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 第10页
-
云南应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
资源禀赋突出 在我国中医药文化的伟大宝库中,云南具有独特的地位。就生物多样性资源而言,云南省药用植物种类达6800种之多,位居全国首位,是中药与民族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在传统医药文化的多样性层面,云南省同样高居全国榜首,拥有26个民族的传统医药文化,具有丰富的医药文化多样性。 近年来,云南省中药产业立足于云南药物资源优势,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中药材种植生产、GAP规范化种植、中药企业规模化创新发展、中药材质量管理等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绩。2014年云南省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348亿元,其...
-
关于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
第二十五条 国家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对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实行动态监测和定期普查,建立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种质基因库,鼓励发展人工种植养殖,支持依法开展珍贵、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繁育及其相关研究。 【释义】 本条是关于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规定。 野生药材资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好中药材资源,是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植物药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天然药物最为丰富的国家,有着较为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土地...
-
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源远流长
中国传统老年医学史研究: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源远流长,可分四个阶段。 萌芽阶段(公元?~588年),指自原始社会至隋唐建国之前的漫长时期。形成阶段(公元589年~1367年),指隋、唐、五代、宋、金、元时期。发展阶段(公元1368年~1949年),指明清至民国年间。繁荣阶段(公元1949年~现在):新中国老年医学研究肇端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北京医院是最早的研究单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方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是起步最早的单位之一。 1978年3月,陈可冀院士整理出版了《岳美中老中医治疗老...
-
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喘息辨异
支气管哮喘患者常有过敏性体质,每因吸入或摄入致敏原 (如花粉、尘土、食物和某些致敏性药物)或由感染等因素引发。初发年龄多较早、有哮喘反复发作史。心源性喘息常由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急性左心衰竭以及严重二尖瓣狭窄所引起,患者多有上述心脏病史。 支气管哮喘典型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如咳嗽、胸闷或连续喷嚏等,急性发作时呼吸困难主要为呼气性、痰呈黏液性、体检时全肺均可闻及哮鸣音、呼气延长。由于反复发作,可有肺气肿体征、无心脏病体征。而心源性喘息患者常有劳累性呼吸困难史。发作突然、端坐呼吸、痰呈泡沫...
-
五火渊源 五火病机 五火治法 刘纯中医验案
刘纯补充完善五火说 刘纯, 字宗厚, 约生于明至元六年 (1340年) , 卒于明永乐十年 (1412年) , 江苏吴陵 (现江苏省泰县、如皋一带) 人;明代著名医家、丹溪学派的传承人。著有《医经小学》《玉机微义》《杂病治例》《伤寒治例》等。其以《素问》《灵枢》《难经》理论为本, 融汇张仲景及金元诸家学说;在五志之火、肾无实不可泻及损伤专从血论、施泄于肾等中医理论上卓有建树, 承前启后, 对后世颇有影响[1]。既往研习刘纯著述甚少, 在此不特耀古以腾今, 实足光前而启后, 不致掩质埋光。《玉机微义》火门中...
-
刘景源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探析
刘景源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著名的温病学专家。其学有渊源, 师从多位中医名家, 曾深入学习经典著作并得到名师的指教。一生致力于中医温病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 著述丰富, 博学多通, 系统研读历代温病诸家著作, 尤对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温病学家的学术思想有深入研究, 并在继承创新过程中, 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见解。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独到的临证经验。 天人合一, 辨识系统整体 中医历来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处自然之中, 无时不受天时气候、地理环境的影响。《黄帝...
-
健身手杖操 百病之源五脏为根
邻居老李年轻时在工厂干的是体力活,退休后落下一身的病痛,不但肠胃功能不好,腿脚也不太灵活。加之还要伺候卧病在床的老母,要料理家务,老李显得非常憔悴,才70岁的他就用上了拐杖。 一天早上,我出门去买菜,意外地发现老李拿着拐杖在楼下的空地上乱舞,看他一会儿将拐杖在身前身后挥舞,一会儿又低头弯腰将拐杖摇来摆去。看上去既不像在玩武术套路,又不像是在玩耍。见我站在原地发愣,老李告诉我,他在练习手杖健身操。 老李介绍说,手杖健身操由搓杖、举杖、摇杖、翘杖、绕杖、转杖、摆杖等动作组成,它不同于常见的拳术、球类等运...
-
疗效是针灸发展的活力源泉
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土地上,针灸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是不同程度,但较为普遍和相对稳定的疗效。这样的效果虽不如奇效震耳,但受惠者众,影响广泛,具有润物无声的强大渗透力。 这样的渗透力,最直观地反应在患者的来源和数量上。从笔者的来访患者看,通过广告来就诊的,明显少于患者之间的推荐。患者之中,不少是夫妻、兄弟姊妹、父母子女、同事好友都来看病,有的甚至一家三代齐聚于此。原因很简单,治疗普遍有效。笔者的一个患者是塞尔维亚裔瑞士人(前南斯拉夫难民),针灸减肥成功后,把哥哥介绍了来,感觉也不错。接着,患花粉症的母亲、患腰椎病...
-
中医资源整合有了机制保障
江苏省无锡市的单先生今年45岁,饱受慢性腰痛之苦已有20年之久。今年2月,他又不小心扭伤了腰部,疼痛更加难以忍受,正常行走也受到影响。3月8日,单先生住进了无锡市中医医院,在该院脊柱病一体化诊疗中心进行治疗。随后的一周内,他在一张病床上接受了多种学科的组合治疗:取阿是穴、肾俞、气海、承山、三阴交、足三里、委中穴进行常规针刺治疗,艾灸气海、环跳、足三里、委中穴以畅通气机、调和气血,卧位过伸按腰法、侧卧斜扳法松解组织粘连并纠正小关节紊乱,中频脉冲电治疗以及中药熏药治疗等。 单先生接受的多专业一体化综合服务正是...
-
藏医五源学说与现代物理学认识物质本质的哲学思考
藏医药学认为世间万物由土、 水、 火、 风、 空5种 物质构成, 其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构成了形形色色 的物质世界。 人体生理与病理、 药物都以内外合应即 外在自然现象与内在生理特征具有相对应的五源自 然哲学观念作为理论尊旨, 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间 接阐述着物质和心灵的本质。 现代物理学认为构成 世界万物必须存在4种基本相互作用力, 故藏医五源 学说与现代物理学描述构成物质的基本因素具有可 比性。 总之, 藏医学以自然哲学的整体观、 二元论的 研究方法、 辨证论治的治疗模式等为青藏高原人民 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出了不可磨...
-
中医食疗 药食的同源性
从《本草纲目》中的食疗能够看出药食的同源性,当遇到某些缓慢、轻证时, 能够通过合理饮食,来到达看病的意图。 (一)有关主食的挑选 《本草纲目》巳详细记载了许多材料,如籼米性温,能除湿止泄;粳米性平,常 食令人不噎;糯米性温,收自汗;荞麦性微寒,养心气,心病者宜食之;大麦性微 寒,久食头发不白;粟米性微寒,婴儿初生七日,助谷神以导达肠胃,研粟米煮粥如 怡,每日哺少量;玉米性平,调中开胃;高粱米性温,涩肠胃;稷米性寒,食之除辟 瘟疫;绿豆性寒,解热毒及全部药草、牛马、金石诸毒;赤小豆性平,利水消肿;黄 豆性温,宽中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