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
-
顺气四逆散治疗伤寒邪传少阴,火为水遏,阳气内郁,不得外达,水气上冲而下注,致四肢厥逆,干咳心悸,便泄溺涩,腹痛下重,舌苔白而底绛,脉左沉弦而滑,右弦急。顺气四逆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顺气四逆散的秘方制作方法,顺气四逆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伤寒邪传少阴,火为水遏,阳气内郁,不得外达,水气上冲而下注,致四肢厥逆,干咳心悸,便泄溺涩,腹痛下重,舌苔白而底绛,脉左沉弦而滑,右弦急。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顺气四逆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伤寒邪传少阴,火为水遏,阳气内郁,不得外达,水气上冲而下注,致四肢厥逆,干咳心悸,便泄溺涩,腹痛下重,舌苔白而底绛,脉左沉弦而滑,右弦急。...
-
加味四逆散治疗伤寒邪传少阴,火为水遏,阳气内郁,不得外达,水气上冲而下注,致四肢厥逆,干咳心悸,便泄溺涩,腹痛下重,舌苔白而底绛,脉左沉弦而滑,右弦急。加味四逆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加味四逆散的秘方制作方法,加味四逆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伤寒邪传少阴,火为水遏,阳气内郁,不得外达,水气上冲而下注,致四肢厥逆,干咳心悸,便泄溺涩,腹痛下重,舌苔白而底绛,脉左沉弦而滑,右弦急。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加味四逆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伤寒邪传少阴,火为水遏,阳气内郁,不得外达,水气上冲而下注,致四肢厥逆,干咳心悸,便泄溺涩,腹痛下重,舌苔白而底绛,脉左沉弦而滑,右弦急。...
-
苏娟萍运用四逆散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探析
苏娟萍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苏娟萍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30余年,对消化系统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其擅长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脾胃系统疾病,临床疗效显著。现将苏娟萍教授运用四逆散治疗脾胃病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1 四逆散临床应用理论基础及组方思路 四逆散出自《伤寒杂病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其言:“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1]本方由柴胡、枳实、芍药、甘草4味药组成,主治少阴枢机不利,阳气郁遏...
-
临证善用经方四逆散治疗脾胃病
全国名中医高上林是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临证善用经方四逆散治疗脾胃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四逆散方义 四逆散一方首见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高上林以为,方中“四逆”是由于气机不畅、肝阳之气郁滞于里,不能宣达四肢所致,与四逆汤证的阳气衰微致四肢厥逆有着本质区别。四逆散之四逆病位在肝;而四逆汤之四逆病位在肾。因此前者用四逆散宣散气血之瘀滞,后者用四逆汤以温通肾阳。将...
-
睾丸肿痛 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孙自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系首届河南省名中医,河南省中医院中西医结合生殖与男科诊疗中心主任。他长期致力于中医男科学的研究,临证善以经方合方治疗各类男科疾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分享其运用桂枝茯苓丸合方治疗男科疾病的两则验案,以飨同道。 案一:刘某,男, 43岁。患者诉左侧睾丸肿痛3月余。刻诊:左侧睾丸坠胀疼痛,胀痛连及腹股沟内,久站加剧,夜晚痛甚,舌暗红,边有瘀点,脉弦涩。查体:左侧精索静脉曲张Ⅱ度,双侧睾丸、附睾未见明显异常。彩超:左侧精素静脉曲张,瓦氏实验左侧最宽处2.2毫米。诊断:筋瘤;证型...
-
四逆散合方与石韦汤合用辨治慢性前列腺炎案
与石韦汤合用辨治慢性前列腺炎案 慢性前列腺炎( CP) 是泌尿男科常见病、 多发病, 约占男科门诊 20% ~ 25% [7 ]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 性, 临床具有病程较长、 症状繁多、 缠绵难愈等特点, 且 50%以上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失眠、 焦虑、 紧张等精 神神经症状 [8 ] 。目前对于慢性前列腺炎诊断和疗效评 价尚缺乏统一标准 [9 ] 。 本病属于中医学“白浊” “淋浊” “精浊” 等范畴。 主要临床表现为尿急尿频, 下腹部、...
-
习惯性便秘,功能性便秘,四逆散加减和生活调养
习惯性便秘,又称功能性便秘,是指排便时间延长,三天以上才能排便;或排便时间不延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时间也不延长,粪质也不硬,但便而不畅的病证,且经检查未发现有器质性病变,时间持续两个月以上者。西医学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原发性胃肠蠕动功能减慢,大便输送延缓迟滞所致。 习惯性便秘为临床常见疾病,中医多用麻仁滋脾丸、复方芦荟胶囊、通便灵、三黄片、番泻叶等治疗,疗效不理想,有些患者还会产生依赖。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四逆散加减治疗习惯性便秘取得良好疗效,以下为个人浅见。 情志抑郁为习惯性便秘的根本原因...
-
慢性胆囊炎“胁痛”方拟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持续、反复发作的炎症过程,是急性胆囊炎反复多次发作或长期存在胆囊结石的后果,会致使胆囊萎缩、囊壁增厚、内含胆结石、胆囊功能不良,超过90%的慢性胆囊炎病人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患者的症状常不典型,多数有胆绞痛病史,并有上腹部饱胀不适、嗳气和厌油腻饮食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也可有右上腹和肩背部的隐痛。慢性胆囊炎中医属于“胁痛”范畴。 正因为慢性胆囊炎患者大多数有胆结石,因此平常除了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外,频繁出现疼痛也是患者重要就诊原因。大多数医生接诊时由于受到西医理论影响...
-
四逆散临证治疗心血管疾病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由柴胡、炙甘草、枳实、芍药 4味组成。近代医家用作汤剂,水煎服。功用:和解表里,疏肝理脾。主治阳气内郁而致手足厥逆、或腹痛,或泻痢下重等。笔者临证,凡肝郁脾虚气滞.所致之疾病,不管是哪个系统,何种疾病,如胀、痛、满、结、吐、飧泄、血凝、痰饮、浮肿、臌胀、痉厥、癫狂、积聚、肿块、哕呃、咳嗽、不寐、血痹、劳损等等,都可用疏肝解郁法,药用四逆散加味治疗,每每获效。现举例治疗心血管疾病如下。 低血压:多由于气机升降失调,阴阳不相顺接,清阳不升,心脑失养所致。常见:胸胁不适,头晕目眩,甚则晕厥,面色苍...
-
四逆散与川葛白虎汤合方治经行头痛
蔡某,女,33岁。2008年8月16日初诊。经行头痛8年,经CT及MRI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经常服用中西药,未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近因头痛加重前来诊治。刻诊:头痛,急躁易怒,焦虑不安,失眠恶梦,因情绪异常加重,月经愆期,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属肝郁气逆夹热证,治当疏肝解郁,清热降逆,给予四逆散与川葛白虎汤合方:柴胡12克,枳实12克,白芍12克,川芎15克,葛根24克,石膏30克,知母18克,粳米12克,大黄3克,冰片2克,生甘草10克,炙甘草12克。6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二诊、三诊、四诊、五...
-
胃脘疼痛 四逆散疏利肝胆气机
梁某,男,48岁,2011年8月12日初诊。患者胃脘疼痛,伴有嗳气两月余,加重5天。患者素有胃脘痛15年,两月前因贪食冷饮,而致胃脘痛,经口服解痉、制酸西药,胃脘痛、嗳气略有好转,近因情志不舒而胃脘痛加重,嗳气频作,求助中医治疗。患者现胃脘胀痛,嗳气频作,心烦易怒,口干苦,恶心欲吐,烧心吞酸,大便秘结,舌红,苔腻微黄,脉弦滑。胃镜检查:胆汁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伴有胃窦部黏膜糜烂。 证属:胆气逆滞,胃失和降。治宜疏泄少阳,降逆和胃。 处方:旋覆花包12克,代赭石先下15克,法半夏12克,...
-
胃脘胀痛吞酸5年 四逆散加味
刘某,男,43岁,2012年7月26日初诊。 患者因胃脘胀痛,吞酸5年余,加重1月。其5年前因情志不舒,而诱发胃脘胀痛,嘈杂吞酸,经某医院门诊治疗,口服奥美拉唑、硫糖铝效果不著。后又改服庆大霉素颗粒,熊去氧胆酸等,略似减轻,但病情反复发作。请中医治疗。患者现胃脘胀痛,连及两胁,嗳气吞酸,胸闷腹胀,情绪不稳,性情善郁,常因情志不舒而诱发,舌质紫暗,舌下络脉青紫,苔薄,脉弦。胃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胃窦息肉。 证属气滞血瘀,胆胃失降,治宜理气通降,化瘀通络。 处方:醋柴胡10克,枳实10...
-
头痛因情绪因素而导致 用四逆散疏肝解郁
病案一 屈某,女,28岁,2015年8月22日就诊。诉经期全头痛,经量少,无痛经,大便干,2日1次,就诊期间言语多、急。 肝气郁滞,郁久化火,火气上逆,上冲巅顶而头痛;久郁不解,肝失柔顺之性,疏泄失职,故经量少、性格急、言语多。治当疏肝解郁,清肝养血,通络止痛,拟四逆散加味:醋柴胡15克,生白芍15克,炒枳实15克,炙甘草10克,生地黄20克,全当归10克,川芎18克,蔓荆子15克,山栀子15克,牡丹皮10克,辽细辛3克,川牛膝10克。5剂。水煎服。后介绍其妹来就诊,获知服完药后,经期不再头痛。...
-
腹泻处方由四逆散和四君子汤加减
腹泻的因素有很多,有脾虚、脾肾阳虚等身体内因因素,或者寒湿困脾、湿热下注等外因引起。如果是这些单一因素引起的腹泻病机相对简单,但是临床有的患者腹泻并不是单一因素。比如有的患者每到一个地方环境改变了就出现腹泻,民间认为可能是水土不服,但是这并非只是外界环境改变导致,可能也与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改变后患者的心理因素随着受影响导致,所以需要考虑情志因素。现举病例如下。 案一 患者张某,女性,27岁,某小学教师。家在县城住居,在乡镇教书,一般周一到周五住校,双休日回县城家里。自述两年来每次到学校后就出现...
-
慢性胃炎 四逆散合四君子汤为基本方
慢性胃炎是当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发病率高,症状表现繁杂,如上腹痛或者胀、嗳气、反酸、恶心等。发病因素涉及多方面,如幽门螺杆菌感染、食物刺激、药物影响等。但是慢性胃炎反复发作难愈,很多患者与情绪密切相关。尤其是当今人类工作、生活、家庭等因素对情绪影响大导致胃病发作率更高、更加难以治愈。肝气郁滞、肝火偏旺等都会对脾胃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中医治疗不宜只是着眼于胃,必须注重肝脾同治,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笔者每年接诊很多慢性胃炎患者,来前都经过较长时间治疗,反复发作,疗效不巩固。经过笔者的中医药治疗后,确实能收...
-
四逆散合方与桂枝汤合用辨治慢性胃炎案
与桂枝汤合用辨治慢性胃炎案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之一。 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 饱胀、 嗳气、 泛酸、 纳差、 恶心呕吐等。现代研究认为, 幽门螺杆菌( H. Pylori) 感 染是其主要病因, 胆汁反流、 药物、 自身免疫等也是其 发病因素。确诊主要依赖内窥镜和胃黏膜活检。慢性 胃炎病情反复, 病程绵长, 西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 物, 治疗基本原则是抗幽门螺杆菌、 抑酸和对症处理, 中医药是其重要治疗方法。 中医无 “慢性胃炎” 之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 属 于...
-
四逆散与射干麻黄汤合用辨治慢性咳嗽案
四逆散出自 《伤寒论》 第 318 条 : “少阴病, 四逆, 其 人或咳, 或悸, 或小便不利, 或腹中痛, 或泄利下重者, 四逆散主之。 ” 四逆散由柴胡、 芍药、 枳实、 甘草各等分 组成, 具有透邪达表、 宣通郁阳的作用, 为治疗阳郁厥 逆和肝脾不和的常用效方。笔者以四逆散与射干麻黄 汤、 桂枝汤、 薏苡附子败酱散及石韦汤组成合方, 治疗 内、 外科多种疾病, 取得良效。兹摘录验案 4 则, 供同 道参考。 与射干麻黄汤合用辨治慢性咳嗽案 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
-
麦粒肿方药:小青龙加附子汤合四逆散加减
患者,女,14岁。一年前患有麦粒肿,后予手术切除,近半年左眼已反复发作3次,此次来诊已是第4次发作。每次发作时,予以红霉素眼膏外涂结合热敷都会消解,此次麦粒肿发作予以同样处理,却不见好转,肿痛愈甚。刻见患者左上眼睑有明显红肿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沉取无力。询问得知患儿麦粒肿每在懊恼抑郁时发作。 主证:少阳枢机不利兼少阴病阳郁表证。 方药:小青龙加附子汤合四逆散加减。生麻黄8g,杏仁8g,肉桂12g(碎),赤芍12g,生半夏12g(碎),细辛8g,干姜12g,生附片12g(碎),柴胡12g...
-
伤寒厥阴病经验方 当归四逆汤 乌梅丸 四逆散
厥阴病是伤寒发展过程中出现阴阳消长、寒热错杂的复杂病变,为六经病的最后阶段,多由传经而来,或病邪直中,或治疗不当,邪气内陷所致。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刘启廷从医70余年,善用经方,现将其临床运用《伤寒论》厥阴病四方经验整理如下。 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辨证要点:手足厥寒,麻木,甚至青紫,脉细欲绝。证属血虚寒厥。 药用:当归9g,桂枝9g,芍药9g,细辛9g,炙甘草6g,通草6g,大枣25枚。上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