型实现中医精准监管
中医药历史悠久,医理博大精深,运行机制独特。如何运用现代的数字化手段对中医机构进行有效监管,已成为当务之急。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卫监部门率先试水,初步形成了中医数字化监管模式。 上城区是杭州市的核心城区,虽然区域面积不大,但中医医疗资源高度集中,汇集了浙江省中医院等一大批省级医疗机构、胡庆余堂、方回春堂、万承志堂等百年老字号国医馆,此外还有河坊街和五柳巷两条中医药特色街。在上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医药特色街区已成功打造成为上城区的一张历史文化新名片。截至目前,在上城区注册的中医医疗机构多达156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