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源 第8页

源 第8页

  • “阴阳交”的源流“阴阳交”理论指导临床

    “阴阳交”的源流“阴阳交”理论指导临床

    “阴阳交”理论新解 “阴阳交”理论自《黄帝内经》提出, 后世医家多以经注 经, 未见理论上的实质发展, 故无法对临床起到具体的指导作 用。 笔者以 “阴交” “阳交” 角度分而论之, 发现这种 “邪与正 交” 的病理模型运用广泛, 对于温病以及其他疑难病证都具有 一定的指导意义, 故意图从理论层面进行补充和探讨。 “阴阳交”的源流 “阴阳交”...

  • 致中和思想的渊源 李德新教授致中和思想的内涵

    致中和思想的渊源 李德新教授致中和思想的内涵

    李德新致中和学术思想探颐 李德新教授从事中医医疗、 教学和科研工作50余 载, 集理论、 临床、 科研于一体, 临床上以善于从脾胃 入手治疗疑难杂病, 学术上形成了调脾胃安五脏致中 和学术思想, 以平为期, 以和为贵, 体现了传统中国文 化致中和的思想。 笔者通过跟师学习, 拟探讨李师致 中和学术思想的渊源及在中医理论临床方面的应用。 致中和思想的渊源 从中国古代文化关阐述, 中庸表达致中和, 体现 为中和之天道、 中和之人道、 中和之治道 [1] 。 中庸《礼 记·中庸》曰: “喜...

  • 中医“肾脑系统”溯源及构建

    中医“肾脑系统”溯源及构建

    中医“肾脑系统”的构建及其现代生物学基 “脑” 作为奇恒之腑, 更多的依存于 “肾藏精” 的功能, 肾中之精是脑生成的物质基础, 而对于中医 “脑” 的认识, 也正是中医 “肾藏象” 学说内涵的延 续和扩展。 现代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一门基础 学科, 主要研究一个生物系统中所有组成成分, 包括 基因、 mRNA、 蛋白质等构成, 以及在特定条件下这 些组分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1] 。 以基因工...

  • 追源欲求真伤寒:评《宋以前伤寒论考》

    追源欲求真伤寒:评《宋以前伤寒论考》

    《宋以前伤寒论考》 由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于2007 年出版, 作者冈田研吉、 牧角和宏、 小高修司是日本汉 方界的知名学者, 也是长期从事临床诊疗的医生。三 位先生诊余倾心于 《伤寒论》 研究, 卓有成效, 在对文献 的梳理过程中发现问题、 分析原因、 提出见解、 自成一 说, 给人以启发。读罢《宋以前伤寒论考》 , 掩卷沉思, 感触颇多, 稍加归纳和展开, 以就正于同道。同时对书 中要点, 稍作提示。 对 《伤寒论》 的研究, 将宋之前后进行对照、 分析, 希望能够理出一些头绪, 悟出一些道理。把宋代(北 宋)...

  • 五行源于对生的认识
  • 论“药市”之起源

    论“药市”之起源

    宋人高承所撰《事物纪原》记载了“药市”的起源,在其书卷八《药市》条载:“唐王昌遇,梓州人,得道,号易玄子,大中祥符十三年九月九日上升。自是以来,天下货药辈,皆于九月初集梓州城,八日夜于州院街易玄龙冲地,货其所赍药,川俗因谓之药市,迟明而散。逮宋朝天圣中(1023-1031年)、燕龙图肃知郡事,又展为三日,至十一日而罢。是则药市之起,自唐王昌遇始也。有碑叙其本末甚详。”[1]是知宋人高承认为“药市”起源于大中十三年的梓州,即公元859年。然而笔者...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 脾阴学说来源于《黄帝内经》“脾藏营”

    脾阴学说来源于《黄帝内经》“脾藏营”

    脾阴学说来源于《黄帝内经》“脾藏营”,后世医家加以发挥,但当代学者论述较少。国家级名老中医尉中民教授临床根据《黄帝内经》脾阴思想治疗疾病,认为但凡腹满、纳差、舌质红者都可归至脾阴虚范畴,根据阴亏及虚火程度,治以甘寒、酸甘之法,并少佐升清,健脾气之品,以顺脾生发之性。常用药物有:山药、薏苡仁、扁豆、石斛、麦冬、沙参、玉竹、粳米、白术等。治法诸如益脾阴,肝脾同调,舒肝气,养肝血同时益脾阴;养心健脾,补心气,滋心阴同时益脾阴;培土生金,健肺气,润肺阴同时益脾阴;养先后天,脾肾同补。五脏生克制化,百...

  • 经方医学理论源流发展述略

    经方医学理论源流发展述略

    经方之发展, 历经两千余年而不衰, 其以严密完 善的辨证论治体系与卓越的临床疗效, 为后世医家 所尊奉。 现今对经方源流发展的脉络并不清晰, 特别 是对经方理论源流与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较为模糊的 阶段, 使得经方研究容易落入过度解读或是随文衍 义等怪圈之中。 本文从经方的理论源流进行剖析, 梳 理经方医学发学展之脉络, 以期明确经方的理论内 涵, 为经方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经方内涵概说 经方之内涵历来存在争议, 一说, 经方为经验之 方 [1] ; 一说, 经方为 “经典著作中之药方” (...

  • 心脏:搏动之源在哪里

    心脏:搏动之源在哪里

    所有器官都是脑的忠实仆人,许多人可能有这种印象。但是对人体而言,所有器官都依存脑是相当危险的。尤其是性命攸关的心脏,如果我们可凭意识中断它的运作,危险将无穷尽。 心脏规律搏动并非由脑周期性地下指令,而是由位于右心房“窦房结”这个部位的“节律器细胞”对整个心脏下指令。我们在心脏病患者体内安装节律器,就是利用它周期性地给予心脏电刺激,而取代节律器细胞。脑的指令虽然通过自主神经影响心脏(如同我们一兴奋,脉搏便加快),心脏基本上还是以自己的节律搏动。 每个心肌细胞(即心脏的肌...

  • 医托是医疗资源短缺和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

    医托是医疗资源短缺和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

    据报道,北京警方近期侦破特大“医托”诈骗案,抓获涉案嫌疑人150名,其中“医托”80余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60余名,而这些人主要集中在如慈睦国研中医院、北京京城国中医门诊部、子安堂中医诊所、中豫丹草中医院门诊部、俊丽中医门诊部等多家中医医疗机构。 我们知道,“医托”就是医疗骗子,不同于常规的广告推销人员、产品销售人员,他们主要通过欺骗手法引诱患者或家属到一些医疗机构就医,带有明确诈骗目的。而上述医疗机构挂着中医招牌,本应发扬国...

  • 将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送到基层

    将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送到基层

    作为第一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浙江省中医院发挥区域辐射指导作用,将城市三甲医院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送到基层,支持安吉县中医院,大大提高了医院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 借基地平台优势 分院业务收入增2成 2014年,浙江省中医院派遣包括乳腺外科、妇产科、、脑病科、脾胃病科、呼吸科、肿瘤科等10余名业务骨干入驻省中医院安吉分院(原安吉县中医院),旨在加强基层中医院科技管理服务能力,提升中医临床疗效。 利用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这一优势平台,安吉分院组织中层干部分批次到省中医院轮...

  • 实现药用植物资源收集、驯化、繁育

    实现药用植物资源收集、驯化、繁育

    走进广西药用植物园,满目葱葱郁郁的园林便是本草纲目园,这里以著名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书中16部52卷的结构进行布置,用活生生的植物展示《本草纲目》收载药材。把药学经典“写进”实地中,仅是药用植物园的一部分。 近期,由广西卫生计生委与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共同主办的“合作共建广西药用植物园院士行”活动中,植物园通过了改造升级项目建设验收,被认定为世界最大药用植物迁地保育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表示,围绕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下...

  • 钟南山:慢性咳嗽患者1/3源自哮喘

    钟南山:慢性咳嗽患者1/3源自哮喘

    广东省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院士最近透露了最新研究结果——我国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人的主要过敏原竟是狗毛、猫毛、蟑螂、艾蒿。1/3的慢性咳嗽患者竟是源自哮喘。 钟南山说:“通过全国的调查发现,我国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人主要是对各种毛过敏。狗毛、猫毛、蟑螂、艾蒿等是中国患者的主要过敏原。”除此之外,屋尘螨和粉尘螨仍是这两种疾病的主要变应原。钟南山介绍,空调滤网灰尘中有大量螨类的滋生,因此空调送风也是尘螨过敏原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此外,科研人员指出,我国相当多的...

  • 白河县中医院 医疗资源跨省联合的一段佳话

    白河县中医院 医疗资源跨省联合的一段佳话

    陕西与湖北交界的白河县,曾经医疗资源十分贫乏,老百姓得了大病,80%以上流向了省外救治。 近年来,在深化医改中,陕西省白河县围绕“大病不出县”的目标,着力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2012年,他们主动联系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对口支援白河县中医医院,一年后又在对口支援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组建了“秦楚医疗联合体”,将省外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请到了家门口。 谋求发展 联合湖北找到突破口 白河县地势南高北低,无一处百亩平地,如此自然环...

  • 恩施州卫生事业的民族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

    恩施州卫生事业的民族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

    “2006中国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论坛”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一次高峰论坛,它的主题是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为背景,发展中医中药和民族医药,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保障各民族人民身体健康。这次论坛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参与协办。我想就学术研究的角度分析一下恩施州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的三个优势。 第一是民族文化优势:恩施州384万人,.土家族苗族人口占52.6%,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之一。全州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医药特色明显,虽在祖...

  • 名老中医专科专病经方 优质中医药资源

    名老中医专科专病经方 优质中医药资源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的两岸名老中医专科专病经方交流培训班9月4~5日在大连举办。 活动邀请到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郝万山、台湾中医临床医学会理事长温崇凯等专家详细讲授了经方治疗抑郁症的思路和实践、针灸对自律神经失调疾病的治疗理论与临床应用、经方治疗急重疑难病的思路与方法、伤寒论理论与方剂临证发挥等课程。 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技术从业人员100余人参加。(常婷) 日前,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和世界中医药...

  • 神经源性直肠

    神经源性直肠

    神经源性直肠是控制直肠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直肠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便秘。 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脑损伤、脊髓损伤)、会阴神经或痔神经损伤等都是神经源性直肠的常见病因。患者多数表现为缺乏排便意识。 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导致肛门括约肌痉挛,加上自主神经调节异常造成肠道蠕动排空机制障碍,导致排便阻力增大和便秘。脊髓休克、脑损伤早期和会阴神经或下痔神经损伤则造成肛门括约肌松弛和排便力障碍,导致便秘;在肠道激惹的情况下(感染、损伤等),可以出现大便失禁。长期便秘可以出现腹胀、腹痛、乏力、食...

  • 盘活区域中医药资源值得探索

    盘活区域中医药资源值得探索

    龙头中医院如何引领发展区域中医药事业,使辖区居民享受更多更好并“同质、均等”的中医药服务?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版本”的经验和做法是:创建“一体化管理”的社区中医药联合体。 余杭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社区中医药联合体”,首先探索了区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体制创新。该版本避免了辖区范围内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各级卫生机构中医药事业发展各行其是,区域内居民享有中医药服务的质和量水平不一的状况,从机制上促使整体推进...

  • 三晋王氏妇科发展渊源及学术思想

    三晋王氏妇科发展渊源及学术思想

    •名噪三晋的平遥县“王氏中医妇科”,始于北宋,历经千年历史,迄今已传29代。三晋王氏中医妇科发展了多项特色诊疗技术,包括中药保留灌肠技术、中药脐疗、中药穴位敷贴、王氏中医家传脉诊、王氏中医家传舌诊等。 •其学术思想主要渊源为《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采纳金元四大家李东垣《脾胃论》观点,继承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的思想,遵循《济阴纲目》的法则,结合临证经验和家学传承,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术体系。临证推崇张仲景的辨证论治,重视整体观念,突出脏腑...

  • 对中医的兴趣源于一段经历

    对中医的兴趣源于一段经历

    我最近在网上买了好多中医的书籍,像《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妈妈生气地说“该高考了,你怎么不务正业啊!而且家里都有这些书,瞎花钱”。看着妈妈无可奈何的表情,我嘟着嘴撒娇地说:“我就是喜欢学习中医嘛!将来我也要做一个中医大夫。”妈妈严肃地说:“那你就要做好一辈子吃苦的准备啊!当大夫需要终生学习,而且对工作要精益求精,否则一点差错就会出大事的。”我认真地点点头说:“没问题,我有心理准备。” 我对中医的...

  • 药食同源名录

    药食同源名录

    食品安全的概念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卫生部曾经三次公布了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品种名录,第四次公布的是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的食品新资源名录。这些物质,既是食品又是药品,也就是说它们对人体是安全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维护身体健康的作用。 第一批名录:八角(大料)、刀豆、姜(生姜、干姜)、枣(大枣、酸枣、黑枣)、山药、山楂、小茴香、木瓜、龙眼肉(桂圆)、白扁豆、百合、花椒、芡实、赤小豆、佛手、青果、杏仁(甜、苦)、昆布、桃仁、莲子、桑椹、榧子、淡豆豉、黑芝麻、黑胡椒...

  • 中药驱蚊香囊源自中医里的“衣冠疗法”

    中药驱蚊香囊源自中医里的“衣冠疗法”

    小暑已过,蚊子也越来越多。看到不少妈妈因蚊子袭击宝宝而头疼。蚊子有很强的嗅觉能力,二氧化碳是蚊子定向的气味源。而宝宝的新陈代谢旺盛,很容易被蚊子叮。再者,宝宝的皮肤又嫩又滑,容易出汗,简直就成了蚊子美餐的不二之选。笔者近几日也受到了蚊子的攻击,手臂和腿上起了好几个大包,真是苦不堪言。 一天与我们院一名老中医闲聊中,得知他正在制作驱蚊的香囊,几番软磨硬泡,得赠香囊两包。初闻之,一抹淡淡的草药香,内敛,沉稳,回味悠长……抱着试一试的的想法,一包挂于办公桌旁,另一包置于床头。驱蚊香囊果然发...

  • 一种源于古法的针灸治痛方法:立新七针

    一种源于古法的针灸治痛方法:立新七针

      对于地处潮湿地区,无论湿热还是湿冷的天气总让人的关节感到不舒服,特别是一些有颈椎病、腰腿疼痛等疾病的人来说,经常需要到医院做一些理疗来缓解不适。其实,除了理疗,针灸也是一种治疗疼痛的理想手段,本期将为你详解一种源于古法的针灸治痛方法——立新七针。   指导专家   吕英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国家传承基地主任、古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立新七针”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案例回顾:   57岁的张伯最近一到湿漉漉的雨天就感...

  • 疲劳的理论渊源 疲劳症的三因辨证

    疲劳的理论渊源 疲劳症的三因辨证

    疲劳症的三因阐述 疲劳, 顾名思义, 就是体力和 (或) 脑力不舒适的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状态 (一般指1个月以上) , 经休息却不能缓解, 包括一些伴随症状, 如精神倦怠、情绪低沉、头晕、健忘、失眠多梦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疲, 劳也”。“劳, 剧也”。疲劳二字连用, 最早见于战国文献, 如《六韬·武锋》篇:“不戒可击, 疲劳可击”。与今天“疲劳”一词词义基本相同, 有疲乏、困倦之义, 在...

  • 《诸病源心论(修订本)》读后感

    《诸病源心论(修订本)》读后感

    《诸病源心论(修订本)》是刘健先生关于“诸病源心”的第3部著作,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于2017年5月出版发行。该书28万字,采用孙思邈“大医精诚”列为4篇,别离论说“诸病源于心”的理论依据、五神藏说、五郁血瘀,疗心百药,诸心病的辨证论治,补充病机和养生保健等内容,并录入验案以资佐证,可谓琳琅满目。笔者读后获益匪浅,向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予以引荐。 继承立异理论 刘健潜心研究医学典籍,并有许多发挥。他依据《内经》“心者,...

    养生秘方 2024-03-06 16 0
  • 中医“药食同源”源远流长

    中医“药食同源”源远流长

    中医“药食同源”源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目前,药食同源食品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国内中药衍生品企业面临艰巨竞争格局,“药食同源”产品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 一项统计显示,400多家外资企业以7%的品种收获了国内保健食品市场约40%的份额。 药食同源历史悠久 “药食同源”的可追溯至我国第一本医学专著《黄帝内经》。《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明确提出“五谷为养,...

  • 原始的药膳雏形 药膳的起源

    原始的药膳雏形 药膳的起源

    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治疗作用的膳食。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即“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具有营养价值,又有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 人类的祖先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在自然界到处觅食,久而久之,也就发现了某些动物、植物不但可以作为食物充饥,而且具有某种药用价值。在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人们还没有能力把食物和药物分开。这种把食物和药物合二而一的现象就形成了药膳的源头和雏形。也许正...

  • 药食同源产业须“施肥”“修枝”

    药食同源产业须“施肥”“修枝”

    “药食同源”的概念早在唐代《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就已出现:“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原有的86种药食同源目录基础上,又新增15种包括人参、山银花、夏枯草、当归等在内的药食同源品种。 随着“药食同源”概念被越来越多人所了解,多家药企、食品企业开始积极布局药食同源产业,诸如猴菇饼干、阿胶养生茶、山药酸奶等药食同源产品逐渐成为年轻人的热门零...

  • “药食同源”说乌梅 马齿苋

    “药食同源”说乌梅 马齿苋

    治痢良药——马齿苋 马齿苋是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 马齿苋的全草,全国各地均产,夏 秋两季当茎叶茂盛时割取全草人 药。其味酸,性寒,归大肠、肝经, 有清热、解毒、止血等功效,主要 用于热毒或温热痢,也常用于热毒 疮病和妇科血症。根据其性味药 效,历代还用治小便热淋、妇女赤 白带下、瘰疬、肛门肿痛等。由于 本品采收容易,疗效确凿,所以古 今民众广为使用,鲜者为佳。或单 煎,或绞汁,或略蒸,或水煮,或 捣烂外用均可。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它有很 好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 杆菌、伤寒杆菌均有...

  • 食养正气药攻邪气 亦食亦药药食同源

    食养正气药攻邪气 亦食亦药药食同源

    亦食亦药,药食同源,即如《本草中国》“双面”中介绍的芡实和山药,作为食物可用于养正气,作为药物可用于攻邪气。药食两用的认识基础,是中医学的四气五味理论。利用性味之所偏,或祛除病邪,调理脏腑功能;或补虚扶弱,消除阴阳失衡,从而维护健康。 大型中医文化电视片《本草中国》第四集主题是“双面”。 双面,可以有许多种理解。比如附子、首乌,生用有毒,但是经过古法炮制后,毒药变良药;再比如芡实和山药,可以入药,也可以入菜,亦食亦药,药食同源,这也是一种双面。...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