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 第8页
-
致中和思想的渊源 李德新教授致中和思想的内涵
李德新致中和学术思想探颐 李德新教授从事中医医疗、 教学和科研工作50余 载, 集理论、 临床、 科研于一体, 临床上以善于从脾胃 入手治疗疑难杂病, 学术上形成了调脾胃安五脏致中 和学术思想, 以平为期, 以和为贵, 体现了传统中国文 化致中和的思想。 笔者通过跟师学习, 拟探讨李师致 中和学术思想的渊源及在中医理论临床方面的应用。 致中和思想的渊源 从中国古代文化关阐述, 中庸表达致中和, 体现 为中和之天道、 中和之人道、 中和之治道 [1] 。 中庸《礼 记·中庸》曰: “喜...
-
追源欲求真伤寒:评《宋以前伤寒论考》
《宋以前伤寒论考》 由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于2007 年出版, 作者冈田研吉、 牧角和宏、 小高修司是日本汉 方界的知名学者, 也是长期从事临床诊疗的医生。三 位先生诊余倾心于 《伤寒论》 研究, 卓有成效, 在对文献 的梳理过程中发现问题、 分析原因、 提出见解、 自成一 说, 给人以启发。读罢《宋以前伤寒论考》 , 掩卷沉思, 感触颇多, 稍加归纳和展开, 以就正于同道。同时对书 中要点, 稍作提示。 对 《伤寒论》 的研究, 将宋之前后进行对照、 分析, 希望能够理出一些头绪, 悟出一些道理。把宋代(北 宋)...
-
脾阴学说来源于《黄帝内经》“脾藏营”
脾阴学说来源于《黄帝内经》“脾藏营”,后世医家加以发挥,但当代学者论述较少。国家级名老中医尉中民教授临床根据《黄帝内经》脾阴思想治疗疾病,认为但凡腹满、纳差、舌质红者都可归至脾阴虚范畴,根据阴亏及虚火程度,治以甘寒、酸甘之法,并少佐升清,健脾气之品,以顺脾生发之性。常用药物有:山药、薏苡仁、扁豆、石斛、麦冬、沙参、玉竹、粳米、白术等。治法诸如益脾阴,肝脾同调,舒肝气,养肝血同时益脾阴;养心健脾,补心气,滋心阴同时益脾阴;培土生金,健肺气,润肺阴同时益脾阴;养先后天,脾肾同补。五脏生克制化,百...
-
钟南山:慢性咳嗽患者1/3源自哮喘
广东省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院士最近透露了最新研究结果——我国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人的主要过敏原竟是狗毛、猫毛、蟑螂、艾蒿。1/3的慢性咳嗽患者竟是源自哮喘。 钟南山说:“通过全国的调查发现,我国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人主要是对各种毛过敏。狗毛、猫毛、蟑螂、艾蒿等是中国患者的主要过敏原。”除此之外,屋尘螨和粉尘螨仍是这两种疾病的主要变应原。钟南山介绍,空调滤网灰尘中有大量螨类的滋生,因此空调送风也是尘螨过敏原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此外,科研人员指出,我国相当多的...
-
恩施州卫生事业的民族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
“2006中国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论坛”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一次高峰论坛,它的主题是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为背景,发展中医中药和民族医药,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保障各民族人民身体健康。这次论坛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参与协办。我想就学术研究的角度分析一下恩施州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的三个优势。 第一是民族文化优势:恩施州384万人,.土家族苗族人口占52.6%,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之一。全州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医药特色明显,虽在祖...
-
名老中医专科专病经方 优质中医药资源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的两岸名老中医专科专病经方交流培训班9月4~5日在大连举办。 活动邀请到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郝万山、台湾中医临床医学会理事长温崇凯等专家详细讲授了经方治疗抑郁症的思路和实践、针灸对自律神经失调疾病的治疗理论与临床应用、经方治疗急重疑难病的思路与方法、伤寒论理论与方剂临证发挥等课程。 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技术从业人员100余人参加。(常婷) 日前,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和世界中医药...
-
药食同源名录
食品安全的概念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卫生部曾经三次公布了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品种名录,第四次公布的是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的食品新资源名录。这些物质,既是食品又是药品,也就是说它们对人体是安全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维护身体健康的作用。 第一批名录:八角(大料)、刀豆、姜(生姜、干姜)、枣(大枣、酸枣、黑枣)、山药、山楂、小茴香、木瓜、龙眼肉(桂圆)、白扁豆、百合、花椒、芡实、赤小豆、佛手、青果、杏仁(甜、苦)、昆布、桃仁、莲子、桑椹、榧子、淡豆豉、黑芝麻、黑胡椒...
-
中药驱蚊香囊源自中医里的“衣冠疗法”
小暑已过,蚊子也越来越多。看到不少妈妈因蚊子袭击宝宝而头疼。蚊子有很强的嗅觉能力,二氧化碳是蚊子定向的气味源。而宝宝的新陈代谢旺盛,很容易被蚊子叮。再者,宝宝的皮肤又嫩又滑,容易出汗,简直就成了蚊子美餐的不二之选。笔者近几日也受到了蚊子的攻击,手臂和腿上起了好几个大包,真是苦不堪言。 一天与我们院一名老中医闲聊中,得知他正在制作驱蚊的香囊,几番软磨硬泡,得赠香囊两包。初闻之,一抹淡淡的草药香,内敛,沉稳,回味悠长……抱着试一试的的想法,一包挂于办公桌旁,另一包置于床头。驱蚊香囊果然发...
-
“药食同源”说乌梅 马齿苋
治痢良药——马齿苋 马齿苋是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 马齿苋的全草,全国各地均产,夏 秋两季当茎叶茂盛时割取全草人 药。其味酸,性寒,归大肠、肝经, 有清热、解毒、止血等功效,主要 用于热毒或温热痢,也常用于热毒 疮病和妇科血症。根据其性味药 效,历代还用治小便热淋、妇女赤 白带下、瘰疬、肛门肿痛等。由于 本品采收容易,疗效确凿,所以古 今民众广为使用,鲜者为佳。或单 煎,或绞汁,或略蒸,或水煮,或 捣烂外用均可。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它有很 好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 杆菌、伤寒杆菌均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