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第342页
-
中医太阳主寒 太阳经承接和化解寒气变化和伤害
•太阳经承接和化解寒气变化和伤害,通过与膀胱、小肠相属连,主宰人体的腠理开闭、营血运营,将卫阳之气宣发到体表,以实现防御寒邪的功能。 •膀胱气化包含了下焦肾阳的蒸腾气化,中焦脾胃运化转输,上焦心肺的宣发布散,同时还包含三焦阳气布散推动及水道的通畅条达,使津液之精华濡润周身,津液残渣最终通过汗液及尿液排出体外。 中医学术界关于太阳气化理论存在很多争议,如膀胱气化、三焦气化、肾的气化等概念之间的联系,太阳病和太阳经的关系等。这些争议的产生,究其根本还在于对经络理论认识不足甚至缺失...
-
中医认为 藕是秋季最佳的保健食品
秋令时节,藕开始上市了。中医认为,藕是秋季最佳的保健食品之一,药食皆宜。生吃能清热生津、凉血润燥,熟吃能补益脾胃、养血美颜。 秋季天气干燥,很多人会觉得咽干、皮肤干燥或者便秘,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试试古人的“五汁饮”,由鲜藕汁、鲜梨汁、鲜荸荠汁、鲜芦根汁、鲜麦冬汁混合而成,具有甘凉生津、清热止渴的功效,还能缓解干燥和便秘。榨汁一般选择白花藕,这种藕外表细嫩光滑,呈银白色,肉质脆嫩多汁,还带有淡淡的甜味,适合用来生吃,比较知名的是苏州的荷藕、杭州的杭白藕等。需特别注意的是,鲜藕性质偏...
-
中医急症气血阴阳首当切重 标本缓急次第有序
全国名中医李兴培是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他治疗急性病症及疑难病症经验丰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多年,获益匪浅。现将李兴培治疗急症的经验浅介如下。 气血阴阳首当切重 李兴培尝谓,人之有生,端赖气血。盖气为血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偕行,阴平阳秘,人则健康,登达寿域;反之罹病,见证多端,倘或失治误治,甚至夭亡。 20世纪60年代末,李兴培受邀深夜往妇科病房紧急会诊。患者系一邢姓少妇,阴道大出血入院3天,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时患者正静滴全血,仍出血较甚,血色淡红,少腹不痛,伴面...
-
中医五脏化生五液 食疗补泻五脏进而调节五液排泌
中医认为五脏化生五液,五液通过相应的窍道(五窍)发挥濡养、润养、代谢等作用。五液失调与脏腑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反之,通过调节相应脏腑可以实现调节五液的目的。笔者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通过食疗可以调节五液。笔者从药食同源的相关文献中,遴选出偏性较小且性味相近的食物并组成饮食配方,形成了一套通过食疗补泻五脏进而调节五液排泌的治疗方法,现具体阐述如下,以飨同道。 1 五液、五脏及五味的关系 1.1 五液与五脏的关系 五液在《黄帝内经》有两种含义:一是五脏化生的五液,即汗、涕、泪、涎、唾,《素问&midd...
-
中医泄泻案 喉痹案 内伤发热案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刘丽坤是山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其治学严谨,中医遣方用药构思巧妙,临床擅用经方治疗肿瘤,笔者有幸聆听教诲,受益匪浅,现整理随刘丽坤学习治疗验案三则,介绍如下。 医案一:泄泻案 患者,男,50岁,首诊2010年9月8日。诉胆囊癌术后近一年。患者于2010年7月因腹痛经检查诊断为胆囊占位,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为胆囊癌,术后未行特殊的检查处理。患者于2010年7月以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泻,日行十余次,腹部胀满,下...
-
中医学一证多方的困局 六经辨证体系与方证
中医学最鲜明的特色在于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其中辨证论治不但是中医学理论的特点,更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核心,是中医临床诊断与治疗一体化的实际体现。总体而言,辨证论治是整个中医诊疗过程的核心,是中医开具处方的思想依据,是中医疗效的根本来源。辨证论治应该是一套完整的思想方法体系,当对不同疾病具有普遍有效性和实践的可复制性。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学现行的辨证方法可谓丰富多彩,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不一而足。这些辨证方式之间有什么区别吗?并且在要求与现代科学接轨的今天,有没有一种具有客观规律性、可复制性和...
-
掌握膏方的适应病证 遵循中医理论处方遣药
传统观念认为膏方仅用于滋补强身,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弱性疾病。但实际上,膏方作为一种剂型,与其他丸、散、汤、丹等剂型一样,不仅能够补虚、治未病,也能治疗疾病。将中医膏方应用于临床,需注意以下两点。 掌握膏方的适应病证 近代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认为,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因此膏方尚适用于急性疾病恢复期的调养以及手术后、化疗、放疗的调治,补中寓治,治中寓补。已故著名中医学家王绵之认为,膏方适用于病情比较稳定,需要一定时间服药,而处方也基本固定者。需要注意的是,膏方不适用于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