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
-
肝辨治慢性咳嗽临床意义
慢性咳嗽一般病史较长、病机复杂、反复发作、难以治愈。临床上对于慢性咳嗽的论治多以肺脾肾三脏为主辨治,如培土生金法、补肾纳气法或金水相生法,而对于肝肺关系在慢性咳嗽辨治中的作用研究相对较少。笔者认为,从肝辨治慢性咳嗽在临床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脏关系中肺肝关系特殊 五脏关系中,肺脾关系土金相生,肺肾关系金水相生,心肺关系虽属于火克金,但生理上二者往往表现出的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同的关系,心为君主之官,肺为相傅之官,心主血脉,肺主气,共同推动着气血运行周身。这三种关系都有同一性。慢性咳...
-
云南名医治慢性咳嗽方
云南名医治慢性咳嗽(风痰犯肺)方: 处方:附子.(先煎)5克,炙麻黄、蝉蜕、甘草各6克,细辛3克,黄芪20克,防风、白术、陈皮、茯苓、法.半夏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肺固卫,疏风宣肺。用于治疗慢性咳嗽,中医辨证属风痰犯肺、肺气亏虚型。症见咽痒即咳,咯白色泡沫或清稀痰,喷嚏时作,或流清涕,恶风自汗,遇冷诱发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云南名医治慢性咳嗽(痰湿蕴肺)方: 处方:太子参、茯苓、黄精各12克,白术、陈皮、法半夏、苏子、莱菔子、冬瓜仁各10克,生姜、白芥子、甘草...
-
自拟“景前二陈汤”治疗小儿慢性咳嗽
小儿慢性咳嗽指小儿一个月以上的咳嗽。其临床表现常为咳嗽、气短、乏力等,夜间时有加重,时间长了易厌食、纳呆等,服用一般止咳药多无效。自2011年以来,我们自拟“景前二陈汤”治疗小儿慢性咳嗽(气虚痰热壅肺型)20余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处方组成:红景天6克,生黄芪10克,茯苓10克,陈皮6克,清半夏5克,白前5克,前胡5克,桔梗3克,黄芩5克,鱼腥草(后下)10克,炙甘草3克。 加减运用:咳嗽重者加炙款冬花6克;痰多者加蜜紫苑6克;痰黏不易咯出者加浙贝母5克...
-
清肺化痰止咳 焦丽杰治慢性咳嗽方
名医治慢性咳嗽(肺肾阴虚)方 处方:熟地、天花粉各12克,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炙桑叶、浙贝母、杏仁、紫菀、款冬花各10克,木蝴蝶、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养阴润肺,清热止咳。用于治疗慢性咳嗽,中医辨证属肺肾阴虚、燥热伤肺型。症见干咳少痰或痰夹血丝,声音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心胸烦热,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创方者:焦丽杰 名医治慢性咳嗽(肝火犯肺)方 处方:天花粉12克,桑白皮、地骨皮、海蛤壳、浙贝母、旋覆花各10克,枳壳、丹皮、白芍、黄芩各8 克...
-
治小儿慢性咳嗽方 夜交藤治疥疮
治小儿慢性咳嗽方 红景天、陈皮各6克,黄芪、茯苓、鱼腥草(后下)各10克,清半夏、白前、前胡、黄芩各5克,桔梗、炙甘草各3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100毫升,分成二次早晚饭后常温服用。咳嗽重者,可加炙款冬花6克;痰多者,可加蜜紫苑6克;痰黏不易咳出者,可加浙贝母5克。 夜交藤治疥疮 夜交藤200克,加水1000毫升浓煎后,每日分2次外洗。10岁以下儿童用夜交藤100克,加水700毫升浓煎外洗。治疗期间,应勤换洗贴身衣物及被褥等,以防再度感染。 治妇人崩漏方 党参、地榆炭、艾叶炭、炒酸枣仁、...
-
慢性咳嗽 从肝治咳独出心裁
慢性咳嗽是指无明显肺部疾病证据,病程持续超过8周之咳嗽[1]。因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诸多,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故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第2、第3批传授老师、博士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王行宽教授临床上从肝论治慢性咳嗽,积有丰富经验,融古铸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其侧,目睹药到病除之效,现总结王师经验如下。 从肝治咳独出心裁 王师根据临床咳嗽患者常伴咽痒、阵咳痰少、口干苦、目眩、脉弦等肝木之征,总结出从肝治咳常法:(1)利气豁痰法:久咳之疾,痰热内蕴肺管,肺管不利,久病及肝,...
-
姜之炎从鼻、脾论治小儿慢性咳嗽经验
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根 据病程长短, 儿童咳嗽分为急性咳嗽( 病程在 2 周以 内) 、 迁延性咳嗽( 病程在 2 ~4 周) 和慢性咳嗽( 病程超 过 4 周) [1 ] 。2013 年《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 指南》 ( 下称 《指南》 ) 中又将儿童非特异性的慢性咳嗽 分为咳嗽变异性哮喘、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感染后咳 嗽、 心因性咳嗽、 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过 敏性咳嗽等, 同时上述慢性咳嗽病因可互相重叠, 尤其 是上气道综合征可占到 50. 13% [2 ] 。 儿童慢...
-
四逆散与射干麻黄汤合用辨治慢性咳嗽案
四逆散出自 《伤寒论》 第 318 条 : “少阴病, 四逆, 其 人或咳, 或悸, 或小便不利, 或腹中痛, 或泄利下重者, 四逆散主之。 ” 四逆散由柴胡、 芍药、 枳实、 甘草各等分 组成, 具有透邪达表、 宣通郁阳的作用, 为治疗阳郁厥 逆和肝脾不和的常用效方。笔者以四逆散与射干麻黄 汤、 桂枝汤、 薏苡附子败酱散及石韦汤组成合方, 治疗 内、 外科多种疾病, 取得良效。兹摘录验案 4 则, 供同 道参考。 与射干麻黄汤合用辨治慢性咳嗽案 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
-
慢性咳嗽的辨证思路和论治经验
郑邦本治疗慢性咳嗽临床经验浅析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症状,随着空气污染加重、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生活方式不规律增加,以及抗生素等药物滥用而误诊失治,中医治疗咳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慢性咳嗽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病程超过8周,胸片无明显异常,发病占呼吸门诊量的20%~30%[1]。西医治疗慢性咳嗽以抗生素为主,长时间应用抗生素容易破坏机体防御屏障的正常菌群,增加了患者二重感染的易感性,并使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且大量反复应用抗生素会导致肝、肾功能损伤及骨髓抑制[2]。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报道多数...
-
王雪峰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王雪峰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分析 慢性咳嗽是咳嗽症状持续 > 4 周。从病因角度, 慢性咳嗽分为特异性咳嗽和非特异性咳嗽( non - spe- cific cough) , 前者指咳嗽是某些诊断明确的疾病的症 状之一, 如百日咳、 肺结核、 哮喘等; 后者是指咳嗽为主 要或惟一表现、 X 线胸片未见异常的慢性咳嗽。目前 临床上的慢性咳嗽就是指这一类咳嗽 [1 ] 。儿童慢性咳 嗽病因复杂, 临床上多针对病因, 采用祛痰、 止咳、 平喘 等药物治疗, 有一定疗效, 但缺乏特异性手段。中药治 疗能从...
-
自拟金蝉方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咳嗽是机体的一种正常防御性神经反射,有利于气道清除异常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及生活。咳嗽是呼吸科患者常见的就诊原因。然而咳嗽病因繁多且范围广泛,若胸部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咳嗽患者则易忽视治疗。慢性咳嗽是咳嗽时间持续8周以上,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胸部体格检查和胸片无明显肺部疾病证据的一类咳嗽[1]。慢性咳嗽病因较多,包括鼻、咽、喉疾病引起的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变应性咳嗽等[1]。目前西医主要应用抗组胺、激素、制酸剂、止咳化...
-
咳嗽治疗原则 调理气机洪广祥根据慢性咳嗽的病机特点
咳嗽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临床上通常将咳嗽时间在8周以上,并且以咳嗽作为唯一表现,而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者,称为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 治疗原则 温肺化痰国医大师洪广祥临床对于寒饮内停于肺或兼复感寒邪的慢性咳嗽患者,从肺胃两者考虑,温肺和胃化饮。张仲景言:“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以小青龙汤加减温肺和胃化饮,方中麻黄配桂枝宣肺散寒;干姜配半夏温化中焦水寒之邪,半夏可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细辛温散水寒之邪;五味子配伍芍药敛肺止咳,酸敛护阴,以防辛散太过;...
-
慢性咳嗽辨证论治 自拟健脾消痰饮
基于扶正祛邪法辨治慢性咳嗽临床探析 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持续8周以上,以咳嗽为主症,胸片无明显异常的一种病证[1]。慢性咳嗽多与感染无关,治疗时应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随着空气污染、环境变化、呼吸道传染病频发,本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但病因常复杂不明,加之患者对疾病不重视,长期失治误治,易发展为难治性慢性咳嗽。西医多采用抗菌、镇咳、祛痰等治疗方法,虽能缓解病情,但停药后常复发,长期服用毒副作用明显。因此,难治性慢性咳嗽与少见病因慢性咳嗽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中医药治疗注重整体...
-
吴光炯原始病案 治小儿胃食管反流所引起的慢性咳嗽
全国名中医吴光炯是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吴光炯医技精湛,学验颇丰。本人有幸整理吴光炯原始病案,发现吴老擅长诊治小儿肺系、脾胃系疾病,经验丰富,见解独到,尤其对小儿胃食管反流所引起的慢性咳嗽,临床疗效显著,兹介绍如下。 临证经验 胃食管反流所致慢性咳嗽多见于小儿,为虚实夹杂之病。虚实之间相互作用致使本病反复发作,症状时轻时重。本虚在于肺与脾胃不足,标实在于食积、痰湿及气滞互结,三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疾病初期以邪实为主,但很快转入虚实夹杂之证。李杲在《脾胃论》中说:&ldq...
-
钟南山:慢性咳嗽患者1/3源自哮喘
广东省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院士最近透露了最新研究结果——我国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人的主要过敏原竟是狗毛、猫毛、蟑螂、艾蒿。1/3的慢性咳嗽患者竟是源自哮喘。 钟南山说:“通过全国的调查发现,我国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人主要是对各种毛过敏。狗毛、猫毛、蟑螂、艾蒿等是中国患者的主要过敏原。”除此之外,屋尘螨和粉尘螨仍是这两种疾病的主要变应原。钟南山介绍,空调滤网灰尘中有大量螨类的滋生,因此空调送风也是尘螨过敏原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此外,科研人员指出,我国相当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