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汗法

汗法

  • 银屑病的自然疗法:广汗法

    银屑病的自然疗法:广汗法

      编者按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张英栋曾在本报系统讲解广汗法治疗银屑病的经验和体会,引起读者的关注,并纷纷来信来电询问探讨,现张英栋就相关问题集中做一解答。   银屑病属于世界性难题,广汗法对于银屑病有较好的远期和近期疗效,但人们在理解和运用广汗法时,常出现一些共性的偏差。因而,在了解广汗法之前,需先熟悉三句话。   第一句,正常人体的自然状态是应该有“正常的出汗”的。   第二句,在人体偏离正常时,出现出汗障碍,然后会有很多的病态表现。银屑病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  ...

  • 李士懋将汗法分为广义发汗法与狭义发汗法

    李士懋将汗法分为广义发汗法与狭义发汗法

    •李士懋认为发汗法可广泛用之于临床各科疾病,不仅局限于解表,在以“平脉辨证”为主的辨证理论指导下将发汗法应用到里证、虚实夹杂证、阳虚寒凝证。 •李士懋将汗法分为广义发汗法与狭义发汗法。广义发汗法是指用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使阴阳调和,可使正汗出者;狭义汗法,是指服发汗剂或应用针熨灸熏治法,必令其正汗出的一种方法。 李士懋教授为第二届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药审委员,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 推广“广汗法”

    推广“广汗法”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曰:“……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天为阳、地为阴,提示万物都可以上下论阴阳。落实到...

    秘方方剂 2024-03-07 8 0 汗法推广广
  • 中医疗法 发汗法

    中医疗法 发汗法

    发汗法是中医治疗各类关节疼痛、风湿痹证的常用方法。如果有风湿病,更要经常出点汗,对提高疗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出汗程度 要以微微汗出为度。通俗地讲,首先要有汗出;其次要略微出汗。反之无汗则邪无所出,难以奏效;大汗,则又会导致阳气虚弱,且容易外受风寒,反而加重病情。 坚持锻炼 以轻松、缓和、有节奏感的锻炼为主,争取达到身上略微感觉出汗即可终止。 中药宜温服 药后可以喝点热稀粥,不可马上吃生冷之品。 多晒太阳 等太阳升起后再外出锻炼或散步,以自觉身体发热、微微出汗为度;经常晒晒衣...

  • 接受一个广汗法的基本认识

    接受一个广汗法的基本认识

    天气一天天变冷,很多夏天出汗不太顺畅的患者,到了秋冬时节就更难出汗了。这部分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不出汗呢?”对于出汗不好、皮损有些增多而焦灼的患者,笔者会建议去海南待一段时间(不必泡温泉),患者又生出这样的疑问:“去了海南皮损减轻,回来怎么办?广汗法和一些患者组织的海南泡温泉有什么区别?去了海南就能好(此处的好应该指皮损减轻),那中药和医生的作用又是什么?” 问题较庞杂,以下笔者做系统分析。 第一,我们需要接受一个广汗法的基本认识:正常出汗有三方面的前提,是...

  • 掌握广汗法治疗的实质精神

    掌握广汗法治疗的实质精神

      对于肌表来讲,最容易造成不通的就是寒,于是我经常告诫患者——   日前,一名在武汉上学、家在西安的患者在“好大夫在线”网上咨询:“记得您告诉过我,最好是在阳光充裕的室外锻炼,我回到西安之后按照您讲的,一般都是在室外快步走锻炼,感觉出汗的效果是要比在室内好些。但是西北的风比较大,我因为上半身出汗较多,因此上半身不敢多穿衣服,这样一来出了汗,无论出多出少,都会容易冷,这样对不对?我在出汗的时候是不是不能吹风?我能否考虑每天出去晒晒太阳,在风大的日子...

  • 广汗法治疗体系

    广汗法治疗体系

      看病时,银屑病患者对医生和药充满了期望,总觉得治病就得靠药,吃上药就该“有效”,有没有效果,效果好不好都是医生的事情,自己只负责买药吃药,其他都是医生的问题。   而广汗法治疗体系强调:患者懂得越多,医生治得越好;患者到最后能成为自己的医生,才能最终根治;医生不仅是开药的,更是教会患者健康生活的教练……   这些内容,有些医生和患者听起来会比较抽象。为了更好地说明广汗法治疗体系的这些理念,下面讲一个根本没有用过药物而最终获得治愈的病例。   患...

  • 汗法只能解表吗?

    汗法只能解表吗?

    汗法专指解表剂吗?解表剂能代言汗法吗?或者还可以再追问:汗法只能解表吗?不用解表剂而达到“汗”的结果,能叫汗法吗?反之,用了解表剂而没有达到“汗”的目的,能叫汗法吗? 笔者在《王绵之方剂讲义》解表剂的前言中搜到如下文字,为我们提供了更多讨论的支点,录之于下: “解表剂以解表药为主,辛散轻扬,善于向上向外,宣通肺气,开发皮毛,疏泄腠理……它是汗法中的一种,但不能代表汗法,它不完全是“渍形以为汗”,受...

  • 汗法 中医治疗法 祛邪外出的重要法则

    汗法 中医治疗法 祛邪外出的重要法则

    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八法之一,是祛邪外出的重要法则。 寒邪袭人的要点有三:一者脉沉弦紧,二者疼痛,三者恶寒。依其在辨证中的权重划分,约略言之,脉占80%,疼痛占10%,恶寒占5%,其舌征、体征、症状占5%。 (一)痉脉的特征是沉弦拘紧,这种脉摸起来有一种呈痉挛状况的感觉。寒邪袭表,因表为寒邪痹郁,脉即沉紧而拘。 沉主里,或为邪气阻遏,气血不能外达以充盈鼓荡血脉;或正气虚衰,无力充盈激荡血脉而脉沉。邪阻者为实,脉当沉而有力;正衰者为虚,脉当沉取无力;以沉取有力无力以别虚实...

  • 何谓广汗法?

    何谓广汗法?

      何谓广汗法?是发汗的方法吗?不是。广汗法是以正常的出汗为治疗目的的所有方法的统称。《八法效方举隅》中说“内因气结,则散其结而汗出;内因血闭,则开其闭而汗出;内因水停,则化其水而汗出;如因热壅,则清其热而汗出……”   谈及汗,更多医者只是认识到“辛温挥发之品,鼓荡外出……显而易见”的汗法,却不了解前面讲的那些针对病因,使用散结、开闭、化水、清热等方法而达到的“不表之表,不汗之汗&rdquo...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汗法广
  • 表证当治以汗法

    表证当治以汗法

      平人外感可辛温解表一汗而解,但阳气不足、机能沉衰的患者外感,则为表证而陷入阴证,即表阴证;则不能单纯辛温发汗解表,当配入强壮作用的药物以扶正祛邪、解表兼以温阳,即强壮温阳发汗解表。   邪气尚未由表入里,没有出现便溏、腹痛等里阳虚证,即可以认为无里证而是单纯表证。因有表阳虚弱,所以用附子甘草温阳解表,而非用来温助里阳。   麻黄附子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第302条曰:“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麻黄附子甘草汤一般认为是太少两...

  • 中医治病八法之首的——汗法

    中医治病八法之首的——汗法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而“论治”有八种不同的方法,称“中医治病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治疗疾病时,只有正确灵活地运用这八种方法,才能确切地治愈疾病,做到“药到病除”。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八法之首的——汗法。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来源于血,在中医的治病八法当中,汗法居首。《黄帝内经》记载:“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意...

  • 中医广汗法

    中医广汗法

      很多同道和患者并不理解广汗法的涵义,一听到广汗法,便想当然地认为,就是要让出汗。甚至有人把某些“出大汗好得快、出小汗好得慢、不出汗好不了”之类的非中医言论也当成是广汗法,实际上这是对广汗法的误解。   广汗法作为一个特定的名词,是有严格界定的,关键要明白两个字:一是汗,二是广。   汗,特指正常的出汗——同时符合可持续、全身均匀、微微湿润三个方面的出汗。广汗法的目标是健康而正常、符合三要素的出汗,是机体健康的外在标志。   广,不仅指方药使用灵活、...

  • “遍身微汗”广汗法的治疗目标

    “遍身微汗”广汗法的治疗目标

      “遍身微汗”是笔者首倡的广汗法的治疗目标。对于“微汗”的原则质疑不多,但是对于“遍身”,一些医者和患者却因为自身某些部位不会出汗而产生了怀疑,诸如:下半身会出汗吗?小腿前面也会有汗吗?手背上也能汗出吗?头顶也会有汗出吗?……   为了给大家一个更明确的答案,笔者翻阅了《现在皮肤病学基础》(2010年第2版),以下是此书中一些内容的汇总,希望大家从中能找出汗出可“遍身”的答案。...

  • “广汗法”治疗银屑病

    “广汗法”治疗银屑病

      笔者提出的“广汗法”治疗银屑病的思路,获得很多医生和患者的验证。如河北保定一位中医师通过本法的学习,以大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加黄芪、当归、熟地、生姜、白酒等加减服用,以温阳发汗为大法治好其母亲30年病史的银屑病;山东一位资深患者,接触本法后,逐渐停用药物,以生活方式调整为主,达到了8年来最好的皮损状况和身体状况。   广汗法强调“微汗遍身”的治疗目的,而不仅只着眼于某种具体的治法。是将治疗的重点从症状的改善,转移到身体整体和局部功能稳态的恢复上来。功能的正常与...

  • 广汗法

    广汗法

      某日收到一陌生患者信息:“偶做登山运动,持续发汗,病呈缓解状,屡试不爽,遂寻找其理论,得广汗法,拜读,深感其妙。”   笔者对此做一解读:   1.“广汗法”之广,对于患者的意义在于改变其仅仅依靠药物的思路,对于医者的提示在于,取汗之法不止于发汗一途。治疗的主体是患者而不是医生,只有患者主动地寻找合适自己的方法,医生才更容易帮助他们,比如此患者偶尔找到的登山法。其他如日晒法、泡浴法、吃发物喝温酒法等等,等待患者去开悟。   2.“持续发...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汗法广
  • 银屑病治疗之广汗法与八法

    银屑病治疗之广汗法与八法

      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之《程钟龄医门八法》开篇引子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治病之方,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方剂归类以八法,而临证治法何止八类,正如程氏所说“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程氏接着说:“病变虽多,而法归于一。”临床症状百出,是疲于应对,还是执简驭繁,需心有定见,在纷繁的症中提炼出“法归于一”的“一”来。对于&ldquo...

  • 论汗法之热水温蒸浴

    论汗法之热水温蒸浴

    中医的治疗大法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开鬼门”当为发汗法,治疗六经病的太阳经证、温热病的卫分表证,以及风寒暑湿邪困于表证。为了更好地达到疏解表邪,倡以热蒸温水浴取汗法,是中医治疗大法中的解表法。通过热蒸温水浴取汗,开发腠理,逐邪外出,比服药发汗更具廉、便、确切,如服药与蒸浴同用,能更好地达到发汗解表的目的,使疾病愈在初起阶段。适用于:1.祛除表邪,解除风寒、风热、感冒表证。2.透发疹毒,在麻疹初期、疹出未透或透发不畅。3.祛风除湿,消除外感风湿痹症。4.发散表邪,宣肺利水,消...

  • 中医汗法显奇功

    中医汗法显奇功

    “体若燔炭,汗出而敬”。这句话出自两干多年前,中医最早的一本经典著作《内经》。意思说发烧的时候,皮肤表面摸上去灼热烫手,可以通过发汗,使毒邪随汗外泄,让热度降下来。这种处理和现代西医的治疗是共通的。西医遇到体温40度,肌肤灼热,头痛如裂的患者,也常给予解热镇痛药,使之发汗退烧。西医认为,出汗对人体的主要作用,就是调节体温和排泄。即使冰冻三尺,人体每天仍然要出汗500毫升,只是感觉不明显,叫做不显性的出汗。至于显性出汗,则一天要失去水2000毫升以上,大汗淋漓一小时,失水可高达3000毫升。而...

  • 辛温发汗剂“广汗法”

    辛温发汗剂“广汗法”

    “汗者,散也。”辛以散之为汗法之常,而服承气汤、清营汤、清瘟败毒饮、加减复脉汤等绝无发散作用的方剂,却可汗出、病解,这还属于“汗法”的范畴吗?本文从中医历史长河中撷取几则“汗出病解”的故事,并延伸开去,认为这些无发散作用的方剂属于“深层求其汗出”、“不表之表,不汗之汗”的汗法,是更深、更广意义上的汗法——“广汗法”。   许叔微是宋代著名医学家,以善...

  • 《金匮要略》汗法临证应用

    《金匮要略》汗法临证应用

    汗法,亦称解表法。汗法能开泄腠理,调和营卫,促使排汗,从而达到逐邪外出,解除表邪治疗表证的目的。运用汗法治疗偏上偏表的水液停滞诸证,如风湿、水气、痰饮等病证的一些方剂,也都是温振阳气之方,发汗的作用也寓在温振阳气之中。 发汗祛湿 湿为六淫之一,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邪为病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并脉...

  • 运用汗法治疗的依据 临床常用方药

    运用汗法治疗的依据 临床常用方药

    中医学中末明确提出高血压病名,而“头痛”“眩晕”的症状及临床表现与高血压极为相似,故将其归为一类。国医大师李士懋临床治疗高血压病时发现,患者多表现为寒邪凝滞型,因此重用汗法治疗收获颇丰,笔者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运用汗法治疗的依据 汗法是运用各种手段通过发汗以解除外邪的一种治法,临床主要用于表证。李士懋认为汗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汗法是通过八法使阳加于阴,阴阳调和促使正汗出。狭义汗法是使用辛散发汗之品或者针灸熏熨,鼓动阳气,驱邪而使汗出。并且指出...

  • 中医广汗法体系

    中医广汗法体系

    形象思维是最基本的思维活动,逻辑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采用“模型”,就可以使事物的规律简单化、形象化,容易被大家认识和掌握。广汗法“三明治”模型便是典型的形象思维,在“三明治”模型不断深化和细化的过程中,需要引入更成熟、更系统的象思维模型。《周易·系辞》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有学者认为这段文字中的“象”指的是卦象。八卦和六十四...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