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第186页
-
姜水治胃寒 艾穴健脾
吃早餐前先空腹喝杯水,能清洁消化道,活化肠道细胞,补充前一晚身体所流失的水分,并稀释渐趋浓稠的血液,让身体由内而外,整个苏醒过来。此外,还能帮助消化吸收早餐,让身体进入良性循环。 喝水最好的选择是自己烧的白开水,任何含盐、糖、油或其他食品添加剂的饮品,无论浓度高低,都不能起到白开水的保健功效。对于胃寒的人而言,可在白开水中泡几片姜。从中医角度讲,姜水能配合人体清晨阳气的上升。 这杯水最好是温水,因为温水与人体温度较接近,对内脏器官有保暖作用,可较好地维持血液循环与肠道顺畅。水量要因人而异,以不超过2...
-
抓头搓脸防寒气 转腰揉肾壮阳气
每个季节的保健要点并不相同,比如冬季,人体的头、肾、肺、足等对气温下降会十分敏感,寒冷刺激由此入内,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得病。对老年人来说,抗寒能力、防病能力更为薄弱,尤其要做好以下四个区域的保健。 抓头搓脸防寒气。过度的寒冷刺激,会使头部血管收缩,头部肌肉紧张,引起高血压、脑出血、血管神经性头痛、伤风感冒、面神经麻痹等病症。保健要点:避免寒风直吹,出门要戴上能遮住额头的帽子,在风大时不要迎风走,应侧身走过,并以手或前臂护头。每天抓梳头部,手指沿大脑中线,再散开十指大面积抓梳整个头部,顺、逆时...
-
数九寒天饮食和起居都需要注意哪
小寒时已进入数九寒天。严寒的天气里,饮食和起居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适当进补有选择:进补应本着因人施膳的原则。在冬令进补时,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常用的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食补要根据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鸡肉、羊肉、猪肉、鸭肉等,还可配合用核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 衣着起居有讲究:外出要戴帽,睡觉勿蒙头。在寒冷的天气下,如果只是身上的衣服穿得很暖和而不戴帽子,体热很快就会从头部散去。这种热散失所占的比...
-
远离老寒腿 脚趾按摩养生方
中医认为,人体的各个脚趾都与脏腑相通。肺、大肠属金,对应大趾;脾、胃属土,对应二趾;心、小肠属火,对应三趾;肝、胆属木,对应四趾;肾、膀胱属水,对应五趾。脚趾位于人体的末端,远离心脏,足尖部的血液循环较差。脚趾产生病理的改变会通过经络反馈到相应的脏腑器官,产生多种症状。 脚趾按摩养生方法有:用脚趾抓地、抓鞋底,一次抓五分钟左右,两只脚可以分别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一天2-3次。也可按捏脚趾,按摩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左右,睡前进行最为方便。对于缺乏运动的人来说,尤其具有积极的作用。另外,多走路也有同样的效果,因为...
-
寒露气温下降 良好的健康环境
深秋寒露-霜降 寒露以后,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变化增大,此时最容易引发感冒。这时要适时添加衣服,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此外,此时天气寒冷,人们出去运动的机会相对较少,在居室中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这时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使身体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之中。 【忌】 刺激肠胃,抑郁生愁 按中医理论,霜降期间脾胃功能处于旺盛时期,再加上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很容易导致胃病的发生。防止胃病发生,要特别注意日常起居中的保养,防止情绪消极低落;避免过度劳累、缺...