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麦粒肿

麦粒肿

  • 五个中药偏方治疗麦粒肿有奇效

    五个中药偏方治疗麦粒肿有奇效

      麦粒肿为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青少年。症见胞睑生小疖肿,形似麦粒,易于溃疡。相当于平常说的鸡眼。       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五个中药偏方治疗麦粒肿有奇效,如下:      加减银姻散      【组成】银花15克,连翘10克,薄荷6克,赤芍15克,防风10克,蒲公英25克,黄芩10克,白芷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祛风清热。      【主治】麦粒肿早期,风热初起,眼睑局部刺痒、疼痛,皮肤硬结稍红。      【来源】成都中医学院眼科名老中医陈达夫验方。      ...

  • 用耳尖穴放血法给本村陈某某治麦粒肿2次治愈

    用耳尖穴放血法给本村陈某某治麦粒肿2次治愈

      麦粒肿俗称“偷针眼”,医学上叫睑腺炎,常常发生在眼皮(眼睑)上。人的眼睫毛根部有腺体,当微生物侵入后,这些腺体就会发炎,出现红、肿、热、痛等发炎症状。这时摸起来会有一个硬结,几天后红肿范围扩大,眼睑边缘出现一具麦粒大小的黄橙色的小脓肿,这就是麦粒肿。   治疗方法:患者端坐,将患侧耳郭上部用碘酒、酒精消毒后,用无菌三棱针或7号注射针头在耳尖穴直刺约1.5毫米深,快速退针,挤出5~6滴血,边挤边用酒精棉球将血擦干净。次日病情如没有好转,可用此法治疗第二次或再治疗第三次,病情较重者可在健侧耳尖穴放血。不使用其他内服...

  • 治疗麦粒肿偏方

    治疗麦粒肿偏方

      方名:针眼消毒方【功能主治】功能清脾胃伏热。主治麦粒肿及顽固性屡发性麦粒肿。【处方组成】木通3克、滑石15克、黄芩9克、连翘12克、瞿麦15克、大黄(后下)6克、蝉衣4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辨证加减】本病炎症消退,或接近消退,为预防复发,可佐以扶正之品如黄芪、党参、淮山药、白术等。【临床疗效】治疗28例,皆属屡发病例,经用本方治疗,用药10-14剂而愈,其中显效(服药后未再复发)10例,进步(药后复发频率明显减少)17例,仅1例无效。【处方来源】江西省第一人民医院罗兴中。【按语】麦粒肿屡发,常与睡眠不足、屈...

  • 热水偏方妙用治 感冒头痛 麦粒肿

    热水偏方妙用治 感冒头痛 麦粒肿

      1.感冒头痛时,将一条干净毛巾在适量热开水中浸湿,稍拧去水,叠平压在患者眼、鼻或头颈部的风池穴等部位,可大大缓解头痛。   2.当偏头痛发作时,取一盆热水(水温以不烫伤皮肤为宜),把双手浸入热水中,在浸泡过程中,要不断加热水,以保持水温,大约浸泡半小时左右,痛感便逐渐减轻,甚至完全消失。   3.肩膀如感到有点僵硬不适时,可在热水里加少量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在患处,就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轻松舒畅。   4.患轻微感冒时,可将双脚泡在一大盆热水里,水以能够浸到踝骨为宜。浸泡至脚面发红或身上微微出汗为止,如...

  • 验方熏洗治麦粒肿

    验方熏洗治麦粒肿

    麦粒肿又名睑腺炎,是眼睑腺体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中医学称之为“针眼”、“眼丹”,表现为睑缘出现局限性红肿硬结,伴有痒感和微痛感。 笔者临床用中药熏洗治疗麦粒肿,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一验方如下。 组成:当归、桃仁、夏枯草、远志各5克,川芎、丹皮、菊花各10克。 用法:水煎成100毫升,熏洗患处,每日1剂,每天2次,连用5天。 河南信阳许信义...

  • 治麦粒肿小验方

    治麦粒肿小验方

    麦粒肿又叫长眼疮、偷斜眼,是细菌感染所致。眼睑局部红肿,疼痛,硬结,或化脓溃烂。治疗可选用以下药方: 1.野菊花30克,红花10克,水煎服。日2次,每日1剂。 2.桑叶、菊花、金银花各15克,黄连、防风、归尾、赤芍各9克。水煎,滤汁,先熏后洗患眼,每次洗15~20分钟,每天2~3次。 3.龙胆草、当归各6克,菊花9克。水煎服,日3次,每日1剂,连用3--6剂。 4.蒲公英全草60克,野菊花50克。水煎,第一次煎液内服,第二次煎液熏洗患眼,每日数次。 5.黄连15克打碎,置瓶内,再将人乳汁挤入,浸泡1天,滤出人乳汁,...

  • 麦粒肿 民方可根治不复发

    麦粒肿 民方可根治不复发

      按:麦粒肿虽系小恙,但有时很顽固,容易复发。笔者用新鲜鸭跖草液治疗,效果很好,可根治不复发。   治麦粒肿单方:取新鲜鸭跖草茎1寸长许二段,洗净,用手挟持呈45度角,置于酒精灯(或蜡烛)火上燃烧上段草茎,即可见下段有小珠泡沫液体滴出,用瓶贮存备用。   用法:将滴下的液体,涂于患处及周围。每日3-5次。涂药后,患处即觉舒适。一般两天可痊愈。...

  • 麦粒肿的简易疗法

    麦粒肿的简易疗法

      麦粒肿是眼睑皮脂腺的炎症,俗称偷针眼。也就是生长在眼睑边缘或眼睑内的小疖。初起眼睑局部皮肤红肿,形如麦粒,微痒,继则赤痛拒按,甚至化脓。   早期麦粒肿皮肤红肿,可取一段细棉线(缝纫线),将相反一侧手的中指近节用线绕上几圈打结即可。松紧度以使绑扎处感到有轻微捆扎感为宜,不可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过松时,可随时拧紧。3~4天后,红肿即可逐渐消失,不再出现化脓破溃期。待麦粒肿消失后即可去除绑扎。(郭旭光)...

  • 麦粒肿 睑腺炎 介绍一验方

    麦粒肿 睑腺炎 介绍一验方

    麦粒肿又名睑腺炎,是眼睑腺体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中医学称之为“针眼”、“眼丹”,表现为睑缘出现局限性红肿硬结,伴有痒感和微痛感。现介绍一验方如下。 组成:当归5克,桃仁5克,川芎10克,牡丹皮10克,夏枯草5克,远志5克,菊花10克。 用法:水煎成100毫升,熏洗患处或做成眼膜,每日1剂,每天2次,连用5天。...

  • 艾灸治疗麦粒肿

    艾灸治疗麦粒肿

    麦粒肿为眼科常见疾病之 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夏秋 多见。其患病部位均在上下眼睑, 多数患处在眼睑外部,少数在眼 睑内部。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脾胃瘀 阻,火热积聚,以致眼睑红肿,腐 熟化为脓液。实证者多表现为眼 睑局部红肿瘴痛,继而起小疖肿, 红肿加重,伴头痛等全身不适;或 见发病快,突然眼睑局部红肿痒 痛,硬结较大,易溃脓,伴口渴喜 饮、便秘溲赤。虚证者多表现为眼 睑麦粒肿局部反复发作,但诸证 不重。 使用艾灸法治疗此病时,常 选用合谷(在手背第l、第2掌骨 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丘墟(位于足外...

  • 治麦粒肿民间方

    治麦粒肿民间方

    【疾病】麦粒肿 【组成】生地、玄参各2 5克,菊花、黄芩、天花粉、牛膝各1 5克,枳壳、丹皮、大黄各1 0克,甘草5克,秦皮3 0克,蝉蜕5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日1剂,分3次温服。 1 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滋阴清热,消肿止痛,治麦粒肿,局部肿痛,眼内有异物等。 【出处】民族医药报...

  • 中医治疗麦粒肿便方

    中医治疗麦粒肿便方

    治疗麦粒肿,中医多用清热解毒之法。常用银翘散加减:银花12克,连翘、菊花、黄芩、赤芍各10克,竹叶、荆芥各6克,薄荷5克,甘草3克。红肿较重加栀子、蒲公英各10克。水煎,每日1剂,内服。 还介绍一种常用方:蒲公英60克,川牛膝15克,每日1剂,水煎内服。二煎乘热先薰后洗患眼,每次20-30分钟,一般用1-2剂就可治愈。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 朱有章献方...

  • 麦粒肿 曲池穴放血疗法

    麦粒肿 曲池穴放血疗法

      【穴性特点】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去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曲,弯曲,池,水之停聚之处,曲池之名,一言此穴之位置,二言经气至此,犹如水之入池。   《灵枢·本输》:在肘外辅骨陷者中,曲臂而得之。《针灸甲乙经》:在肘外辅骨肘骨之中……以手按胸得之。曲池穴具有清热通络,调和气血的功效。   《针灸甲乙经》:伤寒余热不尽,胸中满,耳前痛,齿痛,目赤痛,颈肿,寒热,……;肩肘中痛,难屈伸,手不可举,腕重急;…...

  • 蒲公英、川牛膝治麦粒肿

    蒲公英、川牛膝治麦粒肿

    蒲公英60克,川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内服,二煎趁热先熏后洗患眼,每次20-30分钟,一般1-3剂可愈。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作用;川牛膝入肝经,有引血下行、消肿止痛功效,二药合用对麦粒肿有特效。 药蛋滚熨治小儿咳嗽 苍术、麻黄各50克,鸡蛋1个,将上药和鸡蛋加水500毫升,用小火煎煮30分钟,趁热用鸡蛋(不去壳)滚熨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及双侧涌泉穴(足底)。汤冷后再煎,如此反复3-5次。家长先要试温,不要烫伤小儿。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 麦粒肿(针眼)流传方

    麦粒肿(针眼)流传方

    【辨证】麦粒肿俗称针眼,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治法】请慢慢观察,麦粒肿患者的背部都有1粒芝麻般大的红点。用已消毒的针头对着这红点刺两针,并用于挤出2滴血。次日麦粒即逐渐消失而愈。 【民方】此法长期流传于广西横县南乡镇板路村委石岭村的家家户户,可谓家喻户晓。 【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 热气蒸眼治疗麦粒肿

    热气蒸眼治疗麦粒肿

    冬季是麦粒肿的高发季节,尤以中老年人发病为多,可用热气熏蒸眼睑的方法治疗。冬季气候干燥,加上中老年人眼部腺体退化,眼睛的自我清洁和保护功能减弱,极易感染细菌而发生麦粒肿。症状为眼睑皮肤红肿,有绿豆大小的结节,出现痒、痛、胀等不适感觉,少数病例能自行消退,大多数患者逐渐加重。 将金银花6克放入杯中,倒人半杯开水,病眼闭上凑近杯口,让水蒸气熏蒸眼睑(眼皮)。眼睑与杯口的距离以10-15厘米为宜,以防烫伤,每次熏蒸10分钟,每日3次,一周后可见效。 如果正患麦粒肿,推荐补充维生素A和C,它们有益于皮肤健康。进食清淡饮食,...

  • 麦粒肿民间治疗四法

    麦粒肿民间治疗四法

    麦粒肿病虽小,但很是让人烦恼,痛苦不堪,医疗上又无治疗好办法,用酒精棉球擦拭眼睫毛根部效果非常好。方法是:1。当开始患病---眼睑发痒、出现红肿或疼痛时,即刻用酒精棉球擦眼睫毛。擦时要双眼紧闭,用酒精棉球(不要太湿,太湿时挤掉一些酒精)在眼睫毛根处来回轻轻擦几下。擦后双眼会感到发热(发热时不可睁眼,否则酒精会渗透到眼里使眼睛疼痛),待热劲过后再睁眼。只要当天擦2~3次就可消肿。 2。在麦粒肿开始肿起来的时候,只需用食指压在患侧的眼角,并向耳朵方向牵拉几下,使患有麦粒肿的眼皮有被牵拉的感觉即可。肿起的当天多牵拉几下,...

  • 蒲公英疗养麦粒肿

    蒲公英疗养麦粒肿

    麦粒肿俗称“针眼”,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眼脸腺体化脓性炎症,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临床上有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之分。患部具有红肿热痛的典型急性炎症表现。抵抗力低下的儿童、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或其他慢性消耗性全身疾病的人得了外麦粒肿;可演变为眼睑蜂窝组织炎,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引起败血症或形成海绵窦血栓而危及生命。临床常规治疗方法,主要是在初期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有助炎症消散,若脓肿形成须切开排脓。也可运用贴敷疗法治疗。 将鲜蒲公英20克捣碎,直接外敷于患部(注意不要使药物进入眼中...

  • 治麦粒肿艾灸后溪穴

    治麦粒肿艾灸后溪穴

      麦粒肿为眼科常见疾病之一,中医本病称谓颇多,如针眼、眼丹、偷针、土疳、实热生疮等。患病部位均在上下眼睑,多数患处在眼睑外部,少数在眼睑内部,俗称里偷针。笔者采用本法临床验证,收到根治效果。现介绍如下:   操作方法:   1.取穴方法:后溪穴,握拳,掌心向上,在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凹陷中取之。   2.施灸方法:用艾绒捏成麦粒大的艾炷,取左灸右,取右灸左之法,在穴位上行直接灸,待艾炷烧为灰烬,再加一炷、二炷,连续灸至三壮为止。   3.治疗效果:经上方法施灸后,如未成脓的麦粒肿...

  • 治疗麦粒肿验方六则

    治疗麦粒肿验方六则

    麦粒肿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表现为眼睑局部红肿,有小硬结,自觉疼痛及触痛。数目后,毛囊根部出现脓头,切开排脓或自行破溃出脓,症状便很快消失痊愈。 草决明汤:草决明 30克。用法:上药加水 1000毫升,煎至400毫升,分2次服下,每日1 剂,小儿酌减。 适应病症:麦粒肿。两目反复发生麦粒肿,两眼睑浮肿,结膜轻度充血,视力下降,羞明怕光,精神抑郁,头目闷张,睡眠差,脉弦稍数,舌质红,苔薄黄。 三黄汤:黄连15 克,黄芩15克,生大黄 15克。用法:将上述药物水煎,每日l剂,一半内服,一...

  • 麦粒肿,针眼 中药方用麦粒肿方

    麦粒肿,针眼 中药方用麦粒肿方

    麦粒肿(针眼)属中医眼丹、针眼范畴,发病部位在上下眼睑边缘。从五轮与五脏的关系来看,眼睑在脏属脾,脾主肌肉,亦称肉轮,脾与胃相表里,故肉轮疾患多与脾胃病变有关。针眼与眼丹发病原因大致相同,只是症状上有所差异。针眼的症状较轻,多呈局部小疖,一般对全身无大影响,只觉患眼涩痛或刺痛,羞明等;眼丹的症状较重,可漫至整个眼睑肿痛难忍,白睛(球结膜)充血,眼眵多,患眼因肿胀不能张开,甚或出现发热、恶寒、头痛等全身症状。《证治准绳》载:“脾上生毒,俗称针眼是也……实解太阳经结热。&rdqu...

  • 针眼,又名偷针,麦粒肿,消肿散结治方

    针眼,又名偷针,麦粒肿,消肿散结治方

    从脏腑经络辨证论治针眼 针眼,又名偷针、土疡、土疳、麦粒肿,病名首见于《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诸病源候论·目病诸侯》对其症状进行了描述:“人有眼内眦头忽结成皰,三五日间便生浓汁,世呼为偷针”。是指胞睑边缘生疖,形若麦粒,红肿痛痒,容易形成脓疮破溃的眼病[1]。该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睑腺炎,认为其多为细菌感染所致,睫毛毛囊或附属皮脂腺感染称外睑腺炎;睑板腺感染称内睑腺炎。《审视瑶函·土疳症》载述了其病机:“此症谓胞...

  • 痰瘀互结理论治疗黄斑水肿,麦粒肿,复发性葡萄膜炎

    痰瘀互结理论治疗黄斑水肿,麦粒肿,复发性葡萄膜炎

    韦企平从痰瘀互结论治眼科杂病 随着现代医学病因病理的进展和检查治疗手段的丰富,中医眼科对疾病的认识更为深入和微观,加之现代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对人们体质的影响,中医眼科的辨证分型较之传统中医眼科有所改变。韦企平教授衷中参西、病证结合,因病、因证、因人制宜,从痰瘀互结论治多种不同病因的眼科疾病,疗效颇好。现将韦教授临证粗浅心得整理如下。 痰瘀互结理论溯源 痰瘀互结证,又名痰瘀内阻证、血瘀痰凝证、痰滞蓄血证,指在疾病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由痰证和瘀证两种临床表现所组成的一系列复杂的证候群。眼科...

  • 麦粒肿方药:小青龙加附子汤合四逆散加减

    麦粒肿方药:小青龙加附子汤合四逆散加减

    患者,女,14岁。一年前患有麦粒肿,后予手术切除,近半年左眼已反复发作3次,此次来诊已是第4次发作。每次发作时,予以红霉素眼膏外涂结合热敷都会消解,此次麦粒肿发作予以同样处理,却不见好转,肿痛愈甚。刻见患者左上眼睑有明显红肿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沉取无力。询问得知患儿麦粒肿每在懊恼抑郁时发作。 主证:少阳枢机不利兼少阴病阳郁表证。 方药:小青龙加附子汤合四逆散加减。生麻黄8g,杏仁8g,肉桂12g(碎),赤芍12g,生半夏12g(碎),细辛8g,干姜12g,生附片12g(碎),柴胡12g...

  • 麦粒肿未自行消退 试试艾灸二间穴

    麦粒肿未自行消退 试试艾灸二间穴

    麦粒肿是睫毛毛囊或其附属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因感染葡萄球菌而发病,导致出现皮肤局限性红肿、硬结和压痛。又称为针眼、睑腺炎。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眼睑皮脂腺或汗腺感染称外麦粒肿,睑板腺感染称内麦粒肿。 麦粒肿是一种眼科常见多发的疾病,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均可患病,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青少年人群也十分常见。 虽然其外观看起来有点吓人,但实际上大部分麦粒肿可自行消退。得了麦粒肿,要做好以下几点:注意饮食清淡,忌辛辣;注意休息;局部清洁、热敷,以促进炎症消退。需要提醒的是,在麦粒肿的炎症红、肿期间,切...

  • 麦粒肿,针眼,临床采用二花蒲夏汤治之

    麦粒肿,针眼,临床采用二花蒲夏汤治之

    麦粒肿俗称“针眼”,是细菌侵犯眼睑腺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其症状表现为局部眼睑红肿、硬结、压痛,逐渐形成脓头。本病多由风热外邪或脾胃之热波及于眼睑经络、皮肤所致。治宜疏风清热、泻火解毒。临床采用二花蒲夏汤治之。 药取金银花30g,野菊花20g,蒲公英20g,夏枯草30g。水煎,头煎内服,第2遍煎液外洗患处,每日1剂,分早、晚用。一般连用2~3天可愈。 方中金银花味甘、性寒,可清热解毒、通经活络。《本草纲目》记载其“治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

  • 麦粒肿(偷针眼)消毒方

    麦粒肿(偷针眼)消毒方

    麦粒肿俗称偷针眼,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儿童常见的眼病。 健康人眼睑有防御外界病菌侵袭的能力,小儿无知,又常哭闹,经常用脏手揉眼,细菌就会乘虚而人,引起麦粒肿的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以麦粒肿多为化脓性炎症。 小儿患各种全身性疾病时全身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引起麦粒肿。 消毒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脾胃伏热。主治麦粒肿及顽固性屡发性麦粒肿。   处方组成:木通3克、滑石15克、黄芩9克、连翘12克、瞿麦15克、大黄(后下)6克、蝉衣4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   医生提...

  • 麦粒肿(秘方数:10)

    麦粒肿(秘方数:10)

    本病是指睑腺或睑板腺感染引起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本病初起,在睑缘或睑内,有局限性疼痛、睑缘局部红肿,若病于睑板腺,眼睑皮色如常,但有微肿;继则红肿疼痛加剧,病位眦部,易引起邻近球结膜水肿;3-5日后,局限性脓肿成熟,可见黄色脓头,溃破脓出,疼痛减轻,肿势渐消。本病严重病例可伴有全身发热、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本病易复发和多发,常此起彼伏。 本病多由葡萄球菌感染而发。营养不良、屈光不正、失眠等为诱发因素。 本病临床诊断...

  • 治麦粒肿 太阳穴针刺

    治麦粒肿 太阳穴针刺

      麦粒肿又名睑腺炎,俗称“针眼”,是皮脂腺和睑板腺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的一种病症。门诊中笔者常采用针灸治疗,效果好而且无副作用。   取双侧太阳穴针刺,行强刺激,留针20分钟,患侧耳尖用三棱针点刺,挤出血一两滴,用消毒棉签搽去即可。   本法对初期麦粒肿尤其有效,初期眼睑红肿,红肿尖处可见小白点,针刺后一般一次痊愈,重些2~4次即愈。对形成脓肿者也有效果,痊愈的时间要慢些。(夏红晨)...

  • 麦粒肿艾灸后溪穴

    麦粒肿艾灸后溪穴

    麦粒肿为眼科常见疾病之一,中医称为针眼、眼丹、偷针、土疳、实热生疮等,艾灸后溪穴,效果甚佳。 操作方法将艾绒捏成麦粒大的艾炷,取“左眼灸右手,右眼灸左手”之法,在穴位上行直接灸,待艾炷烧为灰烬,可再加1-3炷,以皮肤红晕为度。 治疗效果经上法施灸后,如未成脓的麦粒肿可自行消退,不会再成脓;如已成脓的麦粒肿,在施灸后第3天开始溃脓,3天后脓可排尽,不留疤痕。一般患者,施灸1次可愈,反复发作者,施灸2次后可根治。 辽宁省台安县中医院张化南胡继远...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